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llenyal
以下是上期的案例卡片(可点进上文链接或扫描卡片上二维码阅读详细解析)
如果不是,也请继续往下浏览,这会是一个好的案例分析、要点提炼、类型归整和快速检索的工具。
第二期还是为大家整合水平界面图解,及以下四个案例。
1. Dior Omotesando,SANNA,2003
2. Shibaura House Building,Kazuyo Sejima,2011
3. Agadir Convention Center,Rem Koolhaas,1990
4. Rolex Learning Center,SANNA,2010
-01-
由SANNA设计的位于日本东京最奢华时尚的购物街道“表参道”的Dior旗舰店是一栋外侧是高透明度玻璃,内侧是裙褶式弯曲的白色丙烯板的双层立面建筑。干净通透的几何形体,以及屋顶上点缀的一颗白色五角星,都使它被称为“幸运之星”。
“最初并未提出镶嵌玻璃以外的外装设计方案,迪奥的产品资料中有非常漂亮的带褶女装照片,由此联想到了像布一样柔软的设计。”——妹岛和世
因为建筑所处区域的规定,常规楼层高度与最大楼层面积的比例是5:1,所以建筑师为了
在既定楼层面积创建尽可能多的功能空间,通过对建筑楼层的不均匀划分,分隔出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楼层高度,即在相同层高中另外加入设备存放空间,并通过金属铝带在外立面加以框定,使常规6层的建筑高度形成不相等的8个建筑楼层。
△对建筑楼层的不均匀划分
建筑的地下1层和地面1至3层是Dior品牌及其副品牌的各类商品零售空间,4层是公共空间,5层是花园。
建筑在保持建筑形态整体性的同时,利用金属铝带的框定和立面透明度的不同去限定内部空间属性,也通过空间属性去暗示这一层的空间功能和使用方式,
如位于建筑顶层的屋顶花园是相对通透的,因为它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观景视野和休憩空间。
△相对通透的建筑顶层
透明玻璃和半透明丙烯板组成的双层表皮在建筑与城市间形成半透明的隔绝,并
根据不同楼层和同楼层的不同区域的空间属性设置不同的透明度
,如零售空间是最不透明的。而在夜晚,建筑就像是会发光的棱柱体,精心设计的
灯光会加强内部结构的显现和丙烯板的裙褶形态,通过内部光线的变化表现出更加微妙而丰富的立面效果。
△建筑的双层表皮
△丰富的建筑立面效果
要点提炼。
通过不同层高的水平划分限定空间属性,加强建筑外立面特征。
图解转化。
Shibaura House Building
主创建筑师: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
Shibaura House 曾是一家中小型广告制版公司,后由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设计,
将单一的办公楼改造为公共空间与商业办公兼容的综合建筑
。建筑地理位置优越,位于繁华商业区,且临近交通干线。现有建筑具有多种功能空间,包括广告公司的办公室以及咖啡厅和商业、艺术展台等开放空间,其中有4层可供租赁(1F、2F、3F、5F),用于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包括聚会、会议、各类研讨会、讲座和小型展览等。
△原有建筑(左)和现有建筑(右)
△楼层用途(图中描述来源于Shibaura House官网)
1.对建筑楼板进行两两水平错层。
建筑通过两两水平错层的垂直空间处理手法打破了水平楼板之间的禁锢,兼容了建筑的公共和私密空间。如1层的是对外开放的休闲空间,可用于聚会或开放式的研讨会等,而2层的夹层空间通过楼梯与1层相连的同时,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休息空间。建筑还利用水平错层形成的通高空间在正面和背面均设置露台,并设置螺旋楼梯(是据法律要求设置的逃生通道)与上层空间相连。水平错层使建筑在垂直方向流动起来,曲线形的运用也加强了这种流动感,除了螺旋阶梯,室内还采用了弧线形的墙体划分空间。
△1层开放空间
△2层休息空间
△露台和螺旋阶梯
△室内的弧线形墙体
因为高密度城市的用地限制,建筑利用水平错层来建立空间在垂直方向的联通和序列。这种垂直空间处理手法在建筑用地较小的情况下将使用空间最大化,并根据建筑功能给与合理的空间组合
。而且因为建筑的租赁形式,空间的具体使用方式是取决于用户的想法,方式多样却不会跳脱出既定的功能,如1层的开放空间是直接对外的,所以“建议聚会使用或开放式的谈话活动”,5层鸟居位于建筑顶层,远离日常喧嚣,“可以在天空中运动或在夜景中聚会”(来源于官网的楼层使用介绍)。
△建筑在垂直方向的联通和序列
△开放式座谈会
△在鸟居运动
张拉钢结构与全玻璃幕墙的组合使建筑结构和内部空间透过外立面直接呈现,并通过不同颜色的玻璃幕墙区分使用空间,如露台和5层鸟居的玻璃幕墙更为通透。外立面由此发挥出独特的艺术作用。
两两错层的位置和尺寸的不同使空间连续且富有变化
,这种变化还可以基于建筑沿街位置进行调整
,
Shibaura House两面沿街,所以它将楼梯间等设施设置在里侧。透明的建筑空间和开放的使用氛围使建筑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白天明亮开放,晚上则略带戏剧性,隔着透明的玻璃墙,室内外的人皆充当了对方眼中的风景。
△建筑平面图&楼梯间等设施布置在里侧
△建筑两面沿街
△建筑草图
要点提炼。
通过两两水平错层建立建筑在垂直向的空间联通和序列。
主创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阿加迪尔会议中心是库哈斯于1990年参与竞赛的一个概念方案。建筑由屋顶和底板两部分组成,形成面朝大海,嵌入滚滚黄沙的正方体,同时在外围一定距离构建U形停车场,两者之间的间距可保证建筑的自主性和隐秘性。以回应“如何为这个庞大的功能体系找到与现场景观相兼容的原始建筑表现形式。”(来源于OMA官网项目描述)
△建筑模型
△建筑草图
建筑的底板部分是以人工的方式复刻原有的沙丘地形来创建的一个新的地面层。而屋顶就如同对底板的镜像,同样复刻沙丘的起伏地形
,或者可以将屋顶层理解为是在自然地形上,基于方格网体系组织空间的建筑结构。两个体量之间由高度、厚度和间距不同的圆柱和维伦德尔梁架支撑(钢结构梁架)以实现稳定性。
△阿加迪尔沙丘景观
△建筑上下体量的拆分和组合
屋顶层主要用于创建主要的城市功能“房间”,包括设置在底部的会议中心和上部的单层酒店,且酒店的每个房间都有天井可供观景。底层则是模拟沙丘景观的大空间。上下两个体量之间的间隙既分隔了公共和私密空间,也有助于容纳空间需求,包括坡道、电梯等连接公共和私密空间的通道,以及如酒店接待处、咖啡厅、商店等设施。
建筑利用起伏的地面与同样起伏的屋顶组合多种个性空间,并且通过层高的变化与圆柱的样式来限定不同空间的使用功能
。而上下两个体量之间的相似性也为建筑带来了丰富有趣的空间体验。
△建筑平面
△建筑剖面
△底层平面
△上层平面
凹凸不平的穹顶,圆柱的“森林”,光影所产生的景观是对伊斯兰教的现代诠释,这些景观也通过外部立面显现出来
,并且通过建筑立面和屋顶覆盖的抛光和未打磨的本地石材(使建筑看起来像岩石)加强外立面特征,赋予建筑坚硬的外观感受。
沙丘的曲线景观沿着建筑地面层的“丘陵”和“山谷”,向着远处海洋无尽延伸。
△建筑立面
要点提炼。
通过模拟起伏的沙丘景观组合和限定多种功能空间,同时形成强烈的外立面特征。
由SANNA事务所设计的劳力士学习中心,是学习实验室,图书馆和EPFL国际文化中心的综合体,“大胆且高度实验性质”,现已成为现代学习设施的典范。学习中心位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向南可以看到风光旖旎的日内瓦湖和海拔4000多米的连绵雪山。
△劳力士学习中心与远处连绵的雪山
通过模拟瑞士起伏的山脉,将水平延展的单层建筑“推挤”成波动的形态。
曲线形建筑与地面之间的高差空间则形成一系列嵌入内部的圆形“天井
”。富有流动感的空间结构综合了服务区、图书馆、信息中心、社交场所、学习空间、餐厅、咖啡馆等功能空间,并与周边风景完美融合,使单调的大面积单层建筑富有变化。
“我们没有做一个常规的所谓的一间房空间,而是将中庭和地形结合起来,从而将分离和联系在同一时间组织到一起,人们在起伏的建筑之下行走,最终汇集到中心,我们在那里设置了图书馆的出入口
。”—妹岛和世
△推挤
△起伏的建筑
△天井和功能分布
△天井
“在日本,我们有一个公园,空间是非常开放的。因此,在那里,
不同年龄的人,有时是一大群人,可以共同享有那个空间。与此同时,在他们旁边,我可以独自度过我宁静的时光
。”——SANAA
就像SANNA赋予建筑的空间概念:“把建筑作为公园”,
学习中心兼具开放和私密空间,一方面为学院师生提供一个交流和互动的场所,另一方面满足学生安静独处的学习空间需求
。
除此之外,
连续单层流动空间“为使用者创造了不同的体验,并提供一种探索的自由”
(妹岛和世2010
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获奖感言)。除了少数几个透明玻璃围合的图书室、研讨室等,
其他空间并没有明确的功能定义,它们或兼具学习空间,休憩场所,走廊等功能
,它们之间相互联通开放,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可视性和可达性。
但同时地面的起伏和天井的间隔也阻碍了视线的连续性,使用者的视线范围仅局限在所处位置,并不能一眼看穿所有空间,而需要在走动中逐步探索空间、体验空间、使用空间。
△兼具开放和私密空间
△透明图书室
△建筑空间不受定义
△局部空间体验
要点提炼。
通过模拟山地起伏来创建富有变化的连续单层流动空间。
△案例卡片中的二维码存有相应的案例解析和相关参考资料,可扫码查看。
PS:补充个题外话。
卢曼的卡片抽屉
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学术领袖之一和社会系统科学代表人物——
尼克拉斯·卢曼
(Niklas Luhmann,1927-1998),在他40年的学术生涯中一共出版了70多部著作,发表了400多篇跨领域的学术文章。而这些高效的成果都有赖于他的
创作宝箱“Zettelkasten”,即装卡片的抽屉,抽屉里的卡片都是辅助卢曼研究和创作的元件。
卢曼也解释过他如此高产的原因:“我并不是什么都自己想。大部分都发生在我的卡片抽屉里。我的生产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的卡片抽屉。”
△卢曼的卡片抽屉(图片来源@davidbclear)
之所以提起这个话题是想表明:和卢曼的卡片一样,
案例卡片是在我们分析案例后,提取出案例中可以用到的设计手法,以直观简洁的形式整合在卡片中。这有助于在后期学习和设计中快速回顾案例,查找设计灵感,同时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Q1:对于已经发布两期的案例卡片,大家有什么建议或困惑吗?
欢迎
留言,我们会采纳调整。
Q2:大家认为还有哪些建筑可以归类为水平界面图解?
提交对应案例分析并制作案例卡片
(除了其他案例,还可以针对文中案例的其他要点),发送文档至学院邮箱2354572203@qq.com。
我们将挑选最优秀的
3位免费赠送唐康硕老师的《建筑类型学》课程
,并将卡片于下期文章中分享。
诚邀各位读者与我们互动,共同丰富我们的建筑设计灵感库。
©版权声明
本文由 Ellenyal 编辑发布,如有转载请联系作者,长期接收各类作品,资讯投稿。
寸土寸金的商业街区,感觉空间浪费了。
我想知道要怎么样才能怎么精简,怎么提炼
分析到位,卡片形式不错,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