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建筑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2 Nov 2024 01:34:1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竹西佳境 / 出品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3/5214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3/52149.html#comments Tue, 14 Mar 2023 14:40:06 +0000

规划:迭代的林泉

“竹西佳境”坐落于扬州市古运河北岸,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邗沟。隋朝,炀帝杨广在此处修筑了上方行宫。唐朝改建为上方禅智寺。千禧年后,地块改为公园,更名为“竹西佳境”,并为后续的设计规划奠定了底图。依据园林的布景手法,我们按“四三二一”的比例重新梳理了原有公园的总平面:有四分空地,中部覆土成丘,得高下深远之趣。水体三分,得疏朗空阔之趣。园内新建“院、馆、厅、舍、庭”五个配套建筑散布园中,提供公共服务;并构筑亭台竹石一分,掩映在原有八景之中。

建筑:新营造
我们把此次设计任务看作是对“竹西佳境”在时间轴上的延续,五处新营造建筑散布园中,提出以重构(re-construction)的方式对传统建筑语汇做出回应。我们选取了传统建筑由宏入微的五种“空间原型”:分别对应“院、馆、厅、舍、庭”来营造。

院 – 书院 对合院空间的重构
书院位于竹西公园南端,我们试图从人的活动场景出发,对传统合院形制进行现代转译,以此回应建筑多样的使用场景与空间环境的共生关系。类似《韩熙载夜宴图》中起到界定与规置各种人群活动的屏风,企图引发各种行为互动,诗情画意萌发的多重场景体验。廊子不再仅仅用作穿行,更如屏风在这幅长卷中起到转换场景的功能。

馆 – 体育馆 对梁柱体系的重构
体育馆体量庞大,偏居公园一隅,类比古代“殿堂型”的条形大空间,从多开间梁柱体系结构的重构入手,探讨对结构体的系统整合所带来的空间适应性。通过模块化的“基础—柱—梁”结构体作为空间的载体,适应使用场景的动态变化、延续传统建筑营造观念。

厅 – 餐厅  对宅院聚落重构
餐厅位于体育馆北侧,以“多进式宅院”为原型,从单元聚落的重构入手,便于相地取势,形成室内外空间的相互过度。以六边形单元平面继续讨论结构体构成的“单元式空间”与“聚落”的关系,体现了秩序在环境中的自适应与消解。

舍 – 茶室  对房舍原型的重构
茶舍位于公园东湖的湖心岛北坡,临水而建,环境氛围开阔而静谧。茶舍重构了一个单独“房舍”原型,重新思考了建筑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营造独特的空间氛围。茶室内部通过一面隔墙并置了南北两个氛围不同的空间。北面观水,压低的屋檐屏蔽了城市远景的喧闹;南面观山,坡上种植高大落叶乔木;屋脊设有楔形天窗,尽可能地沿太阳轨迹射入,感受时间的变化。四时变化、季节冷暖,环境的变化皆被纳入其中,是对建筑与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再思考。

庭 – 游客中心  对多进庭院的重构
游客中心位于公园北部,与上方寺路一河相隔,毗邻公园的北门入口,游客中心以“单路多进庭院”为原型进行重构,希望通过建筑化的院落序列来延续园外市井喧嚣与园内安静氛围的过渡。不同廊道随着庭院的高低起伏在各个房屋之间游走,立体的廊道提供了山水图式的观游体验。不同廊道之间转折迂回,与屋面上下交叠,丰富了庭院层次,使得城市与园林之间得以有机融合。

构造:重构构造语言
古代建筑的诸多经典原型是象征着抽象化的传统,通过拆解传统的建筑语言,分别在“合院空间原型、单体梁柱体系、宅院聚落、房舍原型、多进庭院”五个方面进行重构;尝试构建出一种新的建筑语汇,来激发对传统建筑文化新生的思考。


项目图纸

△分析图

△餐厅爆炸图

△茶室爆炸图

△书院爆炸图

△体育馆爆炸图

△游客中心爆炸图

△分析图

△轴测图

△分析图


△轴测图

△轴测图

△剖透视


△分析图

△分析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出品建筑

面积 : 5671 m²

项目年份 : 2022

摄影师 :梁山

主创建筑师 : 丁鹏华

设计团队 : 路瑶、张文欣、唐家佳、刘文斌、洪家生、郭智立、王艺洁、刘若虚、薛文雁、娄严墅、周道、孟昊宸、牛婧悦

室内设计 : 刘志远、李甫颖

结构顾问 : 缪建波、陈通、章敏

机电顾问 : 林星春、董峰伟

施工方 : 江苏承天建设有限公司

委托方 : 扬州竹西公园有限公司

地点 : 扬州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3/52149.html/feed 0
流动立面——摺景大厦 / 出品建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57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575.html#comments Wed, 18 Oct 2017 14:27:56 +0000

现代摩天楼把人的活动从重力中解放,这种以垂直性为特征的摩天楼使在其中的我们脱离了熟悉的场地以及对存在的感知。

我们提出“流动立面”这一概念,即,有意识的通过立面导向变化来诱导建筑内外关联性的自发产生,并以此带来场所体验的相关性和视觉感知的连续性,使得人,空间,运动与事件能和更大的环境产生关联,以避免无意识的透明化。

沂蒙山系横亘华东平原,其间沂水发源于鲁中南山地,蜿蜒至东部流经临沂。基地位于临沂兰山片区,东临沂河,南侧为客货运双轨道的兖石铁路,北侧有陶然路跨河大桥连通沂河两岸的机场与火车站。大厦坐落于老城区水、陆、铁三路的交汇处。

平面上,将南北两面的边界朝东侧沂河方向折起,引导视线向滨水远眺;每折角单元长度为2.1米,在尺度上可容两三人小憩。东西方向上分别正对河道与城市垂直折起,东侧开窗尺寸为1.8米、有利于观景,西侧为1.2米,规避西晒,形成东南疏透西北密实,四周虚实渐变的流动立面。

垂直方向上,铝板构件形成从顶部至底部的贯穿,塔楼上下两端做由线到面的规律转换,裙房、腰部及顶部的立面收分处理起到了塑造了大厦的整体性。

物理上,建筑呈绝对静态,但在环境中,时间与空间方位的变化赋予其动静的相关性。在裙房近人的尺度上辅以幻彩铝板作几何面转折的处理,变幻的铝板与玻璃交替折射着自然光线和周边场景。

当行人环建筑而行,大厦表面仿佛在谱写着一首明暗交替呈现、虚实渐变融合、光影流动跳跃的变奏曲。人,建筑,环境不再各自孤立而形成彼此关联的生动场景。

内与外的相互渗透,动与静的相互依存,形成了事物间模糊的状态,这是我们对立面的动态关联性的探索与呈现。

图纸

一层平面

五层平面

标准层平面

立面图



东北角放大图

西南角放大图

雨棚节点详图

模型

立面形态生成过程.gif

形态生成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政能国际金融中心

业主:政能集团

建筑设计:出品建筑事务所 (上海)

主持建筑师:丁鹏华

设计团队:曹耀耀 张文欣 邱斌烨 唐家佳 马与 杨烁 陈镇亮 张晗

设计施工时间:2015年 -2017年

项目地点:中国山东,临沂市

建筑面积:57457平方米 

建筑高度:96米

施工单位:上海林治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顾问:赵宝玉

建筑摄影及视频制作:苏圣亮  顾振强  杨浪舟 陈铃 薛双喜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575.html/fee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