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发的“晚安,建筑打工人”一文里,看到不少卑微打工人的低声呐喊。既然众生皆苦,身体已经被牢牢绑在工位上,思想上不如就一起逃离一会吧~
最近正好在学魏娜老师的情感设计课程,第一节课的课后作业是“找一个你觉得成功的建筑案例”。作为课代表,小编借此机会,翻阅国内外30+网站,翻译5万+文字,深挖了一个治愈氛围营造地极其“成功”的建筑,简直就是冥想与思考的天堂。休息一下,一起来感受世界那头的Peace and Love 吧~
△ 魏娜情感设计第一课作业
哲学家奥勒·蒂森描述自己看完平和之家的感受,他认为:“这是一个逃离喧嚣现实,可以自由呼吸的地方。”
这座房子可以成为所有志同道合的人的聚会场所,无论他们用什么名字称呼它。没有即将发生的战斗,没有羞耻的负担,没有商业招募,没有紧急的声音在呼唤。和平之家可以成为人与天堂之间的枢纽。它不会使天堂降落到人间,但它提醒人们有天堂的存在。 ——奥勒 · 蒂森
△ 哥本哈根北港以及“和平之家”项目所在地 © HOUSE OF PEACE
△ 星形联合国区域总部 ©DINZ
方案“云”在获胜后更名为“平和之家”。2015年9月,平和之家项目在官网宣布已获得建造许可。
3. 建造理念。
平和之家的建筑设计由石上纯也及丹麦事务所斯文堡建筑事务所的创始人约翰尼·斯文堡(Johnny Svendborg)联合完成。其建筑形态取自自然素材“云”,自然属于万物,象征着建筑包容性。
△石上纯也(左);约翰尼·斯文堡,Svenborg Architects 创始人(右)
石上纯也希望充分运用场地在海上的独特性,因此选用云的形状加强自然之感,并借助纯白的色调以增强它的纪念性。
约翰尼则认为,漂浮在水面上的平和之家就像人们看到的空中之云,独特而神秘;它云状的屋顶和墙壁、水面充当着地板,构造出多元的内部空间形态。“人们永远不会以同样的方式体验两次。”
△上图:“石上纯也:自由建筑”展览视频截图,由笔者翻译
4. 建筑类型、材料。
夏天的时候,这些玻璃闸会打开,使里面能够通风… 到了冬日,玻璃闸会关闭。上面的结构体和玻璃闸将一起下沉至海平面下2米左右,海水通过海底连通在一起,而离海两米的地方,将形成一处类似水池的水面,像是被封存起来了一样。 夏末的时候,玻璃闸开始关闭,太阳光就会加热建筑物内的海水,而从海底反射出来的光线照射到建筑体内,内部空间会非常明亮。 ——石上纯也
5. 建筑空间。
△上图:平和之家剖面 ©junya.ishigami+associates
6. 平和之家同时期作品。
△上图:台湾金门岛轮渡码头效果图
平和之家为非盈利组织HOPE基金会所有,它将通过出售门票和商品的模式赚取用于运营和维护建筑的费用。人们可以花5-8美元使用一只圆船。项目预计每天的访问人数至少为200人,建筑内部一次最多可容纳50人,云朵空间最多可同时接待25人。
除门票收入之外,平和之家也接受业界的捐赠和资助。该项目的管理和运营将由HOPE基金会承担。
想去参观的小伙伴可以追随平和之家的社交账号,随时关注建造进度:
推特:@HouseofpeaceDK(科学上网)
Instagram:houseofpeace.dk(科学上网)
8. 总结。
△“石上纯也:自由建筑”展览平和之家模型
就此情况来看,效果图中寥寥数根支柱很难支撑得住巨大的屋顶。因此在实际建造过程中,个人猜测应该会根据结构情况增加很多很多的立柱,很难完全呈现图纸上的轻盈感。委托方和设计师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在HOPE基金会2018年的报告中,他们指出有关平和之家的结构问题正由开发商、当局和建筑师、工程师组成的咨询小组联合协商。
△石上纯也个人经历,编者整理绘制
有人认为,石上纯也的建筑深受妹岛和世的影响,他们的作品有着一脉的纯白和轻盈之感。但石上纯也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其实深入分析他各个时段的作品,就会发现,轻盈和纯白仅仅是他研究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而他的作品,也很难用什么风格来概括。
△石上纯也主要作品,编者整理绘制
初始印象中,我对平和之家的喜欢来源自感受——对“静谧、平和”的建筑意境的情感共鸣;但经过上面的学习之后,能够更为深入地解析喜欢之处,比如它的独特性:
独特的建筑氛围,为营造意境而大胆尝试建筑位置、形态等;
融合并融于自然:置于大海之中,直观感受令人敬畏的自然力量;
步入建筑内部的方式具有创新、趣味性:乘坐圆形小船进入建筑;
△和平之家效果图 ©junya.ishigami+associates
除此之外,学习完以上内容,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例如:
什么是建筑氛围?
营造氛围的手法应该是什么样的?
对建筑设计与落地性(结构)的思考。
而了解案例之外,衍生的一些思考(不论是关于案例本身或案例之外的思考),我觉得是做这件事情后最意外的收获了~
- -
文/成名在旺仔小馒头
李耕书的方案似乎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设计手法,在带来特殊开放式体验的同时也建议了不同的幼儿园教育体制,我认为在这个刚刚开始接触建筑设计的阶段,这些不同于常规的思考方式也是值得鼓励的。
这两个方案与大部分其他方案的单元式设计思路有所不同,至少从外部体型看,没有明显的重复单元,而是有单一强烈的整体性。容易让人记住,也吸引人点评。采用非常规的设计手段,必然要处理因为非常规而带来的更多设计难题,因此暴露出的问题也就更多。所以我赞赏两位同学的勇气和努力。然而,即使不提那些因为体型不规则带来的问题(因为这些最终是可以解决好的),我也不得不指出,这两个方案最有价值的部分——体型本身,也不是太有新意,甚至已经有些司空见惯了。若要在这个方向上有所成就,两位同学还要继续努力。
在观察建筑前你会观察自己吗?
在过去四周时间里,有的人无所事事,有的人在疫情中恐慌,有的人被钉钉绑架,而建筑的学生在干嘛呢?
我们找来了几十位建筑学生以及一位清华“大师班”老师——魏娜。让老师给他们布置作业。他们竟然心甘情愿地去赶图了。是什么样的作业有这样的魅力?
综合四本书的读后感
魏娜老师说,要研究设计就得先研究我们自己。在疫情的关口,人们总觉得恐惧和空虚,而建筑作为一个物质和精神的栖息地,能不能帮我们带来精神上的平静?建筑内发生的各种事件能不能给人带来更积极的情绪呢?
如果你对自己和周围的环境还不够了解,不妨看看他们是怎么理解自己的家。
01
作者:病友
“这一个月的课程,通过对四本书的阅读、解读,让我重新认识了建筑,并产生了许多的共鸣。作业的安排以最熟悉的“家”为引线,通过一开始“对家的思考、感受”的总结,到绘制家的“情感词典”,最终完成“理想的家”,很好的帮助我们从理性认知转化到感性思考的角度看待建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每周五的作业分享会,听着大家对于“家”的分享和理解,内心有着不少的触动,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感谢娜姐和大家的指导和分享,谢谢啦~”
02
作者:旻天
“很幸运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寒假拥有这样一段充实和快乐的记忆。细化自己的观察,留心平时视而不见的小细节,锐化自己的感觉,调动自己内心深处的小情绪,从生活经验中提取归纳情感,用情感辞典解析转化直觉,一个月的时间让我初步地感知了用理性去剖析感性的过程,也开拓了我作为初学者的设计思路。也许幸福的建筑来源于幸福的设计吧,希望自己能留住这份幸福和投入。”
03
作者:Ccchen M
“一个月的课程,四本书的旅程。白天上班,晚上读书上课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忙碌而又充实,感恩在艰难的日子里遇见娜姐。从感性认知,到情感记忆,再到理想的家,最后通往弥漫着诗意的精神空间。在某种程度上,被治愈了,身体和心灵。我们挖掘出内心深处的家宅记忆,把他们变成一个个场景,再转换,投射进新的家宅里。这一系列的操作,虽然不完美,但却是,一个新的开始。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向前进化,也时时回溯,铭记于心。”
04
作者:fox
记这一个月的感受,疫情的到来,打断了我之前的部分设想。偶然间看见魏娜老师的课程,便参与到这个小小的学习中,其实更多的是对以后工作的不确定性,想通过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而渐渐寻找自己内心的希望。在魏娜老师的带领下,还有群里伙伴每天的提醒,四周的课程,我渐渐找到了内心部分的自己,那些深埋心底的记忆,不时浮现在脑海中。场景再现,又浮想联翩。谢谢魏娜老师,谢谢一起学习的伙伴们!
05
作者:yujing
这四周在娜姐的带领下,开始对自己最熟悉的家进行了情感上的观察,回忆,分析与设计。在此次情感设计课程后,我获得了新的建筑与哲学相结合的思辨模式,从原本由外而内的习惯性思维模式,慢慢地开始像由内而外的设计模式探索,并在最后一次作业中进行了初尝试。 建筑本身就是一门因人而异的学科,不同的人生经历体验与思考都会带来对建筑学不同的理解,因此建筑空间才会有打动人的力量。我会将这种思考模式延续到我今后的建筑设计中!
06
作者:盛靖郡
伍尔夫说,“一个女人如果要写小说,那么她必须拥有两件东西,一样是金钱,另一样是自己的房间。”我从身体的真实感觉中提炼出觉知:即便是与父母一起居住的家仍然让我身躯蜷缩,我便开始想要探究什么样的屋宅才是属于我这个独立的个体,而我能够从中彻底完全地绽放、安眠,仿佛它是我本来的一部分。魏娜老师对于《建筑体验》、《幸福的建筑》、《空间的诗学》、《弥漫空间》的领读解析,以及其独到的情感设计手法帮助我找到了我灵魂之宅的第一块砖。
07
作者:孙妮可
这段时间里“弥漫空间”对我帮助很大,以往中矩的上课,渐渐的让我的头脑开始迷茫,是理性的逻辑,还是感性的思维。徘徊在两者之间,变得很迷茫。从以往的设计来看,我的感性是远远大于理性,设计也是情感充沛的,甚至有时候别人问起来,我无法阐述清楚,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了解了”弥漫空间”,我尝试将这种方法注入到平时的设计中,做更有逻辑的情感设计。
08
作者:小憩
感谢魏娜老师,感谢建筑公开课,能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共同学习,共同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我们原来可以在关照人的感受、在生活的一个个场景中,展开我们的设计;我们的设计,不是去建立人与自然的隔阂,而是潜心营造人与自然亲切对话的环境。
09
作者:小熊妈
《弥满空间》是以一位中国女性建筑师的视角展开的。文中提出ILSEI思维训练,是女性特有的感性和建筑师多年职业培养出来的理性思维的碰撞。文中提出了分镜,分镜最重要的是感受路径和核心场景。这次“理想的家”设计训练,我尝试着将内心被感动的情景制作成分镜场景,在脑海中,不同路径的相互契合,产生了目前的楼层分布和平面布局。我希望这样的设计方法会继续使用和体会。
10
作者:她的梦
一个月以来的读书和设计历程,让我从以前的“纯粹的功能流线式建筑”中解放出来,我们的许多简单的情感也会是设计的解法之一。从脑海里构想关于场景的印象,然后用富有张力的元素表达出来,那样的一副图景的确是让人赏心悦目。在这同时,我还接触到了许多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优秀的人,从他们身上能看到许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我想,不论何时何地,不断学习才是我们最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11
作者:涵儿王
从对家的“基本观察”到对家的“印象记忆”,再到家的“情感”解构成“词典”,最后用“词典”创造出“理想”的家,这四周的情感设计课带我经历了一次从未有过的设计体验:引导我从现象测绘的观察入手,到唤醒记忆深处的家的感觉,再到将这种感觉解构物化,到最终融合成一个家的整体形象。整个过程让我体会到了一个全新的设计观:从感觉开始,让直觉主导,理性跟上。实践证明,我开始更加地察到觉和珍惜自己的感觉和直觉的作用力。期间魏娜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们读书,很真诚地分享她的感悟和思考过程,同时能和很多小伙伴互动交流,是一次很宝贵的学习机会。
12
作者:窝窝兔
这期课程跟着魏娜老师做了一个关于“理想的家”的设计,体会了情感设计的过程。情感不同于专业知识,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当设计师以情感为切入点,设计情感与使用者共情时,我想就会有更多的人能够理设计、尊重设计、并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设计师传递的情感。课程很快就结束了,前面读过书的具体内容很多都已经忘记了,但是这些书留给我的思考确还在继续,开启的思想之旅也不会停止。
13
作者:绝世浪神-《星海之宅》
随着四周的课程越发深入,四本书的内容,魏娜老师的解读和同学们的思考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开始体会建筑的情感和人的共鸣。当我在构思理想的家时,抛开了功能、场地、规范等等的限制因素,似乎设计无从下手,感觉眼前有无限的可能性。我开始静下心来,一遍遍地追问自己内心的感受,沉浸在对于空间和理想的思索之中,这时,有一些东西呼之欲出,它难以精确完整的表达,却随着我的一些勾勒越发的清晰。在这种感觉的指引之下,设计开始呈现出它的模样。当我完成这个设计再回过来看设计的过程,我意识到,比繁复的辞藻和华丽的修辞更重要的是想表达出的思想,因为,只靠门窗的片段,室内的形式或是立面的比例永远不能组成一个会说话的建筑。只有当建筑师真的想说的时候,他的作品才会真的跃然纸上,似乎每一根线条都在讲同样的话。
14
作者:王文涛
外面的世界是一场人类和病毒前所未有的战争—疫情进展和抗疫的举措,轰轰烈烈;家里的世界是关上门安静的阅读,润物无声。情感设计第三期的课程,《建筑体验》《幸福的建筑》《空间的诗学》《弥漫空间》,伴随着四本书的紧凑阅读和四个作业,从自己最熟悉的家开始进行观察关注感受和体验,进而到关于理想的“家”的构想,再到理想的家感受的词典生成,再到最后理想的空间日常的组合,我用一系列的小的黑白分镜来记录自己这段时间的所思所感,图像所成乃是自己心底的一份关于理想的家的回忆和畅想,伴随着一份温热的情感,未来她将会在我手下发展演变成为真实的存在,材料空间时间记忆,而此时,她是一份独特的礼物,短暂的一个月,在以后还尚待时间的雕琢。
你觉得哪个“家”是你喜欢的样子?
4周的“情感设计:读书课”已经结束。在我们的建议下,魏娜同意将这次的课程持续迭代下去,4个月为一个周期,4个月4本书,每个月1次互动作业直播。
现在加入,原本优惠的基础上再-100元;
同时还有20元限时优惠券。截至日期:3月14日23:59分
※ 3月14日13:30(周六),清华“大师班”中期评图首次线上公开,魏娜组将在“ ”同步直播。
扫描下方二维预约
△长按3连哦,汪~(搜索公众号“ ”或者把上图发送到“微信传输助手”识别二维码报名)
- -
纽约市的库伯联盟(The Cooper Union)创建了在线数据库“学生作品集”,收集了80多年来建筑学学生的作品,其中包括伊丽莎白·迪勒(DS+R主创建筑师,现执教普林斯顿大学)、丹尼尔·里伯斯金,坂茂(Shigeru Ban)(2014年普利茨克奖得主),森俊子(Toshiko Mori,现执教哈佛大学研究生设计院)等著名校友的作品。
这个月推出的学生作品集是一个由库珀联盟创建的旨在促进科学和艺术发展的档案网站。该数据库收录了私立大学Irwin S Chanin 20世纪30年代至2000年间的学生作品。这些上世纪学生作品数字化后,能够为很多的学生,建筑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的参考点来了解学校上个世纪的建筑教育与实践。
在网站上我们既可以按照学生的名字,也可以按照不同类别的作品进行搜索。学生作品集目前处于第一阶段,档案保管员正在努力扩大在线收藏,将2000年以后创作的学生作品包括进来,比如Daniel Arsham的作品。这些文件中的大多数已经是数字格式,也不需要进行转化。
相比与其他的常春藤建筑院校,年轻的学生对这所学院不一定有所耳闻。因此在展示学校学生作品之前,不妨回顾这所学院的教育史。
彼得·艾森曼
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彼得·艾森曼
彼得·艾森曼曾一次讲座中说到,如果说1969-1979是美国战后现代建筑教育史最具影响力的十年,库伯联盟则是这场剧变的最主要的阵地。John Hejduk任院长期间,库伯联盟将欧洲柯布西耶和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理念引进美国,许多后现代主义重要的建筑师都在库伯联盟进行教学,如西班牙的Raphael Moneo(1996年普利茨克奖得主、1985-1990哈佛大学研究生设计院院长)、阿根廷的狄安娜·埃格赖斯特(Diana Agrest)(普林斯顿大学 第一位女性教授、在Cooper教学至今)、瑞士的伯纳德·曲米、英国的科林·罗(Colin Rowe),彼得·艾森曼等等。
新世纪初,院长Hejduk去世,学院的辉煌慢慢淡去,侧重现代主义传统表现手法、形式分析和细读、以纽约为典例的都市研究的教学体制则继续延续。2014年原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院长纳达尔·特朗尼临危受命,领导库伯联盟 转型。特朗尼就任后引进来自美国和欧洲各大院校的讲师和教授将数字建造和材料研究加入课程体系,同时加固教学传统史上对于形式分析和都市环境的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总学生数不到1000人,该校校友获得相当不合比例部分的全国最高奖项,其中包含一座诺贝尔奖。拉塞尔·艾伦·赫尔斯: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爱迪生:但只是旁听而非正式学生。曲家瑞:艺人,各大综艺节目特别来宾,作家。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所建筑院校的学生作品,感受一下上世纪建筑学霸们的建筑理念吧!
令人惊喜的是
在80年代的学生作品中
有一个学生作品名叫北京
一起看看吧
这些学生作品
成为了学校的珍藏
也象征着整个学校建筑教育的发展
大家还记自己
学生时代的作业吗?
· END ·
【前言】
向各位“粉丝老爷”介绍一下
新晋“铁三角”管理层
四川农业大学 大三 赵同学
(负责专业资源库版块)
退役魔法少女,现任建筑熬夜秃头少女
今天的书单是建筑设计篇,小编为大家精选了30本非常经典的建筑设计理论书籍,希望能让你有所收获。文末有福利哟。
01 走向新建筑
本书是机械的宣言书。柯布深深地体会到即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改变,建筑仍困在传统文化的桎梏之中。他重新定义了这个时代对于美的标准,即工程师的美学。他创造了一套新的建筑语言,彻底改变了现代建筑和城市的面貌。
02 建筑氛围
卒姆托追求感性和原始的东西,不仅是建筑本身,还是他情感的载体。我们做设计的价值观是理性的,方法论是理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理性的,但是,真正打动人的是情感上的共鸣。
03 自然的建筑
作者以对二十世纪建筑风格的扭曲为起点,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自然与建筑相结合,为二者创造更多的关联性。我们不仅要了解建筑的观念与建造,还要了解不同地方的差异所造成不同的生活方式。
04 街道的美学
作者根据图底关系对日本和西欧国家进行外部空间对比,归纳出两者的差异。街道的美学,其核心就是以人的尺度去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即街道。
05 空间的诗学
本书研究的是空间的形象,在作者看来,空间并非只是容器,还承载着我们的意识。他从现象学角度研究一些最初的形象,那些能带给我们幸福的空间,探索那些形象是如何表达我们的意识,以及空间中的形象会生发出一种怎样的诗歌力量。
06 十宅论
本书通过对十种因居住方式不同而造成不同空间和氛围的住宅进行分析,来探讨使用者最实际的需求,让我们知道作为建筑师要以一个什么样的思想来和心态塑造不同的建筑。
07 建筑师的20岁
本书通过访谈的方式记录了六位建筑大师在20岁时的经历,让我们知道在我们这个年纪那些建筑大师们都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是如何发现自己对建筑的激情的,并如何坚持下来的。
08 安藤忠雄论建筑
本书是关于安藤20岁左右的记录,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激励和鼓舞,虽然安藤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但他凭借自己游历世界的经历加上深入的思考和时代责任感成长为一名建筑师。
09 思考建筑
卒姆托的建筑总是带着诗意美的,他觉得建筑更多的是要营造空间,用各种不同的构件将人们内心的情感实体化,他试图通过对建筑进行诗意的表达使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10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本书分析了城市的本质,即多样性,自发建成的城市看似混乱,但它是由人们的生活秩序所组织的,然而在一些规划好的城市中却没有这种秩序。城市是一个大体量的建筑,它始终都要与人发生关系。
11 负建筑
负建筑在作者看来是失败的建筑。“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对此,我很想探究一番。”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重新回到建筑本身上。
12 建筑师成长记录:
学习建筑的101点体会
从建筑的入门,到设计过程中的问题,本书列举了101个问题。是一本入门级的读物,虽然很快就读完了,但是它是一本需要你带在身边随时翻看的书。
13 静谧与光明
静谧是不可量度,光明是可以量度。建筑就存在于静谧与光明之间。伟大的建筑总是用可以量度作为工具去实现它,完成后,其他人通过建筑实体感知到不可量度的部分,使建筑产生了令人愉悦的诗意。
14 路易斯.I.康的空间构成
本书并没有谈及康的思想,而是通过空间构成形式讲述了康的作品逐渐成熟的过程。通过对比康与其他现代派大师的空间构成形式,把现代派大师的体系串联了起来。
15 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
” 西方人因为把自己和他人清楚的分开,从而产生了“自我”意识;而日本人恰恰相反,自我和他人之间一定有着某种融合感。“本书对文化与建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比较不同文化对建筑带来的影响。
16 勒.柯布西耶的住宅空间构成
本书分析了柯布的两个建筑设计基本原型,即多米诺型体系和Monol体系,这两个体系表达柯布的思维和理念,通过移动的印象和时间的印象使每个建筑都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17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本书是建筑设计入门的经典书籍,是建筑学”圣经“一般的存在。
18 庇护所
本书将各种形式的建筑都囊括其中,以大量配图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它们是如何建造出来的。是一本实践指导类的书籍。
19 透明性
本书是关于一种新的研究建筑的方法的讨论,对透明性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即物理的透明性和现象的透明性,也就是视觉和空间的结合,让建筑成为可理解的东西。
20 设计与分析
本书以当代建筑为例,介绍建筑的分析方法和设计原理,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书。可能会有些枯燥,但是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手册。
21 建筑设计资料集成(综合篇)
本书是一本建筑设计百科全书。书中涉及到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从方案的深入与细化到内部技术层面,是一本相当于牛津字典一样的工具书。
22 拼贴城市
本书的理论源于对现实城市理论的批判,拼贴看似在批判乌托邦和现代主义,其实是倾向于使他们共存。
23 癫狂的纽约
库哈斯的思想很有力度,表达的理论却很简单,作者用了非常奇妙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曼哈顿的故事。
24 居住的概念
本书是一本关于人类居住的书,探索应该如何创造与人们居住意义相适应的建筑。
25 红不只是一种颜色
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在于他如何用一生去回答一个问题。本书通过对密斯案例的拆分解读,为我们揭示了他建筑的内在含义,为我们揭晓密斯建筑的答案。
26 城市建筑学
本书强调了文化空间持久性的决定作用,如同书中所说,“所谓历史的结束就是记忆的开始”。
27 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
本书分析了建筑作为文化载体的意义,强调硬环境与软环境相结合的必要性。
28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本书的理论更像是建筑的现象观察的总结,是对现代建筑的启迪与反思 与现代生活的不确定性相对应的。
29 反造型
作者在开篇提出了他的“建筑五原则”,但本书更侧重的是一本建筑随笔,在书中呈现了他的建筑理念和灵感来源,是一本可以为大家提供灵感来源的一本书。
30 建筑诞生的时刻
本书通过对建筑史,实例进行解读,对柯布西耶为代表的西方建筑理念进行分析,说明无法与大地分割开的才是建筑,提供了一种建筑的新思路。
备用:微云(密码:v7yb58)
建筑1802
刘昕宇
指导老师:章为
点评:
刘昕宇同学分析的《波尔多住宅》做得最好的地方是图示语言的运用,把自己理解的部分用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分析图结合起来。既简明扼要也生动活泼,制图的精准和规范性需要提高。
张越淇
指导老师:章为
点评:
张越淇同学分析的《森山邸》是由十个体块组成的住宅,建筑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交织在一起。作业从平立面分析它的现象透明性,从门窗对位关系研究它的物理透明性,最后解析了碎片化的体块与交流的关系。解析的角度适合建筑的特征,模型制作精准,但对建筑内部的空间分析需要加强。
赵阳
指导老师:章为
点评:
赵阳同学分析的《史密斯住宅》,分析的结构清晰,要点突出,文字与图的结合精准。制图规范,制图工整,模型制作准确。是一份各方面完成度都很高的优秀名作解析作业。
建筑1803
和译
指导老师:钟力力
点评:
和译同学的作业“成羽町美术馆”以细腻的手绘图完整解析了从宏观都市-中观建筑-微观局部的丰富内容,分析深入细致;表现既有体块分解、又有轴侧爆炸、更有多角度钢笔画,建筑解析严谨充实,效果生动。
王敏
指导老师:钟力力
点评:
王敏同学的作业“巴拉干自宅”大胆抓住作品中的墨西哥风格及其强烈的色彩展开解析与表现,分析图文并茂、角度众多。值得一提的是,手工模型和作业大胆再现了作品的丰富色彩,使得作业在众多“黑白灰”中脱颖而出。
王芯蕊
指导老师:钟力力
点评:
王芯蕊同学的“道格拉斯住宅”作业解析准确细腻,采用图解生成的方式分析了平面、立面、形体、功能、人体尺度、交通流线及材料结构;手绘彩铅的运用丰富了图面效果并表达了自身对作品设计的理解。
建筑1804
黎诗敏&黄爽
指导老师:齐靖
点评:
图面清晰整洁,线条和色彩表现优秀,运用了多种分析方法且表达清晰直观,但模型稍显粗糙仍有进步空间
城规1801
蔡永怡&龙湘怡
指导老师:胡骉
点评:
采光、体块、形态等多种分析搭配,又通过平面、剖面分析了安藤忠雄的设计意识与手法,解析角度多样、较为全面。建筑模型制作精细。整体图面工整、制图严谨、排版规则,具有良好谨慎的设计意识。
刘敏&程晓宇
指导老师:胡骉
点评:
结合室内外多个角度分析了视线状况,又对室内空间排布、体块体量进行了多样化解析,让人深刻了解建筑内部设计理念。轴测效果图绘制工整挺拔,但后续室内分析色块过于突出,改进后图面效果将更加整体。
兰艺萱&韦云飞
指导老师:胡骉
点评:
着重分析了建筑的室内功能、几何构成、建筑流线等方面,多方面解析了大师的设计理念。图面排版干净整洁、内容清晰。建筑模型制作需要改进,部分衔接部位瑕疵较为明显,需要改进。
城规1802
方昀宣
指导老师:陈娜
点评:
方昀宣选择的是芝加哥住宅,这是安藤忠雄在美国的第一件作品。图纸从交通流线、功能分区、空间构成等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分析,表达较清晰,但内容可以更丰富。
王诗怡
指导老师:陈娜
点评:
王诗怡同学选择的是格罗皮乌斯住宅,一个“包豪斯”式现代主义住宅。王同学在仔细阅读作品资料后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表达很细腻,模型制作精美。
特别鸣谢
湖南大学 2018级设计基础任课老师
邹敏 章为 钟力力 胡骉 陈娜
及各班助教 各班同学
感谢你们对于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本文由湖南大学 授权发布
文中教学方案、设计方案等版权
归湖南大学 所有
湖大有个建筑院荣誉出品
资料收集|解咏欣
作业点评|邹敏 章为 钟力力 曹开元 孙楚寒 陈娜
编辑|解咏欣
封面|张子惠
说到一套设计表达的工作流,往往都是平面图CAD绘制–建模–出施工图–效果图–平面图–分析图–各种详图剖面–鸟瞰–文本排版–动画….反正就是这么一个流程,其中所需要的软件有:PS/AI/CAD/SU/RHION/LU/REVIT…..反正也就那么10来个吧….
看到这么多个软件,别说熟练的掌握呢,光要安装这么多都觉得心累,有的时候好不容易弄到了软件安装包,结果被告知mac系统不能用!这让果粉用户很头疼
有的时候在想,有没有啥软件能一次性涵盖着所有功能?所有系统都可以用?一般人会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异想天开,但是2019年了,还真有这种神奇的软件!那就是vectworks2019(文末附下载方式)!下面我们看看他神奇在哪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针对建筑的运用的宣传小视频
强大的图层管理功能
建好模型之后,我们肯定要针对各个楼层进行分区标注,索引,这个时候要单独显示就十分重要了,vw2019有强大的图层索引功能,可以快速选择,非常方便
快速功能分区
分好图层单独显示后,你肯定需要一个对单层平面/轴侧模型做标注和分析,vw既可以快速的针对你的设计进行功能分区(色块标注),出一个功能分析图不是几秒的事?
2D与3D快速切换
有了模型之后,这个软件就可以直接根据模型生成平面图,这样不是就可以直接出各种详图,平面图了吗?
一键生成详图报表
有了可以直接模型,一键生成该物件的材料,报价也是几秒的事
排版出图一体化,互相联动
假如你要出酷炫的剖面图,直接剖,然后生成视口,排在展板里就好啦(有点类似CAD里的布局功能)
比如你要出素雅的白模图,你只需要在排版里复制一个视口,一键修改就好啦
觉得效果图不好看,那就在排版里直接调色,直接出效果图
一个简单的排版就这么快速的生成好了,就一个软件!做完了所有的事情!(建模+出图+排版)
这个时候甲方脑子一热,让你改一个详图,通常情况下,我们就要退回各个软件,紧张的打开SU,CAD,PS一顿改!然后再汇报,不满意,再退回,再重复操作(时间很多耗在开几个软件之间的切换)。但是在VW2019,这一切都变得很简单,哪里需要改,你只要进入视口,直接修改,所有都会跟着联动哦!
以上的是建筑的特色功能,当然VW还有针对景观的专属特色,我们再来看看官方视频介绍
下面我们再来单独的介绍下景观中的特色功能,部分功能与建筑特色一样,下面就不多介绍
复杂地形建模
学景观的你都知道,地形建模是个比较头疼的事,通常在SU建地形,需要非常多的插件,和复杂的操作,但是VW中,这一切都变得很简单
草坪和植物还是非常细腻的,还带等高线哦~(毕竟和lumion是兄弟软件)
在线模拟/检查设计合理性
很多同学由于缺乏实际项目的经验,做的设计往往不符合实际,各种规范错误,这个时候你可以将你的设计上传到软件上,比如模拟车型流线,碰到不合理的地方可及时修改
丰富的材质与植物库
在画节点详图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找不到与图例对应的材质贴图,于是作为学生的你,在出效果图的时候,如果仔细看图,经常会发现节点大样图和效果图材质不一样的尴尬处境,用了VW,就不会出现这种错误啦
强大且丰富的植物库,你可以根据植物的颜色,习性,大小,所在地区进行筛选条件搜索,种植做到真正的因地制宜。避免出现在寒带种植椰子树的尴尬设计
同时也可以快速在效果图中修改植物的的生长状态,到底是成年状态的植物还是幼苗,都可以随意切换
选择好了植物,出好了效果图,就需要在排版中进行植物的文字标注,通常情况下植物标注需要你拖入ID,然后慢慢查阅植物的学名进行标注,很繁琐,(有的学生朋友们,为了凑图省时间,经常做一些张冠李戴的事情)但是在VW中都可以自动识别,一键标注!
当然更牛逼的是,Vectworks2019支持win系统和MAC系统!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vectworks2019所绘制的惊艳效果吧
下载方式1:
关注微信“绿变变”
回复“VW2019”,即可获得
下载方式2:
今天,小编想问同学们句心里话
不好意思放错了,重来重来——
大?
那你还不快来Rac studio!
什么,有人还不知道我们RAC?那小编可得好好给你说一说了!
没错,这是则正经的招生广告
来都来了,前排瓜子饮料准备!咱走起——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个Rac studio~
它是在2015年由哈佛大学GSD,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毕业的建筑及景观设计师创立的,专业的线上/线下设计学院。
Rac studio致力于引入全新的美式设计教学体验,专注建筑,景观,城市,室内,交互,设计学等设计相关方向,为同学们提供设计,留学,工作作品集辅导。
图片:RAC线下场地
图片:RAC线下场地
瞧瞧这充满质感的设计课堂,一草一木一书桌,都是满满的设计感~
今年的Rac studio还为同学们准备了全新的书屋,小书虫们冲鸭!
图片:RAC线下场地
画图画累了,就来“树洞“小憩一会儿吧~
RAC温馨提示:劳逸结合很重要!
图片:RAC线下场地
最近江湖上有谣言说我们RAC在有些学校的申请上已经做到了百分百录取?
面对这样的话在这里我要澄清一下:那不是谣言!
是的,今年在建筑联盟学院的申请上,做到了100%录取。
但是!如果你以为我们只有这一枝独秀,那你就too young too naive了!
图片:RAC 录取榜
今年的Rac studio,在全球专业TOP20名校的申请上,升学率高达95%,即使是顶级名校,我们也做到了65%的好成绩。
图片:RAC升学率
在这里,上百位小伙伴,带着对设计最初的梦想和执着,和RAC一起实现了国外名校的求学梦想,踏入了世界顶尖建筑景观城市室内类院校。
金字塔不是一天堆成的,Rac studio陪伴着同学们一起奋斗,见证着大家的日日夜夜努力付出。
这一份份羡煞旁人的成功究竟背后是怎么样的故事,来听听学长学姐们的经验谈吧!
究竟是什么神秘的东方力量,带领同学们创造了这么优异的成绩?
是的!是他是她~就是他~我们的朋友,Rac老师!
Rac studio有一批年轻的老师,他们来自全球顶级设计院校,既是设计大佬,也是你经历丰富的大学长/大学姐。他们像tutor一样规划了有趣的课题,但却没有架子平易近人,常常混在同学堆里,上一秒还在和你探讨设计思路,下一秒就开启了八卦模式。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太受学生欢迎而每晚回不了家(摊手)你看,季老师和多多老师又在“留堂”了……
除了Rac“官方标配”的才华和颜值,每个老师的经历也都十分精彩,我们才不是没有故事的男/女老师~
想要更多了解他们?一师一友,你值得拥有!去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迄今为止,Rac studio已经开设了100+个studio课题。有你缺少的大尺度景观规划项目,也有一些新潮的同学感兴趣的环保/科。
今年的studio更是紧跟时下热门话题,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老师教不了的~
建筑,景观,城市,交互……你最感兴趣哪一个?
除了专业性的studio以外,Rac studio 课程研究团队还贴心的根据同学们平时的学习盲点规划了一系列的公开课&Lecture,新人小白也可以轻松上手!
studio学累了?来换换脑电波吧,学习设计思维,看看设计、作品分析……一起来听公开课&Lecture!
想了解更多公开课&Lecture内容,戳 http://www.raczine.com/
什么?有人说我们是只会上课学习的书呆子?
憋说了,我们有图有真相——
●名师大咖的分享会
●学长学姐们线下交流会
●美食&设计皆不负的评图活动
●high翻全场的天台轰趴了解一下?
●对了,我们还有只萌翻全场的团宠!
除了专业的学习,Rac studio不定期还会为同学们组织线下活动,轰趴,展览,分享会……应有尽有!
学我们认真的学,玩我们也要尽兴的玩!
200+大牛设计课
一对一辅导
为期一个月的专业studio,技术老师全程陪同辅导
多种组合,随君挑选
明人不说暗话,说暗号!
备注【咨询】扫码添加主页君咨询
设计苦海无涯,回…回头是RAC呀!
风里雨里,RAC等你~
编辑:月球
版权申明
版权归作者所有
▍关于排版基本原则
在大家开始正式排版前,我们先系统的认识一下作品集的构成和排版的基本原则。
首先,大家需要去各自申请院校的官网上,明确学校对于作品的具体需求。不同的院校对于申请的项目数量,作品集页数,页面大小都会有各自的规定。通常来说:项目数量:以4-6个完成度较高的项目为宜。
页数要求:部分学校会有明确的页数限制,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学校没有明确要求,页数以20-30页为宜,每个项目分配在5-6页。
页面大小:常见的几种版式大小如下图,大家可以根据学校的要求进行调整。
▲图片来源于RAC
一般情况下,在作品集的排版中,字体都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合理的字体排版不但会使得作品集的内容能够简单且清晰的展现出来,便于阅读,同时也有利于视觉效果的增强,使作品集更有美观性和易读性,因此字体对作品集的影响不容小觑。
▍衬线体VS无衬线体
在讲字体选择之前,首先我们要引入关于衬线体的概念。那到底什么是衬线体?什么是无衬线体?使用字体的时候,到底是选衬线体好呢?还是无衬线体好呢?
●「Serif」衬线体
衬线体(serif)指有边角装饰的字体。它非常容易识别,强调了每个字母笔画的开始和结束。这种装饰线的笔画设计多认为来源于古罗马纪念碑上的拉丁字母,最初被雕刻到石碑上之前,要先用方头笔刷写好字的样子,再照样雕凿,由于直接用方头笔刷书写会导致笔画的起始和结尾出现毛糙,所以在笔画开始、结束和转角的时候增加了收尾的笔画,自然就形成了衬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
●「Sans-serif」无衬线体
无衬线体(sans-serif)与衬线体(serif)相反,它通常是机械的和统一线条的,它们往往拥有相同的曲率,笔直的线条,锐利的转角。在视觉上基本一致。随着现代生活和流行趋势的变化,“简约风”开始盛行,人们越来越喜欢用无衬线体,因为他们看上去“更干净”。
▲图片来自网络
西文中衬线体(serif)最著名的有Caslon,Didot,Baskerville,Times New Roman等等。
●Times New Roman是最常见且广为人知的衬线字体之一,在字体设计上属于过渡型衬线,对后来的字型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Windows从3.1版本开始就一直附带这个字体,由于其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经典外观,所以常被选为标准字体之一。现在很多应用程序,还有网页浏览器和文字处理软件都是用它作为默认字体。
▲图片来源于RAC
●Didot强烈的笔画粗细对比和水平衬线,既符合现代的简约几何造型,又继承了古典衬线体的特点,时尚、现代、优美,被当今时尚行业所广泛应用,大量的时尚大牌都选择 Dodot作为标准字体。
▲图片来源于RAC
●以巴洛克风格字样的基础上改造,一款非常精美的字体,有着很悠久的历史。美国独立宣言用字,是活字时代的大热字体。活字时代有一个说法: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就用卡斯隆。足以说明其应用的广泛性。西文中,Arial、Helvetica和Univers 三个是极具代表性的无衬线字型。
▲图片来源于RAC
●Arial是最常用的标准英文字体,明快干净而无多余修饰,严谨、端正、平稳,可读性强。随着Windows 3.1的发布成为免费字体并迅速传遍全球。
▲图片来源于RAC
●最经典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字体之一,结构严谨,没有情绪导向,具有非常高的识别性。2007年是它诞生50年,作为商业设计上非常普及和成功的一款字体,英国导演Gary Hustwit专门为它拍摄了一部纪录片,纪录了它的诞生背景和流行影响。
▲图片来源于RAC
●Univers有着比Helvetica更优雅更精致的字形、以及对细节的表现力,笔画均匀细腻。是最早引用字族理念的无衬线体,从最初的设计阶段起,就系统的考虑到了整个字体家族的展开方案。字体推出后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大量企业都采用作为企业的标准字体。
▲图片来源于RAC
▍标题VS长文阅读
▲图片来源于RAC
在传统的正文印刷中,普遍认为衬线体能带来更佳的可读性。尤其是在大段落的文章中,衬线增加了阅读时对字母的视觉参照。而无衬线体往往被用在标题、较短的文字段落或者一些通俗读物中。相比严肃正经的衬线体,无衬线体给人一种休闲轻松的感觉。随着现代生活和流行趋势的变化,如今的人们越来越喜欢用无衬线体,因为他们看上去“更干净”。
排版的难处在于,我们不是根据已经设计好的版面来填充内容(套模板),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来布局版面,比如版面中的图片有时候是一两张,有时候是十张八张,由于构成元素的不同,导致采用同样的构图、版式、形式往往是行不通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常见的排版版式。
▲图片来自网络
▍对称型:左右均分构图加强对比
对于主图为效果图或者表达设计整体的轴测图、鸟瞰图;我们可以选择这类版式,在内页中把某一半版平铺主图,另一半则以中轴对称的形式排列文字或者小图。
▲图片来自ISSUU
▲图片来自ISSUU
▲图片来自ISSUU
▍左右分割型:主图三分之一跨页
版面分为左右两个部分,版面达到平衡的效果,形成强弱的对比效果,将文字进行穿插排版,使版面更加协调。
主图的跨页打破原有的均衡感,使整个版面有重点,突出视觉焦点。
▲图片来自ISSUU
▲图片来自ISSUU
▲图片来自ISSUU
版面横向排列或竖向排列,将文字置于版面的上下或左右,增强整体的视觉体验。
以图像为主,视觉直观而强烈。文字在编排上置于图像上,给人以大方舒适的视觉体验。
可以说是横向效果图、剖透视图、剖面图等从整体反映方案或者讲述空间概念最好的排布方式。跨页大图可以使一整张,亦可是两张拼合而成。
▲图片来自ISSUU
▲图片来自ISSUU
▲图片来自ISSUU
将选择的图片做大小相同位置不同的重复排列,将整个版面达到对比的效果。
当然,这也并非是只能放一张图,最好把多张图通过网格排法或者通过统一底图的形式出现。
▲图片来自ISSUU
▲图片来自ISSUU
▲图片来自ISSUU
▍自由型:图文非对称自由搭配
做无规律的排版,版面活泼轻快,但要避免排版过意散乱、不完整。
虽说是“自由搭配”,但对于新手来说确是最难的一部分;版面焦点、重心,以及图片与文字的对齐方式是这类版式设计的难点。建议搭配采用上图下文或者上文下图的搭配。
▲图片来自ISSUU
▲图片来自ISSUU
▲图片来自ISSUU
好的排版中包括了很多元素,需要合理利用元素,做到配。
把文字、表格、图形、图片等进行合理的排列调整,使版面达到美观的视觉效果。
你可以遵循这种或者某种既定方式进行排版以及布局,但是每个人所设计的产品和节奏都各不相同,所以大家找寻适合自己作品集的风格和排版也很重要。
本期关键词 :场地狭长、照壁、庭院、自然、小尺度
住宅的本质 —— 灵魂栖息之所
——以住吉的长屋为例
优秀作业
本期优秀作业展示
武士——武家屋敷:
建筑群包含庭院,与现代住宅有类似之处
商人——町家:
町家常与长屋结合,沿街为町家,中间为长屋
平民——长屋:
主要空间:大杂院
辅助空间:公共厕所、公共水井、地下排水设施
长屋种类
传统的日式长屋一般分“表长屋”与“里长屋”两种
“表长屋”是店铺兼住居,二楼建筑,通常是五金行、杂货店、蔬菜店、鱼贩等小商家;
“里长屋”则是这些商店后面小巷的平房,一栋里长屋有六个隔间,每个隔间只有三至五坪左右。
(长屋巷子入口)
(中间是水沟)
“住吉长屋”诞生背景
在日本二战过后大约二十几年后,日本高速美国化,住宅产业兴起,再加上64年东京奥运会,从战后混乱的状态中渐渐走出来的人民,也开始憧憬美好和舒适的生活。而拥有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是所有的基础,住吉的长屋便是建于这个时期。其实距离现在时间也不短了。
(图为住吉的长屋)
本期大师
本期大师简介
这里引进了自然的元素,人们能够真正的感觉到自己活着。
○
安藤忠雄(Tadao Ando)
出生:1941年
籍贯:日本大阪
职业经历:曾为职业拳击手
代表作:住吉的长屋、光之教堂、水之教堂
代表材料:混凝土
喜好:自然、几何形态、传统与现代融合
代表作品与评析
(光之教堂)
(水之教堂)
1.日本传统宁静氛围与现代建筑融合,西方宗教的东方建筑形制:在西方,教堂讲究高耸入云的形态,安藤营造了不同于西方的,却是日本所崇尚的宁静的氛围。在宁静中与上帝对话,与自己对话。
2.日本传统房间模数是按照榻榻米尺寸定的,这是安藤体现传统建筑的另一条:两个教堂都采用90cm*180cm榻榻米——钢筋预制水泥预制件模具,来确定尺寸。
01
建筑概述与思考
住吉的长屋
项目位置:日本,大阪
建筑类型:住宅(改造类)
设计时间:1975年
建筑面积:65㎡【宽约3.5m、全长约14m 】
(老规矩,看到数据,想想自己怎么处理这样的场地条件,怎么设计一栋长屋。然后看案例全方位对比)
总平图
一问:狭长场地且一面临街的住宅你会怎么处理?
宽约3.5m、全长约14m、高约6m,共2层,总建筑面积仅有65㎡。
它取代了一片密集住宅区内三座木制连排长屋之中的一座。由于基地非常狭窄,建筑还是替换的原始建筑的中间部分,还因为传统长屋在结构上是连续的,设计时必须审慎地处理。
特别是梁在切断时不能影响两边的住宅,同时原来合用的柱子还得保留。所以施工的难度是可以想象的。
二问:如何处理此结构局限下的空间?
请你先思考上述问题
02
平立剖与分析
1.平面构成
项目构思:在大阪出生的安藤,从小是在长屋中长大的,比其他人更了解长屋所具有的优缺点。
他在平面上将长屋设计成了三个等分,中间为露天的庭院空间。
(依次为二层平面图、首层平面图、剖面图、轴测图)
亮点:庭院保证寝室的私密性,同时联系了空间,形成交流空间。照壁形成明暗空间对比。
总的来说:简单的几何外观,内部有着丰富的空间体验。抬头看天,感受自然。安藤引入与自然的交流,相对的封闭和相对的开放,营造了意境。
2.各层平面
三个留心:
1.大家要从把握小尺寸开始,建立对尺度的概念
2.留心对小空间,比如厕所厨房等的积累,以备日后之需
3.留心将简单的线条与空间感受对应起来,这是必要的空间转化的能力
3.立面
材料上:混凝土材料与木材形成对比,强调住宅的内向性
空间感受上:
普通长屋:明亮——昏暗
住吉:明亮——昏暗(照壁+玄关)——明亮(室内)
4.剖面
小案例要深究细节,比如,
1.一般用来采光的小落地窗,这里用来通风
2.卫生间地板的下沉
3.日本住宅地板的构造做法
03
设计内涵
学习大师的设计内涵能提高我们的文字表现力
居住设施越朴素,运用了越多的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因素,能让一个建筑空间更多地包容和安慰一个居住者的灵魂
我想要创造一种居住空间,它们外表简单,内部却像迷宫一样复杂。这里引进了自然的元素,人们能够真正的感觉到自己活着。
——安藤忠雄
用墙去战胜墙
——安藤忠雄
(用墙跟现代都市的嘈杂对抗)
04
建议扩展资料
推荐影片——安藤忠雄的建筑诗(from bilibili)
(包含“4*4房子”案例设计的整个过程和他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推荐书籍——《阴翳礼赞》(谷崎润一郎)
日本式房间的优雅是完全建立在无穷无尽的阴影和渐变上的··· ···毫无人工雕琢的痕迹:赤裸的空间,简朴的木质,素净的墙壁。穿过房间的光线时而在这个角落,时而在那个角落造成凝聚的阴影。
——《阴翳礼赞》
05
关于抄绘
抄绘意义
“好的想法千万人千万种,基本功却独属于建筑师。”
抄绘的意义在于提高把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
抄绘要求
总平 (完整的尺寸~)
平面图 (完整的尺寸~)
剖面图 (重点说三遍,完整的尺寸~)
分析图(针对采光、通风、场地都可以)
自己的理解/观后感
注意排版
06
网课视频
那篇欧阳修写的《卖油翁》你还记得么?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曰:”无他,唯手熟尔。“ 假如你不断地修炼一门技巧,你就能如卖油翁般”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建筑设计我觉着是不是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不断地做设计,你的对基地的认识、对尺度、对文脉的把握也会较别人更胜一筹。
公众号:建筑抄绘笔记
微博ID:小印帆
邮箱:12429631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