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眸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在国人的心目中,长城显然是古代帝国留下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遗产。这是一处从西周就开始修筑的世界文化遗产,人为地分割了古代农耕文明和游牧势力,保障了历代中央帝国的安全,也是帝国和北方游牧民族交流贸易的前线。
但用城墙分割帝国和蛮族并不是中国人的专属,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因同样需求而建立起的防御性建筑。朝鲜高丽王朝曾筑起高墙抵挡契丹人,罗马帝国也在英国修建长城以区隔异族,耶路撒冷周围的城墙更是见证了历代不同民族、不同信仰者之间的利益争夺。
英国哈德良长城遗址
(图片来自wikimedia)▼
这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世界长城,但很少有人知道,今天的伊朗境内有一座长度上堪称世界第二的长城,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却逐渐被人们遗忘。一直到1990年,生活在附近几英里的伊朗人也还不知道祖先留下了这么一座遗产。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抵御强敌而巧妙设计
这座长城因位于戈尔甘(Gorgon)地区而得名“戈尔甘长城”,又因其翻新后的墙块颜色为红色被称为“红蛇墙”,是由泥砖、烧砖、石膏、砂浆以及粘土筑成。
戈尔甘长城遗址,可以明显的看到用到的材料
(图片来自wikimedia@Amir Ali Razzaghi)▼
大体上来看,戈尔甘长城绵延近200公里,宽10米,高3米,西起里海一直延伸到东边的皮什卡马山脉,是英格兰北部哈德良长城的三倍多,而且每10-50公里处就有一个防御要塞,整座长城沿线有30多座,防御非常严密。
戈尔甘长城(Great Wall of Gorgan)的大致线路
在今天伊朗和土库曼斯坦边界以南
(戈尔甘长城北边那条清晰的合理会就是伊土边界大致走向)▼
从长度和军事作用来看,全世界只有中国长城的墙体系统才能超越它。
这是一座成型于公元5—6世纪之间,帮助伊朗萨珊波斯王朝抵御外敌入侵而建的城墙。
帝国虽然最终亡于阿拉伯人之手
却是波斯人历史记忆中永远的正统
(图片来自wikipedia@Fabienkhan)▼
那时候的波斯帝国,正是如日中天的年代,一再西征虚弱的东罗马帝国,试图开疆拓土。但同时,帝国自己也有无法击败的敌人,那就是他们北方强悍的白匈奴人。
当然,萨珊波斯最大的敌人还是西边的东罗马帝国
但白匈奴的南下可能令萨珊腹背受敌,不可不防
(当时的阿拉伯民族还在诸部混战之时,不成气候)▼
这时候紧邻匈奴人、靠近里海的戈尔甘地区的战略地位就凸现了。这里全年气候温和且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种植和游牧业的发展,拥有数量庞大的居住人口,一直以来是二者激烈争夺的焦点。为了一劳永逸地抵挡白匈奴南下,波斯国王下令在戈尔甘地区修起城墙,并驻扎了大约3万名士兵来保卫它。
在干旱的中亚草原与干旱的伊朗内陆之间
在里海与厄尔布尔士山脉之间这块土地
可以说是难得的气候湿润水源充裕的地方了
如果被白匈奴占领,将成为进攻整个伊朗高原的跳板▼
从墙体的设计来看,建造者充分考虑了建设速度和实用性:墙面较为粗糙但排列整齐,砖块的尺寸和形状也几乎固定,偏差很小,如此便可以按照标准流水线建设这座屏障,也可以准备大量备用件快速修补某处的损坏。
(图片来自mehrnews.com/news/3664743)▼
考古学家发现,戈尔甘长城附近还有窑炉的残骸。这说明砖块就是在现场生产的,以减少运输的消耗。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说明波斯帝国并没有像中央帝国一样拥有充足的时间精雕细刻,一切工程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戈尔甘长城具有很高的军事属性。
里海水域的存在则为快速修墙提供了便利。在戈尔甘长城南面,波斯人开掘了一些运河来方便后勤运输,其中一条长约50公里长的运河专门将戈甘鲁德河里的水引到长城内。
一方面,将水引入作为长城防卫的附属品,成为骑兵难以跨越的障碍;另一方面,发达的水路也可以将内地的粮食和士兵源源不断的运往戈尔甘长城要塞,不仅解决了物资保障问题,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用水,甚至为砖窑供水。
这一地带其实有着众多天然河流
相比呼罗珊地区更加依赖人造灌溉系统(坎儿井)
这里恐怕才是东伊朗最好的土地吧(其实也比较冷)
(图像来自google map)▼
当时帝国工程师的技术水平也很高。他们为靠近运河的长城设计了一个持续的坡度,以确保墙体不会因暴雨天气而被水流冲断。
虽然和中国的长城一样,戈尔甘长城也不能完全吓退勇猛的蛮族骑兵,但高大雄伟的建筑再加上湍急的运河辅助,还是起到了很大的威慑作用,而这背后则是萨珊波斯强大的国力和发达的工程技术的支持。
当然,波斯人先进的工程技术也不止用于军事方面
这个相当缺水的国家在水利工程方面也有诸多壮举
(胡齐斯坦灌溉系统,图片来自wikipedia@Darafsh)▼
和大多数戍守边疆的古代世界将士们一样,守卫戈尔甘长城的波斯士兵也不容易。
虽然长城周边有运河,可以装载士兵在边境和内地来回穿梭,但白匈奴人的马上机动力显然比运河船只更高。他们经常在长城各部进行突如其来的武力骚扰,攻其一点,随后又撤离,让守军疲于奔命,苦不堪言。
英国博物馆内的白匈奴人御马者
(图片来自wikimedia@PHGCOM)▼
有时候,白匈奴还会进行波段攻击,以多人、多批次、多地点发动进攻,这又大大增加了守城士兵的机动难度。而如果士兵们稍一疏忽,错判了进攻人数和进攻地点,在波斯帝国严苛的军法下,又会被长官严厉训斥甚至鞭打。
长城所在的里海边缘气温较低,冬天的夜晚更是寒冷。很多士兵从帝国内地而来,并不适应这样寒冷的气候,长城上的巡逻又日夜不能停止,很多人因此染上了伤寒。
一直感觉《亚尔斯兰战记》讲述的就是萨珊波斯帝国
北部的海是里海,东北方的游牧入侵者就包括白匈奴
图片来自漫画《亚尔斯兰战记》▼
在当时医疗水平下,即使是轻微的感冒也不容易康复,很多士兵服药一两个月才能见好,如果处理不当甚至还会变成重度呼吸道感染,那可就神仙难救了。
但由于北方戍边人手有限,战士们必须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在匈奴人到来时,很多士兵都是抱病上战场,非战斗减员比例极高。
公元644年,守卫戈尔甘长城的士兵共有2万3千人,而当年冬天北方游牧民族进攻时,四分之一的士兵都因药物和粮食无法及时运达,而在饥病交迫的窘境中与敌人交锋。这些身体虚弱的守军自然不是有备而来的匈奴人的对手,最终惨死在敌人的刀下。
(图片来自mehrnews.com/news/3664743)▼
萨珊波斯王朝仍然是一个琐罗亚斯德教国家,生儿育女、重视家庭是教徒们的主要善行之一。可戍守长城的人中只有少数有身份的非士兵人员可以携带家眷,大多数士兵只能期待国家有重大节日时才能通过轮值形式回家看看。如果遇到匈奴人进攻的高峰期,这样的梦想也只能是一个奢望,边疆的生活总是很辛苦的。
记忆中壮丽首都的模样,也已逐渐模糊
(图片来自wikimedia)▼
可就是这样,国家也没有为这些战士准备足以安抚内心的军人福利。由于戍守长城是一个防御行为,并没有多少主动出击的机会,建立功勋的机会很少。甚至那些在战事频繁的西线战场的士兵,还会看不起这些没有机会立功的同袍。
西线和北线同样有戍边,同样的寒冷和同样的辛苦
不过帝国在西面投入的精力和资源总体上更大
(达吉斯坦境内的萨珊堡垒)
(图片来自wikimedia)▼
没有军功,就没有额外的福利和收入,长城守军的收入水平在帝国内始终是最低的。而且当统治者认为北方的威胁减弱之时,还会减少对戍守长城士兵的物质补给和财政支持。与此同时,随着帝国的扩张,留守内地的人收入却与日俱增,物价也一天一个样,戍边士兵逐渐变成了穷人。
为了讨个生活,不少士兵最终擅离岗位,进山做了强盗,甚至有些人投敌做了奸细。
根据考古发掘,戈尔甘长城的使用时间可能只有200多年,就被莫名其妙地抛弃了。后来由于时代变迁、王朝更替,了解戈尔甘长城故事的人也越来越少,直到近现代竟然完全被人遗忘。
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建成的长城,怎么就一夜之间被废弃了呢?
整体的规模虽然比较长
但是建造强度和中国长城比确实没法比
(图片来自mehrnews.com/news/3664743)▼
公元558年,萨珊波斯和当时中亚新兴的游牧政权突厥人联盟,在布哈拉之战中彻底击败了白匈奴,让帝国北方最近的敌人从此一蹶不振。虽然此后匈奴人仍很频繁地骚扰戈尔甘边塞,但在突厥人的挤压下,他们的总体发展方向已偏向西部,帝国正北方的长城战略价值锐减,士兵数量和财政支持越来越少,最终废止。
在两大势力的挤压之下
中间地带已经没有白匈奴的生存空间了▼
虽然之后阿拉伯帝国用武力和伊斯兰教重新统一了古代伊朗地区,但威胁已经不再,重修城墙并没有实际意义了。
里海的海平面曾因为气候周期变化而逐渐变高,水流带来的沙土将巍巍戈尔甘长城埋没在地下。到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之时,绝大部分戈尔甘长城被埋藏在几米高的泥土和沙子之下,只留下一些凸起的土墩。村民们不知历史,把这些古代士兵奋战过的遗址作为农民的田地或现代村庄的分界线,其背后的故事则完全被人们遗忘,淹没在现代世界的大众生活中。
现存的样子,不太能看出是长城遗址
也不能怪农民们会在这里种田
(图片来自wikipedia@Lars Holmer)▼
直到1999年,考古学家们才重新发现了戈尔甘长城的全部范围。可惜的是,大部分遗骸在地面上根本无法辨别,只有从空中才可以看到比较清晰的轮廓。
但这仍然不失为现代考古学的一大发现,伊朗考古学家公布了这次报告后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巨大轰动。大家都公认,这座长城见证了古波斯国家的强大,是现代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观察古伊朗历史变迁和时代特征的最好材料。
为了增强今日伊朗国内的凝聚力和旅游业吸引力,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府也采取了大量措施保护该历史遗产,戈尔甘这座世界第二长城的大名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上,前去探秘的学者和游客也越来越多。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wikipedia@showBritish Museum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