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tectureDaily
作者:Christele Harrouk
校对:星期八小镇
原文链接
△ 爆炸前的港口
2020年8月4日,贝鲁特这座城市40%的区域在几秒内毁于一瞬。微不足道的几秒钟时间已然决定了这座黎巴嫩首都的城市和社会结构以及建筑遗产的命运。多年积累下来的文化资产即刻陷入危难,这场灾难造成的伤害比起声名狼藉的十五年内战更为触目惊心。这几秒钟抹去了过去和现在,并摧毁了未来的愿景。
△ 爆炸后的港口
△ 爆炸后的港口
撼动了这座城市东北区域的港口爆炸使得丰富的文化中心受到重创, Mdawar,Rmeil,Gemmayze,Achrafieh,Mar Mkhayel,Karantina和Geitawi等社区遭到严重破坏。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统计数据,爆炸波及了200000个住房单元,估计有40000栋建筑物受损,其中3000栋受损严重。
城市,作为争夺和权利的目标,是社会和政治利害关系的体现。依赖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港口之城贝鲁特自19世纪以来不断扩张,成为东西方之间的门户和主要的交通枢纽,都城结构转变为连接各方的节点。城市也是其居民的映像,如今这座城市被动摇、被打击、被剥夺了文化价值与感官。
△ 爆炸前的港口与城市
△ 爆炸后的港口与城市
物理性破坏
贝鲁特“杂交”的城市结构由可追溯至奥斯曼帝国晚期和法国委任统治时期的房屋、近代的改造、舶来的西方风格以及当代建筑共同谱写。根据最新报告,730栋建于1860至1930年间的历史建筑遭到破坏,其中331栋彻底损毁。作为城市建筑瑰宝之一、由穆萨·苏索克建造的苏索克宫(Sursock Palace)被彻底摧毁,而内战之后用了20年时间进行全面修复的苏索克博物馆也未能幸免。其他岌岌可危的建筑物包括著名的黎巴嫩国有电力公司总部和医院住院大楼。此外,约3000栋未被归类于文化遗产、但被看作城市结构基本要素并对建成环境有价值的建筑物同样摇摇欲坠。
距震中20千米处仍有损毁报告。由本土国际建筑师(例如Bernard Khoury、Lina Ghtomeh和Nabil Gholam)于前些年新建的当代建筑也遭到波及,它们失去了表皮、玻璃以及木制和铝制构件,墙体也出现了裂纹。正处爆炸中心旁边的国有粮仓,一个50米高、由钢筋混凝土建成的结构,阻止了城市遭受更大损失并保护了城市南部。专家指出,这座落成于1971年、现在奇迹般屹立不倒的结构吸收了部分冲击波。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贝鲁特爆炸造成的基础设施和物理资产损失高达46亿美元。
以人为本的城市管治
有这样一种说法:我们得到的正是我们应得的城市,这就是为何我们要始终坚定立场并为我们渴望拥有的未来和变革奋斗。在缺乏有效的政府管控,利害关系又如此难料的情形下,针对谁将监督重建计划这个问题提出质疑至关重要。然而,社区在潜意识下,或是出于习惯的力量动员所有的努力并将事情握在自己手中。具有能动性的个人、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换言之公民社会是开展新型管理和重建运动的幕后驱动力。人们可以自发地建造他们的城市吗?虽然尚待观察,但这世上所有事物事实上都在朝向人本和参与式的方向发展。
过去的教训
大部分富有创造力的团体以及学术界认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地产界巨头开展的内战后市中心重建根除了先前存在的城市和社会结构。土地征收和私有化使得城市中心变得空旷且孤立。事实上,在黎巴嫩的历史上使用这种方式并非首次。二十年代黎巴嫩开始法国委任统治时,第一次重建与该内战后重建在理念上是极为相似的。为了修建基础设施和百分之五十遭到破坏的城市中心,政府确立了土地征用政策。为了消灭这个历史场景再现的可能性,积极分子现在正在争分夺秒地力图找到一种能够保存他们出生、成长、赖以生存以及从先辈那里继承的房屋的方法,从而确保社区的延续。
拯救文化遗产
提到重建,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所有建筑遗产均可以被修复,然而高昂的修复工作背后的财政问题仍无答案。有人担心人口结构的变化、重置社区,或者更糟糕的由开发商收购地产实际上乘人之危,利用了居民的脆弱状况,而现在志愿者们在来自各方的临时支持的帮助下脚踏实地地保卫那些处于危险境地的建筑物,力求让人们能够安全地留在自己家中。
尽管如此,重建需要复原的不仅仅是被分类的建筑物,还有整个城市结构。因此,应当制定特殊的规章来确保开发权的转让,来补偿所有者并防止遗产遭到破坏。换言之,虽然如今根据法规这些地块的开发权准许建造更多建筑面积,但所有者可以将他们的开发权出售,需要增加的城市密度则由其他区域吸收,而不是用塔楼取代这些相对古老的结构。
另一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启动了针对文化、遗产和教育的贝鲁特恢复基金,旨在保护城市的历史中心并防止地产投机行为。据报告称,在接下来的一年需要5亿美元资金用来支持遗产保护和创意经济。
贝鲁特与集体记忆
对恢复力这个概念的浪漫化已然使人感到疲倦,折磨着黎巴嫩人的问题围绕着未知又难以想象的未来。一个群体在达到崩溃边缘之前能忍耐多久?这座都城遭受的破坏并不局限于物理损失,两次爆炸冲击了内核,动摇了贝鲁特的意识形态,粉碎了这座城市所代表的一切。这座城市一直以来都是希望的灯塔,对其所有居民以及海外流散想要回归故土的黎巴嫩人来说是乐观与鼓舞的化身。然而,贝鲁特今非昔比,人民的集体记忆处于险境之中。
图片版权:Rami Rizk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 ArchitectureDaily 禁止以 编辑版本转载,如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长期接受各类作品、资讯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