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向走廊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Sat, 09 Nov 2024 15:14:50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扇形展开,泰国吞武里校园 SISB / Plan Architect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8/51337.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8/51337.html#comments Fri, 12 Aug 2022 07:08:54 +0000

新加坡国际学校曼谷吞武里二期项目是为初中学生办学所扩建的空间,项目基址位于原有的一期基地内。在这一全新阶段的平面布局上,建筑师将两座建筑在后边缘对齐,打造了共享的大型绿色活动空间。学校主体功能区包括教室、礼堂、体育馆、图书馆、行政办公室、教职员工室和公共区域。

建筑师的主要设计理念是营造一个学生可以从构筑物习得知识,并在内部设置的各种环境中自由活动和游玩的空间环境。建筑外观为直线形,每间教室前都有8米宽的双向走廊,可被同时用作公共空间和流线通勤。为避免建筑内部缺乏自然光照与通风,建筑师还将方案分成两个部分,并配以额外的大厅,继而让自然风和阳光都能进入内部。

基于城市规划的要求限定,建筑物需要在高度有限的情况下分成两个部分,但建筑师却打算将建筑作为景观的单一背景,继而通过水平立面将各部分相互串联。A 栋建筑靠近入口,其一侧的边缘是礼堂空间。设计方案将A栋建筑带有顶盖走道的侧翼展开,以迎接学生和到来的所有用户,走道的设计使得建筑匹配和联接;B 栋建筑的另一端则坐落着体育馆。

在建筑物的前侧,A 楼和 B 楼的主厅也被专门设计成依据每日天气进行通风控制的大厅。在正常情况下,该大厅可于自然通风的模式下进行使用,即打开建筑物前后两侧的窗户,让空气自然流通;而在 PM2.5 浓度较高时,大厅顶部的轴流风机便会与过滤器一起工作,将新鲜空气带入,使大厅空间成为正压区域,而立面底部的格栅则被用于释放空气。建筑师希望将这个空间打造成过渡空间,社交活动可在此发生、自然光也能进入内部且环境热量较低。该大厅采用了水平鳍片和渐变的不透明墙,继而使内部的人群可以清楚地看到外部的景色,同时即便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也能尽情玩耍。

侧翼大厅则设有看台,并可与下方的图书馆一起用作剧院空间。绿色屋顶的支架可被用作将绿色区域从地面到顶部串联在一起的楼梯台阶。项目的椭圆形图案将景观和建筑联系在一起,作为具有各种地形的活动区域,继而鼓励不同类型的行为活动,例如建筑前侧的下沉庭院就能从两侧被用作圆形剧场。

这所学校就像一个实验设计,创造了一个能在所有情况下为所有学生使用的环境空间,且每个区域都能物尽其用,从而激发每个人的学习能力。


项目信息

布局示意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剖透视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立面图

分析图

分析图

分析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Plan Architect

面积 : 13200 13200.0平方米

项目年份 : 2022

摄影师 :DOF Sky|Ground

厂家 :  Nippon Paint, Thaisoung, WILLY

主创设计师 : Wara Jithpratuck

建筑设计团队 : Jittinun Jithpratugs, Chanin Paiboonsak, Wattana Narksuk, Sira Anugoolprayote

景观设计团队 : Premprajak Teyarajkul, Sitthinon Chanchaiworawit, Ratcha Kantawong

室内设计团队 : Pattanapol Kamolhansa, Pitchanun Chaowsomboon, Ruksit Jitburanachart

地点 : 泰国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8/51337.html/feed 1
建筑促进多学科协同:丹麦神经科学中心方案 / BIG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3/50747.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3/50747.html#comments Mon, 21 Mar 2022 09:21:55 +0000 1_ENTRANCE-VIEW-2.0-scaled.jpg

由BIG设计的神经科学中心将神经学与精神病学结合于同一建筑中,如此的规划是世界首创,它能促进最尖端的科学与脑部疾病、脊髓和神经系统的治疗相融合。BIG 为奥胡斯大学医院打造的2万平方米的建筑概念经由人脑皮质褶皱的启发,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并促进医院不同科室之间的协同效应。

8_unnamed_(3).jpg

成立于 2009 年的丹麦神经科学中心(Danish Neuroscience Center,简称DNC)目前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和治疗机构,它旨在了解和治疗人体内最复杂、最高效和适应性最强的器官——大脑。DNC 中心将于 2026 年开放,将直接与奥胡斯大学医院现有的院区相连,加强医院与医疗保健、教育及科学研究的合作,有助于各部门之间相互启发。另外,Salling基金会的财务支持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该项目的进展。

6 层高的神经科学中心将拥有双向走廊来增加流线效率,以及经典的中庭以提高大楼的开放度。建筑折叠曲折,围合出一个类似于大脑皮层褶皱的中央庭院,该设计不仅能使每个楼层在有限的区域拥有必要的空间,还将创建许多连接,并形成一系列小型且私密的工作空间、庭院以及楼层间的景观。

3_unnamed.jpg

病人和访问者可以通过宽敞的接待区进入大楼,来到开放式的中庭,这其中包含一个体验中心——一个促进交流的公共展览和展示区。访问者可以直接前往楼上的诊所,或步入位于地面层的咖啡馆及绿色庭院。从神经学到核医学、头痛诊所、精神病学,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独特的空间和功能。为了避免学科之间的分离和碎片化,BIG建议按照它们共同的功能来组合设计空间,这将鼓励不同研究小组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激发灵感和创造力,并给未来空间的延展、减少、或更替提供借鉴。

4_unnamed_(4).jpg


Salling 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以及BIG建筑事务所的倾力合作让我们离新的丹麦神经学中心又近了一步。新的中心将帮助我们搭建神经学研究的最佳框架,为患有脑部、脊髓和神经疾病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这座建筑就像大脑一样,它将创造新的连接,增进相互的理解,并作为一个知识共享的空间。我们一直试图打破把大脑物理上的疾病与精神上的疾病分离的方式,奥胡斯大学与奥胡斯大学精神病学中心的地理位置以及 BIG 设计的建筑将为此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公众可以进入体验中心,参加展览和讲座,这将建立“大脑屋”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这将是一座独特的标志性建筑,我期待着见证并参与它的每一程。”——神经外科教授兼 DNC 主席 Jens Christian Hedemann Sørensen

6_CAM_04_TONED-DOWN-scaled.jpg

整个建筑采用天然的材料,例如:木材和砖块,这将对患者和访问者的健康有益并且营造出舒适的氛围。大楼外部的红色混凝土与原本砖砌的建筑相融合,给空间带来温暖,不同于医院通常的白色环境。建筑内的所有办公区域都拥有自然通风设施,每层都附室外露台。拉伸的金属窗网可防止工作空间受到眩光或阳光直射的影响,过滤光线,为每个办公室、实验室或检查室提供宜人的自然光线。该项目旨在为丹麦的医院赢得 DGBN 金牌可持续性认证。


项目图纸

△建筑模型

△形体生成图

△形体生成图

△形体生成图

△形体生成图

△形体生成图

△形体生成图

△形体生成图

△形体生成图

△形体生成图

△形体生成图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3/50747.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