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把传统的变成更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更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更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更世界的
20年的五月初,逐渐复工的生活却被B站的“后浪”视频引发了新一波的讨论,原来总听人说“年轻是资本”,可真当年轻一代要踏入浪潮时,却发现水太深,想要在水里扑腾出点水花又担心泳姿不够优雅,更不用说水面下的未知世界也是变换莫测。
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圈子,建筑圈虽然没有明确的时间线作为代际的划分,更没有确切的解释到底为什么把代际关系比作海浪,但相比于中国建筑的“黄金20年”,目前被“建筑行业危机”所笼罩的市场对于大部分年轻一代的建筑师而言确实是不算友好,转行也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当下被大家所认可或是被社会所关注的“前浪”们也不是一天就达成了现在的模样,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也会有属于他们那代人的焦虑,虽然时代变了,但想要做好设计想要扑腾出点水花的初心应该是与年轻一代始终如一。
借此机会,我们收集并整理了一些不同年代的“前浪”在他们还是年轻的"后浪"时做的作品和画的图,来看看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的建筑青年都在做什么。
首先是可以收集到的最早的还留有年轻时期作品存档记录的建筑师贝聿铭老先生和其好友王大闳老先生的学生作业,他们在哈佛大学念书时相识并师从格罗皮乌斯。
△上海博物馆,贝聿铭, 1946
△上海博物馆,贝聿铭, 1946
△上海博物馆,贝聿铭, 1946
这是贝聿铭先生在1946年完成的上海博物馆设计图纸,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与现代主义设计手法相结合,是中国现代主义建筑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项目,同时这也是贝聿铭先生在哈佛上学时期的毕业设计。虽然这个项目未能建成,但同样的手法却延续到了后来的诸多作品中。
△项目刊登于Progressive Architecture,1948
△用相同的预制单元建造不同的房屋,贝聿铭,1948
其次是王大闳先生在1946年发表在Interiors to Come 杂志的作品名为“文明的沐浴与沉浸的冥想”的现代住宅的浴室设计,整个空间宽敞且流动,嵌入式的浴池一侧就是相对私密的室外庭院,用屏风式的隔断划分室内外空间的做法,又在设计中体现了半隐半漏的东方属性。
△文明的沐浴于沉浸的冥思,王大闳,1946
△文明的沐浴与沉浸的冥思,王大闳,1946
五十年代的第一位代表人物是林璎前辈,虽然一直有着“林徽因的侄女”这样的title,但如今的年轻人大多是因为她的越战纪念碑设计而知道她,21岁时就参加越战纪念碑设计竞赛,并在众多设计师的1421件作品中获得第一名。由于她的华裔身份,设计作品先是受到了种族主义和一些越战老兵的歧视,项目也是几经波折,在甲方的刁难下最后决定将林缨的设计与第三名获奖设计同时建造,但最后好的设计永远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林缨的越战阵亡战士纪念碑成为了著名的建筑,被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所认可。
△越战纪念碑设计方案,林缨,1982
△越战纪念碑设计方案,林缨,1982
接下来是学生时期在重建工就已经很有名的汤桦老师的学生作业,在没有电脑绘图软件的年代,汤桦老师的水彩渲染将建筑效果表达既清晰又具有艺术美感真的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反观软件替代手绘的年代,为建筑领域提供了更多将设计可视化的途径的同时也滋生了不少“弄虚作假”的笑话。
△重庆沙坪坝建设工商两行渲染图,汤桦,1987
△遂宁人民医院渲染图,汤桦,1988
△日本《新建筑》“瓦屋顶居住小区活动中心”竞赛三等奖作品,汤桦,1986
86年的竞赛和11年的实践,大家可注意下堤岸的处理,是不是一脉相承。
△云阳市民活动中心 / 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2011
△云阳市民活动中心 / 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2011
王昀老师,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几年前,他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学生竞赛作品萨蒂的家被建造出来,房子的平面来自萨蒂乐谱的一段,将萨蒂的音乐空间转化为萨蒂之家的建筑空间,平面的乐章变成的立体的空间,形成了建筑语汇和音乐乐谱之间奇妙变化。
△萨蒂的家,王昀,日本《新建筑》竞赛 1993
△萨蒂的家,王昀,图源:FANGmedia
刘珩老师,作为中国女性建筑师代表之一,本科就读于华科,毕业后前往UC Berkeley继续硕士阶段的学习,如今拥有自己的南沙原创事务所,同时也回到伯克利担任Studio指导老师。
△Berkeley课程设计 毕业奖,1994
△Berkeley课程设计,刘珩, 1992
△刘珩在Berkeley的装置竞赛中的获奖作品,1992
让我们先看看马岩松,“马工”在本科北建工时期的竞赛方案。
△1997 年全国大学生建筑竞赛 作者:马岩松 指导老师:王光新老师 欧阳文老师 林川老师
△1997 年全国大学生建筑竞赛 作者:马岩松 指导老师:王光新老师 欧阳文老师 林川老师
如今,北建工的 里依旧流传着马工的各种故事,诸如,马工下围棋,马工毕业设计,马工的喷笔等等,其中有个故事现在想起来也十分有趣。马工本科的时候曾经问过一位老师,说他想设计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老师就说,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建筑,20年后,一语成谶。
如果说未建成的方案,似乎也不用等个20年,2001年的竞赛方案"Rebuilt WTC"就已经横空出世。
△Rebuilt WTC, MAD Architects,2001
△Rebuilt WTC, MAD Architects,2001
△Rebuilt WTC, MAD Architects,2001
接下来是另一位老师,金秋野老师,北京建筑大学副院长,手绘的参赛图纸让人回忆起当年设计初步课上金老师第一件事就是教大家怎么削铅笔才能让铅笔线条均匀并且用的久。
△建筑艺术设计中心,金秋野,1998
△建筑艺术设计中心,金秋野,1998
接下来是重建工的宋晓宇老师的学生时期的竞赛图,光辉城市的创始人。
△夏令营营地设计,宋晓宇,1999
△夏令营营地设计,宋晓宇,1999
接下来是,现在重庆大学教授,元象事务所, 就读于重建工时陈俊老师的学生竞赛。
△2000,渔港社区中心,陈俊
△2000,渔港社区中心,陈俊
△2000,渔港社区中心获奖感言,陈俊
获奖的还有李翔宁老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也是2018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
△建筑师之家,李翔宁,1994
△建筑师之家,李翔宁,1994
以及清华大学的范路老师的学生竞赛图,指导老师徐卫国老师如今也是机器臂3D打印混凝土技术方向的先锋人物。
△建筑竞赛,范路,1999
△建筑竞赛,范路,1999
△建筑竞赛感言,范路,1999
最后一位是高岩老师,北京度态建筑设计合伙人,曾经参与并指导了2016年AA 北京访校工作营。
△深呼吸,高岩,2000
△深呼吸,高岩,2000
△深呼吸,高岩,2000
最后,引用中国院一次展览中再现方案组20年前的办公环境的照片和当时崔恺院士发表在UED杂志方案组的小忆与大叙 中的一段文字作为文章的结尾。
△展览重现了中国院方案组20年前的办公环境
20 年前,在建设部大杂院儿的一个铁皮房子的一角,有几个年轻人兴奋地聚在一起,昼夜熬战,画出一张张图纸,做出一个个模型,表达出一个个梦想。一年一年,新人来了,“老人”走了,两年一换,人越来越多,办公空间越换越大,资料也越堆越满,成为这个设计院大院里快速生长,经常移动,不断孵化的一种“小生物”,谓之方案组。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时光让许多事情淡漠了,但作为年已六十的我来说,回忆似乎成了一思考方式。看着老方案组成员二十年来不同的成长状态,想想从方案组到工作室再到今天的本土设计中心的发展过程,以及那个年代市场经济推动下,建筑设计体制转轨的动荡情景,似乎方案组短暂的存在带有某种典型性的意义,值得回顾一下。自己将这个想法找了部分方案组成员和一些同行朋友说了说,得到了积极的反应。我发现方案组成员们的“乡愁”情绪十分强烈,而且专业媒体和学术评论家对此也颇有兴趣。大家的焦点似乎也超出了对细碎往事的回忆,更多从那个年代、那场变革的大背景下,看待方案组的发生、发展和短促的转型,更多从之后每个人的成长中反思那段经历中的感悟、收获和价值。这就有可能使个人的回忆上升到一种集体的回忆,小事件的回顾上升到时代大事件的全景式展示。
——崔恺 节选自UED108期《方案组的小忆与大叙》
作者 | 刘潇 SCI-Arc Thom Mayne Studio
李啟潍 UC Berkeley M.Arch II+M.LA II
编校 | 王柳岩
想看彭大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