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9个作品
△ 海边的教堂
海滨小教堂作为忙碌热闹的沙滩上一丝平静的喘息,它着重突出了景观和自然通风。当海水退潮时,建筑的下部就成为了一个庇护所;当海水涨潮时,建筑的下部将被淹没,教堂将被独立于陆地,访客进入就有所困难。
直向建筑将它的主体结构托起在沙滩上,当潮水上涨时,建筑底部渐渐没入水中,其主体像是飘在水上。建筑可以让游客调动所有感官去体验空间、感受建筑本身。进入建筑前要经过一条30米长的小径,引导着游客进入教堂的入口。通过在阶梯的中间设置一道600mm宽的缺口,游客可以通过它,被引导至建筑另一头的悬挑空间。一道通向大海的视线得以打通,并且在建筑升高动势的衬托下更加开阔。
建筑内部空间非常陡峭,既陡又高的天花板上覆盖着带纹理的白色灰泥,再辅以木板加固。在圣坛后面,一扇宽阔的大窗沐浴在阳光与海景之中。从主要祭祀空间的大窗,到墙与墙之间散发出微妙光线的几个狭窄缝隙,这些开窗让室内开出一场光的盛宴,整个方案的开窗也很有节制。在建筑东侧,一个三角形窗户轻柔地照亮整个十字架。
室内另一处光源来自坡屋顶顶端300mm宽的洞口,它处在北侧弧墙和坡屋顶之间。在春夏秋三季的中午,当阳光角度接近垂直时,阳光直射在北墙上,形成生动的光影效果。建筑北侧有一处悬挑的冥想空间,这空间被墙限制,几乎只能容纳一个人在此冥想。建筑外的大台阶可供游客休息。
地点:河北
年份:2014年
图书馆位于沿中国渤海湾海岸线上。该设计的主要理念在于探索空间的界限,身体的活动,光氛围的变化,空气的流通以及海洋的景致之间共存关系。图书馆东侧面朝大海,在春,夏,秋三季服务于西侧居住区的社区居民,同时免费向社会开放。
设计是从剖面开始的,图书馆是由一个主要的阅读空间、一个冥想空间、一个活动室和一个小的水吧休息空间构成设计师依据每个空间功能需求的不同,来设定空间和海的具体的关系,来定义光和风进入空间的方式。
弧线的屋顶朝海的方向张开,暗示着空间的主题。同时,弧线也有助于实现屋顶在东西和南北两个维度上的结构的大跨度。屋顶上阵列设置的30厘米直径通风井道,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电动开合,进一步带动室内空间流动。在一年当中的春、夏、秋,三个季节,从下午一点到四点左右,阳光会穿透这些细窄的风道,在空间中洒下慢慢游移的光斑。
冥想空间位于阅读空间一侧。相对于阅读空间的明亮、光线均质、开敞、公共,这个空间是幽暗的、有明确光影的、封闭和私密的。空间东西两端各有一条30厘米宽的细缝和外部相联系,一条水平,一条垂直,太阳在早晨和黄昏透过缝隙,为这个空间投射出日晷般的光束。下凹的屋顶,进一步降低空间的尺度,而凹形的上方则形成一个户外平台空间。在这里,人可以听到海浪的声音,却看不到海。
活动室是一个相对孤立的空间,考虑到其内部活动有可能产生的声音干扰,它和阅读空间由一个户外平台区隔。顶棚上朝东的天窗和西墙上的高侧窗分别收纳一天中不同时间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在空间中映射出同时出现的暖光和冷光交叠现象。如果可以将这个房子沿南北长向剖开,就可以更清楚的察觉这一组空间各自诠释着每个空间与海的具体的关系,而串联这一系列关系的要素,恰恰是人的身体在空间的游走和记忆。
地点:广西桂林
建筑面积:20373㎡
年份:2014 -2015
阿丽拉阳朔糖舍位于广西阳朔,俯瞰美丽的漓江交汇的景色,被誉为是世界上最迷人的风景之一,喀斯特地貌的绿色山丘和蜿蜒曲折的河流之中,为钟爱探索的客人引领着通往地域性自然风貌和瑰丽文化的愉悦旅程。酒店延续了历史建筑年代感,又将大气简约的现代建筑融入环山绕水的漓江风光中,完美诠释了融入自然的设计理念。阿丽拉阳朔度假酒店是一个集现代化和老建筑于一体的度假胜地,套房和别墅采用现代的设计,融舒适和便利于简约而时尚的风格中。
酒店由漓江岸边一所废旧的糖厂改造而成,故取名“糖舍”,阿丽拉的愿景是将新旧融合在一起,设计师巧妙的将60年代糖厂建筑的元素纳入了阿丽拉阳朔的公共区域,如空心砖墙的结构和用原本收甘蔗的码头改造成的游泳池... “糖厂”只能是作为餐厅、咖啡厅等场所,客房部分需要在酒店边上重新建造,117间套房和别墅采用现代的设计,融舒适和便利于简约而时尚的风格中,
客房位于独特的地下空间,新锐设计的螺旋入口蜿蜒进入奢华的茧状内部。墙壁和地板由施工期间挖掘的地下岩石制成,在洞穴的内部形成了宝石色调。
木木美术馆入口改造是一个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城市更新项目。这个曾经的废弃工业厂房,在2年以前就被转换成了一个美术馆。今年年初美术馆的运营者希望对这个房子的外观和入口空间再做改造,以完善到访者的观展和活动体验,并且提升美术馆公共形象的识别度。
设计师采取的策略,就是不去改变原有的建筑,而是在它之外,用一层新置入的半透明材料,来制造一种新和旧的叠加。这是利用新材料的半透明性去和旧的建筑共同生成城市的新的状态,而不是通过对旧建筑的拆除和改建,来制造一个全新的存在。人们在体验新事物的同时,仍然可以感受到它后面的旧的东西,读出城市一步一步衍生而来的历史信息。
由于成本和时间的限制,设计师选择了“镀锌铁网”这种材料。一是它所具备半透明性,并且它拥有一种“轻”的状态。二是它是一种“自支撑”的受拉材料,省去纵向龙骨的建造,而必要的横向龙骨又能便捷地固定在原建筑的结构上,从而大大降低了建造的成本和时间。
此外,金属网所拥有的半透明性的特质也能给原建筑入口的北立面带来巨大的变化。在白天它能够引导阳光,让原本被覆盖在阴影之下的北立面变得更加生动。
地点:辽宁营口
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年份:2012-2013
鲅鱼圈万科品牌展示中心位于营口鲅鱼圈的一个海滨公园里。在这次设计里,设计师试图解释两种关系, 一是空间和风景的关系,二是公共和私属的关系。场地平坦开阔,一侧是无际的海景,所以“高度”和“远”逐渐成为设计师切入设计的主要线索。将一个公共的观海平台设置在建筑的顶层。从地面上升至这个平台的过程也就成为空间体验的不可分割的前奏。这个攀爬的步道系统起始于一个缓缓的坡道,人穿过一片被保留下来的银杏树林,之后开始切入建筑体量的内部,经由一个相对限定的楼梯空间,最终到达顶层平台,回身一转,面向远方无垠的海景。
台空间两侧和顶面围合,朝向大海完全打开。设计师希望这种方向性可以将这个有限的领域和无限的风景联系起来,并在心理感受层面消解远和近,大和小之间的界限。空间界面的材料是带有漫反射的金属板,在不同的季节,天气,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它可以敏感地映射来自环境光线的颜色, 微妙地改变整体空间的氛围。面向东侧的整面穿孔墙体,像是一个记录时间的机器,随着太阳角度的变化,在空间内部演绎出不断变化的光影图案。
观海平台完全对公众开放,户外的攀爬步道系统独立于内部流线,避免两者相互干扰。公共人流和进入品牌中心的参观人流有机会通过各自的动线,相会于屋顶观海平台。在这里,人们可以放松小憩,感受海风的清凉,以大海为背景与亲友合影留念。设置在三层的啤酒餐厅可以为停留在此的人群提供必要的餐饮服务。夜晚,这里还会上演小型的音乐演出,成为整个海滨公园公共活动的焦点。
地点:重庆
建筑面积:10000 平方米
年份:2010-2015
社区中心位于重庆市桃园公园半山腰上的一块洼地,四周被起伏的山形围合。新的空间形体依顺着山势而规划,它们的轮廓线和原来的山形融汇相映。整体建筑采用绿色植被屋顶和局部的垂直绿化墙体,进一步强化了建筑与自然山体共存的想法。
社区中心包括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社康中心三个基本功能,由于管理的需求,各自独立,但被一个连续的屋顶所覆盖。建筑整体呈环状布局,两个庭院空间被围合于其中,一个是坡地花园,另一个是可以容纳社区生活与集会活动的绿化广场。
由于多雨气候的影响,重庆当地传统建造中存在着大量的类似“风雨骑楼”的半户外行走空间。这一空间类型也被延续到该社区中心户外空间串联的交通组织方式之中。两个庭院与建筑四周有多条线路相连接,并通过大尺度的洞口与架空,从视线和流线两个层面,将内外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
设计师希望通过这一系列在顶板和墙体上的洞口、窗口、架空、回廊弱化建筑内外的边界,使整体空间与天空、山景、树木、阳光和风相汇交融,最终创造一种人工与自然之间生机勃勃的共生关系。
地点:昆山
面积:280 平方米
年份:2010-2014
项目场地位于昆山西郊巴城县境内,紧邻阳澄湖,现状是一片空旷的有机农田。天,云,风,水,土地,树木,这些单纯的自然元素构造出鲜明的场地特征。设计师从建筑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介入到这片自然环境之中,与其相谐调,并最终塑造出一系列的专属于这片土地的,有意义的空间场所。
游客互动中心位于农场的东南角,由一个多功能活动空间,一个宠物寄养站,和一个用于后勤办公的保留民房组成.从农场方向望去,建筑是由前后两道半透明的”屏幕”界面组成,其形态上呈现的鲜明的水平延展的特征和安静的气质,回应着这座湖边农场开阔平坦的大地景观与其自然氛围。
第一道界面是由穿孔耐候锈钢板构成,为了使它看起来更为轻透,我们采用了折弯方式增加材料本身的强度,从而省去的后方支撑的龙骨系统。紧邻屏界面后方是一条连接两端户外平台的通廊和多功能活动空间外墙。第二道界面是由竖向木质隔栅构成,其后方的遮雨走廊将三个不同功能的建筑串联在一起。
道界面都允许风,光线,和人的视线的穿透。在物理功能上为后方空间提供西向遮阳的同时,它们也为活动于建筑中的人在看农场的时候营造出一种经过转化的模糊风景。
地点:北京广安门
总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年份:2008年
这个“悬浮的装置”位于北京广安门地区的高耸楼群之中,是为华润置地广安门项目销售与生态展示所设计的一个使用期限约为三年的临时性建筑。
整个建筑像一个临时“装置”,以轻盈的姿态悬浮于现状景观广场之上,旨在不与现状纷杂的地段条件发生直接对接,化解“临时”和“永久”的矛盾。绿色的生态草板表皮将体量融入到周围景观树阵环境之中,同时强化了售楼处绿色体验,对建筑的生态可持续性做出了独特的尝试与诠释。
结构选型上,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以使结构构件在拆除后可以被 回收再利用;并将结构工厂加工和场地开挖计划重合,加快施工速度。整体建筑结构悬浮,使用后拆除和地段恢复变得相对容易操作。在建筑表皮上采用垂直绿化墙体和绿色屋顶,从而降低建筑外围护的热量损失,降低雨水流失和地表径流。
地点:苏州
建筑面积:14000 平方米
年份:2014-2016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坐落于苏州吴中区园艺博览会会址东侧。在园博会选址规划以前,这片水绕三方风景秀丽的土地属于一个离太湖不远的古老村庄。这个地点周围相对开阔的自然环境和苏州本地的文化及空间意象给我们的设计带来了最初的启发
照功能的区别把此项目的综合体量拆分,并置入不同的院落,然后利用风雨连廊让他们彼此联接。这种空间格局的设置受到了传统建造方式的影响,长久以来时间已经证明了它和当地的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的契合度。在江南多烟雨的气候条件下,人们可以通过连廊在不同的院落和体量之间随意移动而不必担心多变天气的影响。
此外,每个院落各自的主体性空间都拥有不同的功能和特征,比如球形影院的竹木格栅表层会随着时间被藤蔓逐渐覆盖;博物馆的屋顶平台有一个呈现出云朵形状的喷雾装置;在登高塔上游客可俯瞰园博园全景;而面对银杏树林的餐厅则被赋予了一个亲水的特性。同时,在功能的需求下,以对自然干扰最小为出发点,利用覆土遮掩住了博物馆的建筑体量,进一步强化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给游客展示大量文化知识的同时,也给予他们丰富的互动体验。它附带的三个小庭院除了能引入自然采光和通风,也会指引游客登上屋顶的展览平台。而整个覆土屋顶是一个植被层次丰富而和谐的空中花园,人们在享受户外美景的同时,也可以在此举办各种活动,包括宴会、表演、教育或各种互动节目等。
我们领导最喜欢黑他,真不理解黑他的人生活是有多苦
第一个发自内心喜欢的建筑师,支持并会以此为目标,加油。
董功的建筑总有一种孤独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