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崭新的“城中之城, 曼海姆美术馆新馆落成交付使用
曼海姆美术馆新馆经过两年半建设将在2017年12月18日正式交付使用。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此前在海外建成了包括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内城市博物馆在内的多座文化建筑。此次由gmp执笔设计的曼海姆美术馆新馆是目前德国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建筑之一,新建建筑以引人瞩目的姿态被置入周边环境中。
美术馆新建部分位于曼海姆菲德烈广场之上,与由赫尔曼·彼凌设计的青年风格旧馆历史建筑局部相 连,建筑从一个“城中之城”的理念发展而来。在一个简洁的整体体块内,独立的展览和附属功能空间穿插错落,构成极富张力的空间尺度。单体空间围合于一个中央光庭四周,其间的交通通过连廊、平台和空中桥梁实现。这令人们联想到城市中构成空间的元素——建筑和街区,道路和广场;充满变化的交通流线、闭合与开放的转换,为建筑室内增添了丰富多变的视角。如此以来,美术馆正如同曼海姆棋盘状的城市布局一般,一 个整体上严谨有序的结构提供了清晰有效的空间辨识性,同时丰富多样的建造形态、变换退进的空间边界、 挑空留白和叠加扩展塑造出崭新的空间体验,令其独一无二。
在城市布局上,正如同100年前美术馆建立时的初衷,位于菲德烈广场公园一侧坐落着美术馆气势磅礴的 主立面。来访者将从位于这里的主入口进入中央光庭。贯通三个层面之上的永久展览和各种临时展览的参观流线起始于此,三层中的两层直接与旧馆相连。大尺度展览空间拥有照明屋顶,可以营造变化的光线效果; 独立的立方体展览空间内设有侧光照明;另外一座大型观景平台可以陈设美术馆极具价值的雕塑收藏。美术 馆第三层参观流线内设有一座屋顶花园,在这里可以将菲德烈广场包括著名的水塔景致尽收眼底。
建筑空间布局令美术馆和城市空间在功能和视线上产生多元联系,艺术感知通过建筑形式被引入城市空间,同时城市的日常生活也在建筑内部获得了映射和呈现。
美术馆的立面由透明的黄铜色不锈钢织网覆盖,定义出建筑整体色彩基调,尊重了周边建筑多采用的当地特有砂岩质地。织网网孔大小的变化实现了外立面不同的透明度需要。这样的设计令建筑体的整体性得到 了很好的强调,而建筑内独立的展览空间体块则会在白天和夜晚照明效果改变时刻、或者远近视角变换过程中逐渐显露自身。“艺术之城”的理念体现在一个统一的城市肌理之下,每一座独立建筑体都可以实现自我表 达,这样的展览空间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艺术展览在策划和布置上的自由度。
图纸
项目区位
平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国际设计竞赛:2012年一等奖
设计:曼哈德·冯·格康和尼古劳斯·格茨以及福克玛·西弗斯
竞赛阶段项目负责人:苗笛
竞赛阶段设计团队:Ulrich Rösler, Mira Schmidt, Steffen Lepiorz, Liselotte Knall, Kai Siebke, Frederik Heisel
实施阶段项目负责人(截至至第五设计阶段以及艺术设计总体指导:Liselotte Knall, Kerstin Steinfatt
实施阶段设计团队(截至至第五设计阶段:Ulrich Rösler, Raimund Kinski, Amra Sternberg, Viktoria Wagner, Hanna Diers, Michèle Watenphul, Anna Falkenbach Michèle Watenphul)
项目管理(第六到第九设计阶段:W+P Gesellschaft für Projektabwicklung Sven Lemke, Kevin Puhmann)
业主:曼海姆美术馆基金会
建筑面积:17366平方米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 gmp 禁止以 编辑版本转载,如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长期接受各类作品、资讯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