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空间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Sun, 24 Nov 2024 08:02:3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东洋大学 Ai 第四舍馆中心 / Ishimoto Architectura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1/5194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1/51949.html#comments Sat, 14 Jan 2023 13:09:24 +0000

这座留学生宿舍由约 300 名国际和日本学生混合居住,是东洋大学为促进国际化而设立的 SGU(Support for the Creation of Super Global Universities)。该场地毗邻于 2017 年开放的东洋大学赤羽台校区,与周围的住宅区相比,地势较高。从校园开始的连续坡度在场地内形成了约 4 米的高差,因此建筑的布局要与地形和周边环境相协调成为规划的重点。

考虑大型学生宿舍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外部影响(不管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是不可避免的,如遮阳、噪音和同龄人压力。然而在内部,需要创造一个充实的公共空间,让宿舍学生可以积极互动,同时提高计划的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增加宿舍房间的数量。因此选择了不规则外墙的多边形平面形状,沿着场地形状排列。凭借其最长的周长,我们成功地同时控制了高度和墙长带来的压迫感。通过在多边形平面上开辟两个采光井功能,将室内以 8 字形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丰富的供宿舍学生聚会、社交的公共空间。

遍布宿舍的共享空间鼓励各种规模和类型的互动。作为整栋楼的公共区域,一楼设有自习室、各类工作室、厨房柜台和食堂。生活基础设施,如厕所/淋浴间、洗脸盆和厨房,都被分配在二楼及以上的一个连续的八字空间内。这些生活基础设施是由 12 个宿舍房间共享的。书房、榻榻米角和小型生活空间散布在周边和庭院周围的公共空间(客厅)中,标志着一个连续的空间,就像一条拥有充足风和自然光的小路,无论学生的基础设施分组如何,都营造了一个轻松的社区。

在严格的遮阳限制的场地条件下,为了寻求有效的规划和丰富的生活空间,我们提出了融合传统宿舍风格的 "私人房间类型 "和 "单位类型 "的优点,以提高面积效率,并形成小组。每个共享生活基础设施的小组是由每 12 个宿舍房间组成的,但是小组之间没有任何区别或隔断,这使得共享空间能够通过自由进入厨房、学习室等来鼓励互动而不是归属群组。


项目图纸

△负一层平面图

△一至四层平面图

△局部平面图、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Ishimoto Architectural

面积 : 2106 m²

项目年份 : 2022

主创建筑师 : Takuma Hukuchi, Osamu Endo, Shota Yokoyama

结构设计 : Tomoya Ishikawa, Mikihito Yoshida

电力机械设计 : Munetaka Ichikawa, Tadao Yagi, Daichi Takano

建筑设计 : Ishimoto Architectural & Engineering Firm, Inc.

施工方 : HAZAMA ANDO CORPORATION

地点:日本,Kita City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3/01/51949.html/feed 1
TIDE 学院 / LPA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5/5095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5/50956.html#comments Fri, 13 May 2022 09:23:40 +0000 调整大小 2_5-tide-jason-orear-hi-res.jpg

LPA 为加州 Menlo Park 设计了一座三层楼的公立高中,该校离 Meta(Facebook)总部只有一个街区,专注于推广 STEAM 课程(科学、工程、艺术和数学)的新教学方式。校园位于一个飞速变化的工业区内,占地约 8093.7平方米(两英亩)。学校致力于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批判性思维和基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支持 STEAM 课程所需的跨学科教学。

13_42-tide-jason-orear-hi-res.jpg

调整大小 1_11-tide-jason-orear-hi-res.jpg

TIDE 校园——这个缩写代表了技术、创新、设计和工程——围绕着一个梯田式的中央庭院形成了一个三层"U"型体量,由一个大楼梯连接。校园与人行道和街道相连,将教学空间对外展示,并将学校与社区联系起来。TIDE 的设计是为了吸引该地区高科技公司的合作,并支持与当地大学直接联系。

12_7-tide-jason-orear-hi-res.jpg

TIDE 的课程侧重于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整个教学环境为项目制,多种形式的合作,以及团队教学服务。教室和实验室从标准尺寸扩大到约 106.8平方米(1150 平方英尺),每个教室和实验室都可以直接通向共享空间和户外空间。"智囊团"和集合空间与每个学习工作室相关。可操作的墙壁、书写面和各种协作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工作地点和方式的选择。空间的设计是为了促进三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合作、沉思和专注。

3_18-tide-jason-orear-hi-res.jpg

每层楼都有一个带有教室和共享空间的"学习工作室",它可以根据项目的需要进行重新配置。指定的实验室侧重于科学、编程、设计、艺术和物理。每个空间的技术、工具和存储区域都可以重新配置,以支持不同种类的工作。

在每一层楼,学习空间通过车库式卷帘门延伸到室外学习场所。室外和室内的空间相互交织,共同运作。空间可用于头脑风暴或特定学科的实验。梯田式校园的大部分交通流线是在外部,以促进健康的运动,加强与户外活动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遮阳的平台提供了合作和社交的空间。

环境敏感性和可持续性被纳入校园环境考虑的每个方面。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汽车停车场,鼓励学生步行、骑自行车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通过被动式的设计策略,整个校园的能耗在行业基准线的基础上减少了 67%。校园内所有经常被占用的空间都能获得日照和景观视野。大面积的玻璃有网状表皮遮蔽,过滤直射的阳光,减少建筑的热量吸收。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 LPA

项目年份 : 2019

摄影师 :Jason O’Rear Photography

厂家 :  3form, Arcadia Windows, AutoDesk, Dri-Design, ICI Scientific, PPG, Solatube

主创设计师 : Helen Pierce

功能策划 : Kate Mraw

室内设计 : Kate Mraw

景观设计 : Kari Kikuta

负责人 : Don Pender

地点 : 美国,Menlo Park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05/50956.html/feed 0
七个小房子 · 高层青年公寓共享中庭改造 | 柒合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4/4921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4/49211.html#comments Wed, 21 Apr 2021 01:15:22 +0000 在全球疫情爆发的背景下,人居环境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隔离”成为当下的社交常态。人与人之间不仅需要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人与环境之间同样因居家隔离而形成半割裂状态。

对自然的向往是人的本能。面对后疫情时代,设计更多需要从人的心理出发,未雨绸缪地展望未来社区的生活方式。尤其而在外界病毒肆虐,健康安全受到威胁时,让我们更加渴望走出家门,与自然进行无隔阂地接触。【自然】不仅是单纯的外部环境,它同样是象征生命、活力与力量的符号。

01.png

 01 自然场景与微型垂直城市-人居环境模式探讨 

当公寓楼的大部分人因疫情滞留在大楼里时,这些共享空间更像是他们共有的【家】,那是一个可以发生邂逅与交流的场所。同时,我们所谈论的这个青年共享空间,在建筑与城市体量的解读下,也同样是一个个【微型垂直城市社区】。在这个特殊的社会属性的共享空间里,将会创造出更多有趣的可能。

02.jpg

既然不能走出去,那就把大自然搬进公寓里。

——设计总监 高飞

03.png

 这个【家】我们不希望设定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相反,我们希望将它置于大自然中,从郁郁葱葱的森林到满天繁星的夜空,让这些地球最美的场景,使这个“家”成为治愈心灵的港湾。

我们的设想是把共享空间里其中最大的一面墙,运用彩绘或玻璃喷绘的方式,将自然中某个最打动我们的画面【搬】到大楼里来,而其他三面墙使用发光磨砂玻璃进行包裹,塑造通透、朦胧且真实的场景感与氛围感。

04.png

中庭空间摇身变为公寓内没有围栏的【阳台】,形成一种【悬挂】于开放户外的独特感受。采取这样的处理手法既有效解决了共享空间本身采光不足的问题,又消解了原有高层空间的压迫感,赋予共享空间充分的浸入式场景体验。

 02 项目现状 

本次项目旨在为一座高 33层 的集合式青年公寓楼内部的中庭空间进行功能配置与美化设计。该公寓楼每层的中庭空间由两个核心筒和走廊共同围合形成。根据结构,楼里总共形成七个中庭空间,每个中庭空间具有约 4-5层 的挑空高度。

05.jpg

06.jpg

07.png

【中庭】是建筑内部特殊存在的庭院空间,突出表现为外部广场的形式特征。作为将建筑内部环境分享至外部的一种特有方式,中庭营造出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既隔离又交融的独特形式。因此,在功能上,青年公寓楼内的中庭可作为住户交往与停留、进行日常活动与娱乐社交的【共享空间】,年轻人们在鲜活的中庭内将展开更多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

08.png

七个中庭形成了七个共享空间。它们因层高不同划分为两种空间类型:

1. 普通公寓楼层共享空间,高度大致在 12m 左右;2. loft 公寓楼层共享空间,高度大致在 23 m 左右。

目前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共享空间的开间宽度只有 6.4 m,左右都是封闭的剪力墙,自然采光条件欠佳。加之极高的层高限制,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压迫感。

未标题-1.jpg

因此,解决实际项目存在的问题成为为本次中庭设计的根本目标:

即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完全封闭,且不透光的共享空间,并综合空间的使用功能与审美需求。

 03 功能布局 

下面,我们将对七个共享空间进行功能属性的划分与排布。功能排布主要基于两点:一是现状空间条件,二是满足楼内住户日常生活及社交需求。因此,在共享空间在功能布局上主要划分为两种空间使用类型:1. 基础社区配套;2. 娱乐交流与文化表达。

人在走廊里的视线范围,成为我们排布楼层功能的主要参考指标。

上文所提到,楼内共享空间因层高不同,人在两种不同层高的空间里所产生的视线范围也有所区别。因此需要进行视线分析,进一步对空间使用功能进行排布。通过视线分析得出,在普通楼层若加设楼板,楼板上活动的人和走廊中的人之间会形成微妙的视线交汇。出于对活动私密性的考量,对于普通楼层不会搭设二层。Loft 楼层由于空间过于高耸,架设楼板有利于消减空间设计上的不利因素,既可以多出功能面积,又有效避免了与走廊行人之间产生视觉对视的问题。   

未标题-2.jpg

设计的出发点将首要重心放在解决场地现状问题上。所以我们这次的设计任务就是打破这种压迫感,并运用设计手法去平衡功能与审美的需求。

11.gif

 04 中庭场景设计 

5-8层

共享洗衣房-梦幻马卡龙场景

12.png


15.jpg

16.jpg

△ 共享洗衣房效果图

15-18层

健身房-未来智能场景

17.png

20.jpg

21.jpg

△ 智能健身房效果图

19-21层

共享会议/直播间-星空帐篷场景

22.png

26.jpg

△ Loft 一层 共享会议室效果

△ Loft 二层 屋顶花园效果

22-25层

共享网咖/唱吧-竹林木屋场景

△ Loft 一层 共享网咖效果

35.jpg

△ Loft 二层 屋顶花园效果

26-29层

书吧-森林场景

40.jpg

△ Loft 一层 书吧效果

△ Loft 二层 屋顶花园效果

 05 顶层场景-精神特质 

顶层空间的魅力与苍穹紧密相关。接近天空,光线倾斜而下,使顶层的挑高空间具备得天独厚的精神气质,成为行政酒廊的设计亮点。

将室内作为建筑空间向内的延伸来解读。

在设计上,我们摒弃多余的装饰元素,突出强调顶层空间所独有的精神气质。夹布玻璃墙面配以模数排列的木条,在视觉上拉伸竖向空间,并充满秩序之美。整体配色与灯光营造一以贯之,极具摩登与现代感。

43.jpeg

30-33层

行政酒廊(城市会客厅+深夜食堂)

46.png

△ 公寓顶层城市会客厅剖面效果图

47.png

△ Loft 一层 城市会客厅效果图

48.png

△ Loft 二层 深夜食堂效果图

本次共享中庭设计,我们按照既定清晰的逻辑脉络,将设计理念贯穿于项目始终。共享空间作为新兴发展的空间模式,就国内的项目实践中,我们已经慢慢看到了共享社区的雏形。在任何一个项目中,我们要担负起定义空间的责任——在本质上,设计是在解决一些问题,在塑造一种生活。将设计化为一种实用主义实践,作为对当下环境与需求的回应,对未来城市与社会的展望,才是它的价值所在。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七个小房子 · 高层青年公寓共享中庭改造设计   *   微型垂直城市都市实践

建筑改造:柒合(北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柒合(北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高飞

项目成员李瑞琦、李大超、刘贵萍、赵洁、邢雅冬

品牌策划:龚湜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1/04/49211.html/feed 0
首尔崇仁空间,新型共享住宅 / Space Matter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11/4838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11/48388.html#comments Wed, 04 Nov 2020 07:01:57 +0000 崇仁 1 洞是首尔一个较老的街区,边上有一个全新的高层住宅区。这造成两边居住环境与景观的巨大差异,以公寓的高墙为分界线。高层公寓配有生活所需的齐全设施和服务,或说社会基础设施,居民在楼中过着舒适的生活,与周边社区分离。

在墙另一侧,情况有很大不同。这里的居民无法负担起同样的社会基础设施。实际上,新建公寓配备的设施服务,如老年人中心、图书馆和社区空间,都是应由公共部门提供的基础设施。

但在韩国,私营部门主导了公寓楼单元的供应,即使是社会基础设施也被商业化了,居民可使用的基础设施受其收入水平影响。这也是崇仁洞基础设施较差的原因。在崇仁 1 洞,本地居民占很大比例,平均居民年龄较高,新增年轻人口少。因此社区氛围也似乎有些凝滞。

b1.jpg

崇仁空间(Sungin Space)位于崇仁1洞东望山街,希望能为该区域注入新的活力,平衡附近新建公寓造成的差异。

c2.jpg

崇仁空间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楼是一个共享空间,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包括楼上共享住宅的居住者、社区居民以及其他人。空间可用于小组集会、展览或快闪商店等各类功能。二到五楼是年轻人的共享住宅,希望他们能为社区带来新活力。

d1.jpg

d2.jpg

d3.jpg

d4.jpg

共享住宅是因经济原因出现的一种新生活方式。一种新生活方式不可避免需要一种新的住宅形式。然而,大多数这样的新生活方式只能容纳于现有住宅空间中,如公寓和多户家庭住宅。如今,在独居时代,共享住宅是一种值得被考虑的可持续公共住房形式。共享住宅将公共空间由外部(城市)延伸至内部(住宅),换句话说,住宅与公共广场的关系可被转换为个人房间与客厅的关系。

e1.jpg

e2.jpg

e3.jpg

e4.jpg

e5.jpg

e6.jpg

e7.jpg

e8.jpg

e9.jpg

e90.jpg

e91.jpg

共享住宅中的个人房间应尽可能私密。居民必须有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住宅),才可以自在地在广场游荡。这也是为什么将一个完整体块分割为独立房间的原因,即使住宅本身体量较小。因此每个房间都有独立通风,住宅的取景与自然采光也被加倍。另一方面,一楼共享空间将分离的体块透明地连接在一起。朝街前门与栽竹中庭的折叠门都透明可开,使空间具有延展性,同时可以与街道产生具有活力的视觉交流。

f1.jpg

f2.jpg

f3.jpg

f4.jpg

设计图纸

0.jpg

△ 总平面图

1층.jpg

△ 一层平面图

2층.jpg

△ 二层平面图

3층.jpg

△ 三层平面图

4층.jpg

△ 四层平面图

5층.jpg

△ 五层平面图

6.jpg

△ 屋顶平面图

7 단면1.jpg

△ 剖面图1

8 단면2.jpg

△ 剖面图2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公寓

项目地点:韩国

建筑设计:Space Matter

项目年份:2020

摄影师:Jinbo Choi

主创建筑师:Jeon Sang Hyun

设计团队:Lee Jung Min

客户:Younghwa Suh

工程师:Re-one Architects

结构工程师:Hangil Engineering

机电工程师:Daemyung Engineering

电气工程师:SD Engineering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11/48388.html/feed 1
第三空间视阈下的菜场,勤海睦邻中心 / 予舍予筑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3/4713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3/47132.html#comments Mon, 23 Mar 2020 03:04:52 +0000 勤海睦邻中心改造自一个废弃的老菜场。从集市发展而来,菜场相比其他社区商业而言具有天然的“地域意识”和社区属性。这一属性从本质上回答了公众舆论对于菜场会否在大型生超、便利店、线上菜场的多重夹击之下“消亡”的隐忧——菜市场,任何时候都不会消亡,未来会作为社区客厅的“第三空间”,以突出其公共空间属性的新型场所,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01_调整大小.jpg

项目背景:邻里关系的重塑 

如果没有家庭和邻里这些最基本的群体,那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亲睦邻人,爱护生灵等等——能否世代相传而不受损害便大可怀疑了。社会联系的地区越广,参加的人数越多,就越是需要有许多大小不同的永久性的中心供各阶层人们面对面地交流和经常集会之用。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

今天,高速推进的城市化过程以及去中心化的信息技术加速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隔离、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每个个体似乎都成为了所谓的 “孤岛富人”。一种对古老、自由和温情的邻里关系的重塑无论从社会学、经济学还是城市管理角度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只是工具而非情感,任何时候人们都渴望互相交往和友好生活,尤其是那部分无法享受到尖端技术带来便利的中老年人,他们更加渴望一种亲切的交往空间,丰富精神生活。而这些深层的空间需求无意识地被天然逐利的资本和社会蚕食,不断被边缘化甚至遗忘。

02_调整大小.png

▲ 基地原始状态

03_调整大小.jpg

▲ 改造后的基地鸟瞰

本项目位于杨浦区国和路,周边以市光新村各社区为主,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作为“大上海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将五角场区域建设成为上海中心,后因抗战爆发被迫中止)。目前,市光新村的建筑主要以90年代初的多层公房为主,属于早期安置上海市中心动迁户及单位福利分房的项目,居民多以中等收入的中老年人及30岁以上的工薪阶层。基地西面为市光新村第一小学,南面为杨浦区慈心敬老院,硕园、市光一村幼稚园等,周边社区生活氛围浓郁,但配套服务设施相对陈旧,缺少可供交流采购的便民服务中心。

设计理念:屋檐下的生活与诗

04_调整大小.jpg

▲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项目定位为服务周边“一公里”内居民的小型社区商业。不同于中型或大型社区商业那种以商业作为根本出发点,设计不过是创造购物体验,刺激消费的手段,勤海睦邻中心的核心是邻里关系的再塑造。因此,予舍予筑提出“温暖的涟漪”这一总体设计构想,重新将那些与人情感相关的体验、感受等人文关照的场景进行再现。它将是投递在广袤消费海面上的一颗石子,亦或是一阵微风,虽无法激起千层浪,却能荡漾出阵阵涟漪。这也寓意了从菜场到睦邻中心改造这一项目当下的社会意义。

05_调整大小.jpg

▲ 从西南视角看项目外观

06_调整大小.jpg

▲ 高低错落的屋檐

基于这一总体构想,我们进一步提出“屋檐下的生活与诗”这一设计概念,它来源于自宋代《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热闹的街市,那时,市民聚集在高低错落的屋檐下,形成了繁华的市集文化。我们提取了“屋檐”作为主要的设计语言,采用单坡斜屋面为表达方式。这种提炼并不只是一种纯粹视觉图景的截取,而是一种共同情感联系的回归,符合人在社区中所体会到的共同属性——一种具有归属感和彼此相连接的深刻感受。

设计生成:屋檐阵列

07.jpg

▲ 屋檐阵列及突变示意图

在改造项目中,设计需要直面的是如何在最低的成本控制范围内创造性地发挥设计优势。因此,改造保留了旧建筑的框架结构 ,以原始柱网为单元进行设计,结合档口,通过向外悬挑的屋檐,构成沿街面的主要立面语言,每个档口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设定不同的开放模式,营造丰富多元的邻里社交灰空间。

08_调整大小.jpg

09_调整大小.png

▲ 不同角度下的屋檐

根据基地周边的主要人流方向,设计将西北、西面、西南三个节点的屋檐进行放大突变,增加建筑的视觉冲击,强化“屋檐下”的设计理念。建筑的东面面向社区内部,因此设计以简化的平屋檐绕建筑一周,与沿街面分出主次的同时,也保证了整体的统一性,符合社区内相对安静的氛围,同时也利于项目的整体造价控制。

10_调整大小.png

11_调整大小.jpg

▲ 夜晚的菜场

屋檐的材质选用了2.5mm厚木纹转印金属铝板,顶部暗藏LED灯带,夜幕之下刻画出屋檐伶俐的线脚。档口与广告位选择了灰色系材料以退居到第二层次,在广告位与屋檐间的三角区域采用绿色系印花外置艺术玻璃,作为两者之间的过渡与补充。

从建筑到室内一体化设计

不同于传统菜市场,勤海睦邻中心包含了生鲜超市、餐饮、“邻里会客厅”、社区服务、健身房、花店等不同的功能业态,为周边“一公里”内的居民的生活、休闲、服务等提供便利,也为新鲜有趣的活动发生营造场所。

12.png

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部打造了一条 “中心街区”,连接端头的主力餐饮以及生鲜超市,走廊向两侧发散,面向街道的界面分布着不同的小型商业业态,面向社区的界面分布着社区服务站及共享空间。这种空间的分布形式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营造出一种室内空间室外化的感受,强化了“屋檐下”的设计理念。

13_调整大小.jpg

14_调整大小.jpg

15_调整大小.png

▲ 室内的“中心街区”

16_调整大小.jpg

▲ 生鲜超市

开放的共享空间为居民不同的功能需求提供了充足的休闲娱乐场所,如供小孩子玩乐的儿童天地,为会议与办公需求而设的共享会议室以及共享厨房。这三类共享空间在通常情况下各自独立,但在特殊情况下,设置在它们中间的玻璃隔断可以灵活开合,变成更大更通透的共享空间。

17_调整大小.jpg

▲ 共享厨房

18_调整大小.jpg

▲ 儿童天地

19_调整大小.jpg

▲ 美食档口

20_调整大小.jpg

▲ 共享活动区

屋檐的概念由室外到室内。设计将建筑外立面的折线元素引入室内,演变成格栅屋顶,其造型和功能经过严格推敲,在保证屋檐下的2.9m/3.3m高度的情况下,选择最优尺寸为40mm的木格栅,格栅之间的间隔为80mm,呈170°角交错分布,形成了起伏的屋顶造型。屋檐下的小吃档口作为标准单元进行深化设计,从人体工学的角度,压低档口高度,满足人在使用上的舒适度。

21.png

▲ 室内屋檐造型

在室内材料的选择上,我们希望展现的是一种日常生活所特有的温馨质朴的感觉。如果说建筑的形态是一种对自然的模仿,那么这里的室内设计是一曲柴米油盐的胜利与高歌。木饰面是小麦的颜色,小吃档口的绿色釉面砖来源于上海青,白色肌理漆的白色是大米的质感……

22_调整大小.jpg

23_调整大小.jpg

▲ 温馨而质朴的氛围

设计关注每一个细节,还囊括了标识部分,包括小吃档口展示面的标准化以及室内空间指示标识,延续了予舍予筑“一体化”设计的理念。标识设计选取中国传统的古瓷霁蓝为标识设计的基础色,沉稳的蓝色在暖灰色的空间中很容易凸显出来。文字选择兰亭字体,将曾经的老七样“柴米油盐姜醋茶”,升级为“动玩憩享品伴谈”的新七样,“运动、游玩、休憩、共享、品尝、陪伴、交谈”,我们将这新七样与我们室内的空间一一对应,符合现今社区居民的多元化的日常需求。

24_调整大小.jpg

结语:温情回望 

项目建成后,我们进行了多次回访,拍摄到许多温情的画面,这些画面正是被专业空间摄影师摒弃或者是“图像”之外的真实场景,却恰恰是一个“菜场”该有的烟火之气。

26_调整大小.jpg

作为空间的公共性和作为建筑的公共性难免会在消费社会中变成商品,在普遍的以设计驱动商品附加值的社会标准之下,去创造时尚和差异成为了设计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在本案中,我们十分有幸看到一种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整体价值观的统一保证了项目的成功,各方参与的机制共同推动了菜场改造的人文价值,也让我们看到在标新立异的形态设计之外的改善民生适应性安居工程的更为广阔的空间。

技术图纸

 27_调整大小.png

▲ 总体平面布局

28.gif

▲ 三个共享空间灵活组合

29.gif

▲ 共享活动区的灵活演变

30_调整大小.jpg

▲ 档口标准化设计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勤海睦邻中心

业主:上海杨浦商贸集团

运营方:瑞商联城

项目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市光一村115-116号

建筑面积:约1379㎡

建筑、室内设计:予舍予筑 (Yushe Design)

主持建筑师:许异、陈潇、李志强、高善通

设计团队:庞禹、胥俊峰、曹真、周雪莹、杨环利、宗千翔、冀帅、郁浩艳、马江

设计周期:2018.12-2019.8

施工周期:2019.8-2019.11

摄影:徐皓宇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3/47132.html/feed 0
就是这样的喵,船厂仓库改造而成的猫星人部落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18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182.html#comments Wed, 24 Oct 2018 16:38:01 +0000

01_多功能活动区.jpg

就是这样的喵(Meow Restaurant)是一家探索空间趣味性的猫主题咖啡厅,由十九世纪红砖船厂仓库改造而成的猫星人部落。

项目位于网红打卡点广州太古仓码头,不仅是五十只猫星人的栖息地,同时具备撸猫、就餐、派对、宠物沙龙等功能。

02_主入口.jpg

03_位置图.jpg

作为人与猫的共享空间,如何在人与猫共享的空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成为这一项目的挑战。

04_猫视角梯田.jpg

该项目的一切的尺度、造型设计都与猫有关。根据业主提到的森林风,壹所设计给出了另外一种理解,在空间中以现代抽象化的手法去置换具象化的森林概念,用体块与平台装置将各个空间串联在一起。

05_模型分析图.jpg

06_多功能活动区.jpg

入口处的黑色体块奠定了基础形态,木色松木板搭建的观赏平台作为短暂停留空间,供进店的人们洗手换鞋。

07_主入口侧写.jpg




由等高线生成的巨型梯田贯穿整个一层空间,既改善了人、猫与空间的关系,又灵活适用于各种猫主题活动的举办。壹所设计以叙事性的方式将抽象化的梯田,河流,水纹,树屋等概念在空间中层层递进。开敞的猫型梯田取代传统的座位排列,通过梯田的地势起伏形成人与猫不同的行为尺度,猫咪穿梭于梯田,带来有趣的互动。

基于猫的喜高习性,设计师打造了一个半层的视野平台,在室内外之间嵌入了一个悬挑的空中树屋,独特的斜顶结构同时满足人和猫的行为尺度、视觉感受。人们可以在空中树屋喝咖啡、小憩,更能俯瞰五十只慵懒猫咪在梯田里的一静一动,满足贪婪的吸猫患者的一切诉求。

二层的就餐空间基于原有的夹层钢结构平台改造,设计师以置换的手法将森林中小溪流水转化成河桌,形成一个多功能交流区,满足不同的用餐方式,获得更自由的用餐体验。墙面则通过波浪不锈钢模拟水的波纹,更休闲的就餐姿态和视觉上的互动区别于传统餐饮体验,让人们就餐撸猫两不误。

21_二层分析图.jpg

20_环形吧台.jpg

21_就餐区.jpg

22_就餐区.jpg

23_就餐区.jpg

岁月洗礼,咖啡厅也在不断寻求新市场与新方向,壹所设计革新了传统咖啡厅的设计,最终以几乎无绿植的形态呈现了一个现代感的猫森林,为餐饮行业带来全新的用户体验。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就是这样的喵

项目地点:中国 广州

项目面积:300平方米

项目周期: 2018年6月-7月(设计)、2018年7月-9月(施工并完工)

设计单位:壹所设计工作室

设计师:范君健、CHOU

团队成员:胡裕龙、李楚君、黄靖

摄影师:张超

照明:深圳市默克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施工:广州市权晟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2182.html/feed 4
看两位小姐姐用恋爱小酸文讲述共享生活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8/4123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8/41236.html#comments Wed, 01 Aug 2018 05:55:36 +0000

活色生香的街角设计

- 看两位小姐姐用恋爱小酸文讲述共享生活 -

大家好~!小编看到这个毕设时,被两位同学完整的设计思维和逻辑深深地吸引了,所以小编这次不仅仅想要把设计作品展示给大家,更重要的是想要将作品逐步形成的设计思维过程呈现给大家~

厦门大学赵一泽、周荣敏完成的参赛作品《Corner Diaries》在由悉尼大学建筑设计与规划学院主办、联合国内外多所高水平院校举办的概念性国际竞赛 “Waterloo at Crossroads” 获得了第三名。


01

这是一篇少女心的街角日记


02

项目陈述

Waterloo(悉尼某地)处于一个快速更新的时代,新租户不断涌入,一批批租户不断地搬走。与此同时,场地的公共空间在当下的开发中持续减少,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而快速开发使旧有的痕迹不断减少,场所记忆逐渐消失。

在这样的背景下,租户或许只是把这个地方当做一个凑合居住的短暂停留地,他们对这里不熟悉,邻里关系淡泊,在这个临时歇脚的社区里找不到归属感。

我们的设计希望能在十字路口聚集街角的丰富性,用空间书写日记,丰富城市街角生活,通过模糊室内外边界吸引人走出室内,加强交流从而增强人的归属感。不论居民轮转变换,日记始终流传。


03

场地研究

基地面积为7800㎡,项目位于三条主干道交汇处,从中可以看到许多当地地标,是一个住宅与商业中心。

场地区位及周边概况

场地区位分析

基地社会背景条件是:租户多,高密度住宅多,开发快。

社会背景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后得出现存社会条件


04

让我们无比纠结的设计概念

经过场地分析后,我们首先提出了两个概念:

一是“以记录为中心的城市记事簿”,希望能通过建筑将这个快速开发的地区的故事记录下来,包括过去、现在、未来,让不断新涌入的住户也能感知到这个街区的故事;

二是“镜子里的Waterloo——来自街角的监督者”,快速开发忽略了居民的情感诉求和意见,导致了许多抗议,同时治安相对不太好,我们希望能设计一个建筑来监督街区,提升安全感。而镜子就是一个清醒客观的事物,能够反映周边,并清晰自我。

“镜子里的Waterloo—来自街角的监督者”概念图

然而,在往下深入设计时发现,概念一逐渐偏离,更像是一个历史博物馆,这与我们最初想象的更富有生活互动违背,并且缺少对未来的包容性。

而概念二提出的“镜像世界”概念实在太过抽象,一不小心就容易被理解成贴满镜子的建筑表皮。我们不得不又回到概念初步重新思考。

经过反思,我们发现自己缺失了一种特定的功能:之前追求的过于虚幻,你甚至都无法定义它到底是什么。所以我们这次决定静下心来:在这个住房逐渐紧张的街区里就做一个社区,从居住的角度再去思考,这个社区是什么样的呢?

最后我们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孤独感。快速开发、租户更换快速、公共空间减少使得人们缺少归属感,每天的活动浮躁单一。

我们想要打造一个能够吸引人们走出室内,加强交流的社区,让他们每天的日记能够记有充实的内容。而街角正是各种活动的发生地,何不在这个地块里聚集更多的街角空间,创造生活的丰富性。

场地分析得出的结论引导我们做出概念分析

那么如何吸引人走出室内,我们就想到了模糊室内外边界。


05

如何从概念到形式

我们前期在概念推敲上花了很多时间,并且每次我们提出的概念都比较抽象,很难在短时间内把它们呈现在草图上,尤其是最后定下的“模糊室内外边界”这个概念。 

一开始我们想要把最底层空间完全打开,用柱子的疏密来界定不同空间的功能,但老师认为我们这种疏疏密密的不规则排列柱子对空间使用会造成很大影响。

底层打开和柱子疏密排列的建筑形式概念

然后我们又尝试过很多体块的穿插来营造丰富的“角空间”,但是仍然找不到其中的规律和重点。

多体块穿插的“角空间”建筑形式概念

最后我们索性把“卧室”提取出来作为打底背景,把他们能够共享的空间用鲜艳的颜色标示出来,重点设计并极力突出这块空间,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私密程度空间的引导,来呈现“模糊室内外边界”这个概念。

除了最私密的卧室空间不可共享以外,这个社区完全是一个流动的大共享空,由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密空间的层层深入,吸引人们不断探索街角活动的可能性。

“卧室”为背景,模糊室内外界限概念


06

想要把“共享”形式做的更有特点

如果一个人不在自己的卧室里,那他就是在室外

“模糊室内外边界”这个想法源于我们对“共享”概念的理解。因为现在“共享”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了,想要把“共享”做得有特点,就要体现在对“共享社区”的具体落实上。

我们确定下来“模糊边界”的概念过后,理出了一个思路:就是把从“私密性最强的卧室”到“私密性最弱的街道”的中间的过渡空间按私密性和共享性的强弱大致排列出来。

中间的这个“过渡空间”就是我们设计的重点,我们在设计方案的时候会考虑它的共享程度,比如,哪一部分人/多少人是这个共享厨房的主要使用者,等等。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并不是把所有有趣热闹的活动凑在一起,而是针对具体使用的人群——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来判断适合他们的“共享”模式。

我们把从“私密性最强的卧室”到“私密性最弱的街道”的中间的过渡空间按私密性和共享性的强弱大致排列出来,然后对中间过渡空间之间的边界进行模糊化的设计。

如何模糊边界?——边界的过渡

设计过程中老师给我们最大的建议就是要尽可能地突出和强化这个边界模糊的“过渡空间”。

我们一遍遍的完善和改进部分就是这个“过渡空间”,例如,从“共享客厅”到“共享花园”的边界探讨,从“共享运动场”到外面开放街道的引导性,等等。


07

“街角日记”的最终诞生

我们两个做设计都很磨叽,有强迫症,喜欢死扣无关紧要的建模bug,导致最后出图小透视效果不够理想。

有很多我们想要尝试的表达方式都没有在最终成果里呈现出来,很可惜,但好在整个方案还是按我们预想完成。

 “街角日记”愿景展望

整个设计的任务是对“过渡空间”和“公共空间”进行设计,而基地中的建筑也在设计范围之内。


- 基地 -

对场地内的功能进行划分,形成两条主要交通流线。

场地功能分布

场地功能分区

交通流线


- 建筑和“过渡空间”-

以卧室为“底图”的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分析

单元公共空间与交通空间构成

场地立面图

场地氛围图


- 公共空间 -

社区生活的必须场所。

运动场地

休憩场地

露天小剧场

创意活动中心

图书馆和画廊

共享活动室

 

08

不忘初衷,反问本心

其实我们一开始只是比较被动地去做“共享”和“模糊边界”这个概念。但后来我们又不断反思:为什么要共享?这真的是我们追求的生活方式吗?

我们两个其实还是更倾向于传统的生活模式,即有只属于自己的客厅和厨房。但这个观念因人而异,也跟个体自身目前的状态有关。建筑师不能满足每个人的喜好,但是可以引导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向更加开朗、包容、环保的方向发展。


- 恋爱小酸文的由来 -

期中答辩的时间是今年4月下旬的某一个晚上,当天白天直到中午我们都在疯狂的赶PPT。中午吃饭的时候,我跟一泽把PPT的提纲从头刷到尾,觉得真是又臭又长,我们就想能不能换一种跟我们“街角日记”相吻合的有创意一点的汇报。

下午回到教室我们没有做太多分析图,而是花了两个小时飞快地编了一个“转角遇到爱”的小酸文,把它跟我们的场景图结合,做成一个空间序列放在PPT最前面。

其实我们两个都很没把握,好像在瞎搞一样,怕老师批评我们的汇报不严谨,但毕竟是本科最后一个设计,所以我们打算放飞一把哈哈哈。

答辩的时候我们紧张地讲完故事,老师“哎哟,你们讲的这个爱情真是太酸了,肉麻麻的”。但是最后老师评价这样以讲故事的方法来呈现设计还是很不错的,至少能够提起人的兴趣。

比较遗憾的是我们在期末答辩的时候没来得及改进和完善这种故事叙述的方式,整个PPT还是显得比较僵硬和准备不足。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8/41236.html/feed 2
OFFICE3.0,另一种方式的共享办公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2/3841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2/38419.html#comments Fri, 15 Dec 2017 14:58:26 +0000 OFFICE3.0,另一种方式的共享办公

唐康硕,张淼,王翊加

原文刊载于《城市建筑》2016年第二期

封面图片绘制:陈嘉鹏,李春阳

 

摘要

互联网经济模式和分享经济模式带来了管理和创业的新思维,也孵化了新的办公空间。基于2014年MAT Office 推出的研究课题“OFFICE 3.0, the Next Working Space”的成果,本文梳理了现代办公空间的发展历史。通过大量案例研究,得出结论:新一代办公空间将具有更加鲜明的共享特征。对空间“共享”的更深入挖掘,也将为未来的办公空间发展提供更多机遇与挑战。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sharing economy not only lead to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new trends in management, but also boost the growth of new office types. Based on the works of the research project “OFFICE 3.0, the Next Working Space” launched by MAT office,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odern office spaces. After exploring a large amount of typical cases, the authors draw a conclusion that “sharing” will b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office space in future. And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ies of “sharing”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nd levels will bring mor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ffice space.

 

关键词

共享空间,信息技术 ,联合办公,

sharing space ,Internet technology, co-working

 

空间的反思:从传统办公空间到新型工作方式

 

现代办公空间自上世纪初出现以来,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办公空间类型。这一百年间,办公空间经历了大空间办公、单元式办公、灵活自由办公、SOHO办公和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办公等类型[1],其映射的空间形态也各有不同:从监督和管理需求的工厂式大空间均质分布类型;到基于层级化管理的复合空间类型;再到强调私密空间的村落原型和城市原型的办公建筑;以及如今开始回归的转向自由、舒适的大空间类型。每一次办公空间类型的更迭无一不是紧密联系着工作模式、管理方式、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者的心理学和工作人群的社会学需求。

2014年10月,MAT Office 推出了研究课题“OFFICE 3.0, the Next Working Space”,该课题是对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迅速发展之下今后办公空间可能性的思考。通信技术的发展颠覆了实体办公空间的唯一性,于是,分散式远程操作成为了一种流行,人们不再被固定地点的固定办公室所束缚;互联网经济模式和分享经济模式带来了管理和创业的新思维,优秀的项目不一定只存在于高大冷峻的甲级写字楼中,相反地,创业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咖啡馆、图书馆等等,都可以成为孵化项目的空间载体;同时,人们的行为模式也在影响着这个世界的发展,移动终端资讯和社交网络充斥着所有人的生活,如今线上-线下的不停交互使得工作与生活的界限也逐渐模糊;新的社群组织结构、新的管理运营模式、新的沟通交流方式必定会重新定义当下和未来工作行为所投射的物理空间。因此,许多新的办公空间使用方式开始出现,除了对现有传统办公空间的一次次更新改造之外,人们还可以选择一起在家里工作,在图书馆工作,在购物中心工作,在城市公园里工作,甚至在高架桥下工作。办公空间的含义正在被改写:从传统的、泾渭分明的空间上的分区,到现在逐渐消融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工作空间;从时间上的8小时工作制到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工作模式。作为城市主要功能之一的办公空间的升级改变着城市的面貌,而城市又为未来办公空间发展提供着舞台。(图1) 

1_工作胶囊,哈尔滨工业大学
-陈嘉鹏,李春阳-e1459612232601.jpg

图1_工作胶囊,哈尔滨工业大学 陈嘉鹏,李春阳

 

消失的边界:从城市中的办公空间到城市作为办公平台

 

二十世纪初以来的现代城市中,办公空间主要聚集在城市的交通中枢。一方面是因为地理上的聚集的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成本,提高了资金和信息交换的效率。另一方面位于交通中枢上的办公和服务业能够最方便的辐射周边的居住区。这种土地价值和生产方式带来的空间分布规律再加上上个世纪初现代主义分区规划思潮的影响,其结果是在城市中形成了独立的大规模办公区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在常提到的CBD(中央商务区)模式[2]

然而,在二十一世纪伊始, 无数新奇的想法、特别的发明等等已经改变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在社会经济层面,一个新的空间组织方式转换了关于“劳动”的组织原则,而逐步朝向分解的和联合的工作模式。关于公共和私有、集体和个人这些在过去早已被清晰区分的概念开始出现了模糊和相互渗透,私有化的工作空间和公共领域之间的关系也开始被挑战。其中在城市空间层面上的主要特征是分区甚至城市界限被打破,企业网络逐步形成,建筑层面上办公空间的内涵也从传统的办公建筑开始向外延伸。其中,远程信息交流的出现直接导致了传统空间界限的消失,正如Manuel Castells[3]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写道“对于信息技术冲击城市最常见的假设即是远距离工作(teleworking)的急剧增加。但是1988年,一位研究电子通勤的欧洲学术大家,在一点也不开玩笑的情形下,‘研究远距离工作的学者比真正从事远距离工作的人还要多。’”[4]然而这并不是说明工作空间界限的消失只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错误的判断。真正的融合发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家不是工作场所,但是工作活动可以相当程度的遍布于整个城市中心区;企业间的界限在消失,办公空间与商业空间界限在消失,办公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界限的消失;以及办公空间自身的分散化,这都在增加城市的分散化。Castells总结这种现象为“这并非意味着办公室的结束,而是大部分人口的工作场所朝向多样化…越来越快速的电子计算设备将会促进这种趋势,迈向最直接直接意义上的‘即时办公室’(office-on-the-run)。”

我们不妨将这种城市功能的分散化、城市各功能之间的渗透融合和办公空间界限的延伸看成是一个广义层面的“共享”。被共享的主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间办公室、一个会议室、一栋写字楼等等单一的物理空间,而是基于通信技术发展之上的一个多层互联的组织结构,人们在不同的地点交织缠绕的工作和生活,以及作为其物理空间映射的城市的总和。

 

未来的办公:从Office1.0、Office2.0到Office3.0

 

为了更清晰的描述上文中所写的现代办公空间的变化历程,我们借用互联网的发展中web1.0、web2.0的定义方法,将办公空间的发展演变总结为三个阶段,即Office 1.0、Office 2.0 和Office3.0。

Office 1.0,可追溯到十九世纪末期基于泰勒主义管理方式的办公空间[5],从工作效率和管理机制出发,内部是为了适应各种工作类型而通过家具实现的各种空间划分,外部是以西格拉姆大厦为原型的高层办公楼开发所带来的摩天大楼城市风景。Office 1.0阶段出现了经典的格子间办公划分方式,一直延续至今。

Office 2.0,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下产生的自由办公和远程协作的办公,以新兴互联网企业如Google, Facebook等办公空间为代表,工作的知识性、创造性和启发性需求将办公空间推到一种极度自由的状态,个人的办公位置在办公空间内部,逐渐地不受地点、空间约束而变得随时随地。Office2.0阶段,办公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型仍然具有清晰的功能属性,并与Office 1.0阶段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Office 3.0,由于创业的机制、跨领域合作的工作模式,未来的办公空间不仅在空间内部会更偏重于协作、相遇和激发,在城市视角下看,随着工作与生活的职能模糊、工作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界线模糊,办公建筑将发生类型和功能的改变,极大的“互联”和“共享”成为从信息传递到空间使用上的关键词。办公作为个体介入社会的一种行为,对传统工作的空间的依赖降低。

如果说Office 3.0阶段意味着工作变成一种城市生活的状态,那么传统的根据单一功能涂色块的规划方式一定会发生颠覆式改变。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各种对现代办公空间的反思性设计,其实已经是从城市观出发将办公空间与城市空间融合的案例。观察近几年出现的各式办公空间,我们发现这种功能和空间模糊的趋势愈加显著。最普遍的是通过在正常工作空间植入互动和创新元素的办公室,如Facebook, Google等科技公司里各种基于灵感激发所设计的个性工作区。在北京东四十条的SMART联合办公空间里,一个起居室+卧室的展厅被植入到一大片开放式工位之间,特设的家具展区使得在展示品床榻上开会便成了该空间一大亮点;除此以外,该空间内的开放式共享小报告厅还兼有囊括众多当代艺术收藏品的艺术客厅功能,持续不断的艺术活动、分享活动和手工活动的开展亦为该空间带来高于办公空间的附加值。(图2)在北京电子城产业园一个名为Workjam 的共享工作空间,办公空间的设计则是基于城市街区的概念,整个办公空间由15个多边形街区构成,每个多边形街区是一组办公室,办公室朝外一侧自然采光,朝内一侧人工照明的白色墙面作为画廊的展墙,使得办公空间与画廊空间互为空间的图底和正负形。办公单元之间的穿越带来的是画廊里的游走与交往可能,一种近似于城市街道公共生活的丰富体验。(图3,4)

 2_SMART联合办公空间中植入的卧室-e1459612222123.jpg

图2_SMART联合办公空间中植入的卧室

 3_workjam平面布局-e1459612208535.png

图3_workjam平面布局

 4_workjam%E7%9A%84%E5%85%AC%E5%85%B1%E8%B5%B0%E5%BB%8A%E4%B9%9F%E6%98%AF%E7%94%BB%E5%BB%8A-e1459612199921.webp.jpg

图4_workjam的公共走廊也是画廊


城市的共享:OFFICE3.0未来办公空间的走向

 

从城市的视角观察Office 3.0 时代未来办公空间的走向,我们会发现,“共享”的概念在诸如此类的新型办公空间中已经从概念最基本的含义扩大到其外延所在:不同的团队不但可以共享工作区,以及会议、报告、前台等公共区域;也能够跨越办公与展览展示、公共活动、休闲娱乐等不同功能的界定得到更广阔的共享模式。因此,共享办公空间这一概念的的界限也需要重新被定义。不但如此,随着信息获取的渠道与沟通方式的变化,从个体工作者、团队合作者到跨界合作团队等,不同规模的工作单元的自由度被逐渐放大。人们可以自愿选择地点、灵活安排时间、自主控制工作成本和安排工作内容。这种极大的自由度,使得办公空间对于团队协作、相遇和激发的需求愈发强烈。突破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办公作为个体介入社会的一种行为,对传统工作的空间的依赖降低。 我们原来所清晰感知的工作与生活的界限 、工作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界线也变得模糊。

 

观察近几年出现的各式办公空间, 我们发现这种功能和空间模糊的趋势愈加显著。不仅如此,办公的功能也在往其它的建筑空间进行共享式渗透。比如,泰国清迈的MAYA购物中心里出现的二十四小时工作咖啡C.A.M.P(图5,6),打破了人们对传统百货商场的印象,是一则十分典型的办公空间侵入到消费空间的案例,工作空间、图书馆、和购物空间产生了互动式共享。在2012年纽约的布鲁克林,联合办公品牌Loosecubes在曼哈顿桥下组织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开放式联合办公空间免费试用活动(图7),人们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以工作的状态介入城市的公共空间,组织者通过对桥下这一原本存在的城市公共空间注入新的功能,创造一个不同于传统办公室的,更加亲密、轻松和共享的公共空间氛围。更加有趣的是,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一名记者发起了到居民家里联合办公的Hoffice (Home+Office) 活动(图8),人们通过网络小组邀约十人左右到某个居民的客厅工作,并通过设置共同的工作、休息时间单元来相互监督工作效率,在这里,居住空间和工作空间可以共享,个人的居住空间也可以在代入其他功能的同时与他人共享 。此外,还有办公空间与自然的界限、与艺术空间的界限、甚至是办公空间与家具的界限等等,都在以各式各样的形式被重新定义何为“共享”的办公空间。传统办公模式,将因此面临类型的改变和功能的更新。

 %E5%9B%BE5_%E6%B8%85%E8%BF%88%E8%B4%AD%E7%89%A9%E4%B8%AD%E5%BF%83%E9%87%8C%E7%9A%84%E5%8A%9E%E5%85%AC%E7%A9%BA%E9%97%B4camp.webp.jpg

图5_清迈购物中心里的办公空间camp

 6_%E6%B8%85%E8%BF%88%E8%B4%AD%E7%89%A9%E4%B8%AD%E5%BF%83%E9%87%8C%E7%9A%84%E5%8A%9E%E5%85%AC%E7%A9%BA%E9%97%B4camp-e1459612178344.webp.jpg

图6_清迈购物中心里的办公空间camp

 %E5%9B%BE7_loosecubes-%E6%9B%BC%E5%93%88%E9%A1%BF%E6%A1%A5%E4%B8%8B%E7%9A%84%E5%8A%9E%E5%85%AC.webp.jpg

图7_loosecubes-曼哈顿桥下的办公

 8_%E6%96%AF%E5%BE%B7%E5%93%A5%E5%B0%94%E6%91%A9%E7%9A%84hoffice-e1459612130579.webp (1).jpg

图8_斯德哥尔摩的hoffice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共享式办公空间本身对工作究竟有多重要。就比如最近国内被新闻热炒的政府鼓励创投政策,以及随之涌现出的大量联合办公空间,一方面变成了时髦的投资方向,一方面又频频被质疑其真正价值和持久性。借用台湾设计师谢昆霖5在一篇专栏文章中提出的质疑,对创业而言可能最不需要的就是办公空间。这不代表说空间本身不重要,而是提醒我们应从更开阔的视角去定义工作、定义生活、定义空间、定义共享的城市。我们需要讨论个人(individuality)和集体(collectivity)在空间评价中的关系,需要分辨出我们究竟是需要一个完全个人化的自由空间,还是对人作为社会性存在之下,对“共享”模式的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的参与和需求。

当工作不再是个体的谋生方式,而成为必需的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办公空间将何去何从? 办公空间,可能不仅仅是办公桌那么简单。 办公空间的价值,或许将不再建筑里的单一空间的租售价格,而取决于这个极大“共享”的空间能够带来的公共性、社会性、城市性等附加值。这是我们希望通过Office 3.0 研究在城市的背景下探讨的另一种广义“共享”的可能。

[1]黎志伟. “办公空间形态的演变.” 装饰 11, no. 235 (2012).

[2]克里斯塔勒. 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原理: 商务印书馆, 2010.

[3]曼纽尔.卡斯特而. 网络社会的崛起.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曼纽尔.卡斯特而. 网络社会的崛起.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谢昆霖, “创业需要空间,是吗”,PunNode 科技新创榜,2015.02

————————————————————————————————

唐康硕,MAT Office创始合伙人, 荷兰注册建筑师, 荷兰贝尔拉格学院建筑硕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

张淼,MAT Office创始合伙人, 荷兰贝尔拉格学院建筑硕士

王翊加,城市研究员,香港大学建筑学博士



本期内容整理自唐康硕老师线上课程图解思考:什么是研究型设计方法?

我们把MAT Office多年来的研究教学成果一次性带给大家。 优优课与MAT联合策划的第三期建筑大咖课,由MAT的创始人、荷兰注册建筑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导师唐康硕为大家解析。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前往报名学习。

微信截图_20171215225101.png


 公开课入口图解思考:什么是研究型设计方法?


 课程入口《图解思考:如何用建筑类型学去研究设计》


  感谢 MAT Office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网站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2/38419.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