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UCL Bartlett本科毕设 - The Blue Frontier

2019.10.11 | ,,

作者:LAC
原文链接

作者 / UG超人 编辑/柒杯


编者按:QS建筑排名第一的UCL巴特莱特 一直是兼容并包的 ,学生的作品也因为组别不同各有千秋。今天带来的项目是UG5的叶子风的毕业项目。


/ 项目概述/


叶子风就读于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ndergraduate Unit 5,该组今年的主题是“边界之外”,关注了香港和深圳城市中原始未开发的城市郊野。在两边城市化发展的裹挟下,这些中间的土地呈现出和城市匀质建筑空间截然不同的人造地形,大量管道、仓库等缺乏管制的基础设施为城市提供资源的同时还有少许原住民在此生活。

叶子风毕设模型照片

UG5组提出了对于这种地区改建和开发的可能性,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对于未来这片地区的人居空间展开想象。和五组以往的特点一样,今年的导师Julia Backhaus和Ben Hayes 也在鼓励学生设计的自由度和自主性的基础上,发展在技术结构上可被实际应用作为建筑功能的设计。





场地研究


叶子风的Part 1 毕业设计在香港对住宅用地的高需求量和对当地旅游行业的建设保护两方面的权衡下,提出了在水库上实施“实验性漂浮社区”的猜想。 淡水湖水位浮动为“漂浮社区”提供了十分理想的实验田环境,使设计更具适应性,推广性以及趣味性。 该漂浮社区还受隈研吾北京Tea House运用空心塑料砖块为建筑材料的启发,将基地附近最唾手可及的资源——水和塑料,作为建筑的材料,探索一种临时性的建造方式。


结构工程图

-------


/对话/

-

采访者:U- UG超人 / 受访者:Y- 叶子风

U:先简单讲讲你在Bartlett的学习经历吧。之前有了解到你从大一开始就在“严师”手下学习,之后又在4组和5组这些很优秀的强组。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吗?

Y:我是2016年入学,大一的导师是Stefan,大二导师是Luke,都是很严格的导师,尤其是第二年的时候导师一直在“放养”所以大二过的很艰辛。后来毕业了才听说4组的大二过的凄惨是个优良传统。偶尔也会觉得有过大二的挣扎和摸索大三做设计的时候才更有底气。

巴院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大家都很喜爱建筑并且很投入地在做事情,因此形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很高强度的学习环境,当然这种氛围对人的影响也是因人而异。相比之下学校老师的教导对你的提高可能甚至是次要的,只是在不停的推进你的思考和技术,因此更多的促进了学习的自主性在和各个年级的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的能力。说人话就是大神都在熬夜你为什么不熬。


片段概念渲染图


U:能不能分享下你毕业设计的出发点,比如最初的思路历程?

Y:我的毕业设计从某种意义上其实也是我今年第一个项目的延续。在上个项目中,我有接触到关于新界基础建设,尤其是香港水资源运转方面的研究。因为我本身对城市的运作、用水管道构造十分感兴趣,所以在我的毕业项目的初期选择了继续往这个方向深入探究,以香港庞大复杂的水资源输送网作为切入点开展了一些初步的调研,进而了解到香港政府曾经有计划将船湾淡水湖填平作为居住用地。于是我的思考就是假如这个提案卷土重来,能否在不毁掉自然湖区景观的基础上满足住房需求,也就启发了我之后漂浮社区的概念。



概念渲染图

U:你如何定义你的设计方法?是调研性还是叙述性设计?

Y:不懂这两个概念到底要怎么区分。在我的设计中,如果没有最初的调研发现这个湖的各种故事,一个楼能有什么叙事性呢,这个事情好玄,我一直不懂又一直不敢问。一定要说的话大概我的设计是基于一系列假设上的,没有这些假设堆砌起的故事框架也不会有我思考设计的契机。但是这个设计做出来它就是一个大平台加那么几个房子漂在水上,如果真的建出来了不跟你讲你也不知道它还有那么些个故事在后面。房子又不说话,我断章取义的引用某知名建筑学者的话‘buildings are not words and architecture is not a language’


初期手稿


U:很好奇你是如何将你的调研结果转化成形态和空间的,你设计决策的依据是什么?

Y:我个人一般比较倾向于用画草稿的方式作为起点。画草稿的时候就会带入一些自己的偏好,个人对场地的理解和发挥。比如说在船湾淡水湖有个水库的闸口,每到注水的时候其实很震撼也很危险。但是其实你去船湾不是为了看这个脏水闸是为了被一片平静的自然风光包裹着爬山。我想让人看到一些这个湖很有能量很人工,可能还有点现实意义的角落。



初期手稿

这个景观是中性的,但是人来到这里看一看可能自己会思考一些背后的事情。因此我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可能会一直以这个作为依据,思考人们从哪里看到这个水闸,怎么样走到这个观景台等等,在明确空间功能之前先有个形态上的初步演化。



初期手稿

之后在做空间邻接研究的时候会逐渐明晰建筑主要的功能空间,再回到场地上以画草稿的方式进行空间形态的排布和调整。下一阶段我会将草稿和图纸转化为模型,从立体的角度去思考建筑的空间。换个说法就是我也不知道需要设计什么功能,先做自己喜欢的空间好了。我其实特别喜欢钻一个楼几个门多少厕所在哪里怎么去厕所最快的牛角尖,每到这种时候我导师就很烦我。



平面剖面图

U:看到你最后出了很多手绘大图,在产出的形式上有什么特殊的考量吗?

Y:我最自信的一种风格吧,我知道最后画这个肯定不会出问题。我大二最后图就没画完,做毕设就不想有这个心理压力,所以很神经质地控制时间。手绘应该是我最有把握的出图方式,无论是时间把控上还是效果上。我在画画的时候会很开心,所以在构思如何把我项目中所有的元素,包括草稿、手绘、3D模型、渲染图等等结合到一起的时候比较自然。









初期模型照片




平面图




剖面图




毕设最终成品图
U: 下次想做什么样的项目?


Y: 想做那种跨越大尺度和小尺度的设计,比方在大尺度上的规划如何反映到一个小尺度的房子上,但希望下次做的时候能更加地突出这种尺度上的切换,纯粹一点不要塞那么多东西进去。





建筑渲染图

U: 在项目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Y: 没办法,多睡觉。刚开始做项目时候的草稿一个不落的翻一遍,把他们当作别人的东西一样梳理自己的想法。或者让别人看看设计。做别人的设计比较开心,没有心理负担,改起来大刀阔斧不怎么留恋。


U: 该如何突破自己的局限?

Y: 多看书。

U: 还有什么话想要分享?

Y: 多睡觉。睡得好比熬的长重要。


END


官方网站地址

http://www.lac-studio.com

联合 Linking | 学术 Academy | 创新 Creation

1条评论
龙隆2019-10-11 21:28:20 回复 0

”U: 该如何突破自己的局限? Y: 多看书。 U: 还有什么话想要分享? Y: 多睡觉。睡得好比熬的长重要。“ 说的好~~~~~

作者:LAC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2018必威体育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 】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