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2 Nov 2024 01:34:1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建筑学博士是做什么的?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9/4162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9/41628.html#comments Mon, 03 Sep 2018 02:30:01 +0000




画风突变的读博之路

2001年,喜欢绘画却被家长要求学理科的我,误打误撞进入了建筑学专业。当时我的亲戚朋友都以为我将来会是这样:

这个不是我。图片来源:123rf.com

本科毕业时已经入了建筑的坑无法自拔,却觉得自己掌握的本领还太少,于是选择了考研。当时的我觉得研究生毕业后应该会去一个设计院,做一个这样的建筑师:

这个也不是我。图片来源:123rf.com

谁知道,贪玩爱折腾的我在读研期间作为志愿者参加了一次农村建桥的公益活动。过程中认识了一群偏远山村的村民,也接触到了一群不怕脏不怕累,为村民卷起袖子搬石头的建筑专业人士,其中就有我后来的博士生导师和师兄。于是峰回路转,我变成了这样销魂的一枚博士生:

嗯,这个才是我…… 供图:“我”

相信你们也看出来了,不管是考研还是读博,我似乎都是在“跟着感觉走”,没有什么长远周全的计划。可兴趣确实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感兴趣,我可以非常投入地做一件事情,也从中找到了很多乐趣。因此我似乎总是很幸运,在自己感兴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博士就读的学校是香港中文大学。因为我读研期间就打定主意要跟港中大的教授做农村建筑方面的研究,所以我只申请了这一间学校。如果申请不到怎么办?我可能会先看看能不能先去导师的团队做个研究助理,然后下一年接着申请。为什么那么确定他会收我呢?可能是因为在之前农村志愿者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对相互的工作方式、能力和兴趣点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适不适合这位导师,想不想加入他的团队,能不能在他的团队有所贡献,大家心里已经有数了。因此在申请读博之前,如果能有机会了解一下博导们具体都在做什么研究,适当提前联系,参与一些研究工作,还是很有帮助的。

成了传说中的“港漂”

在我开始到香港读博的时候,已经有了两年的农村实践经验,也陆续参与到了导师的农村建筑项目中。因此读博期间我大部分时候是一边在学校上课修学分,一边去农村做实际项目。刚到香港的时候最大的困难是英文水平不够,课程老师给的阅读文献常常要花很多时间反复看,才能理解消化,论文写作也要从头学起。好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密集上课和埋头苦练,我逐渐适应了语言环境和学校的生活节奏。(等等,不是“中文”大学吗?其实“香港中文大学”的“中文”是指“中华文化”的意思,大部分时候学校上课和做作业都是用英文的。)

香港中文大学。供图:万丽

其实当初我下定决心到香港读博还有一个原因:有奖学金。以我当时在大学住宿舍、吃食堂的生活节奏,奖学金完全可以负担我的学费和生活费。同时因为人在香港“山高皇帝远”,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终于感觉翅膀硬了起来,开始过自给自足的独立生活。

文能提笔写论文,武能下乡盖房子

我所在的科研团队主要做两个方面的研究。一个是城市设计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课题,比如研究高密度城市的通风、采光,研究如何通过城市绿化和环境设计降低热岛效应,提高舒适度等等问题。另一个是农村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课题,也就是我主要研究的领域。研究怎样通过科学的手段提升传统乡土建筑的抗震性能和舒适度,怎样通过就地取材、工匠培训等一些列措施,让新的农村建筑更加生态环保,同时增加村民收入,带动乡村可持续发展。除了在学校上课和泡图书馆,研究城市议题的同学时常会外出做调研、测量、问卷访谈,或者做大量的电脑软件模拟和数据分析。我们农村方向呢,三天两头就往内地偏远山村跑,特别是地震以后,参与各种灾后重建的项目。我最长的一次驻点纪录是在四川的一个村子里住了三个月,帮他们做地震灾后重建。项目结束的时候我整个人被晒得乌黑油亮,全村男女老少我全都认识并且还能理清楚他们之间的亲戚关系,俨然成了一名编外村民。但是看着地震以后村民能重建家园,自己的设计图纸能一点点变为现实,心里也是有满满的喜悦和成就感。在我的博士论文里,这个项目也成为了重点案例,用来验证我提出的理论和方法。

在农村驻点盖房子的施工工地。供图:万丽

 

建成后的村民活动中心。供图:万丽

当然读博不仅仅是上课、写论文,还要帮导师和学院做一些别的工作。比如做助教,组织研讨会等等。在我做硕士课程助教的过程中,也学习了一些教学方法、讲课技巧、处理学生问题的经验。如果以后要去高校任教,也是很有帮助的。另外大学也有很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从各种联谊会到各种社团,从各种工作坊到各种展览,总有一款适合你。尽可能多地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和平台,拓展自己的能力和眼界,说不定会有特别的收获。

也许是因为我在开始读博之前已经接触了导师的项目,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一定的想法,后面的过程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顺利。虽然中间也遇到过瓶颈,写完以后自己和导师都不太满意,但是在导师的启发下我很快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修改了论文。最终我在三年半的时间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顺利毕业。这些年总有很多学弟学妹跑来问我怎么申请博士,博士好不好毕业,但我发现很多人对自己要申请的学校和导师,甚至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一点也不了解,只是告诉我“不管什么学校,什么导师,什么课题,能毕业就行。” 我很想告诉他们,读博可长可短,有的人乐在其中,有的人叫苦连天,有的人甚至中途放弃。这也许是你人生中特别珍贵特别重要的一段时光,提前做好准备,想好自己要做的是什么,适合什么样的导师和团队,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读博不等于“上学”

很多人觉得在学校读书就是“上学”,是一个从“不知道”到“知道”的接收知识的过程。其实读博并不是这样。不管是研究型硕士还是博士,核心都在“研究”上。也就是说,不是被动接收各种知识,而是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学弟学妹说,想读博是因为还想学一些新的知识,甚至因此把研究题目定在一个完全不熟悉的领域,这是不太合适的。博士研究需要在对某个研究领域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前提下,自主地阅读和思考,安排自己的科研计划和进度,适时地拿出成果。它的核心在于学习和实践科学的研究方法。我的导师总是会对刚入学的博士生说:“你要记住,你读博士不是我要教给你东西,而是你要教给我东西。当有一天你教给我一样东西,你就可以毕业了。”

一开始有点理不清头绪也很正常,多和导师、师兄师姐讨论,多泡泡图书馆,多试着写写会议和期刊论文,研究的思路就会慢慢清晰起来了。

读博的生活时紧时松,不同的导师工作风格各异。有的导师要求按工作时间出勤,经常开会、发邮件,跟踪学生们的进度。有的导师倾向于“散养”,只定期检查研究进度和成果。我们办公室的同学同事们都是各自忙着自己的课程、项目,有时候在电脑前画图、做软件模拟,有时候在图书馆查文献,有时候在外面做调研,或者出去参加学术会议(当然也有可能是在宿舍打游戏……),总的来说时间安排是比较弹性的。有需要的时候会和导师邮件沟通,或者去办公室找他谈谈研究进度和遇到的问题。每过一两个月,导师会召集大家开会,汇报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和科研进度。不管你怎么安排,总之到了该开题的时候你不能开题,奖学金就会停了。到了该毕业的时候你不能毕业,奖学金也就没有了。所以要是不想灰溜溜打电话回去找父母要生活费,就自己抓紧吧!有良好的自控力,主动安排好自己的研究进度,也是读博的一项重要技能呢!

最后想说的话

我的读博生活虽然也遇到不少挑战,但总体来说还是挺快乐的。不过在我读博期间, “女博士”、“第三类人”这样的标签总是时不时地出现在耳边。其实我身边感情稳定,结婚生子的男性和女性博士比比皆是,单身但是过着独立自由的生活的博士也并不少见。不管你正在计划读博,还是已经开始,都不要让别人来定义你的价值。

在读博的这几年里,我从一个敏感、不自信、缺乏主见的人,慢慢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虽然现在的我还有很多不足,但是和读博之前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因为学习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积累了在外实践的社会经验,遇到任何论难我都会静下心来分析和思考,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案。也因为一边在香港生活,一边去偏远的乡村做建造工作,让我对城市和乡村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环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思考,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想要的是什么。在一次次遇到困难又想办法解决,一次次遭遇非议又坚持走下去的过程中,我们或许已经以我们不知道的方式在成长了。

目前的我仍在香港中文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员的工作。我的师兄师姐有的做了大学教授,有的进了别的科研团队继续做研究工作,也有的转行做起了生意。我觉得他们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真心为他们高兴。读博不代表毕业一定要做什么,它更像一个进一步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过程。我常常考虑怎么把项目做好,有哪些发展的可能性,但是我并不会为将来的就业前景发愁。就像我一路走来的时候一样,我大概也会继续“跟着感觉”走下去吧,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过好现在的每一天,管他是山穷水尽还是峰回路转,我们就走着瞧啦!


作者名片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9/41628.html/feed 2
名校女博士放弃高薪,在灾区9年改造危房,得了联合国大奖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8/36204.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8/36204.html#comments Mon, 31 Jul 2017 10:40:07 +0000

大震不倒的土房子,请看独家原创视频。

20170731_183418_044.jpg 

20170731_183418_045.jpg 

万丽,贵州人,34岁,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博士毕业后,跑到云南和四川的贫困山区,为当地人改造危房,9年来,共亲自改造了4个村子里的8栋房子。

这些房子现在可以抗8度地震,而且很有设计感,居住很舒适,造价也不高,当地人都特别喜欢。

她改造的房子,还获得了联合国大奖。

 

640.webp.jpg 

20170731_183418_046.jpg 

我大学学的是建筑设计,本以为一辈子就是待在设计院里画图纸,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农村建造的志愿者活动,才发现,建筑师还能给农村造桥,改造危房!

现在,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做“一专一村”的项目,跑去偏远农村,专门造抗震的夯土房子。

 

20170731_183418_047.jpg 

我去的第一个村子,是四川攀枝花附近的马鞍桥,2008年8月30日,当地发生了里氏6.1级地震,传统的夯土住宅破坏严重,我们进这个村的时候,重建还没有开始。

村子因为交通不方便,建筑材料如果都要从外地运来,不但运输成本很高,而且会彻底改变村貌。

 

20170731_183418_048.jpg 

20170731_183418_049.jpg 

我们的想法就是:就地取材,就地改造。

把危房的土坯砖打碎,回收这些土料,再调整土里黏土、沙子、纤维的配比,既不会太黏,也不会太沙,让材料更抗震。

我们不会在土里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如果这个房子需要拆除,它的所有的墙体,还可以恢复成耕地。

 

0.gif 

2015年1月,我们在昆明理工大学做过实验,房子的第一层可以抵御9度地震,第二层可以抵御8度。

“度”指的是地震烈度,2010年的玉树地震,震中烈度达到9度,里氏7.1级。

 

20170731_183418_051.jpg 

村民们学会这个技术以后,3到4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33户重建。

四川的这个项目获得了很多奖项: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2016年,Terra国际生土建筑大奖。

 

20170731_183418_052.jpg 

我去的第二个村子,是云南鲁甸的光明村,当时大部分人已经迅速建好了砖房,只有一对老夫妻,没有钱,也没有人力,一直住在很破的小棚子里。

 

20170731_183418_053.jpg 

20170731_183418_054.jpg 

我帮助他们完成了重建,没有太多装饰,很朴素,院子还是他们自己设计的。

 

20170731_183418_055.jpg 

采光屋顶,中庭是半室外空间,通风很好。老爷爷喜欢在这里做手工活,编竹子篮子出去卖

 

20170731_183418_056.jpg 

20170731_183418_057.jpg 

云南大摆衣村,是我现在造房子的地方,这里虽然近期没有发生大地震,但属于地震多发地区,用土坯砖造的房子,

年久失修,砖缝都露了出来,根本无法抵御地震。

刚开始,村民都不愿意再造夯土房子,认为砖房会更结实。

在我们建到一半的时候,他们会赶过来看,慢慢开始信任我们。

 

20170731_183418_058.jpg 

我最想做的是工匠培训,让当地人可以自己掌握这个技术,就可以在附近找到工作。

 

0 (1).gif 

我觉得不管是造摩天大楼还是土房子,都是为人服务的。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超过40%的人生活在农村,就应该有这么多建筑师,为农村里的人服务。 




感谢 一条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yitiaotv

qrcode.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8/36204.html/fee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