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马岩松和食堂君 ©食堂君
今年是MAD建筑事务所成立15周年。
成功常让人忽略掉失败的过去,
很多人不知道,在头两年,
马岩松在国内做了200个失败的竞标。
△中国建筑师马岩松
最后因为太过失望和愤怒 ,
他突破竞标任务书400米的限高,
做了一栋800米的方案,
毫无意外又一次落选了。
马岩松回忆说:
“有时候我们是一等奖,
结果建的是二等奖。”
直到梦露大厦成为转折——
那是他们第一个海外竞标,居然赢了!
△梦露大厦,图源MAD
今年,他设计的卢卡斯叙事博物馆动工了。
这是中国设计师的第一个海外文化地标。
外界喜欢将他跟前辈扎哈拿出来比较,
还有人觉得他的成功是因为运气。
如何定义“马岩松式的成功”呢?
△马岩松与卢卡斯在讨论方案,图源MAD
以下为建筑师马岩松与AssBook设计食堂(创始人顾桑、主编Halleywood)的独家专访内容,采访整理Rosky,特别感谢“一言一吾”给予的帮助。
01
马岩松谈「星战导演卢卡斯」
△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芝加哥(2014-2016),未建成
食堂君:MAD的卢卡斯叙事博物馆(点击回顾)是个挺不一样的建筑,对你来说,跟好莱坞导演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合作,有没有不一样的感受?
马岩松:他特别艺术家,喜欢有故事、有幻想的设计。
△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旧金山(2016-2017),未建成
一般的甲方可能会考虑很多东西,他是完全童真的那种。每次他的团队都需要告诉他现实,说做这个可能要花多少钱和时间,但他永远相信他最本能的感觉。
我们当时去竞标的时候,我在五家竞标者中是比较靠前演讲的。我讲完,感觉他的意思就是你们中标了,可他都还没看完后面的方案。
△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洛杉矶(预计2021年完成),建设中
他团队的人跟我说:你中标了,但是我们卢卡斯也是设计师,他会有好多想法,可能会改你的设计,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但他从来没有修改过,每次我去讲,他都说我太喜欢了。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喜欢所有的设计。也有可能作为一个创作者,他自己不喜欢别人对他指手画脚,所以他来想让我完整地呈现我的作品。
△MAD建筑事务所与业主们合影,图源MAD
食堂君:对你们来讲,卢卡斯博物馆从芝加哥搬到加州。创意要推倒重来,会挣扎么?
马岩松:博物馆在芝加哥的中断,可能卢卡斯会觉得花了这么多代价,把所有精力都献给这个城市,却发现这么多人反对他,很失望。
那时加州的洛杉矶和旧金山,一直热情邀请我们过去。当时芝加哥方案我们花了两年时间筹备,做完了设计,都快开工了,但后来不得不打乱计划,重新做新城市的设计。
对我来说,这项目要不没有了,要不我再等十年(才能看到建成)。这时候卢卡斯说有机会去别地儿工作,我还挺开心,能重做就重做,对我来说也是挺好的结果。
去了洛杉矶以后,文化气氛完全不一样,我们见到了从文化界的博物馆馆长,到当地社区居民等人,都对你表达热切的欢迎,当时让我备受鼓舞。
△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洛杉矶)动工仪式
02
马岩松谈「大众争议」
△蓬皮杜艺术中心,图源网络
食堂君:今年是在MAD成立15周年,你们去蓬皮杜中心去做了个展。它刚建成时具有很大争议性,你看到它会觉得很酷,还是一个突破的象征?
马岩松:让人们产生争议的建筑,实际上体现的是文化之间的碰撞。再来也体现了建筑师对不同可能性、新事物的好奇和勇气。任何一个有文化活力的地方,都应该允许不同的东西同时存在。你能感觉到不同可能性之间产生的反差的那种独特氛围。
△朝阳公园广场模型,图源MAD
建筑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里,它要表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也是一种勇气,去做你今天要做的事。
过去有一段时间,建筑师有点英雄主义,非常理想化。那时的年轻学生都特别崇拜这样的建筑师。不是说这些建筑师见识特别多,是因为他们坚持反主流的思想。我觉得我们现在已经不如过去那个时代了。
△朝阳公园广场,图源MAD
食堂君:MAD会在很多建筑中融入山水意向,而大众对山水意向褒贬不一,当您看到这些评价,会对创作有影响吗?您会一直坚持自己的感觉吗?
马岩松:评价对我不会有影响。我的困惑是在于弄清楚,我想做的是什么。坚持做我自己。我自己是谁,我得搞清楚,对吧?
03
马岩松谈「设计创作」
△马岩松在工地上,图源MAD
食堂君:您每一天的时间,会怎么安排呢?
马岩松:其实我不是光天天做“艺术家”(笑),我其实大部分时间在做常规的工作:看不同项目的设计发展,参加无数的会,跑跑工地,还要抽时间跟甲方沟通。这些事情要花我一半时间。
剩下的时间,几乎全在出差,美国、欧洲、中国三点一线。中国这么多城市,在路上就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但沿途路上也能有很多刺激的体验,可以看到不同的城市和风情。
△哈尔滨大剧院,图源MAD
食堂君:对团队来讲,人越多分工越细,一个创意才能很好实现。很好奇MAD现在规模有多大?
马岩松:我们北京有一百个人,洛杉矶有十个人。我们有点像工作室的状态,一有项目所有人都扎在上面去了。
之前我们做哈尔滨大剧院就是这样,我们做的设计可能是它真正需要的三倍,做了很多的方案。人家都施工了,我们这还在做推敲。
△哈尔滨大剧院,图源MAD
但也是这种工作模式,才让成品有了更多的细节。也让我们没法被复制。
好的管理,是有规则和方法的。像BIG的合伙人制,这合伙人跟那合伙人做的是一样的方法,同样的方法、不同的组叠加起来就能做出来。MAD不行,因为我不想重复我自己,希望能找到一个不同的点。
△南京证大喜玛拉雅中心, ©I-TALK, Photo: XIAOYU GU
食堂君:您曾说过您做设计还蛮感性的,这是中国和外国建筑师的某种区别吗?
马岩松:感性和所谓的意境,基本上就是来源于我自己的经历和思考。
我现在还不能说我这是中国(建筑师)的创作方式吧。但东方传统的创作里,确实有这个特点,就是更相信自己那时那刻的感觉,展现出来的东西也更注重感觉的表现。在作品里谈意境,都是关于感觉的。
△平潭艺术博物馆 ©I-TALK, Photo: XIAOYU GU
但我觉得在中国建筑界的主流,基本上99%还是西方的方法这可能也跟中国的建筑教育有关系,大部分建筑师都是理科生。
从上学时候开始,他就要告诉别人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这为什么有道理?为什么不那么做?这些都让他们认为什么都一定要有逻辑和道理。
这种思维方式就让建筑的客观多于主观。在偏主观的那一面,我觉得中国建筑在品位和样式上,受西方影响也很大。
我前两天有个发言,提到思想跟语言这两点,在中国都很难找独特的人。思想价值是从西方的脉络过来的,表达的方式也是西方的。我们觉得西方的建筑是我们要学的,城市是要学的,所以就连方法、价值什么的都觉得要学。
△UNIC模型,图源MAD
04
马岩松谈「成功的拐点」
△蓬皮杜艺术中心mad X 展,图源MAD
食堂君:MAD从2004年开始,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在这过程中,有没有一个特殊的蜕变时刻?或是对MAD影响特别大的一个时间点?
马岩松:MAD初期的时候,我就觉得能做竞赛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很重要的。当时正值奥运会,很多国外的大师来中国。中国建筑师说外国大师来了,我们应该争取自己的机会。但我觉得比起谁能得到更多机会,不如把问题提出来。
△蓬皮杜艺术中心mad X 展简介,图源MAD
△《mad X》,图源MAD
大家老在说老城改造,新城市将来该怎样等等。把人在城市中的位置通过建筑表达出来,我觉得这就是我一直寻找的意义。
到今天,我们有一半项目都散布在各个国家,相当多了。但这个过程是逐渐增长的,从一个到两个三个,得到两个三个的时候,觉得还是运气好,但是也稍微对自己的成就有点意识了。
△蓬皮杜艺术中心mad X 展,图源MAD
△《mad X》,图源MAD
我希望自己是一位在国际上活跃的中国建筑师。我从来没想做多大,就是一步步向前。
做建筑这件事,我的出发点就是看建筑到底能做什么,能改变什么。
△纽约东34街公寓,图源MAD
△《mad X》,图源MAD
05
马岩松的「巴黎约会」
建筑师马岩松最近还录制了一档节目,叫《我与建筑师有个约会》,他是首期节目的主角。
节目第一季邀请到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张永和、美国建筑师Steven Holl等多位大师级人物,讲述他们的“筑梦”故事。第一期节目见证了蓬皮杜艺术中心MAD个展“MAD X”的高光时刻。
节目旨在让大众深入了解建筑的本质——建筑不只是建筑师思想的传达,更是每个人都能用脚步丈量,用精神感受的共享空间。
《我与建筑师有个约会》是国内首个原创实地访谈建筑人物类短视频,由【一言一吾】发起,来到建筑现场,对话明星建筑师,捕捉灵感涌现的刹那,探寻时代精神。
6月13日,建筑师马岩松与博物馆馆长陈履生一起来到上海,揭幕《我与建筑师有个约会》首期视频内容,并与来宾们分享了“速朽时代,如何创造不朽?”的话题。
△《速朽时代,如何创造不朽?》活动现场
马岩松认为,建筑从物质上来说无法“不朽”,建筑本身也不追求物质的“不朽”。真正不朽的是精神,好的建筑能够带来一种文化启发,启发出新的灵感和生命。
而在陈履生看来,建筑的“保鲜期”是反向的,一些初时不被认可的建筑,经过岁月的“包浆”,反而显露出它的价值。
现场马岩松还分享了他对“成功”的定义,他认为普世价值的成功,是要求你“成为更好的别人”,而他追求的“成功”,则是用作品展现出对世界和未来的价值。
谈及建筑的文化性,两位嘉宾还分享了对中国建筑现状的看法。一个国家的文化状态,决定了建筑的风貌。“文化危机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有了这样的危机感,才会建筑师产生创作的欲望,做出更好的作品。
马岩松最后还给了建筑系学生一些建议:想成长为真正的建筑师,要先学会真诚地面对自己,不受外部影响,敏感地认识到自己是谁。“找到自己”,然后“做你自己”,这种表达自我的过程,就是创作的过程。
外滩THEBUND、一筑一事、PChouse、广州设计周
、建筑师疯人院 、青年建筑 、尖叫设计 、 设计癖
Hi设计、designboom设计邦 、AssBook设计食堂
不管怎样,他很会摆造型照相。
回复SUN☀: 很难打破常规观念,也就是很难坚持自己,马岩松在坚持自己,也有这个资本,因为有了话语权便有了可能
为什么国内例外
2年做200个方案,666啊
回复念淡心澈: 为什么国内例外
不好意思,ps 国内建筑环境例外
很多时候,运气很重要,可以运气都是建立在工作量的基础上,我看过徳梅隆的事务所,一个竞赛几十个不同的方案和模型,不断调整,不断整合,不断摸索。
回复念淡心澈: 不好意思,ps 国内建筑环境例外
很多时候,运气很重要,可以运气都是建立在工作量的基础上,我看过徳梅隆的事务所,一个竞赛几十个不同的方案和模型,不断调整,不断整合,不断摸索。
最好的作品就是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