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国际设计周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2018威双: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3/39657.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3/39657.html#comments Fri, 30 Mar 2018 14:57:05 +0000 640.webp (10).jpg


2018威双: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


3月29日,由北京国际设计周主办,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国际慢食协会大中华区分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支持的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平行展中国城市馆发布会在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举行,在百余名来自建筑、设计、企业、地方政府的嘉宾以及媒体的见证下,中国城市馆发布了“穿越中国·构建共同体”的展览主题,并宣布将于5月26日至11月25日双年展期间在威尼斯建筑大学特隆宫展出。

640.webp (9).jpg 

2014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 穿越中国-北京

 

640.webp (11).jpg 

201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 穿越中国-理想家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参赞德玛睿,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主任王昱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执行主任陈冬亮,国际慢食协会秘书长保罗迪克罗切(Paolo Di Croce),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策展人毕月、柯卫、陈安华、SlowFood慢食农创中心设计师Momo Andrea DestroMomo Andrea Destro、主宾城市策展人吴文一,来自主宾城市苏州市姑苏区政府的各位嘉宾以及支持“慢村共建计划”的各界力量:国际慢食协会大中华区分会执行秘书长石嫣,福建省建瓯市市委书记邱毅,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旗委书记霍锦炳,著名主持人、慢食传播大使曹涤非,海尔金控现代农业事业部总经理、北京轻厨CEO夏欣等嘉宾出席了发布会。

 

640.webp (12).jpg 

2018威双发布会现场(图片来自深度苏州)

 

为表达大家对“慢村共建计划”的支持,从意大利远道而来的保罗秘书长特地带来了由国际慢食协会主席卡洛·佩特里尼撰写并亲笔签名的《慢食运动》中文版《慢食,慢生活》一书并赠与霍锦炳书记。

 

640.webp (13).jpg 

保罗赠予霍锦炳《慢食,慢生活》


从城市到乡村 构建共同体

 

中国城市馆是继中国国家馆之后另一个由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官方认可的国家层级的展示平台,自2014年首次亮相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穿越中国’平行展项目一直得到了国内外城市管理者以及建筑业界的高度关注。两年一次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让我们得以用‘两年’这个‘尺度’,衡量城市的发展方向与速度;用‘两年’这个‘跨度’,检索值得关注的规划、建筑、以及城市。与此同时中国城市馆将与国际慢食协会合作,将各地政府、建筑师、企业参与的优秀的慢村共建案例进行集中呈现。通过来自全国多个城市的案例展示,中国城市馆将让世界看到,中国不仅有做增量的速度,更有盘活存量可持续发展的耐心和信念。

王昱东在发言中介绍到。

 

640.webp (14).jpg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主任王昱东

 

作为本次中国城市馆的主宾城市,苏州也在尝试通过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这样的有影响力的世界建筑与城市发展专业平台,将中国城市与乡村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分享给世界:我们也期待以中国城市馆为起点,加强与北京国际设计周在园区、产业领域的合作,通过创新设计改善民生、保护文化、活化历史,引领城市创新。”主宾城市苏州方面代表表示。

 

640.webp (15).jpg 

主宾城市策展人吴文一与苏州城市代表互动

 

谈及文创思维,不仅限于城市更新,创意设计就好像一条隐形的线,可以将城市与乡村纳入在一个发展的共同体中来。保罗秘书长在发言中说到:我们选择‘共同体’作为核心关键词并非偶然,它意味着把人聚在一起,把经验放在一起,意味着‘开放的’和‘包容的’。我们也将带着这个愿望来探讨慢村。”在本次中国城市馆的展览中,将展出以文创运营思路推进的“慢村共建计划”内容,并以此展示乡村振兴的多种可能路径以及我们共同的家园图景——慢村。

 

640.webp (16).jpg 

保罗秘书长发言

 

目前参与到“慢村共建计划”中的乡村北至内蒙古南至广州纵贯南北,且争取未来10年可以有1000个村落参与到该计划中来,堪为“穿越中国”;正如陈安华所言:“慢村共建计划始终强调‘共建’的力量,希冀围绕扎根于我们内心共同的情感——‘乡愁’,将城市与乡村相连,结合‘物产、人文、环境’三个维度,保护并发展乡村的‘原物产、原住民、原风貌’,构建公平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作为“慢村共建计划”的总规划师,陈安华与建筑师柯卫联合策展中国城市馆的慢村展览部分,展览将以参与该计划的慢村食材、物产展示为主线,讨论“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食材与空间的关系”等内容。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前米兰市副市长斯坦法诺·博埃里先生的慢村设计作品——四川成都安仁慢村规划设计也将在慢村共建板块呈现。


振兴着的慢村是城市对乡村的感恩与回报

 

“慢村共建计划”是在2017国际慢食全球大会期间,由来自全球90个国家的600名代表,面向全球共同发布的乡村振兴计划。该计划旨在为所有民众、特别是农户,构建尊重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乡村发展模式。

 

在高速的城市发展中找到属于中国的慢村显得尤为重要,慢村共建计划有机链接城乡,可以说是城市对乡村的感恩与回报。”保罗秘书长在发布会的发言中谈到,“慢村”不止在村落之内,还将“生长”城市的不同角落,也许是城市高楼的屋顶,也许是写字楼里愿为共建慢村贡献力量的年轻人。

 

640.webp (21).jpg 

发布会由孙群秘书长与中国城市馆“穿越中国”项目总监谢丹女士主持

 

但除了城市的助力,乡村自身可持续发展规划也至关重要,由此意大利建筑师Momo Andrea Destro为密云的贫困村——长城脚下的西白莲峪村设计了一个农创中心,以期通过这样灵活的点状布局方式,得以让乡村产生自发的“生产能动力”。

 

640.webp (22).jpg 

SlowFood慢食农创中心设计师Momo Andrea Destro发言

 

内蒙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也希望以落户农创中心的方式加入"慢村共建计划",“通过与慢食协会Slow Cheese及西贝集团项目结合,引入欧洲奶酪优质的制作工艺到正蓝旗来,与内蒙奶食制作的手工艺人互相交流,并通过建立元上都皇家奶食的新标准,让元上都的奶食能更多的被世界所知晓。”霍锦炳书记在发布会上谈到。

 

640.webp (23).jpg 

霍锦炳书记发言(图片来自深度苏州)

 

当我们谈及城市发展时,似乎总会避而不谈乡村在这其中的贡献,仿佛城市与乡村总是对立的两面,总在“敌进我退”的博弈中彼此制约。但构建共同体的融合思路,以及在此基础上思考、探索的“慢村共建计划”带来了一种城乡之间之间可循环、可持续更新的路径:“慢村共建计划得到了众多机构的支持,如海尔金控、北京轻厨会推出一系列地标性食材的众筹计划以支持慢村发展;成都的香格里拉酒店将直接从全球首个慢村——成都大邑安仁采购食材;中信书店将在即将竣工的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开辟一个机场里的慢村,届时在那里我们会看到众多岭南的特色食材和农业传统。”

 

640.webp (24).jpg 

在孙群秘书长的总结中,我们看到,无论是立足城市的轻厨、香格里拉、中信书店还是广州白云机场,无疑都代表着“城市端”,而“食材”、“慢村”、“农业传统”等则都在透露着同一个身份信息——“乡村端”,而将二者相链接的“慢村共建计划”所在努力的事业,便是构建这样一个城乡之间互相沟通、谅解、融洽互助的“共同体”——“一个走向未来的命运共同体”。

 

640.webp (25).jpg 

 图片来自深度苏州



感谢 SlowFood慢食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slowfoodlife

qrcode (1).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3/39657.html/feed 0
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重新认识、理解、构建“共同体”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3/3965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3/39651.html#comments Thu, 29 Mar 2018 16:27:35 +0000 图片1.png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

基础信息

 

关注社会转型、探讨发展模式

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

重新认识、理解、构建“共同体”

 

由北京国际设计周主办、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政府、北京国际设计周公司、北京科意文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穿越中国——构建共同体”,将于2018526在威尼斯开幕。

 

穿越中国为主题的中国城市馆起步于2014年,是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牵头、邀请合国教科文组织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米兰中欧创新中心以及威尼斯市政府、威尼斯世博局、意中基金会等机构推出的国际展览及公共项目。中国城市馆旨在展现当代中国城市背景下的生产制造、思考与生活状态等前所未有的内容与研究,为人们提供机会去了解城市以及与城市相关的产业、文化、个人所面临的挑战与机会。

 

一、20141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城市馆

2014年,第14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期间首次推出名为穿越中国 - 从北京出发平行展活动。北京作为中国城市馆的第一个特邀主宾城市,带来了体现北京古城保护与科学开发的案例-大栅栏更新计划。为期半年的展览获得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赞誉,2014年被国际权威建筑杂志DOMUS评为年度最佳三大平行展览内容之一,2015年被意大利设计年鉴收录为最佳传播案例。2015年,大栅栏街区被美国大都会杂志收录为全球最有潜力的18个街区。

 


二、20161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城市馆

2016年,第15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期间中国城市馆又推出了主题中国理想家的系列活动。系列活动全面呼应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前线报告”(Reporting from the front)的主,意在关注建筑与普通人民生活的联系,让建筑设计回到服务于大众的重要轨道上。此次活动高度关注涵盖一线、二线城市到经济特区和乡村的14实践案例,原研哉、张永和等建筑大师们倡导以及王石易小迪等企业家积极参与下,呈现了中国理想家项目对产业创新、文创社区规划建设的指导作用。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的特邀主宾城市为成都。展览特邀MVRDV、隈研吾、马岩松及刘家琨与成都传媒集团合作的厨房计划项目研究,对成都城市精神和生活方式进行了建筑层面的探讨。展览运用成都崇州街子古镇的酒店项目为案例,充满实验性趣味性。



三、2018 16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城市馆

展现中国城市与文化的变迁、探讨社会发展的模式,是中国城市馆呈现给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一个独特的视角。2018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为自由的空间,策展人希望通过这个主题,赞美一个慷慨而体贴的社会、表达民众参与的渴望。围绕这个主题,中国城市馆策展机构提出的年度主题为构建共同体。该主体将面对快速发展的世界和中国社会,探讨城市与农村、技术与就业、传统与当代之间的紧密关联及发展模式。

2018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城市馆将继续在威尼斯建筑大学举办,目前已经邀请了北京、苏州、成都等城市参与核心课题研究。20185月到8月底,中国城市馆将举办苏州主宾城市的主题日活动。20189月,该展览将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进行回顾总结首展,之后将在参与城市进行巡展。

中国城市馆的主宾城市苏州在1980年与威尼斯结为姊妹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交流合作基础。同时,本次中国城市馆将在慢村共建板块呈现意大利著名建筑师斯坦法诺·博埃里先生的慢村设计作品。

 

、关于威尼斯双年展

尼斯双年展具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它所包含的国际视觉艺术双年展与建筑双年展分单、双年轮流举行。它们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瑞士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并驾齐驱,堪称国际展示当代艺术的最高展会。威尼斯建筑双年展1980年首次举行。在30多年的历程中,成为世界建筑艺术和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盛事。第16届威尼斯双年展将2018526开幕。

 

、关于北京国际设计周

京国际设计周是由文化部、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大型国际文创活动,每年在国庆期间举办。是国际A类设计周,也是亚洲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城市文创活动。北京国际设计周是WDW世界设计周网络的创始成员。

 

中国城市馆“穿越中国——构建共同体“项目信息


地点:威尼斯建筑大学特隆宫

展期:2018526日-20181019

 

主办单位:北京国际设计周

联合主办:苏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政府 北京国际设计周公司北京科意文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合作伙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国际慢食协会大中华区分会

学术支持机构

中欧(米兰)创新中心世界学院理想家文创社区研究院

城市特邀合作媒体

深度

 

策展人:毕月,Michele Brunello

执行策展:谢丹

主宾城市策展人:吴文一

“慢村共建”特邀策展人:陈安华、柯卫

展览统筹:蔡宏毅

 

参展机构:

(北京)三文建筑/何崴工作室、建筑联盟学院(AA School of Architecture)、Atlas Studio、左靖、曹璞、地瓜社区、DOFFICE建筑设计事务所、Elsewhere、广仁计划/欧宁、MAT Office(超级建筑)、META-Project、众建筑、山寨城市、天桥E生活、慢村共建(CHIASMUS Partners、曼嘉设计、博埃里建筑设计事务所)、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九城都市、东南大学 。

 

展览设计:DONTSTOP建筑设计事务所及Omri Ravesz事务所

平面设计:LAVA Beijing 熔岩设计

 

中国城市馆穿越中国项目运营:

发起人:孙群

运营总监:谢丹

项目经理:陈江虹

媒体专员:周瑶

 

网站:

www.bjdw.org 

www.acrosschinesecities.org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3/39651.html/feed 0
一次关于2017东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现场的干货报道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9/3725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9/37256.html#comments Mon, 25 Sep 2017 01:01:03 +0000 北京国际设计周

现场报道

 

     

 

一次

关于2017

东西方建筑文化交流

现场的干货报道

 

【归来2017 • 佛罗伦萨】

全国巡展北京站

 

640.webp.jpg 

2017年9月23日,在北京设计之都大厦一层由归来——2017建东方全国巡展组委会主办,北京设计之都发展有限公司独家支持。由承办机构 、每筑建文、建筑档案共同承办。“东西方建筑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大型论坛成功举行。这次论坛的背景是【归来——2017•佛罗伦萨】全国巡展·北京站展览,本次展览受邀北京国际设计周和全国双创周(北京站),并邀请了数十位中外建筑大师和知名建筑界人士参与。

 

640.webp (1).jpg 

活动源于今年6月佛罗伦萨设计周【建东方-中国建筑艺术展】,来自中国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22个优秀建筑作品在意大利展现了中国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和当代中国建筑风貌。为了更加深入探索中国建筑的丰富内容和建筑的未来发展,此次亮相于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都版块的展览又融合了参与作品解读的7位西方建筑师的设计作品,并以此为基点,自发生成一次东西方交流的论坛。

设计里的中国

 

论坛由一段长15分钟的视频开场,通过多位建筑师的不同思考,表现了当代中国建筑师对于“什么是东方设计?”以及“设计的创新是什么?”在不同角度的思考,并叙述了从佛罗伦萨设计周的“建东方”中国建筑艺术展到北京国际设计周和全国双创周【归来——2017•佛罗伦萨】全国巡展的一路历程。

 

其后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老师以视频的形式为本次活动进行致辞。肯定了【归来——2017•佛罗伦萨】全国巡展这种非常广泛的交流和对话方式,是对这个时代的良好回应,寄语建筑师们应当抓住中国发展的黄金机遇,努力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创作道路,创作出更多有文化视野和国际视野的东方式设计,并对青年建筑师寄予厚望。

 

640.webp (4).jpg 

何镜堂老师视频致辞

 

建筑里的中国

 

致辞结束后

首先由筑境设计董事总建筑师薄宏涛

通过他的首钢博物馆发表《城市更新进行时》的演讲

640.webp (5).jpg 

首钢一直是北京的一张工业名片,薄宏涛首先介绍了首钢从近代而来的工业历史,通过对基地的分析与解读来进行方案的设计,整个过程分作五个步骤:逻辑生成、基础体型、空间链接、功能再造、环境融入,将石景山的自然环境和高炉的工业遗存对应,人工环境自然过渡——地景建筑概念,再造建筑的功能,生成未来城市最有活力的区域。

 

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广维(WAT)设计研究室主持建筑师魏鹏

通过桂林万达文旅展示中心进行了

《建筑意:从建构到文脉》的阐述

640.webp (6).jpg  

项目是建筑小品,位于中国广西省桂林市七星区,运用了现代化的元素表达了中国山水写意的手法。在山水立方中,延展出自然山水和文化山水的内涵,通过项目来连接建筑与自然和文化的关系。不同玻璃之间经过透射、反射和折射效果的层次叠加,在光影流转中,“边界”变得模糊流动。

 

筑境设计杭州公司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王大鹏

以浙江同力服装有限公司新厂区发表了

《可持续化的生产与生活》的演讲

640.webp (7).jpg  

他的设计寻找一种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方式,用生态的理念诠释一种对当代人居生活的多样化表达,从功能的艺术集合方式展现一种宜居自然的生活态度。简述了作坊到工厂的工业历程和建筑发展的关系,来进入对现代工厂的探索。于内介绍工人包括闲暇与生活的场景,于外观察雾霾、拥塞、鬼城、陌生等多个社会问题。建筑设计从城市角度出发,尊重周边自然环境特点,对场所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同时回应产业升级转型万众创新的时代,致力于提高生产者工作生活的尊严感和体面感,甚至是自豪感。

 

西安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古建所所长戚喆

则讲述了广东海丰大安寺的设计理念

640.webp (8).jpg 

作为古建的继承人,在二次思考的时代,通过多元化的建构产生了具有不同的内容。项目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北部7公里的莲花山,作为中国传统宗教建筑传承与发展的产物,表现了亚洲特色的建筑形态,并重塑场地的记忆。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把中国传统建筑中关于“材分”“斗口”的建筑模数规范化,合理化,使之统一于量化的建筑规范原理中。设计顺应自然的同时,以传统木结构表达了对中国古建及手艺的传承。

 

本环节的最后由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发表

《历史破碎空间的现代重建——西安南门广场综合改建工程》的演讲

640.webp (9).jpg 

他从历史文化的维度和城市原有的肌理,以及城市保护的话题做了探讨。西安南门广场综合改建工程项目是城市的交通,界面、配套一系列的改建,从历史、城市的角度,以时间的维度,建筑的方式来传达他的一种城市情感。中国的历史街区和建筑遗址,随着20世纪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大多处于一种碎片化的历史环境。方案以六合的方式:缝合、围合、融合、叠合、复合、整合进行整体的设计,在空间上立体叠加着不同的空间,也承载着不同的功能,达到合和的城市逻辑。

 

世界中国·建筑里外

 

在东西方作品互读的环节

首先出场的是

NEXT事务所的两位合伙人John Vender Water(约翰·范德沃特)、蒋晓飞

北京弘石嘉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总建筑师张兵、副总建筑师张露秋

他们四人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 

 

John Vender Water和蒋晓飞此次展示了北京2016年世界月季花洲际大会主场馆,位于北京南中轴线历史脉络上的月季博物馆。设计思路是在方盒子里找到月季花的出路,植入丝绸之路的符号,运用了中国剪纸的方法,希望月季花和中国文化进行交流。营造出院落的效果并潜藏着丝绸与月季花的隐喻,呈现出中国空间递进的关系。

 

640.webp (10).jpg 

张兵和张露秋介绍了他们设计的新著东方展示中心。该项目坐落在北京城南四环外,是华侨城新著东方项目的展示中心,其设计的核心在于建筑物所包围出的空间,并选择了东方意境的表达。五个院落的层层转折使人自然进入了展示区,以中国的白描手法把建筑倒影呈现在人们面前。

 

640.webp (11).jpg 

张兵表示月季博物馆采用了令他们惊奇的剪纸与丝绸的元素,在北京月季花博物馆的设计创作中给予一个与众不同的设计角度,其手法和中国常用手法不一样,同时也与常规封闭的博物馆不同。好奇两位不同文化的设计师如何合作?John Vender Water表示他们是以中国元素为两者合作的核心,关注新著东方展示中心的屋顶与室内空间的联系,并对比了东西建筑发展历程的差异。

 

640.webp (12).jpg 

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副总监Nils-Peter Fischer(费宁浩)

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倪阳

解析了对方项目中的理念

 

 ↓ 

 

Nils-Peter Fischer介绍了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在总平面图上展现出河西新城扬子江农业耕地和江心洲的田园风光环境之间的延续性,流动性和联动性。设计该项目是以一个景观设计的视角,重新考量场地,打破建筑的界限来构筑城市机理,让城市,自发产生、有机生长。早期的建筑总是模糊建筑和地面的方式,项目以此为出发点,将建筑营造在场所中并凌驾于现有城市地形之上。

 

640.webp (13).jpg 

倪阳这次介绍的是充满历史痕迹的“黑匣”——731侵华日军罪证陈列馆。“黑匣”是建筑师赋予建筑的概念,象征了记载真相的容器,打开 “黑匣”暗喻着事件的真相便曝露于天下。“黑匣”在场地中坍塌、下陷、撕裂,仿佛大地被锋利的手术刀切割开来,形成永不磨灭的“殇痕”。建筑的内外形成了联系和对话的空间,作为一个客观的容器,为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和解读,以及对于建筑寓意的联想作出了留白。

 

640.webp (14).jpg 

Nils-Peter Fischer认为731侵华日军罪证陈列馆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建筑,提供一个优秀而大体量的空间。项目形象像两个断开的石头,非常具有纪念性,保持了非常良好的时间意象。倪阳表示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的设计线索从岛上开始,跨过桥梁和滨江带最后进入建筑。从自然到建筑,纷乱的环境里找到一种逻辑,延续自然、历史,用全新的创意解决一个纷乱的场所。同时他也亲身感受了这个建筑,客观指出由于东西方社会的差异,使它的设计在对中国建设条件和建材使用上出现了一些的问题。

 

640.webp (15).jpg 

来自德国HPP建筑事务所的Jens Kump(库彦思)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UFo建筑工作室副主任刘宇光

的相互解读

 

 ↓ 

 

Jens Kump此次介绍的项目是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项目地块内部问题在于过多的车行出入口和过多的地面停车场。城市现象导致了现在建筑的方式,绿色界面被切割成细小碎片,需要执行严苛的策略。设计希望项目表现出新的体育精神,当没有体育活动的时候也会是一个奇妙的场所。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地标形象,一个开放融合的城市空间,给大家带来不可复制的运动体验,延续传承本土文脉。

 

640.webp (16).jpg 

刘宇光所展示的是北京天宁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项目的挑战是要把历史文物、工业遗产以及当代的文化创意结合起来,目标是创造一个城市公共空间来融合这些元素。改造主线是天宁寺和大厂房的关系,北侧利用厂前区改造为一个小尺度肌理的创意街区;西侧把原来的变电站切开,保留外墙质感,然后形成一个创意总部区;东侧在紧邻天宁寺的地方保留了原来的小尺度的空间院落,形成公共活动的空间。

 

640.webp (17).jpg 

Jens Kump认为北京天宁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创造了一个适于体验的环境,对其接近本土的排布、与原有立面相接,以及非常厚重的体验感很欣赏,创造了新的品质接受时间的洗礼,并询问刘宇光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处理项目设计中政府与甲方的影响。刘宇光表示公共的生活空间是建筑师、甲方、政府的共通点,认为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和国际的做法接轨,建造了一个开放式的体育公园,与自己项目共同的一点在于建筑所提供的公共性。

 

640.webp (18).jpg  

当代中国·东方设计

 

在整个论坛的最后环节,七位建筑界人士以东方设计为主题,从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市场三个方向对中国当代的建筑设计进行了解读,建构了中国建筑的整体形态。

 

640.webp (19).jpg 

首先是胡越的发言,认为东方设计是否存在仍旧是一个可待考察的问题。在其视野中,工业革命后全球各地的地域性不断消失。在技术的驱动下,地域性的表现并非重要,事实上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东方设计更多地应该放在自身的现代性上。

 

640.webp (20).jpg 

窦志认为一般印象中东方建筑师会比较含蓄,西方比较奔放,但今天所展示的各个项目并非如此。东方的设计和文化最重要的是开放和包容,不断地学习和突破,才能加强东方建筑和西方相比的独到性。

 

廖丽娟阐述东方设计涵盖了很多领域,建筑是其中的重要板块,这是我们对自身的理解和认可,向别人传递出自己的文化表示。并以新著东方展示中心为例,说明古今的院落表达了我们对中国生活方式的尊崇,新东方主义的提出是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进入世界的前提。

 

刘明骏认为中国建筑的体系非常完整,中国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是个稳定体系,但还是要向西方学习。中国现代建筑的基础还是包豪斯为基础,老一辈的人也在追寻在西方的建筑体系中找到中国的影子。建筑设计一定以理性为先导,东方设计有自己的根源,中国的思维是不通则痛,建筑对城市具有一定的影响,中国老子的自然观点表明自然而然的建筑最好,这是东方设计的方向,不同于西方的建筑就是建筑、自然就是自然的割裂观点。

 

戚积军认为东方设计离不开西方,东西方交流分作三个阶段:自大、自卑、自信。古代没有东西方的说法,除华夏外都是蛮夷,这是自大。然后是自卑,包括现在的评奖领域也存在过度追捧西方建筑的现象。这次巡展的意义大于那些奖项,让大众更亲切的接近建筑。结构性思维很重要,对比两者的不同,重建我们的审美体系和价值体系,这样才能平静的看待二者的发展。中国人如果能自由的吸取西方的精华,排除其糟粕,中国人将可以融贯东西创造出新的思想。

 

陈剑飞作为一位女性建筑师,从不同的方面询问东西的差别。从服装、酒、人物等方面推动东西之间差异与重合的地方。东西的差别主要建立在地域、文化、体制的不同。现在差异渐渐消失,但东西方不会全部融合,中国建筑师要理解自身的文化,运用自身的思想、智慧到西方的形式中。

 

陈铭波是以材料商的身份来参与这场论坛,表示建筑都离不开它的表达形式,其能做的是材料能给到东西方建筑师更好的支持,持续的研发给建筑创作提供更好的帮助。中方的智慧讲究自身的觉醒,并能包容万物。这种博大精深的智慧能用多种形式改造不同的项目,会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设计。

 

(台上台下对话现场)

 ↓↓↓

随后的观众提问中,有观众询问到现在的公建建筑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建筑师如何协调建筑和过去文化的关系。窦志认为每个建筑师都为此努力,需要更深入的了解项目所在区域中人的生活模式和想法,打开并激活区域来解决这个关系。有观众的问题关于在施工中建筑师和施工单位配合中美观性和功能的矛盾。陈剑飞认为成熟的建筑师会考虑很多因素,包括施工时的复杂情况,实际上不存在这个矛盾,更多的是沟通的问题。胡越回答了关于中国建筑未来方向主题的问题,认为一个社会有足够的宽度去允许建筑师实现自己的想法,契合度越高,这个社会的建筑水平越高。最后有人提到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关系,刘明骏认为建筑是潮流的最后一班车,但随着互联网的进入,建筑师需要考虑虚拟和实体空间的融合,让建筑的建设速率更高,让中国建筑赶上信息时代。戚积军则保持了一定的否定态度,因为实用、坚固、美观的建筑标识在虚拟空间中并未很好的体现。

 

640.webp (28).jpg 

论坛结束后进行了新书签售活动,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国际图书出版中心编辑部主任杜秉旭发言谈了《中国当代建筑艺术——2017·佛罗伦萨》及其英文版《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n China: Rise of the Orient 2017》的制作和发行过程,所有参会嘉宾都为各地赶来买书的朋友们签名售书,现场热闹非凡。活动最后,现场抽取了十位幸运观众赠与图书《中国当代建筑艺术——2017·佛罗伦萨》。

【归来——2017•佛罗伦萨】全国巡展·北京站——“东西方建筑文化交流与互动”论坛到此落下帷幕,这是对佛罗伦萨归来精神的一次统领,通过建筑艺术交流传递东西方建筑文化,以新媒体及线下展览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对当代建筑艺术的时尚表达,同时拉开了【归来——2017•佛罗伦萨】全国巡展下一站的序幕。

 

640.webp (32).jpg 

嘉宾合影


感谢北京设计之都发展有限公司独家支持以及 、每筑建文、建筑档案、新浪微博设计美学、北京构筑空间文化传媒、行走地产、新浪、网易、搜狐、腾讯、凤凰、一点资讯、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北京时间、乐盟、非常设计师网、中国建筑纪实网、设计癖、设计邦designboom、perspective

statement等媒体支持。

 

640.webp (33).jpg 

一个为建筑师而打造的高品质平台。

我们和中国外六十多家建筑事务所和二十多家建筑媒体保持着长期合作的关系。输出大量优质设计案例、行业知识、经验见解,为建筑师们源源不断的提供着高质量的内容。我们是建筑师的灵感采集利器,更是陪伴见证每一位青年建筑师成长的“ ”。

 

640.webp (34).jpg 

由资深建筑师赵敏主持的设计美学自媒体平台。

忠实记录当代华人建筑领域的事件、人物、作品和声音/客观反映当代中国建筑的现状和思潮/汇聚中华建筑智慧。

 

640.webp (35).jpg 

中国首家立足于全球视野,以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为据点,联动人文、历史、影像、经济、科技的专业原创自媒体平台,是中国建筑走向后媒体时代的领航者。



感谢 构筑空间文化传媒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gzkj327296797

qrcode.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09/37256.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