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徐哥
天津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与平江道交口的文化中心,是展示中国古代艺术及天津城市发展历史的大型艺术历史类综合性博物。天津博物馆是由二十世纪天津文博、社教、美术、博览四个系列的馆、院汇集而成。2004年由原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合并组建,其前身为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
天津博物馆总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建筑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
在天津博物馆的设计中,设计者有着这样的理念: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是建筑最为关键的因素。
天津最大的特点就是作为沟通与交流的“窗口”,设计者以“世纪之窗”的概念作为设计的原点,再现天津的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
设计者将“世纪之窗”设定为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它由内而外贯穿整个博物馆,宽敞宏大的公共空间紧密联系各个展厅,成为公众参观和体验建筑的核心空间。作为“世纪之窗”的开端,博物馆北向主入口以宽50m、高17m的“重门叠涩”形成深邃的入口空间,引导公众穿过开阔的广场,进入博物馆。这六层逐级放大的叠涩象征着天津设卫建城六百年的悠久历史,成为博物馆与天津历史联系的纽带。
进入博物馆后,公众将置身于宽30m、长80m、高14m的“时光隧道”。这是博物馆连接各个展厅的公共大厅,是“世纪之窗”最核心和精彩的部分。大厅的天窗与侧墙构成层层叠叠的格栅,形成强烈的纵深感。阳光由天窗洒下,由暗至明,在墙壁和台阶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更增添了大厅的神圣感。大厅纵向逐级上升,由低至高,由先而后,连接古代、近代和现代展厅。公众拾级而上,依次参观各个时代的主题展厅,仿若穿梭于“时光隧道”,游览着天津由古至今的文明和历史发展。
公共大厅在南端横向展开成宽100m、高12m的宏大的“未来大厅”,这是“世纪之窗”的终点。宽阔的“未来大厅”与深邃的“时光隧道”形成强烈的反差。阳光穿过巨大的玻璃幕墙,使“未来大厅”成为最明亮的空间。“未来大厅”将充分展现天津文化中心和城市的景色,将郁郁葱葱的绿意和生机勃勃的文化活动引入博物馆,并预示着天津的美好未来。“世纪之窗”的空间序列以古铜色为基调,贯穿博物馆内外,喻示天津悠久厚重的传统和大气明快的个性。而博物馆主体表皮采用凹凸有致的浅黄色石材,形成厚重有力的体量感,亦与天津文化中心的建筑群体协调一致。
内部共设计13个展厅,展厅面积14000平方米,地下文物库房11000 平方米,馆藏文物达20万件,文献资料20万册,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3个常设展:《天津人文的由来》、《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和《中华百年看天津》。
镇馆之宝
《雪景寒林图》
北宋初期著名山水画家范宽的雪景山水画代表作,享誉海内外。《雪景寒林图》以粗笔浓墨绘出古木密林,枯枝老干苍劲挺拔,山脚云霭迷蒙,衬托出山势嵯峨雄伟。整幅画作气势磅礴,在范宽存世寥寥的画作中,堪称绝世珍品。
西周太保鼎
名闻中外的青铜重器,国之瑰宝。其形制非常独特,四周均有图案花纹,耳外侧饰有两条鳞纹,耳上铸有立体的双伏兽,张口相对,狰狞可畏,栩栩如生。腹部饰有饕餮纹和硕大浑厚的垂叶纹,四角有扉棱,腹壁中间也有短扉棱。柱足上部饰兽面和扉棱,中间附以圆盘,腹内壁铸铭“太保铸”三字,整个器物造型庄严厚重,气势宏伟,是驰名中外的西周早期的著名重器,也是商代至西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
战国楚王鼎
该鼎直腹,底微圆,双长方形耳,三兽形足外撇。盖上有环和三个变形的鸟状钮。器中部有弦纹一周,弦纹上满饰细密变形的涡纹。在器口、盖内、腹部刻铭文64字,说明此鼎是楚幽王熊悍(公元前237一前228年在位)用缴获的兵器铸成的。1933年此鼎出土于安徽寿县朱家集,曾为天津宝楚斋主李氏购得,后归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该鼎整体造型古朴敦厚,是早年出土楚器中的重要代表,被誉为南北楚器之冠。
图纸
模型
平面图
剖面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天津博物馆
项目地点 :天津 河西区
设计团队: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人员:何镜堂、郭卫宏、吴中平、郑少鹏、郑炎、何正强、陈晓虹、黄瑜、许喆、陆歆、王明洁、张莉兰、粱均宇、粱景韶、 关小红、李婧灵
委托人:天津市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包施工单位)
建筑面积 :57 856㎡
场地面积 :31 673㎡
设计时间 :2008年12月—2010年6月
建成时间 :2012年5月
摄影 :姚力
为嘛看不到项目图片
回复Raku: 因为何镜堂
华工为什么能收割那么多博物馆项目?
回复海风: 破案了,都是何镜堂的作品
和吉大宋治平体育馆好像
和吉大宋治平体育馆好像
期待
优秀
好
光线我很喜欢
华工为什么能收割那么多博物馆项目?
国庆专辑博物馆之旅,足不出户走遍全国神奇博物馆,尝遍全国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