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期评图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情感建筑很重要,我在会上提了3次”丨清华中期评图之后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3/47128.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3/47128.html#comments Mon, 23 Mar 2020 01:42:16 +0000 0.png

0_调整大小.jpg


“给同学们的建议:有感而发”



采访 l 星火Seiho

原创丨 (ID:arch-college)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jzxy-gtn)



清华中期评图结束后,我们对包泡老师进行了一次电话采访。


可能很多同学对包老师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公开直播时,包老师那几句简短的点评,“我就说4个字,‘有感而发’,没了。”、“这两个学生的作业和魏娜要求的情感建筑毫无关系,不及格,他是柯布西耶的学生。”由于评图时间有限,包老师并没有展开去说,实际上他对这个课程、对这些学生抱有很高的期待。


同时他也想借这个机会,对上百个加了他微信的同学说声道歉,实在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加他,又不好意思拒绝大家的热情。“但是在学术观念上的交谈,我都很高兴。”所以,文末会提供一个与包老师学术交流的渠道,也算是对大家的一个交待。




             

关于“情感建筑”课题

包泡:在清华这样一个平台上,提“情感建筑”这件事,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

自从中国接受西方建筑文化开始,我们大学都是按照类型化的思维(来教学)。

类型化的思维是新文化运动以后,西方文化的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里有个类型化的问题,这才分出了哲学、地理、化学等等,我们过去没有这个概念,这是西方文化传统的概念。

这个类型化概念把我们考入大学建筑当成理科。我那天在会上(中期评图会)说,人类的房子、建筑和城市实际是人类在整个星球上最大的一个载体。在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占了很大一块地皮的,就是城市。

这个城市怎么产生的?270万年前,在安徽的“人字洞”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猿人,那时候的人都生活在山洞里头,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也还是住在山洞里头。

00_调整大小.jpg
安徽,人字洞

而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离开山洞,由半穴居一直到河姆渡的栏杆式建筑,开始在平地上盖房子了。又发展成原始村落,考古学家张光直管它叫“聚落”,开始有了部落酋长,部落里最大的房子,就是酋长的房子。

从聚落的大房子到农耕社会包括埃及、两河流域的宫殿都是当时地球上最大的建筑物。这个建筑物实际是什么呢?是象征“国王权力”的建筑物。

而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埃菲尔铁塔”到“帝国大厦”发展成“曼哈顿的摩天楼群”相继出现。这时就不是以“故宫”、“卢浮宫”等等人类帝王宫殿建筑为标志的城市,而是变成了以工业革命文明的摩天楼群为标志的城市。

所以我们的城市文明是有(以上)这么几个阶段。
02_调整大小.jpg
△  曼哈顿

但是现在到了网络时代,人类走出工业文明了。工业文明最大一个特点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征服自然。

网络时代这个观念变了,是从卡逊的1963年<寂静的春天>,1973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从此人类回到自然怀抱,不是征服自然,开始了人和自然和谐的文明历史。此时城市应该发展成什么样的城市?

不是北京的“中国尊”,不是在深圳前海再复制一个“曼哈顿”,不是资本和权力的摩天楼的城市,是有着人和自然的情感的城市。

其实“情感”这个词我在MAD讲了很多年了,从我02年关注马岩松开始就在讲,他的“浮游之岛”就是感性的。所以那天在会上我讲,魏娜没得过普利兹克奖,但是她敢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我们百年来西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方法发起了挑战。

直到今天,我们整个建筑体系还是分析式的。建筑的功能以建筑为主,先画图,然后园林绿化,最后出个效果图。“行业里面专门有了景观专业,设计最终呈现出来跟建筑有关系的往往是景观建筑师的工作,如何种植绿化……”这是15年崔恺在《建筑技艺》上的文章。

这就是典型的类型化的思维方法,这是西方哲学的逻辑思维,我们现在如何找到自己文化天地间情感的思维方法?

要有哲学上的转变。所以魏娜做这件事我很高兴,我希望,我们所有学生都能够做到“有感而发”。根源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我们怎样丢掉了自己文化传统的思维方法。


             

关于“有感而发”

包泡:“有感而发”是对项目的具体环境的朝朝暮暮反复体会探讨,在陷入深深地思索状态之后才能灵光一闪于天地之情。

从感情出发,然后马上得回到理性啊。人家要求的标高、容积率、红线你得满足,然后你到理性,你把这房子做出来之后,你又回到感性:“这样做感人吗?”。

这样无数次的反复,从感性到理性,理性到感性。

所以我们中国的建筑师提出了一个“情感教育”的事,我在会上重复了3遍,情感设计思维方法的提出,它的意义已经超出课堂,这是对整个西方教育体制提出了一个思维方法,和西方的“逻辑思维”、“理性思维”不大一样。同样也是要盖房子,我们强调的是这一点。

所以说,这个问题实际是一个大问题了。我们整个建筑教育,能不能走出西方体系,我想“情感教育”是个开头。我是要借着魏娜的这样一个题目,把这个问题展开。


             

关于“不及格”

40多分钟的电话访谈里,大多时候都是听包老师在聊。

“用词不确。”
“用词不当。”
“这个词又用得不确切了,小伙子。”

“要‘检讨’干嘛呀?要‘重新思考’”、“这不是‘感觉’这是‘观点’”,包泡是个十分严格的老师,说实话跟包老师通电话的过程我有些怕,年龄、阅历都差了不止一轮,还没开始正文采访,迎面就是几个批评意见。

不过,庆幸能和包老师聊这么久,很少遇到能这么直白批评你的人。别人碍着面子没说吧,你是自在了,你的“问题”却不会消失。

包泡:说话的语言,青年人还是应该稍微注意一点,可能作为我要求地严格一点,这对你我想还是有好处的。

老头很讨厌的,我告诉你。就是我希望你们的思维要确切,不要说一些虚假的话。


             

关于学术交流:

以上就是电话采访的全部内容。

学术交流的渠道这次放在了微博,微信群不大靠谱,人数有限也容易有小广告。包老师给这渠道取了个名字叫<情感建筑平台>,包老师说过,这群不能有学术以外的内容,一有,不是你走,就是他走。

包泡:所以,就是说对大伙有个交代。我希望还是有个交代,别叫人感觉这老头怎么那么可恶,我没什么可恶的。但是我会把一些我对五四以来我们如何接受西方文化,另外对当前的一些文化,我会有一个直接的批评。





大家关注一下魏娜的微博:“魏娜_WEI建筑设计”,看3月16号发的微博,有个公开的“情感设计”交流群。大家可以在“微博群”内发送学术相关的问题,魏娜和包泡老师会在群内作相关的回答和交流。

有什么问题也欢迎评论区留言,
这条推送,包老师会看。



03.png

06.jpg
文章入口→执教清华“大师班”,3年网络设计课的探


商务对接:jzxy-yz
转载投稿:jzxy-gtn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3/47128.html/feed 5
清华线上评图我们学到了什么?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3/4711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3/47110.html#comments Thu, 19 Mar 2020 02:53:01 +0000

0.png

0 (8)_调整大小.jpg


在争论、批判和关怀背后的建筑理想


3月14日下午13点30分,「 」对清华建筑“大师班”魏娜组进行进行全程直播,由于场面过于劲爆和激烈,一直持续到19点左右才结束,最终共有80000人次播放。


很多评论说这是一门让人受益匪浅的教育课。那么从这个课程里,能够产生哪些有价值的思考呢?



01

一次突破


当我们再去回顾这个过程时,我们发现了自己的许多问题。但是在开始反思之前,我们需要很自信地说,清华建院和「 APP」实现了一次突破。


1. 它缩短了建筑学生之间、建筑师和建筑大咖之间的距离,也消除了一些学建筑的人固有的偏见。


清华建院它愿意剥下神秘面纱,首次在线开放评图,让校内外师生、同行观摩学习,这是一次突破;聚集了不同意见的优秀建筑师坐在一起探讨学生作业并让大多数学生可以听到,这是一次突破。「 APP」协助“魏娜组”的直播落地最终达到8w人次观看,这也是一次突破;


0 (6)_调整大小.jpg


清华“大师班”评图魏娜组第五组截图 ©刘同学&张同学


尽管细节之处不够完美,但是在长达五个小时的中期评图过程中,大家看到了普通学生和清华学生努力程度的差距,也看到了追赶清华学生并不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而且,过去许多人还对马岩松、王辉这些充满个性的建筑师抱着误解,或者并没有真的了解他们的建筑和设计,但通过这样的”面对面“的聆听,确实被他们的建筑思想折服。原本和我们相隔甚远的建筑师变得亲近了


建筑这个学科很奇怪,虽然鼓励自由和思考,但是又可能是固执最明显的专业,当你对建筑师有了刻板印象后,便会在长时间内无法卸下,直到一次深入的交流后,才会真正地认识那些建筑师和建筑。


而我们,想创造许多这种交流的机会,门槛更低,更有大众意义的机会。


0_调整大小.jpg


清华“大师班”评图魏娜组第四组截图 ©王同学&杨同学


2. 它促发人们对更大众范围建筑教育的思考。


如果还在认真关注这次直播的人,应该可以知道在建筑媒体行业内,已经开始对几天前的这个直播开始解构。


这里面有积极也有消极,有的急于批判体制,有的盛赞这种形式的新颖。在疫情爆发,在线上课火热的期间,人们有着许许多多迷茫的想法。


建筑师一个不能停止思考,逼着自己永远往前看的团体。摆在当代设计师面前的,是一个没有人遇到过,也没有经验可循的未来。


任何思考和言论都是有理由的,只不过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是希望和我们关注疫情时一样,我们应该对此永远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去看到更多正面的东西。


0 (2)_调整大小.jpg


清华“大师班”评图魏娜组第六组截图 ©余同学


3. 对建筑理论创新的关注和肯定。


评委们和到场的老师们其实都是认可“情感设计”的。


很多哲学家和艺术理论家也在“情感”和“人”的关系上有很多理论,但是怎么把”情感“通过设计表现出来,并没有具体的建筑理论。


大师班才进行了一半。在前半程的关注重点是让大家熟悉情感设计的理论方法,掌握设计思路。在后半程才会关注在具体的设计作品上。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何志森老师让学生做的一个非常另类的社会性设计,当时就得到了许多“理性主义者“的批判一个月里我跟踪了108个居民,发现一个特别好玩的事,80%的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尿壶


关于教学类的批判,我们认为无论是何种形式,都得从参与课程的学生自己的感受出发,批判的前提是你已经得到这些学生对此的反馈,否则就会成为批判者主观且缺乏论据的判断。


0 (1)_调整大小.jpg


清华“大师班”评图魏娜组第一组截图 ©林同学&汤同学



02

反思,我们要先感谢清华学生


如果要挑选如果这门课最需要感谢的人,那么首先该感谢的是这次愿意接受公众观察的这12个清华学子。


作为清华的学生,在向公众展示这些作业时,他们面临更大的压力是作品成果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而是整个学校的脸面。


但是由于老师们严格而真挚的发言,加上两方信息不太对等,最终的这个成果似乎没有我们想得那么有说服力。


0 (5)_调整大小.jpg


清华“大师班”评图魏娜组第七组截图 ©左同学


这始终是一个中期的评图,是试错过程的一小部分,我们无法断章取义地去评价它们。就像一些书籍和电影,比如《低俗小说》如果大家只看了一半,就把昆汀定义成一个逻辑不通、卖弄技巧的导演,那它就无法被当作经典的解构主义电影了。


尊重建筑师设计和思考的过程,那才是这门课的初衷。从这个方面上,他们已经在完成这门课的使命。老师们一致肯定的是,这些学生们对这门课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工作。这种努力有需要在短短几周内完成,对学生们的压力是巨大的。


0 (3)_调整大小.jpg


清华“大师班”评图魏娜组第二组截图 ©刘同学&廖同学&陈同学


然后我们也开始反思这个过程中犯的错误。


因为「 」想去做面向更多普通建筑学生的公开课,清华大学也愿意向校内外师生、同行公开他们的教学成果,我们都完成了这个目标,观众们也看得高兴,却忽略了学生的诉求。线上教学可能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值得我们去探索,可是我们需要更加考虑学生的感受。


作为第一次这种形式的直播,我们都没有经验。原本应该更加认真去保护学生的隐私,但还是没有在事前考虑到。


向公众展示建筑学课程,是个大趋势,也许我们都会继续做,但下一次,需要给学生更多选择。他们可以选择去展示自己一些身份和信息,也可以选择去隐藏自己。


建筑学注重精神自由,我们也应该给他们自由。


0 (4)_调整大小.jpg


清华“大师班”评图魏娜组第三组截图 ©沈同学



03

建筑学告诉我们什么?


建筑学有种特质,就是能够让许多人由衷地发出感叹和赞赏,这次也有很多人喊着“终生受益”。但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其实会有很多“终生受益的一节课”,而事实上,那些终生受益的课其实和其他记忆一样也会慢慢平淡。


最终,“终生受益的一节课”只能由简短的几个字来概括。


也许你最终只记住了马老师那些关于精神病人、精神病分析者和精神病院之间的比喻;也许只会记住了包老师的“有感而发”,这么一个五小时的课是无法决定大部分人一生的。


但是这并不遗憾,假如这几个字变成了你未来努力的一个准则,那它就是真正的终生受益。只有循着那简短的几个字,真正地开始努力迈开步伐时,才算真正的受益


同样的一节五小时的课,正在接受老师批判的清华学生们能够“终生受益”的一定比视频前围观的人多许多,因为他们早就迈开了步伐。


0 (7)_调整大小.jpg


清华“大师班”评图魏娜组第五组截图 ©刘同学&张同学


人和人的差距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在于在出发前谁听得最多,想得最多。而是在于谁做的最多。只有做得更多,走过的路更长,才会有真正深刻的思想。


这一节课过去,我看到群里有些人做了很长的笔记,把老师们说的话做了全面的总结,而有的人只是感叹,有的人可能只是羡慕着建筑师的光环。


公开课里还有一个贯穿全段的话题——建筑教育。怎样才是好的建筑教育?建筑没有完全正确和标准的教学方法,而学生也没有完全正确的学习方式。但是能够让学生产生改变并且迈出步伐的教育便是好的。



0 (9)_调整大小.jpg



0 (10)_调整大小.jpg



这次直播引发的一些学生思考,说明它已经实现存在的价值


而至少这个课传达给学生一些道理,建筑师没有标准答案,但应该有准则:一个是突破,有着挑起事端,创造未知的决心;一个是思考,质疑标准和模式的勇气;一个是努力,踏踏实实做好研究和调研的耐心。


无论如何,我们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更积极,更有意义的东西,这也会给我们更大的动力继续推动这件事,希望我们期末评图的时候还能再见。




0 (2)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png



0 (3)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png


关于“精神居所”这个课题的初衷,可以点击这篇文章,你会更深入的了解这个课题的由来。

微信截图_20200319110143.jpg

文章入口 → 执教清华“大师班”,3年网络设计课的探索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3/47110.html/feed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