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一条
“为你优选有趣的物件”
前日,1月9号是梁思成先生逝世46周年祭
今日学院有相关推送
大开本的中国古建筑测绘图,由建筑大师梁思成绘制而成。
和标准大小的铅笔对比,大家感受一下。
这是赵县永通桥,是闻名中外的赵州桥的姊妹桥。
这是故宫的文渊阁,也是由梁思成手绘而成。
还有类似这样的手绘图,将中国历史上多个时期的古建筑,按照外观、结构特点进行了比较和梳理。
这些精美的中国古代建筑图,是70多年前梁思成与其助手莫宗江手绘的,曾收录于198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图像中国建筑史》,并获当年“全美最优秀出版物”。
梁思成笔下的中国古建筑测绘图,一方面秉承了西方建筑学的制图手法,及其蕴含的西方古典主义美学精神,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融入了中国传统工笔和白描的技巧,更好地呈现出中国古建筑独特的美感,这样的插图风格,在世界建筑史经典著作中也可谓独树一帜。
可以说,《图像中国建筑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丰富、翔实又富有美感的插图。
梁思成曾说过:“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
1932年到1946年的十多年间,梁思成和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自发开始了抢救式的考察古建筑之旅。他们考察了全中国二百多个市、县,上千个古建筑,对其中大多数建筑进行了精细测绘。
左边是梁思成和莫宗江手绘的立面图,右边是木塔的照片
其中,山西应县佛宫寺辽释迦木塔的测绘图,是难度最高的一批图纸。测量工作艰辛而危险,为了测量塔顶相轮的高度,梁思成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爬上塔顶,还曾差点被雷打到。
这座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塔,历时千年、高约六十七米。通体由数万个木构件组成,斗栱更是多达五十六种不同样式。
他们非常精细地测量了各层的平面,测量了三四十种不同的斗拱、各檐的高度和塔刹,做了塔的断面图,并绘制了楼梯、栏杆、格扇等塔身各个细节的图样。
手绘图原件已由梁思成遗孀林洙捐献给国家图书馆。读库将其中五十九幅宝贵的手绘建筑图纸重新修复,出了这套《〈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使这些图片得以出现在读者面前。
这批图片是由林洙特意请国图翻拍原作交给读库的,无论是其清晰度、还原度,已经远好于当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的那一版《图像中国建筑史》。
图片又大又清晰,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图文并茂,信息量很大。
可以说,这批图纸既是赏心悦目的画作,更是对古人营造秘诀的图解。
即便不看任何说明文字,单是欣赏这批插图,也能对中国古建筑有个粗略的了解。
当中还有一些插图,是把一批经典建筑或者单座重要建筑的不同图纸,通过精心安排的构图,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大图,让你只看一张图,就能得到很多知识。
梁思成原稿痕迹
原图纸的纸色和图上的印记也得到了保留,读者可以清晰看到当年的笔触。
装帧上采用线装,能轻松地舒展摊开。
封面用的是一种带纹路的特种纸,绵软有韧性,质感很好。
大开本的书,邮寄中容易出现折损,读库专门制作了一个牛皮纸函套,主要起保护作用,并做了一个小题签,也方便大家日常收纳用。
内文用的是75g仿古轻型纸,全书一共三十五张筒子页。
画栋描梁,图解营造,尺规作图和徒手绘画的完美结合。
-End-
点击下方链接,这本梁先生的《〈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新用户特惠)
特惠入口《〈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点击跳转)
看到梁先生的手绘古建排版,突然想起了大学时候的课程作业的排版。只能说我那只能叫做胡写乱画,特别是写有“宋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图样要略”那张,这大概就是老师说所的“饱满“吧。看起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移动分毫,感觉都是别扭的。
读库出的书
不是77吗
惊艳
回复Godfather: 居然会这样....这种小概率事件,具体可以找客服退换货哦
买了一本 邮回来封面上粘着手指甲那么大的脏东西 像是鼻涕 给我恶心坏了
买了一本 邮回来封面上粘着手指甲那么大的脏东西 像是鼻涕 给我恶心坏了
昨天去清华大学的艺术博物馆看到这个展,感觉他们画的很好,关键是有感觉有特点哈哈
穿墙透壁超厉害的!
哇哦
值得收藏的一本书,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