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如何正确地打开建筑史?

2017.12.09 | ,,

作者:赶图娘
原文链接

前情提要

我们之前发过了两篇文章,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建筑史?》以及《建筑史是个什么玩意?》

没看过的同学可以先了解一下。

以下是看过陈老师“枪手版”2_02.png建筑史的同学的「观后感

如何正确地打开建筑史?这些同学们都已经有所收获。


01.来自Demon同学的观后感:

我们知道历史主要有两种编排形式,纪传体和编年体。从小到大在学校里学的历史书都是按照编年体编排的,因为这样可以把事件按照时间的顺序编排,条理清晰,但是有一个对学生来说很大的缺点:无趣

陈老师的课则是纪传体的形式,按照凯撒的生涯开始讲,从开始默默无名到最后功成名就,如同武侠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一般,简直是好莱坞式的剧情。课堂上我们随着凯撒结识庞培和克拉苏,来场罗马式的“桃园三结义”;接着随着凯撒开始了长达七年的高卢战争,最后完成以少胜多的壮举,凯旋而归;随后为了帮助高卢震慑日耳曼人,两度当着他们的面在莱茵河上修桥渡河,吓得日耳曼人屁滚尿流;又见证了庞培的背叛,昔日好友如今反目成仇,跟着凯撒一路追杀曾经的兄弟;在埃及邂逅美丽的埃及艳后,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成为人生赢家……

像这样了解整体故事脉络之后,就能对建筑了解地更深刻,因为建筑都是依托这样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如凯撒胜利归来建造了凯旋门;因为原来的广场面积不够又建个新的广场叫凯撒广场;罗马继承之前的民主制,所以广场上大部分都是公共建筑,连皇帝凯撒的住所还是以前当大祭司时候住的小房子,跟中国的皇宫根本不能比……

建筑本没有底蕴,但如果故事与建筑相结合,看建筑的时候,几千年前的事件在脑海中重现,在几千年后的建筑内重演,建筑就被赋予了文化底蕴。这样学建筑史,我很喜欢。

02.来自青铜同学的观后感:

我时常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所以,世界上的各种被分类的学科通过这样那样的联系,总有相通的地方。建筑史~建筑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历史又改变着建筑的内涵和形态。而通过一个民族的建筑可以窥见这个民族在历史的演变中形成的性格和文化。希腊的精致庙堂是其小国寡民的社会结构和民主共和制度。

罗马的大剧院,强悍的建造能力(征讨日耳曼人两次建造焚毁超级大桥,莫名佩服,还有点想笑u1F604.png),可以看到这个国家强盛的国力和国民自信的心态,让我想起盛唐气象,颇有相似之处,中国庄重,广阔的皇宫,是封建集权思想的体现。建筑由人而造,他的内涵太深,太妙,想到这一切就令我激动。

老师的讲课方式我很喜欢,凯撒大帝的“我看见,我来了,我征服”,让我燃起了极大的兴趣,我喜欢这种有趣的讲课方式,更想去了解世界建筑史。

03.来自hello world同学的观后感:

我是规划专业的,建筑史是我们大二上学期的一门选修课。其实在课本的序言里,就提到了现在建筑史教学时长缩短,学生没兴趣,老师讲课乏味等问题。果不其然,老师讲课时确实不太能完全投入,不过老师上课采用学生讲老师听,上课放视频等教学方式,也不至于课程太无聊。

我自己对历史也有兴趣,不过在建筑单方面的历史,显得很片面——我们连希腊之后怎么成了亚历山大王国怎么成了罗马,罗马为何分裂,之后又成了什么,这些连贯的历史,一无所知,只掌握希腊的特点,罗马的特点,君士坦丁堡的特点等等,确实很无趣

而我的思考结果是,如果想在历史上把建筑史给串联起来,建筑史上的各种事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方面反映,这样会让建筑史生动许多。我于是觉得在深入了解建筑史之前,应该读艺术史,这之前应该还有哲学史或者思想史,再之前就是世界简史(这个可能初中课本能浅薄地涵盖,在我的高中,理科生根本不学文科,入学没多长时间就文理分科了,所以也没接触文科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世界史也是哲学或者思想史发展的一种展现,所以我现在在看西方思想史方面的书。

果然在这个过程中既接触了希腊罗马中世纪,又渐渐过渡到了近现代。只是对于很多对什么思想史没兴趣的和嫌麻烦同学来说,实在无聊。确实,这样读书真的对专业内知识收获甚少,多半还是作为兴趣阅读。所以很希望有能把建筑史掺入世界历史的老师讲解建筑史。

在看陈老师的课的时候,对这种形式非常满意,老师的积累融汇成流水一样的知识,比起片段建筑史,优劣立现。拍摄效果确实不理想,虽然这是前期试验。如果 能够把这样的课程整理好推出来的话,相信能吸引到更多的潜在用户。

640.webp.jpg

04.来自江宁同学的观后感:

之前的建筑史是孤立的,没有与大历史背景产生联系,只不过是某年某月的建筑样式和构造做法。听完老师讲课之后,才豁然开朗:建筑是当时社会综合因素——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科技——共同作用产生。建筑为何产生,之后如何变化,最终如何消亡。这些都和现在的社会意识形态有关。也许,建筑在历史之中默默无闻,正如我们个体在当前大时代背景之下。但是我们和这些建筑一样有着存在的道理和理由。ps;做“合理”的建筑,成“意义”的个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还有他笔记~

05.来自三省同学的观后感:

欲扬先抑哈,首先吐槽一下偷拍视频真的2_05.png,加上陈老师说话有点可爱的口音smiley_33.png差点就摔手机了来着,要不是推送写的引人入胜、文采斐然、旁征博引、优雅中带着一点小污smiley_6.png

适应之后马上就被陈老师的故事吸引了。我为凯撒的长远智慧,位极人臣却人品高尚作风节俭而震撼,也为陈老师对历史承接的连贯严谨和热情饱满而感动。我觉得他们都是极致的浪漫。

觉得这样水准的建筑史真的很能激发我的好奇心啊,真的好想知道凯撒时期的公共建筑,还有那400?米的中二的耀威的桥是咋样的。我觉的陈老师一定是很幸福的,因为他知道建筑不是冰凉的物体,他了解里面的历史动荡与人文关怀,欣赏建筑的时候脑中放映的联想想必是可以令人坠入心流的极乐吧——那种在历史的洪流中动荡着的,是什么能最终浮出水面?

建筑真是浪漫的学科,套着理性的枷锁执着艺术的笔,挥舞出感性的关怀。

06.来自7(10)同学的观后感:

从小就有学建筑的想法,后来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因为家里的支持可以如愿的来到意大利学习建筑,刚好今年有建筑史的课,老师在课上讲的确实很有意思,也很幸运的看到了陈老师的这个视频,真的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让我对建筑史就有了更好地理解,就感觉每一个建筑都在叙说着那个属于它们的独一无二的故事。

从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再到巴洛克。使我联想到从希腊到西西里,再到罗马到佛罗伦萨再到意大利的北部,感觉一路走来就想从希腊走到了巴洛克,一路走在建筑史的长廊中,感受着建筑的更迭,聆听着它们的历史。通过对建筑史的学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建筑不只是一栋单纯的建筑物,是建筑师思想的展现。

640.webp (19).jpg

07.来自ys同学的观后感:

看完老师的演讲,有很多观点很引人思考,其中让我更延伸地思考的是老师关于罗马广场的讲解。

我今年大学的项目我研究的方向就是西班牙的公共空间。所以老师关于罗马广场的讲解引发了我对于公共空间的思考。老师说到了罗马广场的形成与灭亡。在罗马灭亡之后,广场变成了‘采石场’和‘放牧牛羊的草场’让我联系到了我的毕业设计论点中关于公共空间的演变。在中世纪期间,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犹太人,穆斯林和天主教徒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有对宗教理念上以及对公共空间需求上的差异,从建筑的角度看来,他们除了对于权利的战斗,还有了一场又一场持续800年的关于建筑以及公共空间的战争。

一座座清真寺被改造成了教堂然后又改造成清真寺。马蹄形拱门被拆了又建,建了又拆或者改造。最终形成了很多科林斯式柱头支撑马蹄形拱门这种混合式. 可当天主教最终夺得利比亚半岛的所有土地, 他们在一百年之内驱逐了所有的犹太人和穆斯林。

慢慢的这种混合文化产生的建筑形态和公共空间死亡了。这让我联想到老师提到的关于罗马帝国的死亡导致建筑的被遗弃和建筑材料的拆分。不同文化之间对建筑领域的争夺和毁灭一个文明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让它的建筑死亡的事实在我看来体现了建筑对于一个文明的重要性。

08.来自いいゎ同学的观后感:

我读的学校不是什么有名的大学,所在的院系也是刚刚成立几年时间。为什么会选择读广西艺术学院的室内设计,也全全是没考上川美自暴自弃百度广艺最牛逼的专业,就这么报了,一切都那么的戏剧化。

大一的时候吧,有建筑史和设计史这两门课程,每个课程也是短短三四周,大家都笼笼统统的学了个大概,大概知道先是古罗马、希腊,然后是什么七七八八的;大概知道一些什么新艺术运动,什么洛可可啊,巴洛克啊,维多利亚风格啊....什么装饰艺术之类。大家知道的,这些每一个点好像除了有时间先后之外,都是独立存在的。包括现在,你要是问我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我还真的说不清楚。我个人觉得呢,搞不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做设计的时候就少了文化的依托和交织,就像意识中那样,在历史长河中是独立存在,仅有的时间这一联系罢了。

很认真的看了三次视频,老师讲课的方法同学校老师的很不一样,老师把这些知识点都串了起来,给了我们一个大纲,一个发现的思路,但并不是面面俱到。就是因为这样听了课之后更有求学的欲望,不再是以前上完课就完了,毕竟要知道的老师上课全部说完了。听完以后,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虽然自己很不喜欢学建筑☹️,但我不讨厌学历史。人类的进步就是基于前人的脚步和经历之上的,前车之鉴总是有用的。

09.来自李小同学的观后感:

因最近一直忙于加班,几次都是刚开始看没几分钟就中断了,好不容易才能得空看完。大家都在吐槽画面,哈哈,还好是可以看清和听的清楚,包括因为感冒自带配音的效果2_06.png在学校的时候,建筑史被搞的像是一门很枯燥的课程,老师就是浮于表面的讲解和搜寻一些相关视频,我是经常犯困的那一个。这次有幸听到老师讲的,觉得甚是有趣,包括录频里频频传来的笑声,估计课堂更加有意思,哈哈

建筑史不仅仅是建筑的历史,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经济、艺术、文化等各个方面,在种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会对建筑的发展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根据社会状况不同,所需不同,所影响到最后产生的结果定是不同。建筑史是融入到世界综合大的历史,发展浪潮中的一个,老师在讲建筑史的时候融入当时社会的状态如何,怎样促使对建筑的需求发生改变,使整个脉络更加清晰,让我们对背后“为什么是这样”的原因更加清晰的认识,更好的吸收,特别喜欢。印象最深的便是为了展示自己力量水上建桥的那段。希望可以听到更多。也很感谢 的分享,录视频辛苦啦。

640.webp (20).jpg

10.来自Oliviauu同学的观后感:

看完这个视频,感觉就是听完一个个关于罗马、凯撒、高卢、庞培的有趣的小故事。有时光看一个建筑,不了解其背后的历史、社会背景往往感觉缺乏深度,只是浮在表面

就如陈老师在课里提到的,罗马与唐长安相比。罗马更偏重于公民(老师多次提到凯撒征服一个地区后,最好的拉拢人心的方式就是给予被征服地区的贵族罗马公民权或拉丁公民权),而当时的唐朝偏重于帝王的独权享乐。所以罗马城里遍地都是浴场,斗兽场,赛车场,而长安的大部分面积都被宫殿所占。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下,建筑体现的不同方式。

记得《未来简史》那本书的作者写道,研究历史,就是为了挣脱过去的桎梏,让我们能看向不同的方向,并开始注意到前人无法想象或过去不希望我们想象到的可能性。观察让我们走到现在的一连串意外事件,就能了解人类的每个念头和梦想是如何变成现实的,然后我们就能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并编织出不同的梦想。

研究历史并不能告诉我们该如何选择,但至少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选项。或许对我们学建筑的学生来说,读建筑史就是了解不同的建筑思潮,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创造方式。当到我们去思考时,我们才可以看见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11.来自AMAZING同学的观后感:

一直对建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兴趣,感觉硬质的木、砖、石、瓦片等是最能融入人类生活,最能凝聚心灵情感的一种材质。小时候看到工人叔叔们在砌砖盖房子就总是想跑过去捣乱,感觉那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而我可以沉浸其中享受其中的快乐……

然而阴差阳错的学了景观,起初有些后悔,但是三年本科的学习生活使我爱上了景观设计并对未来有一种憧憬,我逐渐认识到景观对于人类绿色健康生活的巨大贡献。在景观设计的学习过程中,我并没有失去对建筑的兴趣,平时还是喜欢看一些建筑的插画或是杂志,但是时间精力有限,对于建筑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所以我对于建筑的理解只是一种自己的理解,还停留在一种很浅的层面上。

我理解的建筑是创造一种人与环境交流互动的空间。它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随着人的活动逐渐变化的场所。建筑凝聚着情感,是记录历史文化,凝刻时光的一种载体。结合视频中老师生动的讲述,我更加认识到每一个建筑的兴起都承载着一段故事,一段历史,它是特定时期内根据社会形态政治体制宗教理法而自然的萌生出来的。同时建筑的身上也反射出那个时代人类的智慧。因此了解建筑学懂建筑爱上建筑就必须要知道它的历史,从而提炼其中的精妙之处加以学习研究。结合自己的专业来看,景观、建筑、规划并称三大人居学科,因此未来的研究进展方向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如何将这三者更好的融合,创造更好的舒适的人与自然共生的场所。

640.webp (21).jpg

最后是来自「建筑史是个什么玩意」文章下方的留言,以下是点赞一、二名的同学~

12.来自秉桦Winnie同学的留言:

想起厦门的海,想起芙蓉餐厅的美食,想起高晓松同桌的你,想起那段奋斗的时光,正题,陈老师的课程虽然严谨,但还是很有意思的,记得和他玩的一个桥梁搭建者游戏,互相刷对方纪录,开心起来就像朋友一样的老师,他对建筑的热爱真的是够热的——陈老师的学生何同学

13.来自厦大幼儿园同学的留言:

一边做着捷哥的作业一边来留个言smiley_66.png能当他的学生是痛并幸运的事情2_05 (1).png好了赶紧赶作业2_05 (2).png夸他作业也不会变少的

640.webp (22).jpg

陈文捷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世界建筑史、城市设计等,其所讲授的《西方古代建筑艺术史》和《中国暨东方古代建筑艺术史》是厦门大学最受欢迎的通识课程之一。著有《世界建筑艺术史》(2004)。

199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

1995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1995-1998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998年至今任教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640.webp (23).jpg

(想看“枪手版”请加赶图娘,暗号:建筑史

厦门的同学再备注一下#厦门#,也许有惊喜~

图娘明天上午9点会开始陆续通过~

你喜欢建筑史吗,你曾听的建筑史枯燥吗?

你觉得有趣的建筑史应该怎么讲?

入群后需要提交「观后感」,观后感走心可加入“建筑史是个什么玩意”总部群~

总部群将时时更新#公益#课程动态,之后可能邀请陈老师答疑~

群内都是爱学习的小伙伴,也将有不定期的福利~

2条评论
墨北执1015
墨北执10152018-04-24 10:51:31 回复 0

怎么加啊?点击图片没法加么

沙漠野玫瑰
沙漠野玫瑰2017-12-12 22:42:07 回复 0

感觉排版稍微有点乱

作者:赶图娘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QQ:359440856 或微信: jzxy-gtn

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2018必威体育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 】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