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今天的故事
是一个更刺激的故事
是一个红点奖获奖者背后的故事:

前两天,日站君的一篇

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红点奖”,到底该不该被喷?

引发了热烈讨论

而今天的故事

是一个更刺激的故事

是一个红点奖获奖者背后的故事: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一位西安美院的老师

2017年曾获红点奖视觉传达类奖项中

best of the best大奖!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这位老师还因为此奖

被学院破格提拔为“学院副教授”

似乎是个喜大普奔的事情?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后来的转折大家应该也知道了

据网络热心人士爆料

他们在一位英国插画师 Russell Cobb

 (拉塞尔·科布)的官网:

http://russellcobb.com 

看到了作品的一些熟(一模)悉(一样)的身影

有兴趣的粉丝可自行对比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抄袭获奖的大事件!

对此,西安美院也发出了声明

该教授目前已被停职了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此前,在设计界一直都有各种抄袭事件发生

最关键的,可能不是事件的事后处理

而是为什么会发生屡见不鲜的抄袭事件?

抄袭的原因为何?

什么是抄袭的“界线”?

前几天,日站君有幸采访了佐藤卓相关问题

看看大师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日站君:目前在中国的设计领域,普遍会有抄袭现象的发生,有人说是“致敬”和“借鉴”,您觉得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设计师如何保持自己的“原创性”呢?

佐藤卓:其实设计最开始都是从“复制”别人开始的,这个现在中国是这样,以前的日本也是这样。在渐渐山寨的过程中,慢慢的发现“自己的设计风格”,人皆如此。日本当年也是将美国的设计风格完整的“抄过来”,然后慢慢的才形成现在的日本设计。

从借鉴的角度来说,这种“抄袭”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觉得在于“抄袭这个作品是不是为了单纯去赚钱和怀揣不纯粹的目的”,出于商业的考量和赚钱的目的,来抄袭别人的创意,这样是不行的。

另外在借鉴的时候,事先和对方打招呼也是很重要的事情,这是表示礼貌的方式,也是不可欠缺的品德。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敲黑板划重点:

目的不纯,商业利益(赚钱)

这样来判断抄袭行为的善否

是不是就十分客观了呢?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佐藤卓老师的采访里

有一句很重要的话

其实设计最开始都是从“复制”别人开始的,这个现在中国也是这样,以前的日本也是这样。

我们来先看一看那个蛮荒时代

日本疯狂山寨的历史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日本糖果品牌不二家

其招牌的卡通形象其实是抄自

美国品牌Brids Eye

从连衣服款式到头发颜色

抄袭技能,简直是像素级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快到碗里来的M&M's巧克力豆

也被日本食品巨头明治公司山寨过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二战“火柴盒”零式战机

完完全全就是模仿欧洲老爷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马桶盖也是山寨来的

不过如今的TOTO

却早已超越了曾经模仿的对象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这些行为难道不都是商业目的行为吗?

佐藤卓老师的说法似乎不奏效了…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大概是时代导致

前日本纺织面料设计协会副理事长这样说:

“当时,欧美的东西被认为是公共素材库。抄袭在那个时候的人眼中只是‘我借鉴巴黎的样品制作出的原创产品,被别人抄了!’这种现在看来贼喊捉贼的事情罢了”

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

世界范围内的商标及知识产权保护

并没有现在如此细致的规范

而这些公司还能安然幸存

也是钻了时代的空子

并不是什么值得称赞的事情

放到现在

这些公司怕是早就被告到破产100遍了

观念的不同

导致了差异如此大的两种结果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那么我们回过头继续

“抄袭”究竟是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还是阻碍了原创的发展?

又一个新问题应运而生

乔布斯曾言:

我们一直不耻于去窃取所有有创意的“灵感”

这个窃取灵感

其实就是佐藤卓老师说的山寨的真意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

是乔布斯最敬仰的人之一

他是德国博朗电器的首席设计师

苹果的许多产品

都可以看到德国博朗电器的身影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博朗电器在上世纪 50-70 年代

曾经涌现出许多经典的设计

涉足各个领域

Jobs和Jonathan Ive

都公开承认受到Dieter的影响

反过来,Dieter对于苹果

丝毫没有“被抄袭”的感觉

在工业设计纪录片《Objectified》当中

Dieter表示:

苹果是为数不多的认真对待设计的公司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在他看来,苹果并没有剽窃自己的设计

而是将设计灵感发扬,创造出更多

“具有自己风格特质的设计产品”

就像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说过

好的艺术家都在复制作品

伟大的艺术家都在窃取灵感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齐白石老先生说过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抄袭”这个概念大师们

总显得有着更明晰更客观的理解

而普通人来看

观点似乎就更加直接了当一些

反对“抄袭”的网友

“我觉得这个过程甚至是对人性的抹杀

更不利于新生代的成长

抄袭就是浪费生命!”

“宪法第217条规定

抄袭侵权是违法行为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徒刑或者罚款!”

“所以,为什么中国设计师去参加米兰展

主办方会不让我们的设计师拍照呢?”

苹果够强大,但是不够强的人

就会被抄袭侵犯利益。”

每个设计师的成功之路,都是一本厚厚的“抄袭史”!

支持“抄袭”的网友表示:

“抄袭、复制是人类发展的必经过程。所以我觉得抄袭这个核心词汇,它是不是叫抄袭,这种复制其实是人们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它有包容度。如果是不好的东西肯定是传承不下来的。”

可以抄袭,仅有原创,没有山寨抄袭推广,很多好的东西,都会被历史埋没。其实,有时候,抄袭也算是对好作品的推广和发扬。支持和不支持,重要的是把好作品发扬出来。

被抄袭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直被抄袭从未被超越”。

愿意被抄袭是希望带来更多的学习和借鉴,而不愿意被抄袭是希望更多的设计师的设计原动力就是不创新不设计。这样让中国的设计更具价值更具驱动力。

这像《奇葩说》之前的一个懒人辩题

有人认为懒人能推动科技发展

有人认为懒人就是废柴

各抒己见

你觉得呢?


感谢 日本设计小站 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japandesign

qrcode (1).bmp

(0)
上一篇 2018-04-27 下午5:24
下一篇 2018-04-28 上午9: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9条)

  • Lvch的头像
    Lvch 2018-04-28 上午9:32

    就像文章,论文 引用了什么书籍要在开头或最后列出来.
    什么都不说,全揽到自己身上
    就不行

    • 岁月指的头像
      岁月指 2018-04-28 上午11:48

      @Lvch关键太像了,都不好意思列出来。。

  • 情海过客的头像
    情海过客 2018-05-30 下午3:07

    好文

  • 张然的头像
    张然 2018-07-05 下午3:33

    人类文明只要自己掌握的,那些害怕别人抄的家伙,自私 ,狭隘, 从这一点就谈不是什么大师!都是傻逼媒体吹捧的结果!

  • 残影小哥的头像
    残影小哥 2018-04-28 上午8:10

    好文

  • 示其的头像
    示其 2018-04-28 下午5:12

    不说别的,各个设计类学科中,同学之间的抄袭都屡见不鲜…把内涵和真正的思考取走是学习,简单的把表观和形式拿走的那才是抄袭,没有灵魂的一味模仿不加以自己的思考和再次创造的才是真正的抄袭…但是现在很多人并不能分清两者的区别,大概这才是很多人讨厌抄袭的本源

    • ╰╮仰朢☆空╭╯的头像
      ╰╮仰朢☆空╭╯ 2018-04-29 下午12:52

      @示其

  • 修罗 。的头像
    修罗 。 2018-04-28 下午10:13

    还是齐老太爷威武

  • 修罗 。的头像
    修罗 。 2018-04-28 下午10:14

    我们班上有的设计作业相似度百分之八十以上,关键是老师还没看出来

  • 红红gogo的头像
    红红gogo 2018-04-29 上午11:24

    不清楚

  • 右质的头像
    右质 2018-05-02 下午2:46

    互联网时代咨询爆炸,你不关注别人好的东西,固步自封就会沦为井底之蛙。我们可以去学习借鉴,消化之后以自己的方式去诠释,辩证的去汲取好的东西,才是对的学习方式。设计不是应试教育,好的设计没有唯一解答,不是大师的作品就是对的,而是他的切入点和他的理念营造了主观好的感受。你复制粘贴保存在自己的小本本就好了,还不知廉耻厚脸皮的拿去竞赛,错以为那就是自己的成果,那就是根本的错误。还有一个照搬可行的办法叫做询问作者征得同意授予版权。

  • martin的头像
    martin 2018-05-07 上午9:15

    红点奖是外国纯商业奖,是来中国捞钱的,国内还来追捧它

  • 溫暖『的头像
    溫暖『 2018-12-10 上午5:0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