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料建筑
作者:大料建筑
校对:星期八小镇
北京延庆的后黑龙庙村以黑龙庙为名,北面海坨山脉,南临官厅水库。村落形制较规整,但房屋大量闲置,算是北方村落现状的一个缩影。民宿品牌大隐于世深耕于此,17年底我和朋友一起搞的民宿服务公司恰也刚刚成立拓展业务,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试着整体打造全村。
首先,我们做了整村的规划设计,以图明确方向和方法。
之后,按照近期规划的想法开始实施,既选择几处院子来做完全不一样的独院民宿,一方面希望通过不同的个性来打破现实的沉闷以带起整村活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新颖的设计来提升村子和品牌的关注度。
本着获得更大差异性和更高成功概率的原则,我没有自己都做,而是找了几位做过民宿的建筑师朋友一起来完成。甚至起初,我本想只出出主意便好,但是他们哥几个一定要让我也设计一个,要不感觉这是个骗局!
于是就这样,5个院子,5个团队,5个设计。
缅怀过往?直面现实?憧憬未来?似乎都是需要的,而态度和方法却因人而异。
我的房子,希望他像一个童话中的乐观少年,有着反叛的游戏精神。他轻盈而有活力的站在村中,自信的吸引着传统的目光;他谈吐得体,言语幽默,但每一个动作和表情似乎又在挑逗着刻板沉闷的现实;他热爱生活,欢迎改变,试着以催化剂的方式激发未来新的生长。
具体的,院落已荒废多年,房屋倒塌不堪再用,但老院墙依旧坚挺,便也随之保留,使其延续原有的村巷肌理,留下过往记忆。
而新房子内退一米多,形成缝隙院落,在保证施工不会对邻居有影响的同时,分别提供底层采光和后勤空间,并带来景深层次。
经过一道封尘的老门,穿过故意压低的廊道,进入新房子,眼前豁然开朗。院中院的空间结构,室内场景一览无余,墙体的不规则形态同中院连续的玻璃幕墙打破原有规整的秩序,在建筑内部围合出多变流动的空间体验。
公共区域无明显区域划分,无进退纵深的方向感,视线通透。人们的使用方式无定式,活动均围绕着中院展开,无论在哪里,或坐或卧,或玩或闹,或热闹或安静,或聚会或独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感觉“在一起”。
客房位于南北两侧,总三间。首层一间,有巨大的天窗,整个房间床榻铺地,夜可观星;二层两间,隔空分开,阳台上可见中院,并相互对望,独立而暧昧。
一层的中院和二层的露台呼吸相连,巨大的折叠窗扇打开,室内外连为一体,人们在其间自由活动,彼此萦绕,甚至再顺梯而上,接近屋顶,俯瞰官厅,远眺海坨。
这“白色”的房子只暴露一根柱子,他从室内斜伸出屋面,如青春少年,直指天空又顷刻可覆,“橙色”;就餐茶歇,可坐可卧的凸窗,近目残墙,“黄色”;闲坐榻椅,从地到天,低穴与高光,“蓝色”;二层阳台,相互对赏,“紫色与青色”;露台小坡,登高云望,“红色”。
“七色”,在日光下晕入、交织。仿佛少年歌起:“如春天焕然一新。古老荣耀所余无几,连废墟和立柱也不见踪迹。最多只留下令人唏嘘的残骸,摇摇欲坠的座椅……”这种情绪和氛围也被朱雨蒙的团队试着用影像的方式做出来回应。
经历近2年,各种波折,5个院子总算先后完成。大隐于世的创始人“海超”同学想我给这房子起个名字,好吧,就叫“High巢”如何?似乎很是符合这里的空间情境。而于我,跟几个朋友一起玩耍和相互学习的过程尤为满足和难忘,便也给他们起了个诨号“北野五”。
△ 平面图
△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地点:北京,延庆
规模:240m2
时间:2018.1-2019.5
业主:大隐于世民宿
设计:大料建筑
建筑:刘阳,段琦,郭雨桥,孙欣晔,刘世达,丁月文
结构:高雪梅,
给排水:王巍巍
暖通:甄勤
电气:郭晨
摄影及影像导演:朱雨蒙 (www.coppakstudio.com)
视频摄影指导:宋晓军
舞者:田茹梦,陈伟杰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 大料建筑 禁止以 编辑版本转载,如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长期接受各类作品、资讯投稿。
只觉得格格不入
这宣传片看的我脚趾头扣出了三室一厅
成本多少啊,材料都是周边的吗?我也想在老家自己设计一个
回复刘小帅: 环境已经这样了,该改改了
如果建筑只是鹤立鸡群,不考虑周围环境,于个人而言,不太稳妥
如果建筑只是鹤立鸡群,不考虑周围环境,于个人而言,不太稳妥
这个宣传片毫无美感可言,不如只拍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