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壮壮,“帝都绘”联合创始人。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脚下的这个地方,是那个叫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其他名字的城市,以及我们为什么会待在这儿,我们为什么选择待在这儿。当然我们还会慢慢理解那些与我们一样的,在为这座城市付出的,在贡献着自己生命跟青春的那些人。
理解一座城市
宋壮壮
大家好,我叫宋壮壮,我跟我的搭档李明扬一起成立了一家设计工作室,叫帝都绘。
我跟他其实都是特别典型的城市爱好者,我有一个兴趣,就是观察城市里的人。很多人休假的时候喜欢去海边,在沙滩上躺着,看海浪来回拍打沙滩,感觉那个景象特别让人放松。我可能比较奇怪,因为我就喜欢在马路边看人潮来回走动,我也会觉得很放松。
不过无论如何我还是经常会想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这么喜欢城市?或者说城市为什么这么吸引我?当然除了北京以外,我还喜欢很多其他城市,比如我之前学习跟工作过的波士顿,再比如纽约、上海。刚才我提到的那些城市,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大城市。
大城市不仅大,而且特别地多元。不仅是我,其实以前有很多的研究包括观察,证明了大城市它吸引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元。
多元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多元就意味着它能提供很多超过你理解的,或者超过你想象的,以及超过你需求的信息。但显然它们是意外跟陌生的。
比方说你在家里,或者说在你办公的地方,没什么新鲜感,也没什么惊喜,但是你就觉得特踏实,觉得什么都能控制。但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因为它有很多意外、陌生的东西,你就会觉得很多事不能理解,伴随而来的就是一种失去控制的感觉。
举一个例子。从今年开始,北京,包括上海,出现了很多这样的场景,就是一个店铺被封起来了。这个店铺可能是我之前经常去的,或者是朋友推荐给我但我还没去过的。所以面对这样一个场景就会觉得很可惜,同时也会困惑:为什么是这样?
所以我们帝都绘就做了一个比较小的研究和调查,然后做出了这样一张图。这张图画的是一栋住宅楼,这栋住宅楼显而易见是被虚构出来的,不过它还是基于很多北京现实的历史跟故事的。
"北京一堵墙的前世今生"
比如这栋楼建于50年代。因为在建国初期有很多新的居住需求,我们就建了大量像这样的一些居民楼。而在之后,这栋楼也经历了一段动荡的时期。
70年代的时候北京受到唐山大地震的影响,很多楼就加上了现在这种白色十字型的结构来加固。
随着改革开放,很多的住宅楼的底商就开始慢慢成型。人们因为慢慢变得富裕了,就开始用防护网,或者空调、遮阳棚什么的改造自己的家。而到了90年代底商就变得越来越多。
到了新千年,北京为了申办奥运会,进行了一次全市范围的城市美化运动,开始给墙涂油漆。到了奥运会之前,为了迎接奥运,我们又涂了一遍。
而最近这几年,北京又是另外一个层面的改造,就是对一些老旧小区做了很多的改进。比如我们更换了门窗,统一了空调罩,开始给墙加设外保温层等等。
直到最近的这一次,就是今年开始比较明显的把很多底商封了起来。
我们画的东西其实特别简单,就是这么一堵墙,或者说是一栋楼。但是很明显的是,你可以看见这面墙或者这栋楼上是有很多力量的。有一些自上而下的力量,比如要申奥,所以我们要刷墙。还有一些是自下而上的力量,比如我们有了钱之后会装空调,会把自己家的阳台封起来,这样室内的面积会大一点,等等。
我们把这样一栋楼放在一个60多年的时空的范围内,其实很想呈现的一个信息就是,你所看见的这栋楼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样貌,其实都是刚才我所提到的那些力量互动的结果。而很显然,这种互动它永远不会停止,除非这楼被拆了。
我觉得这一张图非常好地解释了帝都绘是在做什么。在城市里,特别是大城市里生活的时候,会享受很多的便利,但是也会有很多刚才我所提到的不解和困惑。而我们就是希望用自己的图,用自己设计的这种形式语言,来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容易理解一些。
当然让城市变得容易理解其实不止这么一种形式。比如从2012年开始,当时我们几个还是在清华大学 读书的本科生,我们就回到自己的母校,去做高中生的建筑和城市的教育。
比如我所在的北京四中。我就会讲到这个地方在元大都之前什么都没有,它是怎样从元大都的时候,经过800年的发展成了现在的北京四中。或者说同学们会玩一个游戏,大家分别扮演政府官员、开发商、居民、专家、建筑师什么的,然后一起用乐高积木来开发学校旁边一个实际的地块。
在有一节关于北京的课之后,一个小同学就过来跟我说:老师,我头一次发现我这么不了解北京,我想多了解一点。像这样的一些学生的反馈对我们来说其实是最大的鼓励,但同时我们也非常清晰地意识到,每一个课堂上只有十到二十个同学。而面对北京这么大的一座城市,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慢慢地去了解它。
很幸运的是,我们有一个机会跟建工出版社合作,出版了我们的第一本城市绘本,《京城绘·人来车往》。
听名大家就知道这本书肯定是关于交通的。因为我们觉得北京人特别喜欢讨论交通问题,就特别像伦敦人喜欢讨论天气。比如在北京如果你要迟到了,你就跟对方说你堵车了。不管你是不是真堵车了,他至少不会怎么说你。
再比如我们经常抱怨北京立交桥。大家可能也听过一个笑话,就是不法分子绕着上了立交桥怎么也绕不下来了,最后被逮了。基本上说的就是西直门立交桥,所谓的世界第九大奇迹。于是我们在我们的书里画了很多立交桥,大概一共54座。
当然在右下角那个,看起来也是最复杂的那个,并不是刚才我所提到的西直门桥。它叫四惠桥,位于北京的东南四环。我们当然不只是想画这些立交桥这么简单,我们还是希望解释一个问题:立交桥为什么这么复杂?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搭档确实有一些研究,而且他也提出了一个解释这个问题的很好的方法。我们还是以四惠桥为例。我们可以看见在下边有一个公式,很明显体现了我们这些理工男的思维方式。显而易见,一个复杂的立交桥是可以被分解为几个没那么复杂的立交桥的。
举个例子。这个四惠桥它就等于一个管头桥加一个狼垡桥再加一个环岛。
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去分析。比如管头桥等于什么呢?它等于一个科荟桥加三个仰山桥再加四个荣华桥。当然我们不应该停在这一步,因为这些桥完全还可以进一步地被划分。
其实我们到最后就会发现,最基本的这些原形,你完全可以把它们简化到四种,就是十字路口、丁字路口、环岛跟直跨桥。如果你再去理解一下,这些环岛直跨桥跟丁字路口都是某种十字路口。
在这样的背景下你其实就意识到,立交桥当然很复杂,但它一点都不混乱,就像刚才我们看见的西直门桥或者是四惠桥一样。在这种无序的表象背后其实是非常有序的逻辑,而我们所做的就是把这个逻辑介绍给大家。
我对西直门桥其实没什么不好的印象,因为我也没有怎么绕不下来过,我也没有怎么开车。但是我有这么一个体验,就是西直门地铁站特别不好走。在里边换乘的痛苦,就像另外一位一席的讲者李涵也讲过,西直门地铁换乘站有一个超长无比的换乘通道,而且你要不停往上走。
所以我们就又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北京的地铁换乘到底有多长?
经过一些调查、分析、统计,我们画出了这样一张图。可以看见左边的每一个小格子都代表10米,于是我们就从最短的到最长的,把北京所有换乘站放在了这些格子里面。
北京有很多换乘站是同台换乘。所谓的从站台的这边走到另外一边你就换完了,就是15米,很简单。
但大部分的换乘站显然没有这么短,比如100多米的、200多米的、300多米的。
我们还注意到有的比较短的换乘站会在早晚高峰的时候,用蛇形的栅栏刻意地把换乘距离变长,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短期过于集中的客流。
而刚才我们提到了西直门桥很遭罪。现在,西直门地铁站也马上就要出现在这个画面里了,大概是400多米。当然也有比它更长的,那就是东直门,算是一对难兄难弟了。东直门地铁站,500多米。
而东直门地铁站跟西直门地铁站其实是经过了一定的改造的,在改造之前可以看见最后这块,它们的距离都是超过600米的。
为什么这两座车站都这么地让人遭罪?其实也是有原因的。东直门跟西直门都是北京2号线跟13号线的换乘站,而13号线是高架的城铁,一开始是叫城铁,而不是地铁。所以你从2号线倒到13号线的时候是要出站,买票,进站,然后才能乘车的。
换句话说,在最开始建的时候,这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所以有人就调侃着说,如果你现在把2号线的西直门站叫作西直门南站,管13号线的西直门站叫西直门北站,就再也不会有人抱怨这个换乘太长了。因为这根本就是两个车站。你从一个车站走到另外一个车站,走500米,其实一点都不算远。
所以通过这张图我们希望解释的,或者说我们希望传递给大家的信息就是,地铁换乘不只是那么一个距离那么简单,它其实还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在后边。
刚才我所呈现的这两个例子,我们解释的都是那些城市中不合理的地方它背后合理的原因。当然这不意味着这些都没有问题,而我们想说,或者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些问题到底在哪。
刚才我给大家讲了一些地名,比如西直门北站、东直门南站什么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着比较晕,因为充满了东西南北的方向。但是北京其实有很多地名比这还要更疯狂一些。比如北京西站南广场东侧和东直门南小街北口路西什么的。
这样的名字放在上海可能会显得荒谬,但出现在北京一点都不奇怪。如果您头一次去北京在大街上问路,不巧碰上一北京大爷,那他可能会跟你指着说:奔北走俩路口往西一拐,他不会说往前走俩路口往左一拐。你可别抓瞎,因为北京大爷确实就喜欢说东南西北。
所以我们就又开始了一个项目,叫作“如何证明北京是一座正经的城市”。我们做的工作也比较简单,就是去分析这座城市的城市结构。
这是北京25公里乘25公里范围内所有的街道图,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来统计每一条路它朝向的角度,然后把它们所占的比例画成上面那张图。
这个大十字说明什么?大家可能能够想象和理解,说明北京这座城市的街道朝向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特别多,尤其突出。如果你仔细看,中间还有一个斜的小十字,有点像45度,那其实是北京周边的那么几片,比如望京、亦庄,它们基本就是属于这么一个角度。
而我们基于这个发明了一个指标,叫城市正经指数,它指的就是这座城市的街道朝向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正负5度以内的比例。
北京的比例是43%。咱们可以看看其他城市,比如上海10%,是一座非常不正经的城市。
而北上广深,广州、深圳都是16%,其实也半斤八两,都不太正经。
但也有一些比较正经的,比如,西安38%,郑州35%等等。上海当然也不是最不正经的了,因为我们还有9%的武汉,8%的南京,6%的香港等等。
可能大家或者说一些严肃的研究者会觉得,这太不严谨了,这什么玩意儿。但是我们自己还是觉得这个东西说明了一些问题。
就比方说经过我们的统计,在正经方面,北京确实是遥遥领先的。唯一能够跟它有一定匹敌的就是石家庄,也是42%、43% ,这两个完全就是第一集团。还有一点,就是你可以看一看这些最正经的城市,比如北京、石家庄,还有西安、郑州,它们都有什么特点?首先它们都是平原城市,第二点是它们或多或少都是有点缺水的城市。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可能只有在一个没有大江大河的平原地带,才可以铺开这种特别正的城市路网。所以在这个正经与不正经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挺学术的问题:那就是所谓的城市形态,这其实也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
但当我们把这个内容放在公众号上的时候,大家还挺喜欢。而且读者们还会不断地贡献自己的城市,比如说哈尔滨才正经呢。或者说,说不正经的怎么没有长沙啊。类似这样的一些反馈对我们来说也有特别大的鼓励性。
而一旦涉及城市之间的比较就出现了一个新的话题,那就是城市的身份。换句话说北京为什么是北京?上海为什么是上海?这在我看来是特别重要的一个话题。
对城市而言,去追求差异化的优势和有特色的发展,应该已经是个共识了。而对我们个人而言,我们待在一座城市里,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这座城市内生性格的影响。如果我们觉得跟它不太对付,那可能就会感觉自己不太适合这个地方。
所以,无论对城市还是对个人而言,了解一座城市的身份,或者说它的性格,都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而帝都绘所做的工作就是,在每一次对这些城市原理、地方知识跟共同记忆的探索中,不断发现北京的城市身份。
这就会说到一个比较奇特的话题。因为这种城市景观只有北京有,那就是驻京办。驻京办特别有意思,因为刚才说了,它只在北京有。所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驻京办参与塑造了北京的城市身份。
另外一方面很有趣的就是,驻京办又是各个地点的地方身份的一个集中体现,或者说是一个代表。就比如西藏大厦,尽管它是一座现代建筑,却具有很多藏族建筑的特征。
我们同时能看见的还有具有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新疆大厦。
还有宁夏大厦。
这些大厦大部分都是驻京办所在地,有的不是。当然还有装饰了很多飞天的甘肃飞天大厦。
以及据说是借鉴了桂林象鼻山形象的广西大厦。
不管是牵强还是自然,这些以省命名的大厦,都特别希望能够突出自己的特点。而当把这些所有楼放在一起的时候,则恰恰是北京的特点。我们这些帝都绘的小伙伴们基本上都是学建筑的,所以我们最关心的就是这些楼长什么样。从这里面我们感觉能阐述出很多东西来。
不过当我们把这个内容放到公众号上之后,大家回复的画风却跟我们想的不太一样。大家回复的一般是:黑龙江驻京办溜肉段最好吃,或者说你们怎么没画湘西驻京办,那儿干锅一绝什么的。
所以好像在帝都人民心里驻京办就划等号“好吃的”,所以仅仅是这一点我就觉得特别有意思。而对于北京来说,吃确实是特别重要的一个话题。因为不仅是要考虑去哪个驻京办吃,仅仅是照顾这两千多万张嘴,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民生问题了。
而北京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型城市,它的粮食,包括蔬果,是根本不可以自给自足的。就蔬菜而言它只有大概10%是在本地生产,而其他的都在哪生产的呢?我们对这个问题感到特别好奇,所以就去了北京最大的一个蔬果集散市场——新发地,去做了一番调研。
因为当时做调研的时候是冬天。冬天我们最爱吃火锅,所以我们想解答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你在北京吃一顿火锅的时候,桌上那些琳琅满目的食材都是从哪来的。
这是我们的一个调研结果。你可以看见,尽管这些菜被放在同一个桌子上,你一会儿也会把这些菜都夹到一个锅里涮来涮去,但是它们其实是来自大江南北的。
就比如我们现在映入眼帘的来自保定的藕,或者白洋淀的藕。这是很有特点的,但是以后还能不能吃上,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但至少现在是很有名的。
而我们也知道,河北其实是在各个方面不断地默默地为北京做着付出的。可以看见仅仅是蔬菜这个领域,河北是北京最大的蔬菜供给源。
紧随其后的就是山东省。有很多的菌类都是产自山东,比如平菇、香菇、金针菇等等。尽管菜单上这些菇都被放在一起,但它们其实还是有点不一样。比如有的是地里种的,有的是工厂里培育出来的。
而当时我们在做调研的时候是12月初,北京正在经历一个过渡阶段,就是从北菜过渡到南菜的阶段。所以你会看见很多来自湖北、湖南、四川跟重庆的蔬菜,当然还有一些是不远千里从云南、广西飞到北京的餐桌上的。
新发地这个地方位于北京的南四环。我估计大部分的北京人可能不太知道有这么一个地儿,更不用说去过了。但是随着我对城市学习的不断深入,就发现有越来越像新发地这样的,特别重要但是鲜为人知的东西,而恰恰是这些东西在维持着这一座城市的正常运转。
每一次我站在高楼上往下看,当整个城市的景观都容纳在我的视野里,底下的那些小汽车就像火柴盒一样,小人就像个小蚂蚁一样的时候,我就会折服于这座城市的复杂性。也会经常想,这么复杂的一个城市竟然能运转得正常,真是一个特别难以置信的事情。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来维持城市运转的不是什么超自然的力量,而就是像你我这样的特别普通的人。
所以帝都绘就特别希望,把一些刚才我所提到的这种非常重要但鲜为人知的信息告诉给大家。因为每当我们披露这样一个信息,它讲的都是关于背后那些默默付出的人的故事。
去年北京地铁16号线,也是最新的一条线路开通的时候,我们跟京港地铁,也就是16号线的运营商做了一个项目。这张图里就非常完整地介绍了这条线路从奠基开始,一直到它最后开通的全过程。
在这幅图里其实最吸引我的不是那些我没怎么见过的,比如盾构机或者冷滑机车这些特别酷的机械,而是那些人。可能也跟我在这个工作中所负责的工作有关系,因为在这里边我的工作特别地琐碎,就是给那些小人画衣服。们一定要仔细看,这些小人穿的衣服非常不一样。如果你们没看出来,就太辜负我的努力了。
但是我完全能够想象,就是为了开通一条地铁线路,一定需要很多的不同的工种,很多的不同的职位来为它服务。但只有当我真正开始画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它有多少人,或者说它有多少职业的人在为之付出。
在最后这张图,地铁终于开通了,我的搭档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就是挑出了一些人,给他们来一个合影。我特别喜欢这个设计,因为他们已经为这条线路付出了这么多,他们特别需要有这样一个合影。
大家也可以看见,我们已经给北京做了很多很多的画儿或者说图。但其实我自己最满意的一张图恰恰不是我自己画的,是这一张。这是一张校园的地图。
其实这就是刚才我所提到的北京四中的校园地图,但这个地图不是我自己画的,而是在我们的指导下一些高一的学生画的。这其实就是在我们这门课的一个期末作业,就是学生们一起调研,测量自己的学校,然后最后把它画出来。
整个项目的过程中,这些学生面临的一个问题其实是非常基本的一个问题,就是我的学校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无厘头,因为他们已经在这儿待了这么长时间,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
但就像负责这个项目的学生小组长,叫张敬雯。当时她也是高一的一个小女孩,现在也该高三,可能准备高考了。她当时就这么说:尽管这个地方确实也待了半年多,或者说快一年了,但只有在我开始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才发现哪哪都是未知的领域。
对这么一个小的学校来说是这样,那么对于我们所在的偌大的北京上海来说就更是这样。这些学生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或者说做了一个示范,那就是我们完全可以从我们熟悉的地方开始,从我们熟悉的领域开始,来一点点地理解自己的城市。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一些努力。但经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慢慢地理解,用理性来理解那些我们觉得城市中不合理的地方。然后要么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来应对它,要么更主动一点来促使一些改变发生,但绝不仅仅是抱怨。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脚下的这个地方,是那个叫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其他名字的城市,以及我们为什么会待在这儿,我们为什么选择待在这儿。当然我们还会慢慢理解那些与我们一样的,在为这座城市付出的,在贡献着自己生命跟青春的那些人。
谢谢大家。
感谢一席授权分享
欢迎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yixiclub