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条 - //m.stpapt.com 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亦塑造了我们 Fri, 20 Sep 2024 01:15:2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3.8.4 《贝聿铭的建筑密码》 | 解谜+立体书(珍藏)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9/4812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9/48126.html#comments Fri, 18 Sep 2020 09:12:35 +0000 1600423985463169.png

“让光线来作设计。”

 《贝聿铭的建筑密码》 

收录六座世界级经典建筑:苏州博物馆、卢浮宫金字塔、日本美秀美术馆、德国历史博物新馆、香港中银大厦、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涉及六大学科内容,共100多个硬核知识点;200多片建筑零件,经600道手工工序打造;国内首部「解谜立体书」,十余道谜题,近100个互动机关;配套《导读手册》中有每一座建筑的背景介绍、建筑专业知识普及;赠送6张贝聿铭建筑文艺装饰拼图,每张拼图是96片,对应书中6座建筑

1600424094841294.png


**********


1983年,当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被授予普利兹克奖(被称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时,评审团对这位善用光线、空间和几何图形的大师的评价是: 
“他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
他一生设计世界标志性建筑上百座,荣获50多项建筑奖项。作品遍布4大洲、10个国家,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北京香山饭店、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百年人生里,他给世界留下了许多震撼心灵的建筑。

生于乱世中国,18岁单枪匹马闯世界,在当时华裔颇受歧视的国际建筑界,踏踏实实用震撼的作品说话,一步步征服了整个世界。
肯尼迪夫人请他为亡夫设计图书馆、法国总统力排众议把卢浮宫交给他改造、香港未回归时为中国银行在香港建造中银大厦。
活了一整个世纪,留下百幢令世人景仰的建筑,是当之无愧的“华人之光”。

除了建筑天才,贝老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与关怀,更令人动容。
他给3个儿子起名: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意为:安定中国、建设中国、礼仪中国。
在向全世界的人们介绍自己时,总是说:我来自中国苏州。

2002年,贝老以85岁高龄接手了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工作。
贝聿铭倾注全部感情和心血,一棵树、一块石头都要亲自坐镇挑选。
历时四年,苏博新馆终于在2006年10月建成,这一年,贝聿铭已经89岁。


2020年是贝老辞世一周年,为了让更多人走近贝老的建筑名作,贝聿铭的“小女儿”——苏州博物馆耗时一年,做出一套《贝聿铭的建筑密码》立体解谜书。

书里收录了贝聿铭六座世界级经典建筑:
苏州博物馆、卢浮宫金字塔、日本美秀美术馆、德国历史博物新馆、香港中银大厦、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用精巧的立体书设计,把它们变成一座座可折叠的纸上博物馆。
足不出户,在纸上来一场贝聿铭建筑的环球主题旅行。

每座建筑都有一位Q版的贝聿铭,带着你一起“畅玩”。
每座建筑,都对应着一个知识主题:几何、人文艺术、空间逻辑、环境美学、光学、材料学。
六大学科内容,共100多个硬核知识点,非常适合对建筑感兴趣的年轻人和需要接受通识教育的孩子。

这套书的每一页建筑的每一个角落,全部精准按照实际建筑比例还原,所有建筑场景全部手工制作。
共200多片建筑零件,经600道手工工序,堪称一套高质量立体书。

image.png
超高度精细还原,在纸上重现“光影魔术师”贝聿铭大师级设计细节。
比如,贝聿铭喜欢几何和光线,你在书中就能看到他凝结着空间、文化、光线、几何的灵感与理念。

日本美秀美术馆和《桃花源记》有什么关系?如何在台风频发的香港建一座高楼?曾经的德国军火库如何改造成现代博物馆?
你不仅能看到他建筑技艺之精湛,光线运用之精妙;还能感受到他对历史文学的运筹帷幄,作品里包含的古典艺术的美学风范、人文生活与建筑自然的和谐共处之美。

_15 (1).gif
更酷的是,这也是一套前所未有的建筑解谜游戏书。
主创团队为本书量身打造,设置了十余道谜题全部隐藏在了书中的立体结构内。
配合书末二维码里的线上小程序,让你的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惊喜线索。(下文会细说)

为了让你更好理解,出版方特地制作《导读手册》。

里面有针对每一座建筑的背景介绍、建筑专业知识普及。
和立体书搭配在一起,让你“由内而外”透彻理解一代建筑大师的思想瑰宝。

另赠送6张贝聿铭建筑文艺装饰拼图,每张拼图是96片,对应书中6座建筑。
其插图由活跃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的知名插画师须臾绘制,用充满温情的彩色笔墨重新诠释大师贝聿铭的经典建筑作品。

当你在书中完成环球建筑游历之旅后,可以动手拼图,拼完后放入相框,就是一个充满审美的居家摆件。

点击视频,1分钟了解这套书。
《贝聿铭的建筑密码》立体书,现一条生活馆有售▼ 

点击:前往购买 (PC端可直接按操作购买,移动端请点击右下按钮在浏览器中打开)也可发送该文到微信打开扫描上方二维码

限时特惠价 ¥199定价 ¥360

9月23日23:59特惠结束

 活了整整一个世纪,留下百幢经典建筑 
 “华人之光”贝聿铭 
2018年,贝聿铭(I.M.Pei)度过了自己的100岁生辰。
这位活过一整个世纪的老人,对东方故土有着深深依恋,又有着国际化的建筑视野。
无论你是否身处设计圈,贝聿铭的建筑都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感悟。

他17岁离开故土,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读建筑学。70多年的建筑生涯大多在美国和欧洲。
他从未刻意中国化,但中国文化的确对他影响颇深:“我深爱中国优美的诗词、绘画、园林,那是我设计灵感之源泉。”
从早年的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到近年的苏州博物馆,都是他留给故乡的礼物。 

贝氏家族在苏州的历史超过600个年头,可想而知,苏州博物馆对他有着非凡的意义,甚至被他视作“最亲爱的小女儿”。 
“我觉得苏州博物馆是个文脉主义建筑。当地政府想要的也是建筑文脉。在这个项目上,我有机会将历史古迹融入21世纪的背景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至于用材就毫无悬念了,我选定了灰泥、石材、或者瓦片。而颜色则是灰白结合。”

就像苏州博物馆,贝聿铭的作品一直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
光线、玻璃钢材、混凝土、几何造型,都是他的建筑关键词。

“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总能使空间变化万端。
比如大名鼎鼎的卢浮宫金字塔,三十多年前,贝聿铭曾用这个建筑,折服了法国媒体和民众。

当法国总统密特朗宣布,要让贝聿铭担当卢浮宫重建项目的建筑师时,整个巴黎都抓狂了。
“怎么可以由一个华人,来修复法国最著名的建筑,贝聿铭会毁了巴黎!”
法国的政客和建筑师各种明里暗里搞攻击,贝聿铭却很淡定:“幸亏我不懂法语,刚好落得两耳清静。”

他一心扑在设计上。直到1:1的金字塔模型做出来,之前那些抗拒的人都变成“真香”的态度。
整个卢浮宫改建项目结束后,参观卢浮宫的人翻倍增长。

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透过透明的玻璃,投射在空间与墙体、地面上,形成光的庭院。网状的钢材则起到支撑、承载的作用。 
站在金字塔近旁,你就会发现玻璃和水用倒影和反光将巴黎的天空融入了整个建筑之中,给人一种温暖和灵动之感。

因此,从书中,你不光能学到贝老巧妙的建筑理念,更能习得他对理想的热爱,对人生坦然的大智慧。
 书中如何呈现贝聿铭的建筑智慧?
首先,作为一个立体书,书里设置了近100个互动机关。
_32.gif
可翻转。

_33.gif
可抽拉。

_34.gif
可滑动。

_35.gif
还可以自己拼装一个香港中银大厦,亲自感受贝聿铭建筑的玄妙。

而且,在讲解每座建筑时,都会结合着一门学科知识点,搭配导读手册里的背景故事,你能很清晰地了解贝老在设计每座建筑时的侧重点、背景故事、巧思等。
比如卢浮宫金字塔侧重材料学——“不简单”的透明玻璃;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侧重空间逻辑,这样才能将百年前建筑与现代建筑连结……

以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为例。
这是贝聿铭在德国的第一个作品,它的前身是普鲁士军队的军火库,后来成为“菩提树下”大街最古老的建筑。
1995年,时任德国总理找到贝聿铭时,贝聿铭便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个连接现代和历史的关键点。

_38.gif

贝聿铭很强调建筑的透明性。透明,可以避免历史与现代风格的碰撞,更重要的是,可以请进来一位变幻莫测的大师——光线。
他将四层楼高的中庭,全部设计为玻璃幕墙,阳光透过玻璃投射到大厅,不同的建筑造型又凸显了光影的变化。

_39.gif
观众在自动扶梯、楼梯、平台、廊桥上的感受各不相同。
《南德意志报》评论道:“这位光线魔术师给城市注入了一个可以折射其照准线与光轴的棱镜,我们的城市何其有幸,拥有了一个七彩光环。”
《贝聿铭的建筑密码》立体书,现一条生活馆有售▼ 

点击:前往购买 (PC端可直接按操作购买,移动端请点击右下按钮在浏览器中打开)也可发送该文到微信打开扫描上方二维码

限时特惠价 ¥199定价 ¥360

9月23日23:59特惠结束

 以建筑为主题的互动解谜书

image.png


作为国内首部「解谜立体书」,它还在建筑机关中,量身打造了一系列的解谜游戏。


转动封面的三个齿轮,似乎可以拼出特别的图形和密码。

image.png
美国国家美术馆神秘的三角锥下,藏着什么暗语?


打开手电筒,开启一场与光有关的游戏,一起来探索神秘符号与夜光油墨中隐藏的秘密吧。

image.png
苏博里,一扇窗棂的景色变换想告诉你什么?

随书专门设计了配套的手机端游戏。你将化身为一名建筑师,探寻贝聿铭的建筑密码。
谜题设计,有的关联历史学科,有的展示了古典美学,还有的融入了化学、物理、地理、天文学科的综合运用。
对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来说,也是难得的课外学习材料。
 专业团队,细心审稿 
这本由苏州博物馆官方出品的立体书,主创团队阵容十分强大。
苏州博物馆的宣教部主任李喆担任主笔,贝聿铭的弟子林兵对全书所有立体纸艺构建、文字、绘画细致审稿。

在插画风格的确认上,尝试过水墨风、仿油画、彩铅、手绘、水彩,找了十几位插画大师尝试画风。 
最终发现,日本美秀美术馆钟情于水彩的通透感,法国巴黎卢浮宫金字塔与手绘的画法更合拍。
那就让建筑做选择吧!不追求统一画风,但求呈现出每一个建筑独一无二的绝代风华。

到了立体书制作环节更是不马虎。
制作过程中,专家全程跟进,提供贝聿铭设计手稿,讲解贝聿铭设计流程,设计理念等。
力图将每一个纸艺小零件、每一个文字和标点、每一幅插画都落实到最佳状态。

画质鲜明饱满,纸张优质。

是一套集情怀、知识、审美、互动与一体的立体书,非常适合收藏和送人。


点击:前往购买 (PC端可直接按操作购买,移动端请点击右下按钮在浏览器中打开)也可发送该文到微信打开扫描上方二维码
限时特惠价 ¥199定价 ¥360
含独家赠品贝聿铭建筑珍藏版拼图+贝聿铭的建筑密码导读手册
9月23日23:59特惠结束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20/09/48126.html/feed 0
向猩猩学习建筑,住在钢结构雨林中,有钱人的生活就是这么枯燥!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2/4626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2/46266.html#comments Tue, 03 Dec 2019 06:34:34 +0000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建筑师山田纱子今年6月在东京的富人区

买下一块超过500万人民币的地皮,

在这么贵的土地上,她却给一家五口

建了栋分分钟能逼死强迫症的“烂尾楼”。
在不规则的六边形土地上造家,

简直乱来!


脚手架搭出4层立体庭院,

居然还不算违建!

植物和房子完美融合,
哪里是树,哪里是铁管,

考验人眼力劲儿吗?

房子的正面没有墙,

取而代之的是30扇随机组合的窗和铁门,

想知道台风天是如何度过的?

室内三层楼每一层挑高都不同,

没一个楼梯的倾斜度是一样的,

霍格沃兹都不敢这样搞!

楼梯两侧的扶手,

一边木头一边铁管,一边高一边低,

建个楼梯都能翻这么多花儿!

室内结构的复杂程度也不输给庭院,

求你了,再努力一点点,也许就能对齐了!

每一根脚手架都能用来晾衣服,

绝对的晾衣架自由!

这悬挂式停车场还是头一回见,

真的不担心自行车坐垫被掀起来吗?

山田家和大家印象里严谨的日本人完全不同,
家里虽然看着混乱,
但一家五口住起来却和谐无比。
反而因为复杂的建筑结构,
衍生出了许多有趣的生活方式。
父亲母亲分房而睡,
夫妻俩则是带着孩子住在阁楼。
三代同堂,互相尊重、互不干涉
自述    山田纱子    编辑    邱煜


我叫山田纱子,2019年6月我们一家五口搬到了世田谷区,住进了这个由我设计的家。

三世同堂在日本挺少见的,不过我们家的4个大人都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职业,大家都既疼爱孩子,又想保证自己的工作时间,住在一起更方便我们轮流陪伴孩子成长。

 像猩猩一样造家 

我母亲是一位野生动物摄影师,她经常要去非洲拍摄猩猩。有一次我和她一起去卢旺达,见到了猩猩居住的森林。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还能有这种形式的居住空间,于是我决定效仿猩猩造一个杂乱却有章的家。

野生猩猩是半树栖动物,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决定要造一个很大的立体庭院,来模仿森林的环境。有了这个“森林”屏障后,我们常常会忘记自己是住在城市里。

猩猩的“家”自然没有屋顶和墙面,但它们会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形,制造出不同的生活空间。抛开人类的思维定视,藤蔓不只是藤蔓,石头也不只是石头,一切都可以为他们所用。

所以我也学着它们,建筑里的支架结构、庭院的树木盆栽、连生活杂物都是构成建筑的一部分,全都以自然的方式排布,任素材暴露在外。


我也有“强迫症”朋友,他们看到我家里的斜支架角度全都不同、楼梯也都不对称的样子都快疯了,总向我投来担忧又关心的目光。
还好我们一家都觉得,能像猩猩一样住在森林般的家里非常有趣。


 脚手架搭出4层“热带雨林” 

整个家有109平米,庭院占了大半。谁都没想到,我会设计一个4层楼的院子,用最便宜最简单的材料“单管”,模仿热带雨林里茂盛的枝杈和藤蔓。

单管就是造房子时用的脚手架,经济实惠,又不需要额外养护。单管之间则是用夹钳固定,就像是放大版的乐高一样,组装和拆解都很方便。

生活中缺了什么空间我们就自己搭出来,像楼顶晾衣服的单管就是住进来后才加的。把自行车直接挂在单管上,就变成了一个停车场,可能在别家都看不到这么“粗糙”的停放方式吧。

微信图片_20191203143658.jpg

院子的一层种了很多植物,地上铺满了草,没有留出路,随便往哪儿都能走,感觉很自由。1楼总是进进出出,所以草皮间藏着的塑胶凸起能很好地保护住草皮的根部,防止被踩坏。

我原先是做景观设计的,所以花了很多心思在院子里的植物上,春天的云杉、夏天的紫薇、到了冬天柠檬树便会结果,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



从沿路的直梯往上走,来到院子的第二层。这里走道的三侧被植物包裹着,就像是热带雨林的廊桥一样。

我儿子很喜欢在露台上玩,对他而言单管支架和平台就是树和树屋。当然在危险的地方我们都装上了保护绳,不过孩子的身体素质其实比大家想的要好很多,不用过分担心。



image.png

院子的第三层与室内的厨房相连,这里种了一些香草、浆果之类的可食用植物,像原始人一样缺了什么就直接出门采摘。朋友来时也会在这里露天BBQ,进进出出都很方便。

院子的正中间栽着一棵紫薇树,为了能绕着它向上走,我特地围着它做了一个螺旋楼梯,楼梯分别连接着空中的3个平面。


最上面的悬空平台与卧室相通,日照很好,除了平日用来晾晒衣物,我们也会躺在上面“扒太阳”。
在我们家,房子只是庭院的延伸,因此房子的正面我没有设计成实心的水泥墙,而是用20几扇窗户和6扇大铁门来划出界限,即使呆在屋子里也能感受到院子的光与影。


 父母分房睡,子女窝阁楼 

这个3层的家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

地下一层是我的设计工作室、浴室和我父亲的房间。一楼是客厅、孩子的学习空间、母亲的书房和卧室。二楼是一体化的餐厨和我们的卧室。

我们家是三代同堂,我父母虽然都已经70几岁了,但他们都还一心扑在工作上。设计初期,他们就反复和我强调要给他们留出个人空间。结果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卧室和书房,而我和丈夫小孩只能共用一个阁楼。


image.png


 地下一层 

东京的房屋受“北侧斜线”的规则限制,不得不限制高度,好让北边的房子也能有充足的日照。于是为了保证家人都能有自己的空间,我设计了这个半地下的空间,也恰好能隔开沿街的嘈杂和来往人群的视线。

建筑事务所就在进门后下楼往里走的地方。虽然是呆在家里办公,但我工作日和休息日分得很清楚,周末全都是陪孩子的时间,绝对不工作。




父亲的收藏品

地下的另一半则是我父亲的书房。他是做舞台和电视相关工作的,需要很大的空间来收藏他的宝贝剧本和电影。

坐在这个半地下的空间里,视线所及之处就是庭院里的绿色,特别能静下心来。

从庭院拍摄母亲的书房


 地上一层 

1楼比路面高出半层,巧妙地与外界隔开一定距离。这一层有一半空间是我母亲的书房和卧室。

我父母工作都很忙,母亲去一次非洲就要呆一两周的时间,父亲也常常早出晚归,总是见不到影儿。偶尔会觉得留给他们这么多空间有点浪费呢。


image.png
1楼的另一半是客厅,这里没有大沙发没有电视,取而代之的是横穿两层楼的书柜。
image.png

这一层有很多“未完成”的铁门,打开后外面既没有路也没有楼梯,但能把室内的空间与户外的庭院相连,就像游戏里的陷阱一样。

image.png

 地上二层 

厨房和餐厅放在了一起,都在2楼。虽然我们各自都很忙,但早晚餐一定要一起吃,因此厨房是家里最大的地方。
餐桌边上的门足足有4米高,开着门吃饭就好像坐在室外一样。


再往上的阁楼则是我们夫妻二人和孩子的卧室。虽然父母从很早以前开始就是分床睡的,但我和丈夫还是觉得窝在一起比较温馨。
阁楼的顶压得特别低,就像住在帐篷里一样,孩子也很喜欢和我们一起睡在这里。

image.png

家里人人都有自己的空间,除了我丈夫。

可能是因为他一开始没和我提什么要求吧,就把他给忘了。还好他很擅长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楼梯上一坐或是客厅里一瘫,那里就成了他的地盘。

 用“线”组成的家 

家总是会被划成一块一块的空间,但我们不喜欢这样被分隔开的生活,你看猩猩不也都是群居在一起的吗。

特别是我们家里有小孩,生活在一起才更利于他成长。

image.png

与之相对的,我们家是用“线”组合起来的。单管、支架、楼梯,各种材料交错在一起,构成明亮的、私密的、通风的、暖和的各种空间,就像住在大自然里一样,让人怎么都呆不腻。

也正是这些看似毫无章法的线把家人都连了起来。我们以前住在公寓楼里,只有一层扁平的空间,为了说个什么事儿甚至还会在家里给彼此打电话。

而住在这个立体的家里,只要在厨房喊一句“吃饭啦”,大家就会从自己的空间里出来,侧一侧脑袋,就能看到大家各自在忙什么。

一开始我们也有些不太习惯家里有这么多楼梯,我常常会偷懒,把晾干的衣服直接从挑高空间上扔下去给爸妈。

我丈夫有时候不高兴爬楼梯到顶层卧室,就会直接睡在客厅的懒人沙发上。

image.png

但这就是生活嘛,住在普通的房子里大家也会懒洋洋的。

我倒觉得大家能随心所欲地找到自己的空间,才最符合人类自然生活的本性,我想这也是我向猩猩学怎么做建筑的初衷之一吧。

END -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2/46266.html/feed 6
一对跨国夫妻,8年北京胡同改造记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1/46030.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1/46030.html#comments Fri, 08 Nov 2019 02:50:16 +0000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北京的胡同片区,
四合院最早是一个家庭的居住地,
经过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各样的加盖加建,
今天大多数四合院变成了众多家庭聚居,
俗称“大杂院”。

从2012年开始,
建筑师陈忱和两个意大利合伙人,
把自己设计事务所Remix Studio的办公室
搬进离天安门不远的胡同里,
并用8年时间,进行了一系列胡同改造设计:
从在四合院里设置艺术装置,
邀请老百姓们来参观;
到把荒弃杂院,
改造成精品酒店、时髦办公室和住宅。
年轻的建筑师们,
探索四合院如何吸引当代年轻人,
让老建筑重新融入时代潮流中。
一条来到北京,深入胡同杂院,

与陈忱聊了聊他们这些年来的胡同改造。


撰文   成卿

建筑师陈忱和合伙人丈夫Nicola

北京,从前门大街顺着煤市街往南走,进取灯胡同拐两个弯,便进了茶儿胡同。

虽然这里距离热闹熙攘的前门大街不过百来米路,茶儿胡同、取灯胡同、扬威胡同等连成的胡同区,却是一片依然以民居为主的宁静街道。

在茶儿胡同的3号院,我们见到了陈忱和Remix Studio建筑事务所的年轻建筑师们。2015年,她把自己的办公室搬来了这儿。

茶儿胡同和扬威胡同的交界处

院子对面是一座始建于明朝的清真礼拜寺,大多数时候寺门紧闭,偶尔有带着白帽子的穆斯林出入。礼拜寺里高大的屋宇,比周围胡同里的屋顶都高上一节。

南北向的茶儿胡同长不过240米,最窄的地方3米都不到,几乎容不下机动车的通行。

意大利人Nicola,是陈忱的丈夫,也是合伙人之一,来这里上班的交通工具是一辆自己焊接组装成的自行车。

骑车上班的Nicola

 既是四合院的改造者,也是四合院的使用者 

办公室入驻进茶儿胡同,起源于“大栅栏更新计划”。

大栅栏这个片区,附近居民都知道曾经是个“街道破破烂烂、电线里出外进、严重私搭乱建”的地方。2011年,西城区政府决定对这进行改造更新。原住民自愿腾退,政府再邀请众多年轻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店家,参与改造设计,再入驻。

2015年,陈忱和两个意大利合伙人,也受到了邀请。当时,他们正逢前一个办公室租约到期,便决定租下茶儿胡同3号院,进行设计改造,改完后直接拿这当办公室。

茶儿胡同3号办公室改造前和改造中

在这之前,3号院是一个灰暗脏乱、不起眼的小四合院,但有着南房、北房和中间小院组成的南北向合院格局。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快速工业化的潮流中,一些小型工厂在胡同里建立起来,在院子中央加起顶来,这里也不例外,变成了中间高、两边低的三个坡屋顶的合院。

改造完成的茶儿胡同3号办公室

不过在陈忱看来,几十年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却为办公空间的改造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木屋顶下6米的通高空间里做上夹层,创造出上下两层约200平米的富足空间:

楼下是工作室的图书、待客和设计项目的展示空间;

楼上是七八个小伙伴的工位,头顶上是秩序井然的品字形木构架。
原先紧邻着隔壁院、采光最不好的北房用来做工作室的建筑模型加工间。挨着茶儿胡同街道的南房,替换成大面积的落地窗房间后是大伙儿的会议室。
拆掉了因为常年屋顶天沟排水不畅造成的腐烂墙体,用局部钢结构进行重建;保留了原来厂房的六个侧高窗,把密封性比较差的木窗扇换成了金属框的双层中空玻璃。

不过毕竟是历经了百年的院子,在改造过程中大家也发现了许多惊喜:
“在剥去外墙皮后显露出了两面完整的青砖墙面,斑驳的质感非常漂亮。这样的历史痕迹,无法在其他环境中找到或者凭空造出来,它们给了我们这个现代的办公室足够的历史归属感。”

一眼望去,会议室里三根并排的柱子,第一根深色木柱子是四合院还是住宅功能时,房子里的竖向的支撑;中间浅木色柱子是当时加建工厂屋顶时候的需求;第三根钢柱子是现在做办公室加上的。

木柱上钉俩钩子可以便捷地挂衣服。青砖墙是工作室做小展览绝佳的背景板。

聊天中陈忱反复提到,胡同改造中总会面对类似的选择,“不同历史时期的遗留要怎么对待,是试图消除,用新东西完全替代旧的?还是让它们保留下来,在今天呈现一场时光的并置?”

 新旧共存、不同的生态才是胡同应有的面貌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许多胡同、四合院所在的历史街区,开始了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旧城更新与改造。

相较于前门大街彻底变成商业街的大拆大建,南锣鼓巷从自发产生小商铺到后来遭遇过度商业化的破坏,大栅栏片区的更新采用了更为温和及有耐心的方式:

一些原住户腾退出的零星院落儿,甚至是一些院落中的个别房间,招来年轻人开起一个小酒吧、书店;又或者在老住户选择居住下的院落中进行一些绿化和配套设施的修补、增建——整个胡同片区,新旧共存。

改造前后的茶儿胡同8号 “微杂院” 

图片来源:标准营造

从陈忱办公室走出去十来步路,便到了茶儿胡同8号,建筑师张轲设计、改造的“微杂院”。

这里过去曾是个住着12户人家的典型大杂院,清退之后仍住着三户人家。2012年,张轲带领的建筑师团队,在保留了原有大杂院里“违章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修复和重新设计:

“微杂院” 图片:王子凌
院子里的几间错落的小厨房,改建成一个锯齿状的不规则空间,用作一个小型的艺术展厅;外墙用旧砖垒出旋转式台阶,可以直通屋顶的小露台,让小朋友们爬上屋顶看院中央的老槐树;
东屋的坡屋顶下安插了一个儿童图书室,西屋加建成了艺术教室的一角。

“微杂院” 图片:王子凌

因为不远处就有一所炭儿胡同小学,这儿便成了一个儿童活动空间。傍晚放学时候,能见到小孩来这看看书,也有的爬上屋顶,坐在树荫下。

“大栅栏更新计划” 茶儿胡同12号院
与8号院隔一个院的12号院,是北京林业大学师生花2年改造的。他们利用胡同合院的特点,“见缝插针”地在四合院的旧墙、屋顶、窗口、街道种上花花草草、蔬菜瓜果,一个普通小院儿被改成了胡同里的“秘密花园”。
茶儿胡同29号院 “身体记忆”
继续往西走,茶儿胡同的29号院里,还藏着一家个性的小店“身体记忆”,透着落地玻璃窗,可以望得见店里陈列着大大小小的人体器官模型。 

进门后跟穿着白色大褂的店主姑娘聊两句,才发现这是一个可以翻模自己身体器官、定制首饰的创意小店。

每天到了傍晚四五点,下班、放学的人流从四处渐渐汇集进胡同里来,自行车铃声、街坊邻居聊天夹杂着小商铺里的吆喝,让安静一日的胡同充满市井风情和生活趣味。

建筑师Nicola、陈忱和Federico

 中国姑娘被老外“逼进”北京胡同 
在搬来茶儿胡同之前,陈忱的第一个办公室在距离鼓楼不远的另一个胡同小院。陈忱这个天津长大、在北京和英美三地念过书的姑娘,更像是被自己的两个意大利合伙人逼进了四合院里:
“当时对胡同没啥兴趣,天津这样的北方城市,很早的时候胡同就被拆除了。来到北京念书时候去调研北京的胡同,感受更像是去了一个博物馆,觉得跟自己的日常生活没什么直接关系。”

而陈忱的两个合伙人Federico和Nicola,2011年来到北京后,却有了一个执念——一定要把工作室放在胡同里。“相比于三环外国际化都市的样貌,他们更想体验四合院里这种真正硬核的北京生活。”
于是,从自己的办公室改造出发,三个跨国好友开始了一系列时髦又接地气的四合院改造实践。

排子胡同38号里的晚宴步道
在四合院里做艺术装置项目,是方式之一。
2013年北京设计周,陈忱对排子38号的一个荒废院子进行改造。改造目的之一,是把这变成开、闭幕晚宴的场所。时间短、预算低,“我们就用黑色线绳、吊灯和木栈道在老建筑里打造出一条酷炫的’红地毯’小路,步移景异。”

人们走进来,感到既熟悉又惊喜,一路沿着“红地毯”探索四合院,最终抵达院子最深处,享受别有生趣的晚宴。


装置项目《海边的日常》

再一次在胡同里做装置,是2017年的北京设计周,妙应寺白塔附近的东夹道54号院。

54号院由四座不同时期的老建筑围合出。陈忱和伙伴们通过两面轻质的隔断墙及屋面,打破了四合院原有的格局,让人们进入院子时要穿过一个接一个的“黑屋子”,最后来到院中央的户外空地,欣赏一场演奏。

第一个办公室的室内和院子
2012年完成的赵府街49号院,是他们的第一个建成作品。
这里临近鼓楼,是一个办公室改造项目。在胡同大杂院的环境下,精打细算地引入了卫生间、厨房和室内走廊。这次经历陈忱至今印象深刻:“过程中,隔壁邻居曾强烈抗议卫生间的位置,还一度惊动到派出所。”
最后陈忱和伙伴们送去零食和二锅头,与邻居坐下来,面对面商讨解决方案。以在卫生间里增加隔墙、牺牲小部分自己使用空间的方式,换取了邻居的理解,和之后的融洽相处。
在胡同里,当真正着手动工建造新住宅、办公、酒店项目时,年轻的建筑师们面临的,不仅有老房的采光、通风、湿气等种种问题,许多精力更是花在与街坊邻居打交道。这也是被陈忱称为“学到最多”的地方。

新兰花酒店改造前

当然也有遇到阻滞的项目。

排子胡同38号院,在2013年北京设计周之后,计划改成一个精品酒店。

空间结构上,陈忱改变了四合院一贯把交通放在中轴线上的做法,而是沿着西侧的院墙做出一个可以走到二层的步道,串联起接待、庭院和客房的空间。在这个空中步道,可以从高处俯瞰整个胡同片区的屋顶。

新兰花酒店屋顶效果图
改变严谨中轴对称的空间,陈忱觉得这样在四合院的改造中才可以“玩得很开”,才能让年轻人重新回到胡同里、四合院里。
从材料上来说,她认为“改造老房不是说把它修成跟过去某个年代一模一样,用些现在的新材料,像可以增加采光的钢格栅,更加保温的双层中空玻璃,都在让老房子变得适合今天的生活。”
然而项目目前遇到了阻碍,院子里仅剩的一户“钉子户”拒绝了所有的迁出补偿方案或原址改造建议,因此建造迟迟无法推进。

三个合伙人伙伴
“之前做学生,关注的总是胡同的墙多高多矮、用什么材料建造,一个四合院有几进院子。当我们成为建筑师,着手在胡同造年轻人的生活、工作空间才真正体会到:跟邻里街坊的聊天、或是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摩擦,才是每天最真实存在的东西。
我们现在还在不断想办法,一定像我们当年改造自己办公室一样,找到让酒店主人和原住民都满意的解决方式。”
“在胡同里做设计和改造,我们在用自己的激情和才能为这个城市贡献一些小而美的东西,是一件让人激动的事情,不会因为遇上些事就放弃。”

胡同里的煤仓改造项目

 设计的力量,让年轻人回到胡同里 
2018年,团队接到了一个最大的四合院改造项目:把一个曾经在胡同里为居民供煤的煤仓,改造成一个给年轻人的新办公空间。
办公室目前还未正式使用,我们跟随陈忱先去体验了一回。
这处于宣武门片区。与其他胡同所在的历史片区不同,这块区域在多年的老房拆迁、街道拓宽过程中,早已失去了老城里胡同的肌理。

资料图片:北京胡同里的一些废弃厂房

与一街之外林立高楼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煤仓在的这块地,800平米左右:
西侧与六户低矮的住家共享一堵青砖墙,东侧的围墙外是个两层高的小学校,站在院子里看得见西侧天主教教堂标志性的拱顶和十字架。
当陈忱第一次来到这里时,整个场地被盖得严严实实,800平方米的老厂房里,三栋主要的建筑体现出非常不同的时代特征:
煤仓结构加建中
北侧是一栋紧临胡同街道的坡顶灰砖房,是传统胡同的残存;
紧靠西侧的是一栋横贯场地南北的开敞煤仓,“像是一处凋敝的大教堂,八米高的屋顶又让人兴奋,这是普通胡同里的房子完全不会达到的高度”,“一些光束从残破的屋顶中泄入,落在黑煤渣堆积的墙面上,有一种超现实的感觉”。
场地东南角还有一栋带地下室的一层红砖平房。

胡同里的煤仓改造过程

胡同里的煤仓改造完成后

除了把红砖房和煤仓之间的钢屋棚拆除,打造出一个有些禅意的“水景庭院”外,陈忱保留下了全部的三栋建筑:
在原来的煤仓里,把不同尺寸的办公室、会议室还有餐厨、卫生间等一系列日常使用的房间做成一个个“功能盒子”,在8米高的屋顶之下调整它们的尺寸和位置,一些放在首层,一些吊在二层。
“盒子”和“盒子”之间通过一条由深色钢板构成的”吊索桥”相连接。
这座“吊索桥”如同一根纽带串联三栋建筑,可以上下游走,让办公室不再封闭。从接待入口的灰砖房沿着廊道进曾经的煤仓,上楼梯到悬挑的夹层。

水景庭


屋顶露台

到达办公空间最南端,又有两条路:

一条往下走,走到一层的开放区域,可以推门去室外的小院;

一条是往上走的楼梯,一直通往红砖房的屋顶露台。

原先煤仓的屋顶在三个位置被打开成为采光井的庭院,不仅把充足的光线和通风引入室内,也把周边老槐树的浓荫和旁边教堂的穹顶,用折射、反射进办公空间成为难得的景致。
让人不禁感叹:“在这里工作真是惬意!露台上夏天还能聚餐、烧烤,普通办公大楼里哪有这条件。”
胡同片区,从百年前的住宅,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工业厂房,再延续到现在,到了新兴服务业要在四合院中担任新角色的时候。
通过设计的力量,把年轻人吸引到逐渐被废弃的胡同片区里来,是像陈忱一样的许多年轻建筑师坚持的事。

当然,有网友看到后,觉得胡同被改得过于“现代”。面对提及老房子,便会引发全网讨论的“修旧如旧”,陈忱回应说,

“一栋老房子怎样修复、怎样改造要针对它自己的情况来讨论。如果只是单一地想着把胡同、四合院都恢复成明清时期非常统一的居住风貌,反而像是在城市里造一个纯粹用来旅游、展示的景点,这对胡同的活力是极大的破坏。”

“在胡同中注入商业生态,它不是完全以‘新’取代‘旧’,也不是一味因保留传统而拒绝去拥抱新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城市生命力的延续。”
当我们对这个已经焕然一新的胡同厂房拜访快结束时,一位曾经在这里工作了数十年的北京大爷敲开了门,他一边说着这有60年历史的胡同煤厂曾经的模样,一边兴奋地在这里四处打量:“变成了这样,真好!”

部分图片和图纸由临界工作室Remix Studio提供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11/46030.html/feed 3
红砖美术馆之后,董豫赣在乡下建了座现代版“古典园林”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7/44836.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7/44836.html#comments Wed, 03 Jul 2019 02:54:45 +0000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董豫赣是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副教授,

比起建筑师的身份,

他更倾向自己是个“造园家”。

他设计建造的红砖美术馆,

一度成为北京的网红打卡地,

更是建筑学术界的园林典范。

耳里庭庭园景致 图片:曾仁臻

2016年,他为同学老聂在江西德安的乡下,

造了座庭园“耳里庭”。

山景,水塘,瀑布,大树,园林……

各个精妙的“景”自然相融。

现在老聂一家三代人住在这里,

大门从来不锁,

天天都有乡邻们来串门、喝茶、吃饭。

这样一个不谈几室几厅,

屋主也记不住多大面积的宅子,

却堪称中国人最理想的家。

“汇聚了各种传统艺术的山水庭园,

是中国人居住的最高境界。”

自述   董豫赣   编辑   成卿


图片:曾仁臻

“耳里庭”在江西德安的乡下,屋主老聂是土生土长的德安人,地是他祖辈传下来的。

老聂是我中学同学,第一次高考我们都没考上,我去复读学了建筑,他一边去小学教书,一边在家附近养猪养家,后来从事建筑施工。

2013年,他成了我的甲方,想在当年用来养猪的废墟上,建个房子,把一家三代人都聚在一块儿。


“造园家”董豫赣

屋主老聂与太太在耳里庭

老聂想要的是个住宅,而我想给他造个庭园。

这块地西侧有池塘、水田,有远山,北边有近山,还有二三十年前老聂种下的各种树,把很大一块地藏起来,正好用来做庭园。

庭院,通常是地中间种几棵树,摆几个凳子就行了。而“庭园”必须有山水,才能成园景、庭境。


园林藏在红砖的住宅后

 总布局:住宅凸显,园林凹藏

取名“耳里庭”是设计最初就有的想法。

老聂的“聂”字,在古汉语里,由三耳构成,就取了第一个“耳”字;第一次相地时,去附近陶渊明故居“栗里”参观时,取了第二个“里”字而我想做个庭园——三件事情,凑在一起,就构造出后来的“耳里庭”。


耳里庭总平面图

庭园示意图

我做设计,老聂自己建造,成为一件我们一起合作出的作品。

中国人常说“后花园”,说明庭园相对于住宅来说,位置是靠后的。主屋放在了前方宽敞的地块上,庭园恰恰要在主屋后,藏在密林间。


五幅堂

五幅堂入口

 主屋“五幅堂” 

从外面的马路进来,先经过一条曲曲折折像玄关一般的廊道,到红砖砌筑的主屋,彰显出老聂的三代同堂的大家庭。

与主屋相连的一栋,是厨房和餐厅。


从主屋五幅堂看庭园

主屋的这块地处在远山近水之间,便做了五扇窗。窗不仅是个采光的作用,窗里面做出什么样的景儿,怎样与山水发生远景、中景、近景的关系,是我所关心的内容。

借室外的景,把五扇窗变成五幅画:有横幅,有立幅,有圆,有方,还有看得见入口天井的窗。

给主屋取了个名字:“五幅堂”,“幅”谐音“福”,老聂听着也很开心。


方庭绕树的条案、条桌

方庭看客舍房间、蕉庭 图片:曾仁臻

 “方庭”:一家人的户外日常 

庭园在主屋的后方展开,第一个碰到的便是“方庭”。 

玄关这个词是我最着迷的一个词,“玄”字是“幽暗”的意思,“关”是过渡的空间,怎么进入庭园是个很讲究的事情。


通往方庭的玄关入口 图片:曾仁臻


餐厅建筑和方庭之间,形成了一个进入庭园的玄关。

这里碰到了两棵树,空间上有些挤,老聂便挑了两块磨盘嵌入地面,下面铺砂石,通过磨盘的孔给树浇水,大巧若拙。这是耳里庭里,我最喜爱的铺地之一。


方庭里的生活场景 图片:曾仁臻

老聂的家门从来不上锁,周边的乡邻、德安镇上的朋友随意就推门进来玩,请二三十个朋友来家中吃饭是常有的事儿。

在宏敞的五幅堂后,老聂当年在这里种下的林木围出一块8米见方的林下空地,正好可以造一个方庭,造一个他可以招待朋友的大场景。


从客舍屋脊俯瞰方庭 图片:曾仁臻

方庭的西南角有一株歪脖子的构树。树下起两堵高低不一的矮墙作家具,矮的是条凳,高的是条案,条案里面嵌水池。

一家子的日常生活就不断在这里发生,洗菜、吃西瓜或是走几步,穿过一棵紫藤下到池塘边洗衣服。园子造好之后,他们家里的洗衣机都不太用了。


方庭铺地 图片:曾仁臻

方庭周围一圈种着树木的地面,铺设了碎石,在上面行走脚部就能感知到。 

方庭本身按照“方庭欲方”的意愿,把长条吸水砖用环形铺法铺设,向四周微微找坡,便于方庭散水。


客舍房间与敞厅 图片:曾仁臻

 “客舍”:山高水低,耳闻目睹 

再往里,是相连的三间客舍和一间敞厅。敞厅一边是近水的茶室,一边连着客舍的房间,本身也完全通透:

一来成了个扩音器,在这里听竹声、风声、瀑布水声;

二来又成了个取景框,从园子南边往北边看,山色、竹林、瀑布都纳入庭院。


客舍屋脊所框的场景 图片:曾仁臻

中国的山水画、山水庭园里讲究高低之势。

客舍的屋顶做了坡屋顶,采后面的山势。站在方庭里顺着整个坡屋顶的斜面,视线向后面的山望。

 

通往露台的楼梯 图片:曾仁臻

客舍的屋顶上还有举高的露台,在混凝土花格屏风和敞厅茶室之间,藏着一处可以上屋顶的楼梯。

屋脊上掏了框,很明显是在借景。


客舍屋脊上的露台

客舍屋脊廊道俯瞰内庭 图片:曾仁臻

坡屋顶做得足够矮,这样庭园里的人看得见框背后人们在露台上的活动;而在露台上的人,也能看到庭园里发生了什么。

只是“框景”操作会显得简陋,找到了这样一个机会把“人”带入“框”里,构筑出身体入画的空中场景。


从方庭下台阶至池塘 图片:曾仁臻

 两处“水景” 

整块地的西侧,是一片狭长的池塘,便在庭院中做了两处“水景”。

一处是从五幅堂的立幅窗看出去,池塘向远处走,中间做几处曲折,一眼望去不知道水的源头在哪,也不知道水去往哪里——这是“水远”。


五幅堂前瀑布石 图片:曾仁臻

外头的水景,里头人要能看见,还要能听见。

距离窗最近的地方堆山叠石、做瀑布,坐在窗前听得见窗外的水声,契合了“耳里庭”的“耳”的功能。


敞厅外的瀑布水口 图片:曾仁臻

另一处瀑布口在庭园最北边的“敞厅”外。这个瀑布口是我跟老天合作做出的作品。瀑布所在的位置逼近一座不高的小山,水从山上流下来。

山虽然不够高,但正如中国画里的“近大远小”,我把敞厅放得离山足够近,近到人看不到山的全貌,就好像置身在崇山峻岭里——这里做的是“山高”。


敞厅北山的瀑布景 图片:董豫赣

 径与桥 

明代造园家计成认为,叠石掇山讲究“有真为假,做假成真”:自然界的真山真水,不是为了人的生活而存在;要制造出适合人生活的山水场景,必须自己动手做。

老聂一生非常简朴,做庭园需要石头,他在平日做施工的时候便开始留意,半年的时间囤积了十来块石头: 除去做瀑布石的几块,剩下的做了池塘上南边和北边两座桥。


敞厅茶室旁的“电线杆”桥 图片:曾仁臻

北边的那座挑了几块长形的,微露出水面,叫汀步。

中间的桥做长一些,我跟老聂说无锡寄畅园的七星桥,说造园讲究的是老天和人工的结合。之后造桥的时候,老聂从别处捡来了两根电线杆,捆在一块架在水上,上头用混凝土做平成桥面。

电线杆的取材堪称是老天的赐予,砌筑的工作是老聂的人工。老聂顽固地不想花钱的观念,把这事情变得很有意思。


 庭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游 

庭园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游,一个人到了一个地方,发现处处有景,处处不同,以至于犹豫不决,不知应该去哪玩的时候,才构成了“游”。

好像有安排好了的路径,又好像没有路径,完全是凭着自己心愿,一会去这儿,一会去那儿。

在庭园里,没了时光的感念,没有去追求任何效率的焦虑感,因为闲适,以至于忘记时光流逝。 


从方庭看客舍蕉庭 图片:曾仁臻

 中国人最理想的居住模式 

今天遍布中国的居住模式,大多是跟西方人学来的,无论是别墅还是公寓,房子搁在地的中间,旁边剩下的地方做绿化,绿化只用来远远地看,却无法融入日常的居住生活里。

而中国人的房子,自古是室内和室外的空间,一起交替使用,从唐诗宋画看,山水主题,一直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注入诗情画意。


从敞厅回望方庭

客舍悬庭内景 摄影:曾仁臻

老聂要把一大家人搞到一块的这样的一个愿望,其实在整个我们这一代人都非常艰难,老人跟你的关系,孩子跟你关系都不太像以前。

“和而不同”,庭园恰恰补充了这一块。

中国人的宅讲究秩序,父子关系、夫妻关系都是秩序中的一部分,而园林是用来通融这其中的关系。园宅合一,这种空间是极其有智慧的。


一个庭园,通过这一进院子跟那一进院子的关系,让居住其中的人既能独处,又可以与人相聚,这是跟西方人完全不一样的。

耳里庭既实现了老聂把一大家人搞在一起居住的愿望,又让每一代人有了自己独处的空间。比如今天我与老爹有了矛盾,我通过一个院子,就绕进自己的那房去了。

老聂二十多岁的大儿子,周末回到耳里庭居住时,常常不住主屋,跑去客舍的房间去睡。


客舍与台地间的狭弄 图片:曾仁臻

山水庭园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形式,更融入了山水诗、山水画的艺术,它是最接近中国艺术的一个最高点。它不是宗教,却是能安抚中国人精神的最日常的空间,自陶渊明以后,白居易、苏东坡这类文人,被日常生活所累之后,不是去做宗教祷告,而是进入山水庭园,抚慰精神。

耳里庭做完了以后,老聂说他从来没在县城的酒店过过夜,因为他老想回来。

人们在城里选择地段买房子,想的常常是房子升值空间。耳里庭,老聂说他这辈子,大概不会动卖掉它的念头,尽管他节俭的性格使得维持它格外辛苦,但他也要把它一代代传下去。


部分图纸由王娟、朱曦、钱亮绘制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9/07/44836.html/feed 6
她眼睁睁看着一座千年古城,就这样没了……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6/40495.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6/40495.html#comments Sun, 03 Jun 2018 10:44:01 +0000

艺术家陈秋林的家乡万县,

在长江上游,是三峡工程库区的腹地。

万县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216年的东汉,

是长江流域很重要的港口。

2002年,因为三峡工程,

万县开始不断拆迁和重建,

整个下半城永沉江底,

很多居民被迫迁移去了别处。

现在,这里改名叫万州,

变成了一个建设中的新城。

对陈秋林来说,拆迁和移民工程,

在她内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

如今童年记忆中的万县已经消失了,

很多朋友四散天涯,来不及说再见。

于是,她用了16年时间,

回到万县和三峡库区的小镇,

通过拍照片、做视频等影像作品,

记录下这一切。

640.webp (1).jpg640.webp.jpg640.webp (2).jpg自述   陈秋林    撰文   yali

我是陈秋林,从小在重庆的万州长大。

在我小时候,万州还叫万县,整个县城依江而建,是重庆很重要的码头小城,往下就是湖北的宜昌、武汉,都是长江边的城市。

640.webp (3).jpg

640.webp (4).jpg

1960年代的万县

我在万县度过了整个童年。1995年,我离开万县,去外地读大学。等再次回到老家时,发现一切都变了。因为三峡工程,这里变成了一个移民之城,大半个城市被拆迁、迁移…童年记忆中美好的家乡,已经消失了。

640.gif

万县老城的老房被爆破拆除

2002年开始,是三峡工程的第一期。整个城市就是拆,街上有很多的警察,很多民工,很多搬家的车,等待搬家的人,老万县的整个下半城全是一片瓦砾。
640.webp (5).jpg

童年时的陈秋林

我的很多同学和朋友都不见了,大家离开世代生活的故乡,变成了三峡移民,搬去了别的地方,都来不及说再见。

640.webp (6).jpg

就是在这一年,我拍摄了视频作品《空的城》。因为所有熟悉的东西都变了,我想趁那些东西彻底消失之前,拍一个东西送给自己。

640.webp (7).jpg

《空的城》视频截图

我穿着我爸爸的呢子军大衣,拿着小时候陪伴我长大的玩具和气球,在万州城里走来走去。

我走过西山公园,走过曾经读过的小学,住过的房子,工作过的地方…这些都是我有过美好记忆的地方。

640.webp (8).jpg西山公园,是县城里唯一的公园,最初是民国年间四川军阀杨森的公馆。小的时候觉得它特别高,特别雄伟。

640.webp (9).jpg

现在我长大了,西山公园还在,但已经没有什么人去了,连门口的小摊贩做着生意也懒洋洋的。旁边就是巨大的移民广场,城市里繁华的商业设施要什么有什么。

640.webp (10).jpg

640.webp (11).jpg现在,江面变得特别宽,两边都是新的城市,其实这个城市对我来说已经很陌生了。

在我的记忆里面,每个周末,爸妈会带着我去坐渡轮,到江对岸的爷爷奶奶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都要走很长很长的梯子才能到江水里。

现在,码头的那些长梯子没了,水位已经涨到了广场,江边再也没有鹅卵石,也没有沙滩,没有了客船。

于是,我站在江面拍了一张照片,拿着氢气球。这个气球,有点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里面的火柴。

640 (1).gif

现在去江边坐船,会经过一堆瓦砾钢筋,走路要很小心。透过瓦砾,就能看见一江的水。

640.webp (12).jpg

微信截图_20180603185443.jpg

《别赋》片段

我从小就喜欢跟着爷爷去看戏,戏剧是我童年记忆里的一段背景音。我当时看到那瓦砾外的一江水,一下就被伤感的情绪击中了,想到在乌江边上,项羽跟虞姬无可奈何要分别的那个瞬间,于是我拍了作品《别赋》。

640.webp (13).jpg

640.webp (14).jpg

我在废墟里搭台子唱戏,表演“霸王别姬”的故事,唱《别赋》这一出戏。万县的拆迁让我很感伤,《别赋》这个作品,就像是种悲壮的离别情绪的表达。

640.webp (15).jpg

640.webp (16).jpg

作品《江河水》

2005年,三峡工程到了第二期,当年那些废墟,正在被修成新的码头、堤坝。我沿着之前《别赋》里的废墟路线,又做了新的作品《江河水》,让演员在工地里面演了一出《断桥》。

《断桥》是川剧,我的家乡剧。讲的是许仙和白娘子在断桥上相互寻找的故事,但是后来还是得分离。和3年前拍《别赋》相比,我的心态已经平和了许多,只是看着重建的家乡,觉得无可奈何吧。

640.webp (17).jpg

640.webp (18).jpg2006年,三峡工程到了第三期,水位要涨到175米了。我去到万县旁边的一个新胜镇,那个地方刚好就在175米的水位线上,整个小镇全部要迁走。

于是我做了一个叫“迁移计划”的项目,来纪念小镇的消失。

我去到新胜镇上的一个小学,找到同学们,我把自己扮成天使的样子,代表一种希望和慰藉,跟他们一起拍照留念。这是他们最后几天在这里上学,之后,他们就要各奔东西。

“迁移计划”展览现场

新胜镇上还有一条历史悠久的小街,只有三个铺面,即将被彻底毁灭。为了让人们知道它们曾经存在,我请工人把铺面进行整体“迁移”,在展厅里重现。

作品《春之祭》

这是我把自己打扮成新娘的样子,在废墟里拍照。代表是一种向生而死吧,有生的希望。

640.webp (25).jpg

2007年冬天,三峡工程继续一边涨水,一边修建。老万县终于完全消失了,这里变成了一个建设中的新城。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工地,也有好多“棒棒军”来做苦力,讨生活。

《花园》这个作品,就是记录了万州的棒棒军。

作品《花园》

那年我回万县的时候,快过春节了,我住在高楼里,看到下面棒棒们佝偻的身体,缓缓挪动,就想给他们拍一个片子,记录建设中新城的现实。

作品里,他们每个人都捧着假的鲜花。花是美丽的希望,他们来到一个新城讨生活,做最辛苦的工作,赚很少的钱。

他们抱着假花在这个城市里面穿行,走过修修拆拆的地方。就像棒棒军平时为别人送货一样,只是这一次的假花没有目的地。

640.webp (29).jpg《薄荷》展览现场,麓湖·A4美术馆

640.webp (30).jpg1983年,武术队合影

我最新的艺术项目“薄荷”,缘于我翻出来的一张老照片。我从小练武术,这张照片,是小时候刚参加完比赛后的武术队的合影。照片中的这些同学,我们差不多30多年没见过了。

小时候那些练武术的夏天,经常闻到薄荷的味道,于是我在展览的展厅里也种上了薄荷,那是童年的气味。

640.webp (31).jpg

也因为这张老照片,我开始回去寻找这些老朋友。可能是因为移民工程,好多人下落不明了,际遇大不相同。

640 (3).gif

在我回乡拍摄的十几年里,家乡支柱产业被拆掉,很多人面临下岗,更多人背井离乡,失去故土的根基。

现在,江面宽阔。在这些平静的外表下,移民在外地开始他们新的生活;江两岸是新的城市,高楼拔地而起,到处都在施工,到处都在堵车。人口从20多万,到现在将近300万人。

从万县到万州,这个普通的城,随着时间变化那么大,很多移民就算以后重新回到家乡,也找不到归属感了吧。

或许它也只是现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微小的一个缩影。

鸣谢:麓湖·A4美术馆、千高原艺术空间

640.webp (32).jpg


感谢 一条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yitiaotv

qrcode (1).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6/40495.html/feed 2
夫妻俩自己动手,在长城附近造了个5000㎡的家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3/39551.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3/39551.html#comments Thu, 22 Mar 2018 15:31:43 +0000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新加坡人Leng是MOSS花艺工作坊的主理人,

她和先生女儿在北京生活了20年。

为了过上田园生活,

一家人花了两年时间,

在北京周边四处寻找理想居所,

2012年,终于在六环外平谷长城附近的郊区,

找到8亩地,自己盖了一栋房子。

平谷境内的长城,

是明代在北齐长城基础上修建的,

现在作为平谷将军关风景区对外开放。

 

最奇特的是,整栋房子竟然由石头砌成,

包括围墙和房子后头的梯田。

而且这些石头都是从附近山里采来的,

用量超过了3000立方米。

算上花园、果园,现在三个人住着5000平米,

他们在这里种花种菜,干农活,和朋友聚会,

能在北京过上这样的生活,

真是一件奢侈的事啊……

640.webp (20).jpg

自述   Leng   编辑   王微辣

这个石头房子,我们叫它“山林石屋”,这里四面环山,漫山遍野都是树林。位于北京的平谷郊区,算是六环外面了,离机场有80多公里。

当初就是想周末有一个地方,可以种花、种草、种菜,过一下田园生活吧。房子有400多平米,加上花园和果园,大概有5000多平米,断断续续盖了两三年才完成。

640.webp (21).jpg

刚来时,这里就像一个野森林,房子也是一个小平房。我本身是做花艺设计、园林景观的,就想造出一个能融入这个环境和山景的房子。

刚好在附近的山里,我们见到了好多用石头砌成的梯田,就想到了用石头来建这个房子。

我先生是室内设计师,房子是他设计的。

整栋房子由石头砌成,包括围墙和房子后头的梯田。这些石头都是山里采来的,我先生算过,用到的石头超过了3000立方米。

我们边做边改,石头越砌越多,所以墙面也是越来越厚。错打错着,就变成一个冬暖夏凉的房子。

我们先盖了一期”,是自己的居住空间。

一进门是开放式的餐厅和厨房。长餐桌适合大家来聚会,我和女儿也会进行一些花艺布置,展示我们采收来的果实。

主卧和玻璃阳光房做成的客房,朋友周末过来玩也能在这里留宿。

左手边是客厅,有一个壁炉沙发区,夏天可以欣赏山景,冬天可以点燃壁炉,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

640 (1).gif

我们在墙体上加盖了大片的玻璃窗,既能看山,又能引进自然光照,在任何时候房子都是阳光充足的。

后来慢慢盖到二期”,变成一个比较大的招待朋友、会客的空间,可以办一些小型的派对。

我们还是希望能跟植物共处,所以大树尽量保留下来,小树就挪出来,有颗山楂树就被圈进了房子里,原本以为能把阳光引进来,但没过多久还是枯死了,最后倒也变成了房子的一道景色。

家里的装修风格是“Vintage Rustic”(乡村复古风),感觉还有些混搭吧。

我年轻时就喜欢买东南亚的老家具,这里有不少家具是我结婚时的嫁妆;纺织厂淘汰下来的木椅子,我们也收了十几把;还有朋友淘汰的70年代的电视机和热水瓶。这些物件都有自己的生活痕迹,很自然地融进了屋子里。

我们已经在这里住了有5年,种了很多植物果蔬,都是自己动手采摘水果、整理花园,用自己菜地里的菜做饭。

菜地里种了沙拉菜、西红柿、黄瓜、香草、草莓;果树有杏、桃、西梅、李子、树梅、枣、花椒、山楂、柿子、核桃和板栗……

我还是一个园艺控、收纳控。农作工具、篮子、鞋子,都有各自摆放的位置。因为地方大,很容易遗失一些大的工具,我们就用旧床板做了工具墙。

家里的画都是我先生画的,他也在石头上作画,根据石头的形态,画过刺猬、狐狸、兔子。朋友受到我们的影响,也会从世界各地带来石头送给我们。最远的石头来自挪威。

山上有很多可以用来插花的东西,我女儿喜欢在山上捡一些造型漂亮的枯枝,或干枯的木枝上长的那些苔藓或者是菌类,给房子做一些装饰。

我们在家的外周也种了好多花,丁香、牡丹、洋水仙,还有一整墙的蔷薇,初春,所有的果树会先开花,院子里的樱花、杏花、梨花,都在不同阶段开放。

最震撼的是紫藤,像一串串紫色的葡萄,但盛开的季节非常短,两周就会不见了。

640 (6).gif

干完农活的傍晚,我们一家都喜欢呆在室外壁炉边,休息、聊天、喝喝小酒,它是我们家最重要的一样东西。

和住在北京市区相比,我们在这里更接地气,也更能感受到四季分明,有了这房子以后,我们旅行的时间也少了,非常害怕错过任何看花、采摘的时间。

这里空气和水的质量都很高,也因为干很多农活,身体也变好了,不用去健身房了。


  感谢 一条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yitiaotv

qrcode (1).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3/39551.html/feed 3
他把牛棚改成300㎡别墅,只为给大6岁老婆一个家!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3/39403.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3/39403.html#comments Mon, 12 Mar 2018 11:52:09 +0000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640.webp (16).jpg 

猴子和马哥是一对80后小夫妻,

姐弟恋修成正果之后,

他们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做一份安稳的工作,

而是在云南大理附近的一个小乡村定居下来,

开了一家杂货铺,一待就是4年。

去年,夫妻俩租下了村里的一个牛棚,

把它改成了一栋300平米的别墅,

房子有150平米,还有一个150平米的院子,

不仅有自己的卧室和工作室,

还留了两间漂亮的客房,

欢迎朋友们随时留宿。

原本反对他们在乡村定居的父母,

也在来过之后,改变了想法,

每个假期都跑来跟他们一起住。

自述   猴子   编辑   Kelly

沙溪是个古朴、安静的小镇子,

位于丽江和大理的中间,

我和马哥的家,就在这里。

和我们住在一起的,

还有小狗阿呆和小猫阿毛。

640.webp (19).jpg 

老婆马哥比我大6岁,

我们第一次相遇是在丽江束河,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行。

那时我还在念大学,是个宅男,

而马哥早已是资深驴友,

当时她放弃了大城市里稳定的工作,

来丽江束河的客栈打工,换换心情。

我对马哥是一见钟情,

马哥却没看上我,

后来我想了个“歪主意”,

约她一起去她感兴趣的地方旅行,

于是我们去了老挝,顺便把东南亚转了一圈,

回来后,就自然而然地在一起了。

来沙溪,一开始是跟马哥一起来玩,

结果遇到了很多有趣的朋友,

一起聚会,有时也帮他们看店铺,

不知不觉就待了一年。

后来索性就开了一家自己的手工艺品小店,

维持生计。

第四年的时候,

我们才找到了这栋适合定居下来的房子。

640.webp (21).jpg

2016年5月,我骑着摩托车来华龙村转,

正是楸树开花的季节,整个村子都是粉红色的,

我觉得太美了,忍不住用手机拍下了这张照片。

640.webp (22).jpg

走着走着,忽然听到一头牛在叫,

于是就发现了这栋房子。

当时,这里是农家的牛棚和鸡舍,

我觉得这里很是小巧,格局也不错,

房子占地150平米,院子也有150平米,

正适合我和马哥一起住。

还没有见到房东,

我就已经一厢情愿地把这件事定下来了,

把心里面想造的房子画了下来。

整个改造花了将近一年。

一楼是客厅、2间客房、厨房,

二楼是我们自己的卧室和工作室,

三楼是个天台,

我们还有自己的院子和菜地。

客厅的墙面是溶洞里的钟乳石,

地砖是当地常用的六角青砖。

我们从世界各地带回来的东西,

成了客厅里最好的装饰:

藏族的壁炉、彝族的羊毛毡,

伊朗的地毯、印度的家具,

还有摩洛哥带回来的手工艺品。

640.webp (30).jpg

壁炉是请西藏的朋友帮忙定做的,

也是家里最实用的一个区域,

冬天在这里生火、烤红薯,

朋友来了就围坐在这里,一起煮茶。

经常有朋友来一楼的客房小住,

大家很喜欢房间里的这扇窗,

土夯墙有1米厚,再配上这样比例的一个窗框,

风景仿佛被框进了一幅画。

二楼是我们的工作室。

为了让我们的小店越来越丰富,

我和马哥学了很多手工艺活儿,

比如编织、刺绣、皮具、扎染、蜡染,

马哥每天起床第一件事,

就是去照顾家里的染缸,搅拌、加酒,

我会在绢布上画下喜欢的图案,

马哥负责染色,最终做出好看的蜡染作品。

640.webp (34).jpg 

马哥和妈妈在沙溪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传统的农村家庭里,

父母希望我念好书,

在大城市里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没想到我不仅“不务正业”,还重新回到了农村,

所以父母一开始很不接受。

马哥的父母也一样,

总是担心女儿吃不饱穿不暖。

于是,我们邀请父母来沙溪的家住,

来过几次后,他们渐渐喜欢上了这里,

还骄傲地跟家里人说,

儿女盖了一栋特别漂亮的房子,

现在每次放假,

父母都会特意跑来跟我们一起住,

马哥的妈妈有时一待就是2个月。


  感谢 一条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yitiaotv

qrcode (1).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3/39403.html/feed 4
建筑师为自家打造豪宅,室内装电梯,院子多到像逛公园!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3/39367.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3/39367.html#comments Thu, 08 Mar 2018 14:30:39 +0000

陶磊是中国建筑圈颇有名气的一位建筑师,

和家人一起生活在北京。

他以前设计过美术馆,也为别人设计过住宅,

不过一直有个愿望——

希望能给自己和家人盖一个房子。

2013年时,他终于在六环外的一个别墅区,

找到了一个普通的独栋别墅,

周围还有些空地,有改造的空间。

“我一直想,生活如果能有个院子,就会特别舒服。”

他用3年时间,把这栋房子来了个大改造:

原来380㎡的室内面积,多了100㎡;

原来房子周围浪费的空地,变出了5个院子!

从地下到一层、二层,还有一条廊道,

把所有的院子、房间连在一起,

一圈逛下来,就像游山玩水一样,

朋友们来玩,都说逛出了1000㎡的感觉。

640.webp (58).jpg 

现在,夫妻两人和孩子、父母,

搬进陶磊亲手打造的家,已经一年了,

在北京,一家五口,有5个院子,

真是舒服呀!

撰文   陈子文

这栋房子在一个有五、六百户的别墅群内,社区相对密集,陶磊想有个一家人自己的较为独立、安静的空间。

跟一般人不同,身为建筑师的陶磊,装修房子是高阶版的!他先对房子的建筑结构进行了改造。

房子原来的结构很简单:两个方盒子坐落在基地的中间,周围形成一片环状的空地。

首先,把一个巨大的空间外罩,将整个基地连同原有建筑全部罩在一起;

然后开不同的洞,原来环形的空地分解成5个不同的院子;

再沿着外罩形成一条廊道,从地下层,到一层、二层,把各个空间串联起来。

改造后的房子,最大的特点大概就是这5个院子了。每个房间都有对应的院子,不同的院子带来不同的感受。

640.webp (65).jpg 

一层最大的院子刚好原来就有一棵大树,自然形成了一个树院。

640.webp (66).jpg 

在北方竹子是最怕风的,这小院子围合度好,陶磊便种上了竹子,一年四季都有绿意。

640 (3).gif 

而水院在冬天时,池子会结冰,有种冷峻的美感。

640.webp (67).jpg 

还有两个下沉庭院,在这感受一天中光和影的变化,最好不过了。

沿着廊道走,在温暖的室内和5个不同景象的院子之间穿梭,一圈走下来,就像游山玩水一样。“最后走上二层屋顶的平台,傍晚时可以在那看日落”。

廊道在不同空间中的交错,还形成了不同的功能,有的地方像桥,有的地方变成摆放植物的平台,还有些地方变成了座位。

640.webp (70).jpg 

一层平面渲染图

而室内多出来的100多平米,主要由两个空间改造而来:

一是将一层原来的车库往外移,把那变成了主卧;

然后将建筑地下室原留框架的部分掏空,增加了一个画室空间。

从大门进来后,穿过一条小道左转,就是起居室和下沉茶室。两个空间相连,面对着树院,非常开阔、通透,“这也是我们一家人待在一起最多的地方”。

全木质的下沉茶室,窝在里头,特别温暖,一家人常在这喝茶、下棋。

640 (7).gif 

起居室以黑色调为主,沙发、椅子都是黑色。“木头虽然温暖,但太多了后容易沉闷,所以我用很多黑色来压制木头的颜色,调配下来的调性很舒服。”

整个室内有五六种不同的层高,特别是茶室和起居室的连接处,由于地板不同高度的错位,形成了一块玻璃材质的隔断,从这里可以看到地下室,视觉上的变化特别丰富。

车库外移后变成的主卧,直接面对竹院。“早上起来后,电动窗帘自动打开,就会看到一整片飘动的阳光竹林,有时还会看到小鸟在里面,心情都会变得不一样。”

陶磊的妻子吴笛笛是一位艺术家,两人是美院的大学同学,房子的北侧就是吴笛笛的画室。它连接着两个院子:竹院和水院。

640 (11).gif 

画室还有个又高又长的大天窗,像一幅长卷,可以看到后面的树跟天空。“在画室,给你的感觉就像你跟自然是不分家的,触手可及。”

画室玻璃材质多,保温性较差,陶磊便自己设计了个吊炉,冬天柴火暖暖地烧着,特别舒服。

640.webp (80).jpg 

“我太太以前是在外面租的房子做画室,北京有不断地拆迁,租用的房子经常要换地方,我觉得特别不踏实也不靠谱。”所以房子设计之初,陶磊就想着把自己和太太两个人的工作室都搬进来。

陶磊自己的工作室在地下层,面对着一个下沉的庭院,一方面有更好的采光和通风,地下就是土地,带来极为安定的氛围。“我特意把休息座椅摆到了落地窗边,面对院子坐着,休息、看书,非常舒服。”

因为家里人膝盖都不太好,要尽量少爬楼梯,陶磊便把原来的楼梯拆了,装了室内电梯。电梯旁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垂直贯通三个楼层的空间,这里照射进来的自然光,变化尤为明显。 

二楼是纯粹的生活空间,小孩房和老人房都在这层。

小朋友的房间,最大的特点是家具和空间隔断是一体的,床、书桌、书柜相互穿插。

640 (15).gif 

“生活的空间,我们想在保证私密性的前提下,尽量是相互连通的”,陶磊用了很多木格栅+亚克力的材质作为墙体,甚至门也是做的磨砂玻璃门,整个室内十分通透。

到了傍晚,暗暗的冷色天光,和室内暖色的灯光相映,“整个房子变得更神秘更安静了,这是一天当中完全不同的感受。”

640.webp (87).jpg 

陶磊一家人搬进来后,已经在这度过了一个完整的四季,“住在里面,你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会发现每个季节的性格都特别明显。”

640.webp (88).jpg 

“春天你会看到树冒芽,会看到竹子冒出的竹笋,春天气温也回升了,能很惬意地到户外的院子休息。”

640.webp (89).jpg 

“到了夏天就枝繁叶茂了,还有知了在树上叫。”

“秋天落满一地的叶子,一片金黄,被浓浓的秋意包围。”

而最幸运的,陶磊说是冬天下雪的时候,院子里飘落进来的天外之物,那种惊艳的感受,是最难忘的。


  感谢 一条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yitiaotv

qrcode (1).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3/39367.html/feed 8
杭州一家三口,卖了2套房,在荒村盖了家民宿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2/39227.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2/39227.html#comments Mon, 26 Feb 2018 13:26:29 +0000 一家三口在小村庄里的幸福生活

请看独家原创视频

640.webp (16).jpg 

水草35岁那年,不顾父母反对,

嫁给了34岁国外回来的晖哥,

后来他们有了儿子淡淡。

因为不想过聚少离多的生活,

他们干脆卖了杭州的两套房,

搬到浙江台州的一个荒村里,

建起了自己的家,

经营民宿来养活自己。

一家三口看似逆行的人生,

却过得无比踏实。

3年前,我和晖哥带着淡淡,

从杭州搬来台州的胜坑村。

这里很偏僻,

杭州开过来要3小时,

上海过来5小时。

640.webp (19).jpg

胜坑村只有25户人家,

房子都是用石头建的。

村里基本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

老人大多八九十岁,看上去特别健朗。

640.webp (20).jpg

小孩也是纯天然的那种样子。

640.webp (21).jpg

这就是村子的日常样子,

就是特别安详与宁静。

640.webp (22).jpg

草宿在村子的最高点,

是村里再普通不过的一幢石头房子。

640.webp (23).jpg

对外开放的是8个房间,

我们自己留了一个房间住,

有一个大露台。

640.webp (24).jpg

周边是满眼的绿。

640.webp (25).jpg

35岁结的婚,遇到晖哥以后,

我就觉得这个人是可以过日子的。

但双方父母都不看好我们俩,

晖哥父母是觉得他hold不住我,

而我父母觉得女儿应该嫁得更好……

我们是不被祝福的一对,

尤其是父母知道我们准备定居乡下后,

更是觉得脸上无光。

刚来的时候,淡淡才2岁,

4个老人都不在身边,

我们就只能自己带孩子,

常常忙到很晚才去托儿所接儿子,

淡淡有时就跟我们一起睡在草宿的工地上。

640.webp (26).jpg

一直觉得淡淡很懂事,

没想到有一次晚上七八点去接他,

他竟然跟我说:

“妈妈我不想去学校了,

因为你们总是最后一个来接我。

那天,给我们的触动很大,

我们小小的梦想、孩子的教育,还有家庭生活,

必须都要平衡好。

640.webp (27).jpg

于是我们每天早上6点起床,

晖哥7点送淡淡上学,

送完孩子,再把菜带回来。

每天下午4点,他再出山接孩子,

6点钟可以回家,正好一起吃晚饭。

三年如一日,

每天来回100多公里,将近3小时。

房子拿下的半年时间里,

我们都没有动工,

一直在观察这里人的生活习惯,

然后再放开去做设计。

我们做的东西很乡土,一点也不高冷,

村里的人来草宿玩,

也会觉得很熟悉。

640.webp (30).jpg

常规酒店的床单一般都是白色的,

山区里没有纯白的东西,

纯白甚至代表着不吉祥,

所以我们用蓝色,

这是从板蓝根里提取出来的,

对环境好,还有杀菌作用。

640.webp (31).jpg

蓝色的床单和窗外的绿色,

搭配起来还是很好看的。

640.webp (32).jpg

晖哥是实干派,

很多看不见的活儿都是他干的,

他甚至还要去抓老鼠。

晖哥经常这里修修,那里补补,

山里湿度大,

他就尽量把湿度控制在60%以内

我们一家三口吃得很清淡,

所以也不会给客人烧油腻的菜。

台州以海鲜为主,

拿回来蒸一下就很好吃了,

村里种的土豆也很好吃,

比城里菜场买来的香很多。

不过如果客人要求吃顿大肉,

我们也能烧一碗红烧肉。

640.webp (36).jpg

很多客人来草宿都喜欢宅着,

在房间里听音乐看书,

或者在大露台上坐着发呆。

曾经有一个客人,

大老远跑来草宿就为睡一个好觉。

他中午过来,下午就退房了,

但他说,这4个小时是近一年来睡得最好的一觉。

640.webp (37).jpg

也有带着运动装备来的客人,

比如这位瑜伽了得的曹小妹。

我们在草宿周边找到了一条漂亮的晨跑路线,

推荐给喜欢跑步的客人,

这条路线会经过水杉大道,

还会经过一片红树林。

640.webp (40).jpg

我单身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天马行空,
一年差不多4个月都在旅行当中。
我觉得现在就特别落定、特别踏实的感觉。
三个人抱团在一起,
那种温暖的感觉,让我感动。

胜坑草宿

地址:浙江省临海市小芝镇胜坑村后山90号


  感谢 一条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yitiaotv

qrcode (1).bmp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2/39227.html/feed 4
他用400万在荒山盖了9栋房子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陈屹峰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2/39059.html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2/39059.html#comments Thu, 01 Feb 2018 15:53:09 +0000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2013年4月,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600多万人次通过壹基金参与支持,

共募集3.85亿人民币,用于灾后重建,

其中包括在灾区建一批幼儿园。

4年多后,这些幼儿园逐渐建成,开始使用。

建筑师陈屹峰设计的新场乡中心幼儿园,

就是其中一家,

援建资金396万余元人民币,

2017年9月份开园!

跟一般幼儿园不一样,

陈屹峰一下为孩子们造了9栋超美的房子,

依地形排成两排,

就像展开的双臂一样抵挡着险峻的大山,

孩子们在里面,感觉很安定。

真没想到在灾后的大山里,

还有个这么温馨美好的幼儿园,

这笔善款花得太值得了!

640.webp (17).jpg 

因为是用善款来建设的幼儿园,

每一分钱都要花得精打细算,

建筑师的设计费不高,甚至还自己贴钱,

来回上海和雅安十多次,

但这却是他觉得做得最开心的一个项目。

640.webp (18).jpg 

陈屹峰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希望小朋友们以后回想起来,

这里给他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

640.webp (19).jpg 

自述   陈屹峰   编辑   陈子文 

这个地方是雅安市天全县下面的一个乡,叫新场乡,典型的川西山区,山很高大,甚至有点险峻了。

第一次去那里时,看到那个小村庄觉得很温馨,你感觉在山的这种危压下,这个村庄还是很安宁。

640.gif 

我们当时跟当地了解下来,在川西,乡里面村里面都是没有幼儿园的,有些私人的托儿所,条件也不太好。

我们的幼儿园在2017年初就基本竣工,9月份正式开园了,整个乡的小朋友都可以来这。

640.webp (20).jpg 

新场乡幼儿园开园合影

我还看到过一张开园时他们拍的集体照,大家都很开心,我也很开心。

640.webp (21).jpg 

幼儿园在新场乡丁村的村边上,原来那个场地是一个乡村小学,就废弃了。

场地有1500㎡,周围村民的住宅一般是200㎡,如果按照常规去设计的话,它肯定是一个庞然大物。

于是,我们把1500㎡拆成了9个小房子,排成两排,像伸展的双臂,抵挡周围的大山。

小班、中班、大班,每个年级设两个班,我们把六个班分成六栋独立的房子;剩下还有活动室、行政、食堂。

当中形成一个带状的广场。

640.webp (25).jpg 

人在山区有一个蛮深刻印象,就是视线它经常是受阻的,所以我们经常听到小朋友问,山那边是什么东西?

幼儿园三面环山,朝西呢正好有一个山口,可以看出去挺远的。

小朋友在里面三面被建筑围着,他一边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口,一边可以和小伙伴在一起玩,我们还种了一棵很大的黄角树。

他在里面感觉非常安定、非常安全,有一种庇护感。

有小孩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刚入园或者入托前面一个月是非常难受的,小孩哭天抢地的。

我们把幼儿园做得有点像村落的感觉,每个班有个自己独立的房子,就像一个家。这样熟悉的环境,小朋友们会更容易接受。

640.webp (28).jpg 

雅安地区,一年有两百多天在下雨,有个称号叫“雨城”。进入幼儿园后,在里面任何一个建筑走动应该不要淋到雨,所以我们用了一个廊把这9个房子连起来。

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拿特别轻的轻钢来做的。

640.webp (29).jpg

另外,就是把建筑局部做成一个骑楼一样。

你走一半是钢的很轻的外廊,往前走突然建筑里面变成骑楼了。

640 (4).gif 

廊上面有很多洞,你可以从广场钻到洞里面,或者廊里面探出一个脑袋来,再几钻就出来了。

一会儿暗的一会儿亮的,绕来绕去,小朋友自己就会想出很多玩的方式。

640 (5).gif 

幼儿园室外的地面也是砖,有一些适度的高低起伏,其实能锻炼小朋友的安全意识。

640.webp (30).jpg 

房子内部呢,我们希望每个班就相当于一个家一样。每个班它外观氛围接近,但里面都是不一样的。

小朋友就会觉得:这是我的家,跟你的家还不太一样。

640 (6).gif 

小班、中班、大班,里面的空间布局有三种,还选了三种色系,从蓝绿色,到黄色,到橙红色。

一层就是一个大的活动室,进去还有储藏室、盥洗室,小朋友平时的活动都在一层。

640.webp (32).jpg 

二层主要是卧室,卧室做得像阁楼一样,有个楼梯上去。

640.webp (33).jpg 

因为这个是一个善款来建设的建筑,每一分钱花得都要精打细算,任何支出它要对募捐者负责的。所以我们尽量用当地的材料、当地工人比较擅长的工艺,来做这个房子。

640.webp (34).jpg 

屋顶是坡顶,做了双层,万一有水渗下去,底下还有一层防水层。

外墙也做了双层,墙体外面再砌了一批当地的页岩烧结砖。那个砖实际上蛮防水的,同时也是一种装饰。

640 (8).gif 

设计、建造这个房子的目的,不是为了某种商业利润或其他一些考量,就是为了想给小朋友有一个地方可以去上学。

所以整个过程中,我自己也体验到可能是我们在设计其他项目中比较少的一种感受:非常阳光。

640.webp (35).jpg

幼儿园对小朋友来讲,其实就是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当这第一步给你的感受是很正面的,或者很善的很美的,你慢慢对这个社会的态度也会变得很正面。

像我现在还记得我小时候那个幼儿园的状态,有一个院子,当中有棵丹桂,到秋天那个桂花就落在地上……

640.webp (36).jpg 

希望我们设计的这个幼儿园,也能给小朋友留下美好的记忆的片断,相当于给他们人生的第一个礼物吧。

部分图片摄影:苏圣亮

部分图片由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

点视频,震后大山里竟然有个这么美的幼儿园


1517541621677381.gif

 一个小店   来 × 一条的店里逛逛#年货特惠#

]]>
//m.stpapt.com/archcollege/2018/02/39059.html/feed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