» 古城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2 Nov 2024 01:34:1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潮州有熊酒店 / 以靠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7/5261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7/52615.html#comments Wed, 26 Jul 2023 07:27:51 +0000

游园与借景
潮州古城、饶宅的莼园、有熊酒店,其共同点是园林。潮州有熊酒店毗邻莼园,继承了园林的基因,由一栋集中式客房建筑自在楼(上世纪八十年代危房)、两进301的院落式客房不骄和不闷(潮式建筑更新)、303的桐华书屋(Check-in,潮式建筑更新)、两套278院落式客房焕若和豁如、一栋三层楼(兼餐厅、酒吧、茶室)组成,这五栋房子年代、大小、样式不同,它们与饶宅、莼园围墙、周边古城的老房子之间形成的狭长的空间,空间里保留了原301房的火巷、月洞门、两百多年的萍婆树,在这些仅有的元素里打造了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园林。

隔壁的饶宅(松庐)及莼园是历史文化保护建筑,方亭是莼园标志性建筑物,我们借方亭为景,让下榻有熊酒店的客人在“行”和“游”中行可多处“望”到方亭,欣赏方亭时似乎想到了当年在方亭下勤奋读书的少年饶宗颐。方亭虽不在酒店范围内,但已然成为潮州有熊酒店决定性的诗意瞬间,犹如宋代的《秋溪待渡图》的小亭,一幅幅如画的场景随着客人的游走逐渐展开:

酒店的主入口湘桥区下东平路301号,进入301院落的第一进是酒店前厅,客人在此可以第一次看到方亭;客人经火巷转折进入了桐华书屋办入住,当自动门打开就会看到饶宅(松庐),院子里的镜面水倒影了饶宅淡雅绿色门洞和红色铁门,客人坐下来,礼宾奉上一杯潮州凤凰单从茶,这是客人第二次与饶宅产生关系,看到了精致的书,也品尝到了潮州当地特色的茶;

待客人办好入住后沿着火巷到301的院落式客房不骄或不闷,入住的客人在院子的茶亭中可以看到方亭;服务生引导客人经过一整条火巷来到月洞门,这里是趣园的入口,在趣园里有一口保留的水井和一座新修的半亭(原址存在过一亭子,后因腐朽坍塌),还有一棵存在两百多年的高大萍婆树,需两三个人才能环抱,每年四五月份开花。

若身处半亭处,客人可以再次仰望方亭;过了趣园,客人来到集中式客房区域,在一楼电梯厅前方的荷花景池呼应了一墙之隔的莼园,虽不能直接相连,却心相应;客人乘电梯到达二楼和三楼,打电梯门的那一刻,看到的正是莼园的方亭,秋溪待渡的空间意境画卷再次向客人打开。

借景是潮州有熊酒店一大特色,我们不单单借了莼园的方亭这个景,还在不同的高度和位置借景:比如自在楼的走道、大露台、客房阳台,借潮州古城墙为景;在茶室(拙窝)的露台上,借俯视饶宅全貌和部分古城的景;在酒吧与饶餐的楼梯台阶处,专门开了一个条长长的高窗,借隔壁已被野爬藤覆盖一半的残垣断壁为景;

甚至在浴缸里泡澡,开了一条L行的长条窗借庭院的景。除了借景,游园方式并非在一个平面上游走,而是立体空间的游园,从一层到二层再到三层,处处可见不同状态的景,或方亭,或庭院,或巷道、或古城,一步一景。

尝试在潮州古城更新里植入现代性
调研期间,我们发现潮州古城的传统保护做得很好,但缺失现代性。在潮州有熊酒店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希望尝试加入现代性,让古城少一点老气多一点元气。1. 尝试建筑的现代性 在集中式客房和餐厅这两栋的建筑改造上,我们尊重古城的肌理和文脉的基础上,以现代的方式改造建筑,其结构框架、填充墙、窗等建筑基本元素材质分明,色彩淡雅,简洁而低调的建筑作为背景衬托了古城、方亭、庭院、酒店客人。并在局部需要的地方大胆插入深色金属作为过度空间。

2. 尝试色调的舒适性 木构的301院落式客房和303桐华书屋,其营造法式是潮州传统的,但我们用了浅原木色的油漆,因为浅木色会让客人感到放松且有度假的氛围,这浅木色与潮州传统老房子深色的大漆会有很大区别,建成后事实证明客人更喜欢原木色的氛围。

3. 尝试用当代的家具、灯具、艺术品、书籍 我们选择历目来设计和统筹潮州有熊的家具,因为他们恪守最高品质的中国当代独立手工设计,他们的风格和品质都符合潮州有熊的气质;在众多艺术品中,我最喜欢陈复礼先生的摄影作品《搏斗》,这幅黑白摄影作品首先在越南拍摄了渔民与大海搏斗的场面,又在香港拍摄了充满动感的云天,最后用暗房技巧将两张120底片的影像投放在同一张相纸上,构成激荡人心的画面;特意取消了所有客房的电视机,并请令狐磊先生给桐华书屋(Check-in)以及每个客房配书,都是有关当代的建筑、艺术、生活美学的书籍,希望让客人在度假期间有更多时间阅读,品茶。

传统手工艺和匠人的合作
潮州有熊酒店建设过程中,我们非常尊重潮州的传统,为此我们邀请了潮州古建非遗文化传承人肖楚明师傅及他儿子肖淳去参与了301和303以及趣园里的半亭木构的施工;邀请古建修复名匠丁师傅来修复我们的301外墙、火巷入口、趣园的月洞门;邀请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花灯”传人、黄合利灯笼第十一代传人黄秋权师傅来制作有熊酒店主入口的花灯。

虽然是区区不到三千平米的改造,难度超过了我们想象。单结构形式就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传统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结构(局部加固);在周边都是高密度建筑的古城里还要严格执行现行消防规范,其实是非常矛盾而痛苦的事情,所幸我们通过努力在保持设计理念的基础上都满足了相关规范要求;现场施工作业面狭窄,工人难以放开手脚做事,工程进度缓慢,再加上我为了把控设计力度的恰到好处,在设计过程中时常犹豫不决,有时候画完施工图了还要改方案,甚至有些地方施工做到差不多了,我来到现场发现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就力求改设计或者换材料,给业主和施工方带来了不少困扰。由于这是古城更新项目,它不像在空地上新建建筑有了图纸基本就没事了,好多地方图纸无法表达精准,现场常有突发情况,不得已在建筑和室内施工期间,我分别派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全天候在工地驻场,我自己基本每两到三个星期来一次,最后半年我自己每周来一次,直到离开业前一个月,我知道我不能再到现场“添乱”了,适可而止吧。

建成后的潮州有熊酒店建筑群很好地融入了古城,酒店园林与莼园一起成为潮州古城园林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摄影师特意在航拍图里把酒店范围调亮,还真难以分辨古城与酒店的边界。尽管在整个过程中业主、设计团队、施工方大家都付出了很多,但我我希望当客人进入酒店的那一刻,他们感觉不到我们的努力和刻意,而是更多发自内心的不经意间的惊喜和感动,如果能达到这一点,我想我之前为了设计做到恰到好处而犹豫不决所耽误的时间和各方团队的努力就有了意义。

看着潮州有熊酒店渐渐成形,对比初次来现场拍的照片与建成后照片,心被触动到了,鼻子不由酸了一下,设计和建设潮州有熊酒店的过程就像养大一个孩子,这过程是一段生命旅程,在此我把潮州有熊酒店建设前后对比照片与大家分享,作为此篇结束。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立面图、剖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剖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分析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以靠建筑

面积: 2479 m²

项目年份: 2023

摄影师:章勇, 金海, 李以靠

主创建筑师: 李以靠 / 以靠建筑

室内主创设计师: 李以靠 / 以靠建筑

景观主创设计师: 庄镇光 / 太璞设计

软装设计师: 罗楷、秦夕乔 / 历目

家具及产品设计: 韩斌、叶鹏 / 历目

照明顾问: 张炜、严嘉祺 / 辰弈设计

建筑设计团队: 高雪莹、刘洁秋、王杨杨、李文瀚、潘昊伽、王博、童恩来、苏羽茜、杨滨瑞、陈佳 /以靠建筑

室内设计团队: 葛丹妮、陈韵竹、王锐、陈佳、李文瀚、苏羽茜、杨滨瑞、林劲超、刘洁秋、吴雯君、肇杨 /以靠建筑

景观设计团队: 乔准、任振元 / 太璞设计

景观施工图顾问团队: 张卓、贺华建 /上海效度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图团队: 李晓,王闻悟,傅玥,赵宸龙,刘然,郝林杰,孙克亚,潘珅,施畅,万华军,李静,丁银亚,张梁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方全专业项目管理: 李文瀚、高雪莹、王锐 / 以靠建筑

建筑驻场设计师: 高雪莹、李文瀚 / 以靠建筑

室内驻场设计师: 陈佳、王锐 / 以靠建筑

软装设计: 历目

景观设计: 太璞建筑环境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 以靠建筑

灯光顾问: 辰弈设计

代建单位: 万科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方: 广东鑫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室内施工: 深圳市创宝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景观施工: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地点: 潮州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7/52615.html/feed 0
托斯卡纳“山谷浮桥” / MC A新作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2/5037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2/50371.html#comments Wed, 22 Dec 2021 01:27:30 +0000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卞之琳

02-永恒之宫-正视 ©Duccio Malagamba.jpg

矗立这座伸向山谷的“浮桥”,背靠中世纪古城,沉醉于满眼连绵的托斯卡纳山麓美景…

这里是Peccioli佩乔利创意文化中心“永恒之宫”,是这座古老小城连接历史与未来,城市与自然的崭新之桥。

03-永恒之宫-鸟瞰2©Duccio Malagamba.jpg

Peccioli (佩乔利),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一个以壮丽的田园风光和悠久历史闻名于世的地方。这座中世纪古城依山而建,迷人的阶梯和独具特色的巷弄,蜿蜒于山顶老城中。遍布的古建筑眺望着山谷,完全保留着中世纪的风貌,诉说着千年的繁华与沧桑。

调整大小 01-永恒之宫-鸟瞰1Duccio Malagamba 1.jpg

“永恒之宫”创意文化中心是Peccioli 市政府倡导新文化项目和商业活动,复兴意大利山城的的核心项目,探讨建筑如何以具体的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建筑遗产价值,拯救日益空心化的小城镇,激发城市活力。

MC A建筑事务所的设计从尊重场地原生态环境出发,最大化连接自然、融合城市文化底蕴,构建“活着的博物馆”。塑造古城复兴的新样板,发挥公共建筑对城市发展的引擎作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位于老城核心的Carraiada大街,由改造后的14世纪的宫殿建筑群和一座新二层建筑组成。Carraiada大街是Peccioli连接新城与老城的主干道,串连主教堂、市政厅等城市的重要节点。新旧功能元素有机分布于该综合体的多个楼层中,包括公寓、展览馆、联合办公空间、多媒体图书馆、公共会议室、咖啡馆和餐厅,以及一个600平方米壮观的悬挑观景台,融入山谷景观。

06-永恒之宫-夜景鸟瞰© Andrea Testi.jpg

古城新作

“Peccioli是个真实的城市实验室,我们在项目中延续这样的理念,用现代元素赋予历史中心新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过去。”

 根植于本土文化,打造全新的城市客厅, 实现城市复兴是项目设计的出发点。历史和未来、建筑与自然在此重合交叠,形成时空的对话,延续历史老城的永恒活力。

设计对保存良好的建筑部分进行修复和改造。结合原有的总体布局和空间使用特点,将住宅功能安置在基地东南侧,远离公共区域,创造安静的居住环境。在基地北侧,营造积极的流动空间,串联不同的空间节点,将文化记忆和空间场景进行有机融合,提供商业办公、文化展览等不同场景使用的可能性,丰富创意中心的业态,提升经济活力。

10-永恒之宫-室内©Duccio Malagamba.jpg

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转译。保留原建筑古老的木梁天花板,在屋顶及立面,增加天窗和部分凸窗,给室内带来宜人的日光。向外凸出墙体的窗户,似画框般,将山谷景观引入室内,建筑与自然有机互动。

11-永恒之宫-竖直交通©Duccio Malagamba.jpg

主入口庭院连接街道与“浮桥”,拱形门洞层层递进,将远处的山谷景观纳入其中——未进其门,先窥其景。庭院上方增设玻璃屋顶进行遮蔽,减小雨水对于建筑内部的直接影响,且大大增加了室内空间的通透性。

拆除靠山谷一侧被地震损坏的底部建筑,置入一座二层现代建筑,与宫殿建筑群地下部分有机串联。为了将建筑对原始山坡地貌和生态的破坏减到最小,重建方案采用轻质结构,桩基选用最小程度的基础开挖,同时还可节约原料、运输和人力成本。

建筑三面均设置玻璃幕墙,构成观景框架,田园山麓全景一览无余。木质内饰,统一的色彩协调新旧建筑之间的整体性,充分尊重Peccioli的历史脉络和自然环境。

室内沿山坡设置开放式阶梯,可用于会议活动、交流和展览等。底部空间设置咖啡馆和餐厅,面朝山谷,山麓美景尽收眼底。

建筑展示了建筑师对意大利山城特性的回应,连续的狭窄小巷通向宽阔而开放的城市空间,豁然开朗,创造出视觉的惊喜。

“山谷浮桥”

新观景台就像一座桥梁,将16世纪的风景画与现代世界相连接。随着“永恒之宫”的开放,Peccioli开启了一个重要的议题:社区及城市公共空间。项目展示出对历史的尊重,又勇于创新。

高悬的“山谷浮桥”是“永恒之宫”创意文化中心的亮点,也是城市的公共观景台。置身于此,坐拥“Fonte Mazzola”露天剧场,俯瞰山谷中的著名景点“Le Serre”,纵览托斯卡纳典型田园风光和山麓的最美全景。

“浮桥”悬于山谷,距地面20米高,可直接从街道进入,丰富城市空间结构,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多样的生活体验。

设计打破了传统中世纪城镇的建筑布局, 仿佛是从防御城墙上打开的一条通道,伸向山谷。创建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对话平台,加强了建筑、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20-永恒之宫-楼梯©Duccio Malagamba.jpg

这里可容纳多种公共活动,文化艺术表演、音乐会、露天影院等。在这里,历史、文明与自然在空中交织,展示出现代建筑如何自然融为意大利山城的一部分,打造面向未来的“活着的博物馆”,适应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1-永恒之宫-室内阶梯空间©Duccio Malagamba.jpg

一个对历史建筑创新再利用,大胆而又适度的里程碑项目。

“永恒之宫”创意文化中心在保留原有宫殿建筑庄重气质的同时,运用现代设计语言重塑城市公共空间,构建城市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嵌入历史与未来,激发山城潜在活力。

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每一个人,开启古城新生活。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生成示意图

 项目信息 

位置:意大利,Peccioli(佩乔利)

时间:2021

客户:Belvedere SpA

团队: Mario Cucinella, Marco Dell'Agli, Tommaso Bettini, Emanuele Dionigi, Biagio Amodio, Stefano Bastia, Paolo Greco, Alberto Menozzi, Marta Torsello, Augusta Zanzillo

效果图: MC A

模型: MC A

摄影: Duccio Malagamba,Andrea Testi

结构工程: Ing. Augusto Bottai

水暖电工程: Ing. Luca Sani

工程总监: Geom. Andrea Falchi

承包商: Cemes SpA, Bottai Grou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2/50371.html/feed 0
城市核心区再开发设计思考 / ZWA卓时水石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0/5009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0/50099.html#comments Fri, 22 Oct 2021 03:52:22 +0000 图片 1-min.gif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推动的40多年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国的核心城市已经进入了从增量发展到存量发展的历史拐点。城市化的模式在进阶,人们理解城市与建设城市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存量土地的再利用方式与价值输出的导向也呈现多样化特质。

多年的城市核心区再开发设计实践,使我们对政府、社会、企业的三方平衡及设计创造价值的方式有了一定的思考:

- 土地更新模式的不断进化;

- 对在地文化及原生生活方式的尊重;

- 相对较长的开发周期对设计体系的动态、弹性要求。

在特定时期内为每个城市找到其独有的设计模式,是规划设计中一直坚持的原则。

系统化的设计能力建设

结合多年设计实践,设计团队形成了系统性的一体化复合设计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

图片 2.png

△设计体系

图片 3.png

△针对存量物业的设计能力

图片 4.png


结合实践的设计思考总结

1. 开发模式的适配性思考

01 开发容量限制下的政府/社会/企业三方平衡

- 珠海北山村 -

北山村,自宋朝起便有杨氏族人在此定居,经历了800年的历史沉淀留下了一大批文物古迹。

△城市核心区留存的传统岭南村落

△城市化发展过程的典型华南城中村落   图源:网络

作为改革开放背景下“珠漂人”的第一站,北山村的人口密度逐渐叠加,进入物理容量换租金价值的恶性循环。大量双坡传统民居被拆除,取代以高密高容的握手楼。青石板变成了水泥路,大量壁画、砖雕被铲除,北山村的文化价值遭到破坏。

△图源:网络

价值判断前提下的总量限制

财务模型及风貌平衡的前提下,第一轮的总拆除量被设定在6万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历史价值、产权情况、原住民诉求、公共空间打造、形象展示需求等价值导向,形成场地的拆留思路。


△拆留思考

结合开发周期的模式适配

平衡政府、开发商、原住民之间复杂的利益博弈,以冻结式+有机更新的原则进行总体思考。 

政府层面:对城市形象、产业升级的诉求;

开发层面:面对高密高容的拆迁难度下对开发价值的诉求;

原住民层面:对于生活品质提升、产权及利益转化的诉求。


△模式研究

△模式选择

△界面及分期

弹性生长

结合对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的价值判断,在充分尊重文保和风貌的前提下,设计结合产品的定制化设计,对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思考。


△空间打造

△主入口空间

△文化街巷空间

△岭南村落广场空间

02 以城市开发为主的价值平衡

- 广州番禺沙头街片区城 & 佛山西村 城市更新 -

“三旧改造”是广东省特有的改造模式,分别是“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是在核心区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拓展建设空间、保障城市发展用地的重要途径。在广东省范围内,实际项目的“三旧改造”已相继实践出了多种模式。

图片 20.png

混合型改造用地开发模式思考

在这两个项目中,设计对象是位于城市核心区里的“三旧用地”,场地内同时有老村、集体厂房、历史遗存等建筑,面临交通混乱、建筑老旧、空间狭窄、设施缺乏等城市问题,如何激发城市核心区活力同时实现相关主体利益的平衡,成为设计团队需要综合思考的问题。

图片 21.png
△佛山西村场地中旧村、旧厂、旧城镇的混合用地   图源:网络

基于对广东省“三旧改造”项目的综合研究以及其他实际项目经验,我们针对本项目场地实际情况,“多管齐下,对症下药”,用更灵活和创新的方式进行旧改开发。

多种旧改模式一起运用,针对不同建筑采用不同模式:

- 修复提升模式  历史价值极高的建筑,政府主导;

- 迁移修复模式  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政府主导;

- 拆除优化模式  质量较差的建筑,开发商主导,开发商运营。

以价值驱动为导向的布局思考

城市核心区旧改开发呈现综合性、复杂度高的特点,其核心导向为土地价值。改造区域内有住宅、商业、配套服务、产业等不同物业,在土地价值导向下思考复建选区,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空间价值等多个维度综合判断,得到具有可行性的规划方向。

- 番禺项目 -

△价值判断下形成的总平面及鸟瞰图

- 佛山项目 -

△TOD的发展诉求

△城市形象的诉求

△产业服务的诉求

△价值诉求下形成的鸟瞰图

03 基于存量更新的内容置换

- 青岛黄岛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 -

黄岛路位于青岛绝对的城市核心区,基地中留存了大大小小的“里院”建筑:它不仅是老青岛人遮风挡雨的居所,更是青岛历史的见证。而如今的青岛里院,俨然成为了城市中的“贫民窟”,破旧不堪的建筑空间无法继续与现代生活相融。随着青岛旅游客群逐渐年轻化,带来“体验式”、“社交式”的消费模式,这改变的不仅是商业业态,还有对于建筑的想象力。

△图源:网络

以文旅设计先行的更新模式思考

设计提出“串里”的空间组织模式,以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在此基础上植入更新内容。街道界面以复原修缮为主,适当加入风格化的立面元素;对片区入口和重点空间进行城市设计,带动整个片区的生长更新。

△设计草图

腾笼换鸟,里院重生

老建筑的重生,在于其核心体验内容,通过业态的置换与更新激活历史场所。我们研究了里院的不同空间形式与特征,精准定位至每栋建筑里院模式,并适配相应的改造策略。不同的里院规模及建筑形态具有其相适应的商业业态,对里院的三种模式形成了业态建议,局部重点地块,根据其建筑规模及空间特征,进行业态的具体设计。


结合实践的设计思考总结

2.“城市在地生态体系”的构建

01 多元文化历史特征 & 丰富空间特质下的

城市核心区更新

- 安庆古城再生 -

“吾安庆,古皖国”,安庆曾是安徽省省会,自古文化昌盛,承载了800年的光阴痕迹,留下了倒扒狮街、国货街、四牌楼街、大南门街、墨子巷等极具历史文化特色的街道。随着城市化进程,安庆的新城日益发展,而原本处于城市最核心位置的老城,因为建筑密度、人口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一直处于发展相对滞后的状态。

如何让时光里的老建筑成为城市里的新名片,同时有效的延续原有城市文化中开放、多元的特点,是设计面临的挑战。

△图源:网络

从城市设计到核心街区设计总包

复杂的体系需要由大到小的思考,也需要由点及面的带动实施。

图片 36.png

在安庆古城历史街区,你可以看到典型民国风建筑与中国古典建筑在一条街上和谐并存;也可以看到天主堂和清真寺共沐朝阳;体会走过狭长的“九头十三坡”豁然见长江的开朗。安庆是个包容的城市,800年的历史,不同的文化在此交织碰撞,形成了独特的“安庆文化”。

我们从古城的核心区整体城市设计入手,进行了系统性的设计思考,为建筑片区的启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图片 37.png

△安庆古城核心区历史建筑分布

结合安庆文化历史,从民生、产业、文化三个维度分析安庆古城现状矛盾,针对性地提出了“八大设计体系导则”,进行“穿针引线”式的改造。

图片 38.png

△安庆古城现状四大矛盾

图片 39.png

△八大设计体系导则


对古城历史街区空间体系进行细分,精细化梳理不同空间类型。

图片 40.gif

△体系设计

L型历史街区的设计落地实践

作为安庆古城的先行示范区,由倒趴狮街、国货街、四牌楼街形成的L型街区,历时两年,从产权收储、违章整治、基础设施提升、建筑修缮、业态运营,我们作为设计总包单位,参与了城市更新的全过程。

图片 41.png

文化调研,建筑测绘

从“拆改留”到“留改拆”

摈除以拆为主的更新方式,转向留改拆并举、保留保护为主的“适应性织补设计”,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进行保留与修复,对风貌良好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对局部影响空间和形象的建筑进行拆除,对老城空间进行精细化织补。

图片 44.gif

精细化设计,场景营造



空间尺度

我们希望通过对场地特征的精细保护与现代生活环境的塑造,让人们感受历史与当下生活的多元性。在充分尊重原有肌理的基础上,结合人行舒适距离局部拆除形成广场庭院,不同尺度的广场及庭院将原本单一的空间划分为富有节奏的街区。

图片 47.png

△安庆L型历史文化街区——广场节点尺度分析

图片 48.png

△安庆L型历史文化街区——庭院节点尺度分析

将场地原有场景保留作为设计的核心价值,结合空间营造场景,于现代生活中留存古城记忆。

△图源:水石景观

民生改善,基础设施设计提升

城市更新应当是充分尊重原住民生活方式的更新,是一种“共生”方式。将城市更新的成果真正用之于民、受益于民才是更新的目的和意义。

原先的古城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排水系统破旧、消防安全隐患大、管线裸露等问题,影响当地居民生活。通过六大重组更新体系,全面提升古城中的基础设施,提升原住民生活品质。

图片 51.png

六大重组更新体系

图片 52.png

△消防设计、综合网管示意图

业态运营

设计过程同步运营业态的考虑,这在项目落地中十分重要。

安庆古城中留存着许多百年老字号,这些老字号承载了安庆人祖祖辈辈的文化情结,建筑师希望与当地生活融合,将原有特色店铺及手工艺人留下来,让他们在这里创业和生活。在前期设计中,建筑师对当地店铺调研整理,对每一段街的主导业态进行功能规划,对每一间店铺业态进行 详细推敲,最后成果与落地实施后的业态基本一致,形成了一体化的设计思路。

△安庆L型历史文化街区——业态运营细分表

如今的L型街业态丰富,涵盖传统老字号餐饮、特色小吃、老字号中医、传统手工艺、 非遗项目、茶馆、戏园、文创集合店、特色民宿、精品时尚、休闲会馆、咖啡馆等特色业态,重拾文化自信,升级旅游产业,复兴古城繁华。

△图源:安庆古城

建筑师的主导角色

L型街从开始施工到建成开业,历经了近两年的时光。设计师在整个项目落地过程中,成为协调政府、合作方、古建团队、施工团队、基建团队、景观团队等多方关系的主导,形成一套协作管理的落地经验。

图片 65.png

△现场原貌与拆除记录 2018.08

图片 66.png

△街区部分店铺开业集锦 2019.08

△图源:潘爽

△归家的老人经过古城的街巷、与海子的母亲合影   图源:王琇

02 一线城市核心历史街区与片区再生

城市历史街区

- 上海泗泾古镇再生 -

松江是上海地区建县最早的地区,被称为“上海之根”,留存下的泗泾古镇集合了松江人文与建筑遗产,但亟需保护与提升。“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存遗产本体,保护建成遗产的最终目的,是“保持我们延续和再现它们的建造能力”。

图片 73.png

△图源:网络

具有泗泾文化特质的中式建筑空间

设计师从三个方面提取泗泾文化特质:

-泗泾古镇特有的空间元素

(水、街、巷、廊、院、桥、塔、寺);

-泗泾古镇传统建筑空间庭院和形制;

-泗泾下塘传统及生活方式下的原住民文化活动空间。

工作实施方法

建立多方合作的模式,制定古镇更新保护导则,分步落实工作流程,确保古镇更新的可操作性。


△设计草图

图片 79.png

示范院落的更新实践(泗泾古镇运营中心)

在泗泾古镇运营管理中心改造项目中,植入具有泗泾文化符号的中式院落,赋予单一的院落空间更多的情境感和趣味性,使得建筑作为庭院构成元素的一部分,打造具有泗泾特色的中式文化回廊叠院。让人们游走其间,移步异景,感受泗泾古镇的“历史、现代、未来”。

图片 82.png

△图源:胡义杰

城市核心开发

- 上海黄浦区北京路片区 -

项目地处上海黄金一线,位于由北京路、外滩、南京东路和苏州河组成的“三街一河”区位中心。它是海派文化的发源地,在过去始终站在时代潮头,形成“石库门、金融街、生产街”等文化特色,也混杂了上世纪首轮快速地产开发留下的高密度城市肌理,如今面临着功能、风貌、民生、产业等多重问题。

图片 83.png

一体化更新模式

以往的城市开发,多以单地块零散开发为主,在这一项目中,单地块开发无法快速呈现整体形象及平衡收储成本。结合政府、开发企业、民众的多重诉求,我们提出“有规模、更高效”的一体化综合更新模式,以城市产业、活力与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索国际大都市更新的上海模式。

图片 84.png

△总平面图

△手绘鸟瞰图

动态风貌保护机制

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地带,针对城区扩容的需求与老城厢风貌保护的矛盾,参考东京丸之内城市更新,运用城市风貌保护与增容并置的动态风貌保护机制,完整保留重要历史建筑,赋予其新的功能。

图片 87.png

△拆留原则

超级中央公园+悬浮城市+超级底盘

在南京路步行街与苏州河之间的可开发地块,建立“超级连接”,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大板,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核心区释放出巨大生态公共空间。

“向低空要人文”,满足近人尺度下的文化及公共空间需求; “向高空要容量”,高区塔楼成为悬浮在生态大板上的立体社区。底层地面更多释放给机动车通行,疏解较为拥挤的地面交通。以下、中、上“多层地表”在景观和空间上打通,连为超级一体。


△局部地块设计

核心文旅景区

- 上海松江小昆山综合整治项目 -

小昆山位于上海松江西北,有5000多年人类文明史,是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著名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的故乡,1998年就被确立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

核心问题:虽为老牌景区,却仍是初级产品;虽有深厚文化,却只有浅层体验。

图片 90.png

△图源:网络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价值重塑

依托“人文松江”的发展主题,设计从小昆山的二陆文化、禅文化、山水隐世文化出发,思考如何以文化旅游提升场地价值。

设计以水带为文化索引,进行南北功能互补,形成主题串联;在更大范围内,与周边旅游产品形成联动,一体化打造大佘山旅游格局。

图片 91.jpg

强化文化记忆的场景塑造

文化场景塑造是强化游客体验的重要途径,在迎合互联网时代游客消费需求的同时展现文化特色,提升景区的体验浓度。

△玉潭飞瀑

△玉光茶室

△云间书院

结合实践的设计思考总结

3. 城市动态开发体系  活态更新

01 伴随城市成长的设计

- 宜兴丁蜀特色小镇 -

图片 95.png

丁蜀镇是我国历史悠久的“陶都”,有五千年的制陶史,是紫砂文化的发源地。传统紫砂的制作是丁蜀镇的支柱产业,小镇里曾经窑炉遍地、烟囱林立,依靠紫砂产业富裕了一代又一代的丁蜀人,造就了丁蜀的前世和今生。

图片 96.png

△图源:网络

传统产业与现代生活交融的特质

活着的时光轴

从过去到现在,传统产业与社会生活密切交融,成为丁蜀镇独特的文化特征。

图片 97.png

△产业时光轴-50年前师傅带徒弟的产业精神得到了延续  图源:网络

△生态时光轴-过去紫砂的开采与运输与山水密不可分,成就了丁蜀小镇的聚落肌理  图源:网络

△文化时光轴-燃烧了六百年的前墅古龙窑依旧生生不息  图源:网络

设计的开始——蜀山片区城市再生

无法复制的建筑肌理(丁蜀特色小镇),原生建筑具有跨越历史的生命力。

图片 100.png

△自然生长的建筑肌理  图源:王琇

产业生活下的“活态更新”

紫砂是丁蜀千百年来百姓安居乐业的产业基础,如果按照推倒再重建的开发模式,通过重新安置居民、收储土地再开发,会对当地产业发展构成威胁。

通过“介入式改造”、“推动式更新”、“生长式方案”的活态更新设计,提出因地制宜的弹性规划推进思路,全面挖掘价值增量,推动产业整合升级,塑造城市文化品牌。

针对基础设施缺失、城市空间碎片化和紫砂产业单一等问题,方案对交通结构、城市水网和公共空间节点进行梳理,形成蜀山景区、古南街片区、紫砂工艺厂、前墅龙窑、陶瓷批发站码头及历史工业区六大片区,通过引入文化和生态元素,带动产业升级,建立更为健康和多元的产业生态体系。 

图片 101.png

针对不同的城市肌理,我们充分尊重蜀山生态风貌及原住民生活方式,分为三个段落进行更新:

蠡河以西:现状建筑较多且值得保留,以存量更新为主;

中部:山与水元素丰富且现存建筑量较少,考虑适度开发,形成小镇核心区;

高铁以东:现状以农田及厂区为主,考虑远期开发为主,可弹性规划,预留发展空间。

图片 102.png

图片 103.png

△手绘方案总图

图片 104.png

△第一轮VS第四轮总图图底关系

△改造后的古南街片区航拍  图源:潘爽

△改造后古南街上的蜀山陶集  图源:网络

可持续、多维度的参与模式 

丁蜀镇的更新方式是融合了政府、企业、社会、设计师多方合作的小镇开发机制:政府先行,企业主导,业主自改、设计协调。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不急于谋求短期利益,潜心培养与民众合作发展的关系,并建立对未来开发介入方的原则与要求,以设计推动多方参与,以点带面带动区域更新和街区活化。

△图源:潘爽

△由政府、东南大学、设计企业等多方参与改造后的古南街片区 图源:丁蜀镇政府

公众的自发参与也是丁蜀镇城市更新的重要部分。政府将社会认同与公众参与作为核心社会价值目标,积极通过公共景观改造与示范建筑改造设计增加公众对城区再生的认同感,推动群众主动参与,成为城市更新的内在生长力。

城市更新让越来越多的丁蜀人为家乡的变化感到自豪,让传统街区重新回到了当地人的视野中,也有越来越多自发的再生项目加入到城市更新中。

△西街  图源:潘爽、王琇

项目分类实施计划

将整体城市更新分解为一个个子项进行数据量化,首先明确项目类型及投资方,其次对项目类型进行分期归类,主要分为道路交通类、水路优化类、景观环境类、重点区域深度更新类这4大类,明确每个项目的主要内容、工作量及实施方式,对更新的工作进行数据化解析。

△项目分类

设计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扮演了“城市建设参与者”的角色,用设计分析与专业知识把社会问题拆解细化,为政府建议了多种推动城市再生的操作模式与未来城市发展框架。

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设计师的理念融入了政府顶层设计,能够真正用设计去帮助政府决策,引导城市渐进发展。

图片 116.png

设计的延续——青龙河片区城市设计

青龙河片区延续了蜀山片区的主要空间规划轴线,整体以青龙河为线索统筹规划,以生活为基础的“产业+文化+生态”模式,打造生态与居住体验融合的综合性社区。

黄龙山公园的设计实践

黄龙山原为紫砂矿区,是一座不可再生的城市遗址公园,再生设计首先在空间规划上进行梳理,将其转化为一座开放式的市民生态文化公园,串联起蜀山片区、青龙河片区、白宕片区等,再生缝合了周边的割裂地块,完善了丁蜀城市文旅网络。

△合作设计:水石景观

青龙山板块的设计实践

结合东南大学、水石设计其他团队的共同努力,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青龙山板块陆续呈现出了一系列有城市文化特质、公共属性的代表性建筑,为丁蜀构筑了富有活力的城市客厅与文化名片。

△丁蜀新时代文明中心  设计单位:水石设计一部,图源:Sensor见闻影像

△青龙山公园  设计单位:旭可建筑/东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  图源:丁蜀镇政府、张旭 

△青龙山生活美学中心  图源:胡义杰

光明小镇的设计实践

光明小镇片区是团队在丁蜀镇的城市开发项目,是丁蜀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有益补充。光明小镇的建设也是体现了城市不断成长的过程,不仅是内生的改良,也在外在的拓展与发展,让我们兴奋的是团队的设计始终伴随了丁蜀这座小镇的成长,并在持续推进中。

结语

“城市再生是帮助一个城市找回她的尊严和自信,再生设计的过程也是城市设计师与政府和企业共同思考的过程。”

作为设计师,只有充分理解一座城市,熟悉她的每一条街巷,每一栋历史建筑,了解这里发生过的故事,才能真正做出“有温度的设计”。

在城市化进阶的下半场,城市核心区的再开发过程中,我们希望通过设计师的共同努力,延续城市文脉,激发城市活力,在政府、企业、社会的三方平衡中找到时代的新价值。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10/50099.html/feed 0
徐渭艺术馆+青藤广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CRC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9/4999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9/49992.html#comments Sun, 26 Sep 2021 14:23:01 +0000 1_feature.jpg

徐渭艺术馆及青藤广场,是我们在绍兴古城实践项目里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又见青藤”城市更新计划中的关键行动,它作为“徐渭诞辰500周年暨徐渭故里开放仪式”举办的主要场馆,于2021年五月正式投入使用。

事实上,艺术馆的概念方案在首次场地踏勘中已初步成型,方案吸取青藤书屋建屋造园之精髓,并对当下古城更新中的地标式公共文化建筑提出思考:我们尝试建立一种新的空间表达,以此联结以传统民居小尺度为主的周边建成环境,同时满足当代艺术展览对大空间的需求;并借此探讨“历史语境中的现代性”话题。

△设计草稿图

△ 徐渭故居青藤书屋,不大不小、精致优雅、不羁构图、文气十足©ACRC

△ 俯瞰徐渭艺术馆,可清晰感知周边小尺度传统民居的建筑肌理©雷坛坛

纵向五进与开口造园
徐渭艺术馆选址于昔日的绍兴机床厂旧址,场地位于徐渭故居——青藤书屋以北、后观巷中部。首先,我们从老机床厂的大空间组合中得到启发,设计采用“纵向五进、横向三折的不等边人字坡造型”的建构逻辑。东西两侧五进两层,作为主要展陈空间;中间一跨两层,打通纵向五进格局:底层为南北贯通的门厅,共享大厅兼小型临时报告厅则位于二层,上下两层共享空间同时承担两侧展厅间转换枢纽的功能。

图4:站在大乘弄北端,由青藤书屋方向注视徐渭艺术馆贾方.jpg

△ 站在大乘弄北端,由青藤书屋方向注视徐渭艺术馆©贾方

△ 横向三折的不等边人字坡造型缓和大尺度空间自身的疏离感©章晨帆

我们在东西两侧的不同平层中各设置一个内部庭院,它们合理分隔了展厅的空间体量,增强室内通透性的同时,山石水瀑在绿意笼罩中的造园设计,也为游客提供了参展之外更多观赏与休闲的可能性。

△ 通透的底层贯穿空间,串联两侧展厅与辅助功能,同时连接南北广场©雷坛坛

△ 二层中庭提供休憩、集会、观赏、拍照等多重使用场景©雷坛坛

△ 一层西向主景庭院以观赏为主©雷坛坛

△ 二层东侧庭院为报告厅提供室外休闲场所©雷坛坛

△ 平日里的报告厅也是参观者的空间取景器©贾方

乌片如墨与顶地同泼
除了空间处理手段,绍兴传统风貌的当代意向表达也体现在对材料的精细选择上:黑色金属肌理自屋顶沿人字坡屋展开,至东西两侧二层结束,南北向二层以上选取白色花岗岩实墙面;一层四面内凹做横向人字坡单元化肌理重复铺贴,局部按功能和统一模数做幕墙处理,并以灰色统一花岗岩和幕墙材质。建筑整体呈现绍兴典型的黑白灰色调,局部留白加之正向三折人字坡轮廓线,共同营造当代山水意向。

△ 黑白灰色调让徐渭艺术馆巧妙融入周边建成环境之中©雷坛坛

△ 建筑南北向二层体量,采用接近白色的带山水隐喻肌理的花岗岩实墙面处理©雷坛坛

我们特意保留机床厂东、北两端老墙面,对比艺术馆中全透明的玻璃幕墙和白色石质板材,让时间得以在空间场景中形成张力。

图13:被保留的机床厂老墙(施工中拍摄)©ACRC.jpg

△ 被保留的机床厂老墙(施工中拍摄)©ACRC

图14:老墙与民居的对景中,可以看到下沉的青藤广场(游客中心)©雷坛坛.jpg

△ 老墙与民居的对景中,可以看到下沉的青藤广场(游客中心)©雷坛坛

位于场馆南侧的青藤广场,连接北侧艺术馆与南侧青藤书屋,铺垫前场氛围,同时作为游客中心承载人群的集散功能。广场延续艺术馆的建构逻辑,在东西两侧分别“掀起”一大一小两处人字坡地景:西侧微隆用以围合广场,东侧略高,借助局部下沉,巧妙地将游客中心的体量躲在人字坡地景之下。

△ 在广场的东西两侧分别“掀起”一大一小两处人字坡地景©雷坛坛

△ 游客中心躲在人字坡地景之下©雷坛坛

△ 徐渭像伫立在艺术馆西南侧©雷坛坛

整个广场采用深色石质铺装,西侧借助坡起营造流水景象,同时,一尊原创“徐渭像”伫立在艺术馆西南侧,坡起的东北侧,使之成为整个广场的视觉焦点和艺术馆的前景;东侧坡起处的台阶式设置,则作为观众席为集散聚会提供恰当的场所。

图18:起翘的缓坡搭建起城市的戏剧舞台©雷坛坛.jpg

△ 起翘的缓坡搭建起城市的戏剧舞台©雷坛坛

与此同时,借助“视点转换”的空间营造手法,让“连续铺垫”成形于不断移动变换的视点转移中,为建筑与景观在视觉与心理上的融合构筑起完整统一的空间体验与印象烘托——即所谓:源自江南的山水精神。

图19:黄昏中的徐渭艺术馆©雷坛坛.jpg

△ 黄昏中的徐渭艺术馆©雷坛坛

社区里的公共艺术空间

当城市更新与古城保护日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话题,我们希望通过设计呈现思考:当代公共艺术空间如何介入古城文化脉络,融入并影响市民生活进而完成对“未来传统社区”的初期重构与展望,提升片区生活空间质量并赋予其新的活力,掀角屋顶,又见青藤。

图20:二层南北向幕墙设计连通古城肌理,让变化中的城市面貌成为新的展陈内容©蒋兰兰.jpg

△ 二层南北向幕墙设计连通古城肌理,让变化中的城市面貌成为新的展陈内容©蒋兰兰

图21:徐渭艺术馆正在逐渐融入当地的社区生活之中雷坛坛.jpg

△ 徐渭艺术馆正在逐渐融入当地的社区生活之中©雷坛坛

徐渭先生,疯癫泼墨,有意无意已然天成;我等所为,无非:将墨掀起,筑一疯癫可纳、凡人可入可游、可思可想的、虚为场所实为建筑的——广义山水而已。

△ 参观者排队进入徐渭艺术馆©雷坛坛

△ 青藤广场上的水景观©雷坛坛

△ 青藤广场建成后的使用情况©雷坛坛

△ 夜色中的徐渭艺术馆©雷坛坛

项目图纸

△区位示意图

△区位图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地下一层图

△分析图

△分析图

△分析图

△分析图

△分析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UAD – ACRC

面积:8504 m²

项目年份:2021

摄影师:雷坛坛, Fang Jia, Lanlan Jiang, Chenfan Zhang

主创建筑师:胡慧峰

设计团队:胡慧峰、蒋兰兰、章晨帆、韩立帆、朱金运、李鹏飞

结构设计:张杰、陈旭、吕君锋、丁子文、沈泽平、陈晓东

给排水设计:易家松、邵煜然

暖通设计:潘大红、李咏梅

电气设计:张薇、俞良、杜枝枝

电气/弱电设计:林华、叶敏捷、杨国忠

景观设计:吴维凌、王洁涛、吴敌、朱靖、敖丹丹、何颖、林腾

室内设计:楚冉、刘婉琳、汪军政、梅文斌

展览设计:赵同庆、梁爽、陈伟、黄世琰、 孙小童

照明设计:王小冬、赵艳秋、傅东明、冯百乐、吴旭辉

幕墙设计:史炯炯、王皆能、段羽壮、张杰

基坑围护设计:徐铨彪、曾凯

BIM设计:张顺进、任伟、严宜涛、王启波

委员会:房朝君、王青、苗赛、贝思伽、李延琦、李晨施工方

委托方: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

施工方: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合作方:浙江星睿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故宫出版社和广东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

地点:中国,绍兴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9/49992.html/feed 1
新零售→古城后“浪”江南赞 /零壹城市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8/4966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8/49665.html#comments Fri, 30 Jul 2021 02:29:07 +0000 黄昏时分的临海古城,瓮城是孩子们的足球场,球撞向城墙,又弹回来,孩子们欢叫着,追逐着……可能他们根本不在意,刚才撞到的城砖,有可能来自宋朝……

鸟瞰

说起历史,1600多岁的浙江临海难免会有些凡尔赛,始建于晋的台州府古城墙,日本和尚最澄受戒之所龙兴寺,巾山上建于宋、元、明、清四朝的四座宝塔,紫阳街,(戚)继光街,骆宾王祠堂……最近,紫阳街上新开了一间小店,叫江南赞。

沿街视角

正立面 

江南赞店铺面积不大,由一座约200㎡的老房子改造而来,是浙江省古村落保护利用基金携故宫文创幕后推手之一的华胥氏文化,打造的文旅新IP“诗画江南”首店,其建筑、室内及软装由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一体化完成。

潮品展区

紫阳街至今依然保留着唐宋的里坊制格局,过去曾是临海的主要商业区,到现在也还有很多百年老店在此营业,可窄窄的街道不能通车,建筑古老又显得缺乏新意,古街在浮华鲜艳的现代都市包围中像个异类,越发的寥落苍老。

图源网络

2014年,一篇《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走红网络,这套”文化IP+流行元素“的玩法,将古老的历史用年轻的方式表达,让600岁的故宫焕发了青春,随后,一股新文创的浪潮席卷全国。这引发了设计团队的思考。

古城后”浪“

设计团队提出的设计概念是“浪”,通过在老房子内置入抽象形态的波浪元素,新旧对比形成超现实的艺术场景,传达一种乘风破浪、玩世不恭的年轻的精神态度,形成丰富多样、大气滂沱的趣味空间

连续的波浪元素贯穿空间 

落地窗将老街界面引入室内

同时浪的设计概念也与临海城外灵江中奔涌的浪潮呼应,正是因为江中的洪水,兼具防洪功能的古城墙才能在人烟稠密处历经千年而保存完好。

白色曲面元素延申至地面 

吞没式零售

浪的设计概念同样融入了设计团队关于零售建筑的思考,如何在寸土寸金的租金下,最大化发掘使用空间是零售店面临的老问题,设计师用浪元素,模糊墙体,楼板,地面,屋顶的区隔,打破层的概念,重构空间体系,将两层的空间变为连续的整体,带来犹如在巨浪间冲浪的独特体验,形成一种吞没式的购物体验。

犹如在巨浪间冲浪的空间体验

设计团队拆除冗杂的墙体,将原有的木结构和墙体等材料简单的暴露出来,在梁柱间置入犹如跃动的浪头翻涌的连续白色曲面,将设备管线、强弱电线路等隐藏其中,让视线可及处变得更加纯粹简约。

老建筑的木结构和墙体简单暴露 

曲面边缘用层叠设计减弱体量感,增强速度感,最后用线性灯带描边,灯光亮起,照亮了巨浪与木柱,形成强烈的视觉碰撞,新的更加夺目,旧的更加隽永,仿佛时空碰撞,令人耳目一新。

曲面边缘用层叠设计减弱体量感 

设计团队希望浪潮延续到地面,在尝试了金属,涂料后,选择了耐久的水磨石形成空间闭环,白色要素自然而然的将店铺区分为八大展区,每个展区都凸显出独特的个性 。

浪潮延续至地面形成空间闭环 

八大展区的展陈设计,设计团队以浪花为概念做了一体化设计,以金属,木饰面材质,设计了可上下调节的隔板,自由排列的支架,灵活机动的洞洞板等可变构件,适应零售店面商品种类繁多,换季更新的需求。

细节

细节

从一层走向二层,空间体验由浪下行走,变为乘浪而起,设计团队在空间的转换处设置拍照打卡点,将流线自然引向二楼茶座。

楼梯

流畅的楼梯曲线将人流引向二楼 

茶歇区 

茶歇区

设计团队将沿街面的门窗全部拆除,用黑色不锈钢框架配以大面积落地门窗取而代之,让原本昏暗狭小的空间变得明媚而通透,巨浪从二层喷涌而出,向古街注入现代气息,使店铺从紫阳街脱颖而出。

沿街视角 

沿街立面 

沿街视角

结语

江南赞现以开业,运营团队挖掘紫阳街的历史故事,设计开发了“戚开得胜”和紫阳真人两大产品系列,让紫阳真人和戚继光的大名重新在古城中流传。而零壹城市设计的古城后浪江南赞成为了新文创的助推器和麦克风,让年轻人回到古街,为紫阳古街注入了新的活力。


技术图纸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江南赞

项目业主:北京华胥氏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中国 | 台州 | 临海

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项目时间:2021年

设计公司: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软装设计)

摄影摄像:吴清山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8/49665.html/feed 0
追溯古城印象,伊朗峭壁边的住宅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1/4237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1/42372.html#comments Fri, 09 Nov 2018 10:53:13 +0000

靠近 Maku 的地方有一处拥有河流的狭窄山谷,山谷中有一条蜿蜒的小路,从这条小路蜿蜒而上,经过一个月牙形的街区,一座城市将会出乎意料的出现在你眼前,这就是这座房子的所在地。一座座高耸的山环绕着这座历史悠久的边境城市,其中就包括了伊朗最巨大,最独特的峭壁之一。在山坡上有很多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这显得现代建筑有些冲突感。

3.jpg

在这座神秘的城市中,你可以找到被遗忘的古城景象和建筑美学,这也是我们过去五年设计建造建筑的背景。我们试图借助现代建筑概念和本土材料去影响这座城市的景观。

其中的一个项目就是位于275平方米的混乱社区的第20号房。它共有四层楼,总面积为900平方米,底层作为公共空间和停车场,一层和二层作为复式公寓,三层是一个带有阳台的阁楼。

7.jpg

该建筑概念来自于客户与建筑师之间的一个挑战。他们希望创造出一座具有极简主义的独特住宅。所以我们提出组合方块,使得拥有良好的观景条件,并且满足我们阳光入户、自然通风和利用本土材料的设想。我们使用两种对比强烈的材料来突出减去和增加的体积的阴影。室内空间的设计延续了外墙设计的概念,由此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空间。

8.jpg

这个项目不仅是一个在偏远城市的房子,还是一个提升公众品味,重塑城市景观的活动中心。

图纸

22位置.jpg

位置

23分析图.jpg

分析图

24地面平面图.jpg

地面平面图

25一层平面图.jpg

一层平面图

26二层平面图.jpg

二层平面图

27三层平面图.jpg

三层平面图

28立面图.jpg

立面图

29剖面图.jpg

剖面图

30分析图.jpg

分析图

31分析图.jpg

分析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White Cube Atelier

地址:伊朗

主创建筑师:Reza Asadzade, Shabnam Khalilpour

建筑面积:900.0 m2

项目年份:2017

摄影师:Farshid Nasrabadi

厂家:Travertine, Lorenzo, Gorenje, Nova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1/42372.html/feed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