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堂为什么会选择巴西利卡? | 巨人的文明 XⅧ
作者:陈文捷
罗马建筑史第18集-基督教的胜利(下)
教皇和爸爸傻傻分不清楚
当帝国在公元四世纪末永久性分裂之后,东罗马帝国又继续存在了一千年。而西罗马帝国却很快崩溃了,整个地区都被野蛮人瓜分。这些野蛮人中的大多数,早在他们还生活在帝国边疆的时候,就已经接受了基督教的信仰。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罗马的宗主教就成为这些四分五裂的部落民众的宗教领袖
成为唯一能够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人物。作为耶稣十二使徒之首彼得的继承人,罗马宗主教被所有那些信奉基督教的野蛮人所尊崇。
就这样就成为了西方世界享有最高权威的人,以至于我们甚至给他了一个教皇的称号。教皇这个单词拉丁文拼为P-a-p-a。他的本意就是爸爸,我们今天用来称呼父亲的这个词。
这很可能是从远古时代各民族还没有分化时就有的叫法,根据学者研究,大约有70%的人类语言中都是使用类似的称呼叫爸爸的。
在基督教早期,这个单词主要是用来称呼像主教这样的高级神职人员,是一种尊称,等到罗马宗主教在西方具有了压倒性权威之后,这个词就被他垄断了,就成了罗马宗主教的代名词。
后来在明朝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候,就干脆把他翻译成“教皇”。这是一种意译,虽然它的原文本身并没有这个意思,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有皇帝的感觉
所以这个翻译应该说是很传神,但不准确,准确的称呼,就是罗马主教
基督教堂的起源
公元 313年,君士坦丁宣布基督教合法化之后,第一批基督教教堂就在罗马建造起来。
与传统神庙不同,基督教的“神殿”——教堂——并不是用来保藏上帝偶像的建筑,也不是上帝的住所,而是基督徒举行聚会、礼拜和祈祷等活动的场所,是专门为它准备接待和进行精神感召的人们所设的。
传统神庙
正因为这样一种特殊的信仰要求,基督徒在获得官方的正式承认之后,面对周围仍然居大多数的异教敌对势力,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选择罗马会堂建筑巴西利卡这样一种较少带有异教印迹的建筑类型来作为他们的公开活动场所。
公元 315 年,君士坦丁在台伯河西岸原卡利古拉赛车场附近的使徒彼得墓地上建造了老圣彼得巴西利卡大教堂(Old St. Peter’s Basilica)。
这是一座五廊身的大型巴西利卡,四列柱子将空间纵向分为五个部分,其中长达 122 米的中厅又高又宽,高出的部分开设侧窗用以采光。除了最外道侧廊外,主要的屋顶都采用传统的木桁架构造。
相比之下,差不多就在同一时期建造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会堂采用的却是混凝土交叉拱技术。由于这种木构屋顶的做法被以后其他基督教巴西利卡所效法,这就使得罗马大型拱顶技术发展就此中断,直到 700 年后才得以复兴。而混凝土技术也由此失传,一直要到 19 世纪才重新被欧洲工程师发明出来。
大教堂中厅的尽端是半圆形圣坛(choir),其间设有祭坛(altar),以后还会在此设立唱诗班席位。在圣坛与中厅之间有一条横向的空间,称为横厅(Transept), 两端分别用作祭具室和圣餐贮藏室。
横厅是一种与传统巴西利卡不同的新设计,由它与圣坛和中厅相交所形成的十字形,对基督徒来说象征着耶稣受难的十字架,因此深受教会和教众的推崇,几百年后成为西欧教堂的主要型制,称为拉丁十字巴西利卡。
大教堂的前面还有一个柱廊环绕的前院(Atrium),院中央设有洗礼用的洗礼池(Baptismal Font)。洗礼是基督教徒入教时必经的仪式。
早期行洗礼时,新入教者需要将全身浸入水中,称为浸礼。因而教堂旁往往会设有一个较大的浸礼用水池。由于浸礼方式有诸多不便之处,后来洗礼式逐渐改为在头上注水施洗。
这座宏伟的大教堂在建成后一直是基督教世界最大和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后来在 16世纪初被拆除,由新的圣彼得大教堂所取代
-End-
往期回顾
《巨人的文明》书籍
请到我们的微店购买
购书入口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 禁止以 编辑版本转载,如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长期接受各类作品、资讯投稿。
两集也不够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