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中心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Sat, 09 Nov 2024 15:14:50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延伸至岷江的‘峡谷建筑’,五粮·东方酒谷方案公布 / 奥雷·舍人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10/5160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10/51600.html#comments Wed, 19 Oct 2022 13:28:55 +0000

在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的四川宜宾,奥雷·舍人(Ole Scheeren)为中国酒业龙头企业五粮液集团设计了全新的园区和体验中心。宜宾是五粮液的家乡,岷江和长江蜿蜒穿过其间,市内绿地郁郁葱葱,周围山脉连绵起伏,风景如画。宜宾孕育了五粮液,而五粮液的品牌、历史和产品也回馈着宜宾和市民。奥雷·舍人事务所的设计概念深耕探讨这种亲密的联系,将五粮液的文化和历史作为宜宾整体城市空间的一部分进行了探索。受基地的自然峡谷的形态所启发,我们设计了两栋平行曲折的动态峡谷建筑空间。新建筑将邻近的河流与现有总部和更广阔的园区连接起来,围绕自然和酒文化、创造了流畅的室内外叙事空间,使历史遗迹和当代建筑步入过去、当下和未来的对话。项目两侧的“五粮液世界”和“酒文化展示中心”勾勒出五粮·东方酒谷的整体形态,建筑如人造峡谷般徐徐升起,蜿蜒穿过基地,融入自然峡谷,一直延伸到岷江。溪水在建筑之间流动,跟随着故事讲述的脉络,将五粮液园区与河流、城市及世界连接在一起。

“五粮液世界”是一个体验中心,游客在这里可以通过各种主题体验五粮液品牌及其产品。“五粮液世界”的主要室内空间以“美酒盛以贵器“为灵感,探索酒器的形态和材质并提炼成建筑造型。面向河流,这座精雕细刻的建筑如一组贵重的酒器,将重碧楼布置在美酒品鉴中心之中。五粮·东方酒谷另一侧的“酒文化展示中心“采用了与”五粮液世界“一脉相承的空间语言,通过一系列主题展厅讲述酒文化的故事,并配以教育设施和大型活动论坛。五粮·东方酒谷镌刻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新建筑精心保留和提升了历史遗迹,如古城墙、旧洲塔、大佛沱,讲述着宜宾的丰富文化遗产。沿路还将精心布置新庆典广场、游客中心、标志性重碧楼和滨江剧院作为游客体验的未来锚点。宜宾有世界上最大的竹林——宜宾竹海,我们的设计抽象提取竹海的元素,在建筑和中央峡谷之间设置通透的木质外立面屏障作为空间界面,柔和景观和建筑之间的多层区域边界,同时在此随机布置若干大型木柱,进一步柔和室内外的边界,使游客能够在一系列丰富多样的空间环境中自由穿行。在这里,人们可以在“竹林”中闲庭信步、怡然小憩和畅所欲言,沉浸在美好的自然、建筑和空间故事之中。

基地上设有多元化的景观路径系统,让人们自由探索周围的自然、历史文化遗迹和当代建筑。酒谷景观路径、历史文化遗迹路径和滨江观光路径将“五粮液世界“和”酒文化展示中心“连接到酒店、商街和办公园区,从而形成完整、系统、多元化的园区。将建筑精心镌刻在自然地形之中,以及在整个项目中充分融入自然资源,是环境策略成功的基础。五粮·东方酒谷的蜿蜒形态将促进空气流动,大大提升自然通风和热舒适性,并通过规划水道和水景的蒸发冷却进一步提升舒适度。人造竹林的有棚连廊提供了有效的遮阳和主要交通空间,瓶状挑空和可开启天窗增强了穿过建筑半室外空间的空气流动,从而在炎热潮湿的季节形成舒适的小气候,同时实现节能。绿化屋面与太阳能板相结合,充分利用高低起伏的屋面来生产能源和保持水份。

“我们想讲述一个酒文化的故事,一个自然美景启发人心和力量的故事。宋代诗人欧阳修曾写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我们藉由设计探索这种诗意空间,利用自然环境(山脉、峡谷、瀑布和河流)编织起一系列建筑元素。两栋高低起伏的线性建筑将延续峡谷的现有形态,与自然景观连续共鸣,从而打造出一个生机盎然而又文化底蕴丰富的开放空间——五粮·东方酒谷。”——奥雷·舍人

奥雷舍人事务所作为一个世界知名的国际建筑事务所,在香港、北京、曼谷、纽约、伦敦和柏林均设有工作室。今年早期,事务所赢得了高 350 米的中国南京江北新金融中心大厦的国际竞赛。正在进行的项目还包括深圳湾超总中兴通讯新总部‘深圳潮’,旨在成为中国数字革命的标志;位于中国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三亚的中免三亚奢华及精品酒店。


项目图纸

△分析图

△分析图

△分析图

△分析图

△分析图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2/10/51600.html/feed 1
时间的容器 / XAA詹涛工作室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4/4724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4/47242.html#comments Tue, 07 Apr 2020 06:25:12 +0000 当建筑褪尽了装饰,谁会成为空间的主角?

1、建筑外观©共生形态_调整大小.jpg

△ 建筑外观 ©共生形态

项目位于广州市下辖区增城区朱村燕岗工业园,毗邻广汕公路,交通便利。其背靠珠江,面向狮岭。

2、项目区位图.jpg

△ 项目区位图

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过境快速路的嘈杂与无序,对空间品质形成极大的干扰。已经在施工的两栋塔楼对项目也形成了体量的压迫和施工工序上的约束。

3、现场图片_调整大小.jpg

△ 现场照片

4、选址分析_调整大小.jpg

△ 选址分析

为此,我们采用了一系列视线与听觉管理的策略,将人的体验“安置”在一个专门营造的“场所”当中。

5、手稿-1_调整大小.jpg

5、手稿-2_调整大小.jpg

△ 手稿

模型剖面图.jpg

△ 模型剖面示意

根据场地的特征,采用了四片实墙、坡屋顶角度的控制,阻隔外界噪声干扰,在场地内部创造了新的场所的同时,将人的视线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内。新增的墙与现有的建筑也将场地划分成四重院:前院,双内庭、后院。在墙与现有建筑之间形成的双内庭院,有效地将人的视线吸引和聚焦在庭院当中,从而达成视线管理的目标。

7、入口透视©共生形态_调整大小.jpg

△ 入口透视 ©共生形态

入口,由建筑墙面与植物界定的前院,开门见山地呈现给宾客,轴线向内旋转的墙面与内倾斜的入口空间,展现了欢迎的姿态。

8、入口空间©共生形态-1_调整大小.jpg

8、入口空间©共生形态-2_调整大小.jpg

8、入口空间©共生形态-3_调整大小.jpg

△ 入口空间 ©共生形态

中庭,有别于传统惯用曲径通幽的建造方式,整个庭院只有”一树、一装置、一长椅、一面水“,倾斜的屋顶将人的视线引导向宁静的水面。当光穿过玻璃,模糊了室内与庭院的边界,光之诗由此而生。

9、庭院景观©共生形态-1_调整大小.jpg

9、庭院景观©共生形态-2_调整大小.jpg

9、庭院景观©共生形态-3_调整大小.jpg

△ 庭院景观 ©共生形态

连廊,漫步于中庭与内庭之间的连廊,连续的水平屋檐将人引导到内庭,延展了空间,展现着无限的进深。

10、连接中庭与内庭的连廊©共生形态-1_调整大小.jpg

10、连接中庭与内庭的连廊©共生形态-2_调整大小.jpg

10、连接中庭与内庭的连廊©共生形态-3_调整大小.jpg

10、连接中庭与内庭的连廊©共生形态-4_调整大小.jpg

10、连接中庭与内庭的连廊©共生形态-5_调整大小.jpg

△ 连接中庭与内庭的连廊 ©共生形态

身体的体验,沉浸于由光谱写的诗性空间,摈弃了一切装饰的墙、屋檐与地面,让人忘记建筑的存在,当光撒向庭院,人成为了整个世界的中心,身体与空间成为了一体。

11、通透的玻璃幕墙©共生形态-1_调整大小.jpg

11、通透的玻璃幕墙©共生形态-2_调整大小.jpg

11、通透的玻璃幕墙©共生形态-3_调整大小.jpg

11、通透的玻璃幕墙©共生形态-4_调整大小.jpg

△ 通透的玻璃幕墙 ©共生形态

当时间化作光,光就成了时间的灵魂。建筑,成为捕捉光的容器。

12、光影捕捉©共生形态-3_调整大小.jpg

12、光影捕捉©共生形态-4_调整大小.jpg

12、光影捕捉©共生形态-5_调整大小.jpg

△ 光影捕捉 ©共生形态

总平面.jpg

△ 总平面

剖面.jpg

△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东湾体验中心

建筑团队:XAA建筑事务所詹涛工作室

主创建筑师:詹涛

建筑设计团队:王梦宇、林希腾、林烁

工程地点: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

建筑面积:620㎡

设计时间:2018年11月

竣工时间:2019年09月

开发商:远洋、保利、招商

业主管理团队:远洋集团广佛公司设计研发部

业主项目负责:魏咬青

结构设计团队: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所

机电设计团队: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机电所

室内设计团队: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团队:博克斯林景观事务所

摄影团队: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4/47242.html/feed 1
城市水岸新名片——合肥徽创•君泊项目体验区解读 /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2/46932.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2/46932.html#comments Mon, 24 Feb 2020 15:21:38 +0000 前言

建筑实践在大部分语境下绝不仅仅是建筑师的价值solo,而更多地表达为多维度深刻融合激烈碰撞的设计沙龙。它高度凝聚了工程建设各专业的集体智慧,集艺术和技术于一身。

景观水域 曾江河 water landscape by Jianghe Zeng-2.jpg

城市名片

君到新林江口泊、吟诗应赏谢玄晖。

徽创君泊项目位于合肥市西北部,东临董铺水库湿地保护区,南望大蜀山森林公园,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山水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城市的宝贵资源,我们致力于生态友好型高品质居住社区建设,打造城市水岸生活新名片。

调整大小 区位分析 site analysis.jpg

▲ 区位分析

“泊”是许多人对回家的定义。因此我们将水意向化引入基地,结合建筑形成社区入口半公共的庭院空间,作为自然景观与居住空间的转折,也作为城市维度与建筑维度的耦合点。水院的设计不流形式,但求性格。我们解构了传统居住空间院落的进与路,把传统空间的秩序抽象为空间的层级。

如果我们定义建筑实体围合的水院作为一级空间,那么片墙、格栅等构筑物所限定出的不同尺度和开放度的庭院则可以叫做二级空间。一级空间与二级空间相互包容、相互递进,其复杂性体现了居住行为的广泛性和社区场所的多元性。

入口景墙 曾江河 Entrance landscape wall bu Jianghe Zeng.jpg

▲ 庭院入口实景

景观水域 曾江河 water landscape by Jianghe Zeng-1.jpg

水院景观 奥雅 courtyard by L&A-3.jpg

水院景观 奥雅 courtyard by L&A-2.jpg

▲ 庭院实景

独立品格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原创性是我们团队一贯追求的核心价值。建筑作为统领整个社区入口空间实体,其造型必须能够与场地形成丰富的对话。因此我们摒弃了市场上常见的风格化产品,另辟蹊径,希望建筑与庭院空间可以讲述一个能够引起读者的记忆和共鸣的故事。

建筑外观 曾江河architecture figure by Jianghe Zeng-1.jpg

▲ 东立面日景

整体形象 曾江河 Overall appearance by Jianghe Zeng.jpg

▲ 东立面夜景

我们用硬挺的铝板线条勾勒出建筑主体框架,7.5m通高镜面玻璃模糊了实体与空间的界限,作为填充框架的皮肉存在,创造出建筑与环境融合对话的和谐感。首层混凝土质感的敦实体量托起悬空之姿的晶莹玻璃体,强烈的虚实对比引起赋予建筑趣味,展现了富有动感又不失现代特性的形体张力。

概念手绘 Concept hand draw-2.jpg

概念手绘 Concept hand draw-1.jpg

▲ 形体概念草图

主入口形象 曾江河Main entrance image by Jianghe Zeng-2.jpg

▲ 形体实景(日景)

主入口夜景形象 曾江河Main entrance image by Jianghe Zeng-3.jpg

▲ 形体实景(夜景)

建筑外观 曾江河architecture figure by Jianghe Zeng-2.jpg

▲ 形体实景(大悬挑)

完美的长方体体量在某些界面深挖大洞,形成阳台和入口,营造出建筑界面的戏剧性变化。洞口分别朝向董铺水库和大蜀山的方向,表达建筑对于自然空间的敬意;而洞口的斜面则引导人们产生探索建筑内部空间的兴趣。这些富有寓意的设定暗示着建筑与外界环境深切的沟通欲,进而加强了建筑的内外互动,让建筑、室内和景观从空间情感上联系为一个整体。

建筑外观 曾江河architecture figure by Jianghe Zeng-1.jpg

建筑外观 曾江河architecture figure by Jianghe Zeng-3.jpg

▲ 阳台实景

建筑立面 曾江河 facade by Jianghe Zeng-1.jpg

主入口形象 曾江河Main entrance image by Jianghe Zeng-1.jpg

▲ 主入口实景

除了玻璃体量上的洞口,我们在一层对应室内的洽谈空间特别设置了高透超白玻幕墙,加强室内与室外的交流互动。夜间,室内灯光照亮悉心陈列的家具摆设,通过玻璃渗透给城市界面一份37°C的邀请;而昼间明朗的阳光把外界的景观输进室内,给室内空间足够的照度和赏心悦目的窗景。

建筑外观 曾江河architecture figure by Jianghe Zeng-5.jpg

▲ 建筑内透实景

室内空间 曾江河 interior space by Jianghe Zeng.jpg

▲ 建筑室内透过高透玻璃看外部景观实景

室内空间延续了建筑的设计语汇,利用几何形体和材料质感创作处比例和谐的构成特质。在光线手法上,空间上部广线朦胧,下部通透而实现开场,设计师通过这种空间规划,将观览者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表达的事物之上,引导参观者的视觉和触觉体验按照既定路径行进。

室内空间 柏舍 interior space by 5+2.studio-1.jpg

室内空间 柏舍 interior space by 5+2.studio-2.jpg

▲ 室内实景

室内空间 柏舍 interior space by 5+2.studio-4.jpg

▲ 室内空间实景

精益求精

混元神巧本无形,匠出西湖作画屏。

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不仅仅是一种空间理论,更在实践中时时刻刻影响着建筑呈现的品质。对于建筑效果的追求最终必须通过精细化设计落到建造的各个环节当中,每个细节都值得反复推敲。建筑表皮7.5米通高镜面玻璃是形成建筑形象最重要的构图元素。玻璃的安装方式为上下固定模式,与建筑主体脱开形成空透轻盈效果。日间,镜面玻璃对天空、云朵、树木的反射营造“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城中”的错觉;在夜晚,空腔内上下结构外包裹的斜面铝板,被暗藏式灯光照射打亮,更显精致细腻。

建筑外观 曾江河architecture figure by Jianghe Zeng-4.jpg

▲ 幕墙细部

剖透视 Sectional perspective.jpg

▲ 空间剖面

高反玻璃节点 High reflection glass node.jpg

▲ 高反玻璃节点

大面的观感往往取决于细节的把控。常规做法中隐框玻璃幕墙拼接处的胶缝往往凹凸不平,即便工厂定制的平整度堪比iPhone屏幕的镜面玻璃也会被丑陋的胶缝毁于一旦。因此我们特别在隐框玻璃拼接处使用定制铝扣板遮蔽胶缝。位于东侧二层阳台外的铝板面积较大,普通铝板容易变形坑洼,因此我们设计采用蜂窝铝板,配合同色定制“宽缝”,增加了立面的挺括度和精细度。

建筑外观 曾江河architecture figure by Jianghe Zeng-6.jpg

▲ 镜面玻璃近景

蜂窝铝板节点 Honeycomb aluminum plate node.jpg

▲ 蜂窝铝板节点

结语

当下,建筑师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来重新思索现代居所的建筑外表以及艺术生活的文化内核。在君泊项目,我们为合肥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居住空间和创意示范区,并试图通过这次建筑实践,来探索城市、建筑、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次实践绝非结束,而仅仅是开始。

调整大小 微信图片_20200225115016.jpg

▲ 首层平面图

调整大小 微信图片_20200225115005.jpg

▲ 二层平面图

水岸展厅东西立面 facade.jpg

▲ 东西立面图

水岸展厅南北立面 facade.jpg

▲ 南北立面图

墙身大样 Wall node-3.jpg

▲ 墙身大样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合肥徽创君泊

建筑面积: 1518㎡

项目地址 :合肥市蜀山区宝月路和振兴路路口

完成年份:2019

建筑公司: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公司网站:http://www.thape.com/

设计团队:粟憬维 高俊宁 刘依然

景观设计: 深圳奥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 广州五加二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图设计: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项目摄影师:曾江河

文案撰写者:王璞 刘依然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2/46932.html/feed 1
比利时De Kimpel图书馆 / Adem Architecten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2/43387.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2/43387.html#comments Tue, 12 Feb 2019 08:19:51 +0000 调整大小 1_Bilzen0218_8750.jpg

调整大小 6_Bilzen0218_8906-Pano.jpg

新Bilzen图书馆是Bilzen休闲区De Kimpel整体翻新项目的一部分。

调整大小 4_Bilzen0218_8820.jpg

这个区域已定的总体规划在战略发展上确定了新图书馆的建设、对现有使用中的图书馆和展览空间的再分配、对大堂和KimpelKaffee的翻新以及新青少年中心的建造。

调整大小 7_Bilzen0218_7189-Pano.jpg

调整大小 5_Bilzen0218_7445-HDR-Pano.jpg

图书馆企划是这一区域的先导项目,并最终改变了休闲中心的面貌。与现存建筑相比,新图书馆决定与环境积极交流、具有透明空间以及清晰的构架。

调整大小 8_09041_LOT_5_AB_plan01_MPI.jpg

平面图

调整大小 9_09041_LOT_5_AB_plan02_MPI.jpg

平面图

不仅只有丰富的藏书找到了新的栖身地。图书馆本质上是一个体验中心,是为进行教育、举办会议和体验最丰富的感官感受而打造的空间。

调整大小 3_Bilzen0218_7336.jpg

调整大小 10_Bilzen0218_7398.jpg

调整大小 12_09041_foto_02.jpg

调整大小 13_09041_UV_NT_gevels_en_snedes_EMO.jpg

剖面图

图书馆的室内空间围绕5个主题板块进行设计与组织人流。Bilzen爵士音乐节是比利时最重要的之一,并仍是Bilzen人民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因此,以音乐作为第一个主题板块并不稀奇。随后是阅读沙龙区的文学与诗歌,围绕在禅意空间内外的生活与运动,经典设计工作室里的艺术与建筑、以及最后的跟着世界之窗去旅行。

调整大小 11_Bilzen0218_7240.jpg

“Tesi samanunga was edele unde scona”是德语中流传下来最古老的语句文本之一,并由Bilzen隐修院(芒斯特)保管。“这些藏品珍贵且美丽”用来做这个图书馆的标语最合适不过。为了致敬以及将过去带到现代,一座文学博物馆融进了图书馆中。

调整大小 2_Bilzen0218_8931-Pano.jpg


项目信息

建筑师:Adem Architecten

地址:Eikenlaan 25, 3740 Bilzen, 比利时

类别:图书馆

主创建筑师:Adem architecten bv bvba – Donald Nijssen – Maarten Van Eyck

建筑面积:1900 m2

项目年份:2015

摄影师:Adem Architecten

厂家:STEICO Gruppe, Schüeco, Equitone, Object Carpet, Gyproc, Sphinx, Harol, pro clima, Triplaco Print Acoustics, Firestone Building Products

工程技术:AGB Bilzen – JC Engineering – Stubeco – Thijco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2/43387.html/feed 0
一栋可以吹上天的建筑:​风洞体验中心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197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1978.html#comments Mon, 08 Oct 2018 08:35:23 +0000 这座风洞建筑由钢筋混凝土结构建成,通过不同厚度的墙壁和天花板组合而成。整座建筑的底面积为33米×22米大小,高度为38米(其中地上部分为11米高),呈现出一种近乎正方体的姿态。

该建筑由圆筒形的内部体量组成,外部是边长7.5m的正方形体量,里面设置有包含垂直风洞的核心技术。建筑内房间的开间大约都在3米至4.5米之间,设置有接待室,办公室和酒店房间,会议设施,浴室和更衣室等功能并以螺旋形的方式环绕中间的风洞排布。

从入口大厅通过倾斜的走廊可以到达这些功能用房,走廊逐渐上升,最终会到达一处玻璃建成的圆柱体空间,该空间是本次建筑物的主要特色空间。在风洞内部,强力技术设备产生300公里/小时的向上风,可以将人吹飞12米以上的距离。这项运动模式连同“漂浮”风筝或塑料袋的联想(后者可能引发不那么友好的联想)是设计建筑外部形式的关键灵感所在。

项目所在的区位对于建筑造型的塑造也是至关重要。由于建设场地位于高速公路的交叉路口,城市肌理的延伸颇为混乱,穿越这个路段给人的感受短暂而零碎,于是事务所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自主的建筑形式。由于已有的道路系统、电力线路和混凝土工厂仍然具有可用性,场地内的雨水保留和处理挖掘土壤的能力尚存,因此设计团队能够将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17(WK).jpg

13(MB).jpg

这些已有条件再加上项目建造和运行期间的能源减耗(即封闭气流循环和相关热量的再利用)使得建筑师能够确保建筑与环境之间建立高度平衡的关系。

对建筑设计的另一个挑战是材料的选择。这个设计的目的在于展示风力和重力之间的抗争关系。最初,设计团队考虑使用高科技结构性的纺织品材料。然而考虑到功能和经济的要求,最终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建造。钢筋混凝土允许建筑物容纳更多的功能,同时由于这种材料的性能可以让建筑物容纳更多的功能,确保稳定的气流,为使用风洞创造了最佳条件,能够完全控制人的垂直向运动。


模型

12n.jpg 


图纸

3.jpg

总平面图

4.jpg

平面图

5.jpg

一层平面图

6.jpg

二层平面图

7.jpg

剖面图A-A

8.jpg

剖面图B-B

细部设计

分析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Biuro Projektow Lewicki Latak

项目区位:波兰、莫里

主导建筑师:Kazimierz Łatak, Piotr Lewicki

建筑面积:926.0平方米

项目时间:2015年

项目摄影:Wojciech Kryński, Michał Braszczyński, Piotr Łatak

制造商:CEMEX, Dierre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10/41978.html/feed 3
万物相生,缥缈且归——杭州凤起潮鸣生活美学体验馆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54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545.html#comments Tue, 17 Oct 2017 09:09:57 +0000 引言|回溯与展望,对话与共生

如果说城市是新旧共存的混合体,那么时间便是凝固在城市角落的片刻点滴,隐秘且纯粹。切开城市的剖断面,方能发现不同时态的对话与共生。我们在回溯与展望中前行,回溯过去,让隐匿其中的印记得以显现,展望未来,才能拥抱时代当下的美好明天。

善始|见微知著,造物有灵

凤起潮鸣,地处老杭州城门内,东临古护城河,西有古潮鸣寺留名历史,周边大量八十年代老建筑已颇有时代印记,身处繁华市井之间,文脉之气依然萦绕满怀。回望过去,承载未来,吾心安处,万物相生。

设计试图以兼具复杂性和多样态的手法,呈现“东方意境”的核心所在,可“气韵”始终是缥缈而难以物化的存在,当中、日、英、新四方设计师共同为其所碰撞,东西方眼中的“东方韵味”也在统一中丰富变幻。

「大隐于市,铺陈有序」

隐于市井一隅的园区入口,借水平延展的雨棚适度抑制空间感受,窄而幽深的青翠竹径蜿蜒而去,隔绝喧嚣嘈杂,体验者与核心院落的对话在对望和回望中不断反复,光影斑驳的贵宾室成为游园终点,隐秘且恬静。

亭子、阳台、连廊等半室外空间,既是核心庭院的有机组成,又为生活体验提供合理的休憩场所,室内单株红枫成为体验馆的向心所在,平和的心境在东方禅意美学中归于无尘,在这方寸之地,静谧与开阔并存,纯净与丰富同在。

室内场所与核心庭院直接对望,延续温润雅致的室内氛围。日式枯山水的做法融合了抽象化线条,在传统向现代衍生的进程中阐释一方悠远意境。

庭院与北侧建筑以一白色矮墙适度隔离,微微露出的屋檐一角,隐约且含蓄。盒状建筑体量与散落状的贵宾室相呼应,屋顶若隐若现的光亮,是对传统灯笼的隐喻,方寸之间,将东方意蕴悉数吐纳。归家,归心,归真,归本,依然是生活不变的主旋律。

「俯仰天地,归于本源」

北侧园区采用悬山、鸱吻、斗拱等较为隆重样式,呼应厚重的历史文脉;屋檐下夹堂板采用镂空菱形纹饰,玲珑剔透;现代大玻璃做法与传统样式的结合,将借景对景等传统园林手法融入其中,是对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空间序列的统一。

「方寸有度,物我合一」

室内设计也在国际化视野下将东方意境融合统一,西方的古旧银,与中国的木雕纹样相映成趣,久经珍藏的四库全书,烘托温润雅致的空间氛围,优质实木、花岗岩、大理石等不同材质材料混搭,呈现一种敏锐又充满艺术感的效果,由内及外的各处功能提炼与关注,使内空间与外环境之间平衡美学得以延伸。

待续|平和之境,万物相生

回望历史长河,土地往昔的印记仍在这里流淌,践行生活当下,生活的理想并非物质所能度量,探索未知未来,但并非嫁接一个毫无本源的明天。当生活依然在传统的印记中颠覆前行,丰富而多元的个性已向未来敞开,我们站在漫长的悠悠岁月中,照见城市的过去与未来,平和的心境在这里生根,然后发芽。



图纸


总图



首层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gad

地址 凤起路与环城东路交叉口,下城区,杭州市,浙江省,中国

景观设计 日本植弥加藤造园株式会社,苏州园林设计院

室内设计 Carlisle Design Studio, Burega Farnell (L.A.)

建筑面积 2127.0 平方米

项目年份 2017

摄影师 范翌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7/10/37545.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