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这空间组合,惊艳!新加坡国立大学大三的学妹做的课设

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作者:部驿凡

部驿凡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大三在读

小红书:部部啵叽


无边界食阁

我是高中就在新加坡读IB课程,之后申请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这个方案是我在大三下学期完成的,是独立设计作品。在新加坡我们基本都是电脑出图。这学期遇到的教授也是一位很亲切的先生,他教会了我许多思维方式,我们之间总有关于作品聊不完的idea。因为良好的studio氛围,我这学期的作品也更加立体和完整,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因为太长时间没有用中文写这么长的文章了,所以有些地方可能表达不清楚,但我会努力解释我的思想的!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学期的design brief。全年级整体设计主题是

“ Systems, Comprehensiveness, Integration“(系统性、综合性、集成化)。该计划目的是提高综合建筑设计能力,其中建筑整体被视为复杂的系统(生产,技术,基础设施等),反过来嵌入更大的系统(生态,经济等)。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将研究和完善一个概念系统,并在我们的建筑方案中充分探索和发展。这涉及对建筑作为组成部分与其整体之间的综合的批判性和细微差别的理解,以及创造一个大于其部分之和的整体。

在这个基础上中各年级的学生被分为三个units,每个unit研究不同地点文化和用途。我选择的是unit3,主题是“Elemental Systems”(元素性的系统)

该unit调查选择的背景是具有新加坡传统特色的“Hawker centre”(熟食和零售中心)。尽管它对于市民和国家具有持续的社会/文化意义,但最近食品市场结构的建筑结果往往仍然平庸,因为它们的存在是功能和经济考虑的最终结果,但这种模式化的建筑结果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该unit的意义是挑战这种平庸和普遍的存在。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都知道一个建筑是有多的元素组成的,如果我们把他们全部拆开来看,其中包括:

根据提供的建筑元素列表,我们需要最多选择 2 个建筑元素,并通过一系列对该元素的探测,调查其构造和性能品质。目的是挖掘建筑元素的潜力,超越其直接的工具性。

将这些探索的结果与敏锐的现场研究和创新的计划组织相结合,提出一个改进当前熟食中心的方案。我们需要明确地将我们选择的建筑元素定位为一个系统,能够在一个单一的建筑内协调饮食文化或者制造某种体验。

最终展板展示

展板1 (A1*6)

展板二(A1*6)

最终模型展示

A.元素的构造与性能

在第一周我们的任务是选择两个自己感兴趣并且想研究的建筑元素,这两个元素也将是之后对熟食中心的改造的主体部分。我选择的是走廊和窗户,我当时认为这实现了视觉和感官两个层面上的的连接。接下来我们要求将从tectonic(构造属性)和performative(性能属性)两个方面分别研究两个元素,每个建筑元素选择三个建筑先例进行研究,并分别开发六个微型模型(在不大于8*8米的区域内,按照1:50的比例)。我在(tectonic)构造属性中选择了走廊,在(performative)性能属性中选择了窗口。

在对“窗户”建筑先例的研究中。模型我用了grey board为主题,并用纸带作为表现性能属性的媒介。首先是“House N” 建筑师 Sou Fujimoto。整个房子分为里外三层,每一层窗口的面积与其他两层百分比相同,每一层都作为过滤器,传输和稀释外部的阳光、风、声音等直至房子的中心。

其次是“Conical Intersect ”建筑师 Gordon Matta Clark。他有一个贯穿整个建筑两端的开口充当将外部引入内部的通道。因为从外至内的开口大小的改变,这是内外的气压产生变化,从而并加速了环境的内循环。

窗户研究的最后一个是“Viewpoint House“建筑公司Jim Caumeron Design。他使用不同大小、形状和排列的窗户来控制进入房屋特定部分的风、阳光或其他气候元素的质量。

然后是我的走廊研究。第一个是“Tofu Factory” 建筑公司 DnA Architects。作为一个走廊它包含了许多元素。楼梯的高度和数量定义人们的活动,屏障形式和空间大小将定义隐私。比如说从图上看右侧是工人工作的地方,天花板和地板之间的距离最短并且有更多的柱子作为屏障。给参观者的感受是该空间无法进入,因此更加私密。而左边相对于右边,上下之间的距离更大,障碍更少。台阶越来越少,每个台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空间更加开放和公共。所以客人会走得更慢,甚至待在那里放松。所以空间在横向上有从私人到公共的趋势。

下一个是建筑公司ZMK在幼儿园里设计的的学习空间。他打破了人们对走廊的传统概念,即空间A线性引导到空间B。使用不规则的墙壁,斜坡,以不同的高度、材料和颜色创造出一种公共和私人的交流趋势。

最后一个是“Folding gallery” 建筑公司Beijing Bande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 这实际上是一个艺术品展示长廊,中体运用完全一致的体积,颜色和材料,将走廊表现得像一个迷宫,无论何时人们转过头,它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参考点是放置在不同位置的的各类展品,由此展品变成了人对未知的参照物,进而迷失在这个空间中的人会花更多时间查看这些展品,扩大了艺术长廊的展示效果。

第二周我们被要求将构造属性和性能属性两部分模型相结合,进一步对建筑元素的可能性进行探讨。讨论了关于移动速度随着台阶的和数量和高度变化而变化,隐私性随着开口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各种元素数量和质量的变化造就了隐私的不断变化趋势。

利用House N的开口理念结合迷宫的方式。

讨论了隐私和速度随着迷宫高度和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B. 场地分析与场景模拟

我们被要求开发个人(Programmatic brief)程序的简介,并用剪切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意思是从场地分析中,发现现有食阁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合理的改进可能性。

我觉得我们目前的小贩中心应该改善空间组织的问题。为什么小贩中心总是一个盒子或长方形并且与周围有明确的界限。里面的店铺都是直线排列的,每一个也是盒子的形状。许多年前只是街头小吃的小贩中心形式,他更加自由和热情。我知道现代形式更有效率且易于控制,但这种模式也会导致人们对空间感到厌烦并且可能不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同时即使现在这种有明确边界感的形式看起来是有效的,但其实不然,店主也将他们的物品堆放在店面之外,占据了公共的走廊,这使让店面与公众之间有更多的互动,这也使空间更加生动。但明确的界限也不再有意义了。所以我想做的是在目前小贩中心和街头食品形式之间取得平衡, 模糊小贩中心内或小贩中心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界中,真正让它进入我们的城市,而不是像一个孤独的盒子。

程序简介的剪切画

场地分析,该小贩中心位于新加坡中心位置,周围是祖屋住宅区,位于一个小上坡之上,西方和北方是地皮高度断层,有楼梯,南方和东方分别是一个室内和一个室外停车场,室外停车场旁是一个小公园。

我在周围做了一些材料研究,我想在周围环境和小贩中心之间建立起联系与交流。材料可能对我有帮助。然后我以不同的速度研究了沿场地的不同走廊。首先最快速的是(linear motion)直线移动的人, 他们是不参与小贩中心内的任何活动,直接路过的人。第二快的人群是有目的性的移动(purposeful motion),比如打扫卫生的人,送餐送货的人和直接去吃饭或者买某种东西的人。他们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活动路径。比较慢的一类人是随意走动(meandering motion)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散步逛街随意消费。最后一类是停留在某处的人(stay),或许是在凉亭休息的外卖员,等餐的食客,准备食材的卖家,午休的店主等等。

C. 第一阶段评测

在第四周末我们进行了第一次阶段性展示,将前四周对建筑元素的研究,实地考察以及情景问题相结合,说明所选的建筑元素如何成为食品中心活动和环境的主要组织者并且和场地周围因素相呼应。

我做了一个1:300的概念性模型。简而言之就是在这个概念中。区域拥有更多的线条和更粗的线宽便意味着这里是相对于其他地方更私密的空间,反之亦然。所以我预想的的干预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讨论。

走廊视角 基本上以借鉴了“folding gallery”中迷宫与“house N”中窗口相结合的形式为基础,并加上“tofu factory”的建筑元素的想法。迷宫从复杂过渡到直线。墙高从高到低。复杂的迷宫部分人们移动缓慢甚至待在那里,它成为一个临时的私人场所。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方,这里连接了祖屋住宅区,从住宅区进入的人大多数是老人,他们把这里当作聚会休闲的地方,所以平均移动速度比较缓慢。进而这些空间具有凉亭等功能空间,或者设置了允许老年人互动的商店。直线性迷宫部分效率更高。主要是连接东方和南方的两个停车场,因为大多数驾车来到这里的人都是直接来吃饭或者买东西,他们不会想要在这里停留过长的时间比如散步,所以这里是大多数快速移动的人所聚集的地方,人们只是想快速的进入小贩中心吃饭或者买了东西就驾车离开。

从窗口的角度来看。主要使用“conical intersect”的思路。对于每个入口或更多流通通道的地方,我切了一个穿透性的圆孔,它减少了迷宫效应,使人们的交流频率增加,空间也更加公开。大多数切割都出现在边缘,这也进一步引入环境,使人们处于内部就可以感受到环境的存在,弱化了边界感。

我的导师在这个阶段的评价是,在目前的提案中,对走廊先例的研究比对窗户的研究更有趣且明确。对“迷宫”的研究最初是好的,但最后变得过于字面化了。在最新的方案中,尝试用迷宫分层窗户是有潜力的场地研究清楚地指出了现有食品中心的各种设计元素,这些元素将其与社区隔离开来。这是一个有趣而准确的批评。在此之后,应该进一步研究外围的场地设计元素和程序,这些元素和程序可以扩展到我的干预中。

D. 第二阶段测评

经过三周的改进,期间做了许多建筑元素研究与试验。到了第二阶段测评,颜色不是真的在那里,只是为了更明确地看清不同区域的功能性。绿色指的是卖食物的店铺,红色是菜市场,蓝色是公园,黄是洗手间。我也仍然限制的场地研究比如公园旁边应该是一个放置一个花园,每一层的用途太组合在一起,运动速度是每一个楼层像划分的,相同的楼层有相同的平均速度, 每一个层之间速度是不同的, 一楼最快到三楼最慢。

E. 最终评测

最终设计作品可以需要从建筑元素的实验开始讨论。从下图左侧看每个建筑元素从左到右分别是速度由快变慢,包括店铺的类型。右侧是不同店铺的布局模拟,从上至下速度依次变慢。

之后将素有元素根据场地条件放置。从平面图上看更加直观。

截面图

最后真的感谢我的导师Chan Chih Wen先生,过程中给了我非常多的鼓励和大胆尝试的勇气,可以说这是我大学三年以来最自信最喜爱的作品。十分感谢大家可以有耐心看到这里,如果有更多细节想和我讨论也十分欢迎!


0条评论
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小印帆的建筑笔记

作者:部驿凡

media@archcollege.com
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2018必威体育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 】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