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那些老派且过时的设计依然能要钱又要命

作者: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原文链接

You'd be surprised what people are willing to do when the right circumstances present themselves.


当时机合适时,
人们常常会愿意做出连自己都大吃一惊的事。
《童话镇》


0.gif


拆房:宋晓彤 文案:林雅楠 拆房指导:林雅楠 总指导:赵劲松


现在这个世道,
“学院派”可不算什么褒义词。
基本等同于老派、守旧、食古不化,
还油盐不进。
偏执的年代宽容一切离经叛道,
只对循规蹈矩不屑一顾。
不合时宜的才是时宜。


0 (5).jpg



但世界是个圈。
离经叛道的白月光看多了,就会怀念胸口的那抹蚊子血。
毕竟,那是自己的血。
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个老派建筑师的过时设计手法。


都柏林大学举办了一场国际设计竞赛,征集内容包括两部分。
首先,规划一个足够明显和受欢迎的入口区,以显示爱尔兰第一学府的bigger;
其次,构思一个8000平米走向bigger巅峰的创意设计中心。功能包括一个120座的小报告厅、一个320座的小剧院以及建筑工作室、工程实验室、开放办公区等各种释放idea的地方。


0 (3).jpg


当一个大学校园打算建一个所谓设计中心的时候,你就应该明白需要承载的不仅是创意,更是身份、地位以及野心。
校方的意图已经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了
——我不要低调,不要含蓄,我就要一个体现我这爱尔兰no.1大学的方尖碑。


0 (4).jpg


这个方尖碑不是随便cue的,因为方尖碑的吸引力就是校方大大们想要的吸引力。
拿建筑学的话说就是——
兼具标志性和纪念性。
标志性大家都懂,唯一指标就是能打败这条街上所有的小宝贝:人家妖艳你就清纯,人家清纯你就魔幻,实在不行就在身高、体重上碾压他们。


1.gif


但纪念性这事儿就真的很掉书袋了。
建筑的纪念性和纪念性建筑就像个绕口令似的,拽一堆“意图”“象征”“隐喻”“暗示”乱七八糟的名词也还是傻傻分不清楚。最重要还得经过时间的考验。
简单说就是从你爷爷的爷爷到你孙子的孙子都能get到相同的泪点笑点思考点。

2.gif


同时不要忘记这是一个创意设计中心,各种报告厅办公区工作室都是实实在在要用的。

那么,问题来了:
一个兼具地标性、纪念性与实用性的建筑应该是啥样?
这不是选择题,这就是个问题。
谁回答的全面谁中标。

老派守旧的 斯蒂文·霍尔
pk掉偏执的里伯斯金、冷静的UNstudio以及跳脱的Diller Scofidio + Renfro等各路神仙给出了得分点最多的答案。


0 (2).jpg



先来看一下霍尔的校园规划,1个H形路网加7个院落围合的入口区规划;然后在紧邻校园主入口的位置给自己留出了设计中心的基地,形状为规矩的四边形,面积也足够大
——毕竟谁也不会自己刁难自己。


0.jpg


得分点1:纪念性

首先要找到值得纪念的事、物或者人。
霍尔发现了两个重要线索。
【线索1:最古老】
“巨人之路” 是爱尔兰的著名景点,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巨人堤道被认为是6000万年前太古时代以来火山喷发后熔岩冷却凝固而形成的,由总计约4万根六角形石柱组成了长达8公里的海岸。

0 (6).jpg


【线索2:最知名】
竞赛任务书中明确提到了目前都柏林大学最知名的校友、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詹姆斯·乔伊斯
(James Joyce)

他的出现标志着英美意识流小说的真正崛起。其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是现代派意识流小说的扛鼎之作。


0 (7).jpg


当然,这两个线索估计是个建筑师都能找到。
所以,重点不是挖掘到哪些信息,而是怎么将这些信息使用到建筑中。

0 (8).jpg


首先,我们要把这些信息知识点提取转化成建筑中可使用的设计元素。
常见的转化方法有三种。

A.提取组织关系
提取关系的典型案例就是之前拆过的乐高之家,提取了乐高积木的搭接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应用到建筑中。


0 (9).jpg


B.提取平面形态

本次竞赛中,里伯斯金选手也挖掘到了爱尔兰珍贵国宝凯尔经,并提取了其平面交织的形式应用到了其规划部分的组织中。


0 (10).jpg


C.提取象征意义
这种提取方式在中国古建筑中常常体现,如天坛中用柱子的数目来象征十二个月,十二个时辰等等。
在本次竞赛中,还是里伯斯金选手,同样敏锐的抓住了小说《尤利西斯》,并用其中的九个缪斯女神分别象征九个建筑群。
听起来好像有点……玄。


0 (11).jpg


D.提取几何形体
冠军选手霍尔另辟蹊径,提取的是几何形体。
这大概也是老派建筑师的执念,对纯粹几何体有天生好感——
当然,几何体也确实更利于设置功能。
既然明确了要提取几何体,
那么问题又来了:
提取什么样的几何体?


0 (12).jpg


0 (13).jpg


0 (14).jpg

0 (15).jpg


0 (16).jpg


小伙伴们看到这一步可能会想,这究竟是什么迷惑行为?
说来说去他为什么选择了这些六棱柱、五棱柱,而不是方的圆的或者其他的?
其实也没什么神秘的,就是俩字:
顺。眼。
霍尔选他看着顺眼的,你也可以选你看着顺眼的。
当然了,作为学院派霍老先生肯定是要给出理论依据的——但理论依据也是来自他自己的书——反正还是自己说了算。


他在《视差》一书中写道“没有光,空间将犹如被遗忘了般,光即是阴影,它存在多源头的可能,它的透明、半透明与不透明性,它的反射与折射性,会交织地定义与重新定义空间。光使空间产生了一种不可确定的性格”

而在《用建筑诉说》一书中,又描述:“光在一个精致的雕琢结构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所表现出的美超越了它的其他特征的美。


简单说就是霍尔十分推崇光在一个结构中的折射与反射。而我们知道一个几何形状边数越多,越容易产生柔和的漫反射。边数无限多就变成了圆形,但纯圆形空间又不便于功能使用,所以霍尔就是在好用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边数多的几何体。

3.gif


而且下面我们也可以看到,霍尔对于自然光,尤其是北向柔和均匀的漫射光的考虑体现在设计的各个方面。


得分点2:实用性

提取好几何体,下面就要把它们给搞到建筑中去。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0 (17).jpg


A. 不上道儿版玩法
你费半天劲提取几何体,最后不过就弄个中庭雕塑。


0 (18).jpg


B. 进阶版玩法
把这些几何体当作informal空间用起来,也不赋予实际功能,只是单纯的在空间中植入一些异质体,或者编造一些有的没的功能。


0 (19).jpg


C. 高级版玩法
作为一个又先锋又传统的建筑师,霍尔使用的是更高级且更实际的玩法,也就是偏要把这些几何体当作formal空间来用,赋予它们真实的使用功能。
毕竟霍尔要创造的是具有纪念性的实用空间,并不是简单粗暴的让特殊空间负责纪念性,规则空间负责实用性。


0 (20).jpg



Step1.整合范围
根据已有的“H”型路网和院落围合的概念,大致确定出建筑在场地中的L形轮廓。
也就是说无论各元素怎么组合,大致都在这个L形内。


640 (1).gif


Step2.功能划分
按照常规做法进行功能分区:如建筑工作室置于采光柔和均匀的北部;带有景观性质的交通核位于L形转折处,处于两部分的中心地带;两个观众厅体积较大,且考虑到疏散问题,观众厅向围合院落内部突出,形体相对独立。

640 (2).gif


Step3.功能赋予
水平六棱柱 作为门厅大空间置入建筑之中,形成水平向光的通道,贯穿整个建筑。


640 (3).gif


水平向叠合棱体 ,作为建筑工作室置入建筑中。自然形成斜向天窗,以获取均匀的北向采光。


640 (4).gif



垂直棱柱体, 高度从3层至7层,截面尺寸较小,作为交通核置入建筑中,形成竖向光塔。


640 (5).gif


棱台体量 ,截面尺寸较大,多边形平面,作为项目合作室置入建筑中。


640 (6).gif


五边形棱台 作为天文观察室突出于建筑之上,呼应《视差》中的天体宇宙概念。
好的,有点丑,我知道。


640 (7).gif


小型研讨室打散置于多边形棱柱中,垂直向分布于各层,便于使用。


640 (8).gif


十二面体, 完整大空间且具有良好的声学效果,适合作为大报告厅。


640 (9).gif


至此,建筑长这样↓


0 (30).jpg


这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无论是谁都没勇气给甲方看过程稿
——霍尔也不行。


0 (31).jpg




得分点3:标志性

我们以前说过,地标建筑有三宝
——个儿高、块儿大、长得怪。
看来先往高个儿做准没错。整体加高是不可能了,毕竟建筑面积在那摆着,所以先尽量将垂直向的几何体加高,这样也有利于获取光线。


4.gif


四个柱体呈放射状散开,减少相互遮挡,以捕捉更多北向漫射光。主要光塔倾斜角度为23°与地球的倾斜角度保持一致。


640 (11).gif


进一步根据功能调整体块。


640 (12).gif


至此,我们基本已经得到一个具有标志性的纪念性实用空间了。
下面还要继续深化空间设计。


1.空间深化
A. 添加楼板及墙体,深化平面功能。



640 (13).gif


B. 局部扩大形成露台,L形端部加设大台阶连接地面与露台,加强校园与建筑之间的联系。


0 (36).jpg


C. 几何体与建筑交接部分的处理
空间放大,多用作休闲空间↓


5.gif



由于几何体斜插在建筑中,使其在各层平面中位置不同。突出建筑的部分与室外平台结合,增强建筑开放性与可识别性。


6.gif


建筑内不规则部分用做辅助空间如楼梯间,卫生间,设备间等。


7.gif


D. 门厅处理。
用带洞口的墙体将门厅与两侧空间分隔开来,两层通高门厅获取的自然光通过洞口透入两侧形成光线的晕染,这也是霍尔常用的手法。
在洞口处设置楼梯,进一步加强空间渗透。

8.gif


0 (38).jpg


E. 建筑工作室内部增加边庭,加强两层工作室的空间联系。


9.gif


2.实际问题
最后,还要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

A.结构


10.gif


B.材质
表皮材质多采用金属材质,利于光线在表面的反射,形成光线氤氲之感。
当然,霍大师表示这种整体的光感呼应了《尤利西斯》中对于爱尔兰的描写:
神秘的爱尔兰在黄昏中那无可比拟的半透明光辉,照耀着郁郁葱葱的森林,绵延起伏的田野,和煦芬芳的绿色牧场。所有这些,真是举世无双的……”


0 (41).jpg


至此,整个建筑也完全收工了。
虽然还是有点丑。


0 (42).jpg


这就是 斯蒂文·霍尔 设计的
都柏林大学创意设计中心(CCD)中标方案。
一个手法传统、结果张扬的纪念碑。


0 (43).jpg


0 (44).jpg


0 (45).jpg


0 (46).jpg


0 (47).jpg


最后再看一遍完整过程。


11.gif



说实话,霍尔这个案例拆房部队是第三次拆了。
当然,前两次都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长得诡异且找不到理由。
我们以为这只是一个标志性的普通教学楼,最后才明白霍尔想做的一开始就是
一个属于爱尔兰的意识流纪念碑。
或者说,
这首先是一座纪念碑,然后还能顺便进去上个课。

在娱乐至上的快消时代里,纪念碑这种追求永恒的物种好像已经过时很久了。
然而,
过时只是我们心中的判断;
合适才是这个世界的标准。
再次心疼陪跑的霍尔一秒。


12.gif



图片来源:
图[1][2]来源www.baidu.com
图[3][4][5][6][7][8]来源
https://competitions.malcolmreading.com/
其余分析图与动图均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3条评论
2020-03-19 08:37:00 回复 0

觉得比老师讲的有意思。

某不科学的建筑垃圾
某不科学的建筑垃圾2020-03-18 17:38:57 回复 0

(童话镇好看

sg2020-03-18 15:58:30 回复 0

分析的很棒,当完整的建筑出来是觉得诡异,在换来一个角度之后有惊喜,联系上了视差的概念。

作者: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2018必威体育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 】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